1、材料作文“饭桌上的烦恼”写作指导及习作精析【原题呈现】我们的父母总是烦恼孩子“吃的太少了” 、 “比别的孩子吃的多(少) ”、 “把吃饭当作要挟的手段” 、 “边吃边玩” 、 “不定时吃饭”面对父母对孩子吃饭的烦恼,你有什么故事和我们分享?或者有什么感想要发表?请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题意解析】1.题意:本题的题型是材料作文。提供的材料来自学生极其熟悉生活片断,一个伴随学生成长始终的琐碎小事:吃饭。正如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一样,面对如此熟悉如此琐碎的写作材料,许多学生看到题目后的第一反应都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甚至觉得不值一写。可这正是这道材料作文的价值所在:不仅将学生的目
2、光“诱导”到身边,让学生学会在离自己的最近地方停留、发现、思考、感悟;而且希望学生能熟悉中看出不熟悉,从平凡处升华出不平凡。因此,解读此题题意时,审题的目光不要被材料中远处不在的“吃”字所遮蔽,如果仅仅就“吃”而写“吃” ,显然不是命题者的意图。通过仔细审读材料,会发现材料由三句话构成:第一句“我们的父母总是烦恼孩子吃的太少了 、 比别的孩子吃的多(少) 、把吃饭当作要挟的手段 、 边吃边玩 、 不定时吃饭” 是现象的列举,第二句“面对父母对孩子吃饭的烦恼”是以前一句现象列举的总结概括,第三句 “你有什么故事和我们分享?或者有什么感想要发表?”是写作文体提示;经验告诉我们,一个语段的中心意思往
3、往是由议论句或总括句揭示,由此,此题的审题关键就是抓材料的第二句:“父母对孩子吃饭的烦恼” 。将此句按语法规则简缩一下,便不难得出这道作文材料作文题目的写作中心,即:“父母的烦恼” 。2.文体:记叙(故事) 、议论(感想)皆可。3.写作思路导航:首先确定材料出现的写作对象:父母、孩子(“我” ) 。其次扣紧写作中心“烦恼”分别展开:记叙文:父母(“我” )的烦恼饭桌上的事父母的关爱“我”深受感动或“我”很累,觉得没必要。议论文:父母的烦恼岂止在饭桌上其他父母关爱的事例正确看待父母的“关爱” 。【请你一拭】请认真阅读以下文章,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甲 1.当一天母亲“死小子!给我过来吃饭!不许看电
4、视!吃不吃?不吃出去站!”我厉声斥道。知道我为什么这么生气吗?哎,说来话长 ,还不是为了一个不听话的小孩。前几天,我的舅舅和舅 妈要去外地办事,便把我的小表弟 阿宝,丢给我们家照顾 ,那一天听到我老 妈嫌麻烦,正好我是爱“现”的人,一口气就答应我妈要照顾这个小屁孩, 现 在真是一万个后悔啊我眼前的这个小子就是我小表弟了, 现在的他正在专心致志地看 电视,完全把我的 话当耳边风。看吧,他的两只眼睛本来就很大,黑乎乎的,现在 睁得更大了,我老觉得他要整个人钻进电视似的,而且脖子伸得 长长的(我规定他只能在沙发 上看,不能到电视前面去),活像一只大白鹅,哎,他就差不会“ 呷呷”叫了。这时, 传来了“
5、呷呷”的声音,我定睛一看,原是他在笑!只见他脸皱成了一团,一手指着 电视,一手捂着肚子,身子前后一 摇一摆的,天哪!活脱就是一只鹅了!我挡在他的视线前, 严肃地看着他,他就当我不存在一样,扭着脖子又接着看,我又遮住,他又扭。气煞我也!我一气之下关掉了电视,把电源线一拔,完事!看你还看,好好吃饭去!这时他开始大喊大叫: “干吗啦!还没看完诶!还差一点点啊!欺负小孩啊!”他面部表情扭曲了,我知道他很 “愤怒”,但我更愤怒!“你去吃饭!不吃没得看!不吃饿死你,下午喊饿不可能给 你零食吃!泡面也没有!你 爱吃不吃,管你的! ”我几近怒吼,超级大声,连我自己也被吓到了。我一转身,后面传来号啕大哭我去楼上
6、的房间找我妈,然后 “摔门而入”,我 妈正在看电视(因为楼下的大电视被霸占),吓了一跳,说:“ 怎么了,干嘛火气这么大,吃火药了?”“那个死小孩,不好好吃 饭,叫 还不听,他爸在乖得跟什么似的!现在”我皱着眉说。 “你小时候也这样,苦什么?那我不早气死了?”我妈说完,便下楼去安慰阿宝,一边说,一 边喂他吃饭。我看着眼前的这一情景,看到了母 亲慈爱地抚摸着阿宝。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仔细想想,我小时候也这般淘气呢。我微微一笑。之后,我对待阿宝更加有耐心,更加能忍 让了,因为我眼前的,正是曾经的我呀(849)1. 甲 1.人物描写很成功,试加以分析。甲 2.餐桌上的较量每当看到有大人在满世界地追着
7、孩子跑,哄着、骗着让孩子吃饭,我总会忍不住捂嘴偷笑,昔日餐桌上的战鼓声似乎又在耳畔回响 小时候我和弟弟的吃饭问题真可谓是大人眼中的一大难题。我和弟弟的机智调皮与默契程度让他们连吃了数场败仗。一日,眼见得机谋算尽、山穷水尽了,无奈的奶奶只好求助于爸爸。爸爸不愧是敌军主帅,只见他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忽然严肃地拍着我的肩膀道: “你看看你弟弟,比你有能耐得多,他每顿饭总是吃得比你多,你看你,瘦巴巴的像什么样子。 ”好一招阴 险的反间计!可怜我那时年幼,竟轻易中招,便和弟弟暗暗较劲,决心比试一场。只听得勺子与碗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战鼓敲响了!但见那餐桌上剑影刀光,已有几块肥肉成了我的口中餐。味觉仿佛
8、失灵了,口中只知不断地重复咀嚼的动作。我一边不停地往口中送着米 饭,一边斜眼偷看弟弟。弟弟的迅猛之势丝毫不亚于我,看他那挽袖的架势, 颇有猪八戒横 扫餐桌之势,微微涨红的两颊使他的脸犹如一个泛着光的红苹果。他发现我在看他,忽然停住了咀嚼的动作, 乌溜溜的眼睛直 盯着我,随后偷偷地挤了一下右眼。我立刻心领神会,也停下了手中的动作。奶奶 见势不妙,正要加以干 预,却见我们早已一跃而起, “合 军”成功,以迅雷掩耳之势冲出了家门。 这下,任凭奶奶有通天本领,也抓不住我们了。童年时期的我们,为了吃饭问题总 在与大人斗智斗勇,引 发 出一场又一场餐桌上的较量。纵使它看起来是不对的,但它却承载着我对童年最
9、美好、最真切的回忆。 (618)2.甲 1、甲 2 两文在主题的呈现方面共同存在的问题是什么?应如何修改。甲 3.餐桌上的争吵我小的时候,与妈妈的争吵总 是从餐桌开始的。其实原因都很简单,有时她是因 为我吃得太少而烦恼,有 时 因为我边吃饭边看书。更多的,是因为她常用筷子紧紧夹 着我不爱吃的食物往我嘴里送,而我眼明手快, 马上别过头,嘴抿得紧紧实实,一把推开她的筷子。妈妈在这时便会大声呵斥:“吃!”见我不为所动后便想和我商讨“条件”, 无论如何都要我吃下去。结果常常是我们吵得热火朝天,饭菜都很难冷却。我一直认为这是我的特权,可我没想到,妈妈在外婆面前,竟也似个孩子。那是个晴朗的日子,妈妈带我去
10、外婆家吃 饭。外婆 夹了块鱼 肉放在妈妈碗里,手还没缩回,妈妈就大皱眉头,眉心揪到一团,嚷嚷着: “不吃不吃!拿回去!”外婆仍笑嘻嘻,布满青筋与皱纹 的手如树干一样又伸直了,衣袖口微微露出一块干净的皮肤,却犹如贫瘠的树皮,毫无生机,松松 垮垮。她举着筷子,在妈妈的碗口敲了三下,说道:“我弄的鱼,可好吃了!你不是爱吃的吗?”妈妈张着嘴,想争论一番的架 势摆了出来,可看 见外婆的笑 颜,她愣了一会儿,默默地夹起鱼肉放进嘴里。我注视着外婆袖口的皮肤,心想,外婆对妈妈可真好,妈妈心里一定很幸福吧?在餐桌上,每个人面对自己的母亲,都会变成小孩子一样。无 论是大人 还是少年,记忆中母亲的爱,就是这餐桌上的
11、争吵,这饭菜 满溢鼻腔的温馨啊!后来,外婆的一个邻居来串门 ,她在 邻居刚踏进门槛时,笑得像天真的孩童般,大声宣扬:“我女儿来吃我的菜啦!你看,多少年了,她还是喜欢我做的 ”外婆原本浑浊的眼睛此时亮晶晶的,散发着自豪与欣喜的光芒。餐桌上的一次次“争吵” 都是孩子对母亲的特权,或许场合变了,时间变了,但那幸福的味道,那满足的味蕾,都在提醒着我们珍惜母亲的爱;母亲总 有一日会老去,然而餐桌上的 爱永不逝去。 (723)3. 甲 3.的构思颇有新意,请试加以说明。乙.旧时的“饭情”当秋风卷起一层黄沙送走最后一片落叶时,又是一年 过去了。许多事物都被烙上了岁月的痕迹,唯独那母亲对我的爱 在我记忆的最深
12、处徘徊.转眼间,我将快要踏入高中的 门槛。从呱呱落地到 现在的桀桀不 训,父母已经培养了我十五年,十五年的辛酸汗水。在这个漫长的时间里,想到 妈妈喂我吃饭,我就有点哭笑不得。刚出生,吃着妈妈富有营养的乳汁,长到五六岁时,当 妈妈喂我吃 饭时,我调皮捣蛋,边玩边吃,有时候还会不吃,弄得妈妈都得无奈。有 时妈妈也会哄我吃,我便假装不 鸟她或者向她提出一些条件,妈妈都会满口答 应,生怕我不吃饭。到了上小学,我也有听些老师 的话,回家便很快吃完 饭去写作 业,妈妈也很欣慰。但当有一次我叫妈妈给我买玩具时, 妈妈就不给我买,我哭着喊着她都不要,最后我便 对她说:“你不给我买,我就不吃饭。 ”妈妈最后便妥
13、协给我买,但我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的悲伤,这是正确的吗?如果这是很调皮,那么到我青春期呢?青春期的我,面临着中考问题 ,常常在教室 奋命读书,有时都没有回家吃饭。有一次,要期末考了,我挑灯夜战。 这时门悄悄地开了, 妈妈拿着一袋面包和一杯牛奶走了 进来放在桌子上给我吃,可是我却回了她一句,给我出去。 妈妈什么也没说,悄悄地走出去,轻轻的关上门, 这时我才看到妈妈眼中闪 着泪水。我这才觉得我做得有点过分了,便拿起妈妈拿来的东西吃掉,然后继续奋战“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时孟浩然的一首诗。父母做的一切都是好的。他们让我们吃饭,我们应遵从他们意思好好吃,不应该让他们担心。在 记忆 的深处,我不会
14、忘记妈妈的“饭情。 ”(650)4.这篇文章有多处语言表达不甚得体(让人觉得别扭) ,你能否为之作适当的修改?【问题解析】1.生动的语言描写:全文语言描写极具生活化,部分语言口语化,不加修饰,真实自然。另外,全文语言描写还呈现句式短小、节奏明快的特点,十分具有感染力。生活化的场景描写:文章选取熟悉的生活片断喂淘气的小表弟吃饭作为主要写作内容,淘气的小表弟、 “我”的无奈及母亲的慈爱通过巧妙的“组合”营造出浓郁生活气息的场景,让人倍感亲切。传神的动作、神态描写:“我老觉得他要整个人钻进电视似的,而且脖子伸得长长的,活像一只大白鹅” 、 “他脸皱成了一团,一手指着电视,一手捂着肚子,身子前后一摇一
15、摆的,天哪!活脱就是一只鹅了” 、 “他面部表情扭曲了,我知道他很愤怒 ”等描写,将小表弟专注于电视及被剥夺“看电视”时的反应刻画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最大的亮点:绘眼睛。 “他的两只眼睛本来就很大,黑乎乎的,现在睁得更大了,我老觉得他要整个人钻进电视似的”一句可谓神采全出,一下子就把小表弟这一人物形象写活了,如在眼前。2.两文在主题呈现方面共同存在的问题是:着重点都没有放在父母、以及对父母之爱的颂扬上,而仅仅停留于“我”的最粗浅的感受上;或者说两文都不同程度地忽略了题目材料中的“烦恼”二字,没有纵向挖掘材料背后所蕴含的深度,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平面化、平淡化、平庸化了,没有让文章的主题或立意得以
16、应有的升华和提升。甲 1.结束句“仔细想想,我小时候也这般淘气呢。我微微一笑” 、 “因为我眼前的,正是曾经的我呀”等浪费甚至挥豁了文章的好构思、好描写,若能顺着 “我看着眼前的这一情景,看到了母亲慈爱地抚摸着阿宝。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句,略微表达一下对母亲养育自己的不易,抒发一下对母亲长期辛劳的感激和感恩,文章质量还能跃上新台阶。甲 2.结尾段通过“餐桌上的较量”的叙写,却遗憾地将文章主题落脚于“承载着我对童年最美好、最真切的回忆”上。试想,我们从小与父母展开“餐桌上的较量” ,无论输赢,我们可都是赢家,父母却总是输家;从中我们难道归结而出的仅仅是“美好”的回忆吗?这样的回忆一定是“真切
17、”的,但不能够都是“美好”的,因为,这其间有愉悦和幸福,但这其间也有争执甚至责骂;无论这其间包含着什么,输赢的背后都是厚重的父爱母爱。所以,文章的主题不应该停留于“我”的浅层次认识上,一定要向更有意义更感人的层面努力跋涉。3. 甲 3.的写作构思可谓独具特色,文章并没有像大多数文章一样,将目光停留于“我”与父母两代人的情感上,而是把写作视角投向了母亲及母亲的母亲,即“我”与母亲饭桌上的故事、母亲与母亲的母亲“饭桌上的故事” 。这样,文章无论在行文形式上还是内在语意逻辑上都呈现出两个层次,从而给人带来的感受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的。而且,通过“角色”的轮转,收获了要“珍惜母亲的爱” 、 “母亲总有
18、一日会老去,然而餐桌上的爱永不逝去”的主题,坚实而厚重。这样的构思在写亲情类文章时非常值得学习与借鉴。另外,优秀的记叙文,往往都需要突出的描写能力给予最给力的支撑,本文也不例外:“我们吵得热火朝天,饭菜都很难冷却” 、 “外婆仍笑嘻嘻,布满青筋与皱纹的手如树干一样又伸直了” 、 “外婆原本浑浊的眼睛此时亮晶晶的,散发着自豪与欣喜的光芒”等描写句十分传神,为文章增色不少。4.修改指津:旧时的“饭情”(“饭情”一词为自造词,别扭。 )当秋风卷起一层黄沙送走最后一片落叶时,又是一年 过去了 (华而不实的句子。看上去很美。哪来的“黄沙 ”?秋风送走最后一片落叶,是冬天,与“ 又是一年过去了”有何关联“
19、 又是一年过去了”,有必要如此费力而莫名其妙的表达吗?)。许多事物都被烙上了 岁月的痕迹, 唯独那母亲对我的爱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徘徊(“母亲对我的爱”为何“在我记忆的最深处徘徊”?“徘徊”一词明显用词不当)转眼间,我将快要踏入高中的 门槛。从呱呱落地到 现在的桀桀不 训,父母已经培养了我十五年,十五年的辛酸汗水(语 意未尽)。在这个漫长的时间 里,想到 妈妈喂我吃饭,我就有点哭笑不得(仅仅是“哭笑不得”?这是怎样复杂的情感?)。 刚 出生,吃着妈妈富有营养的乳汁(有必要写吗?“ 刚出生” 的事,恐怕是 记不住的吗?呵呵), 长到五六岁时,当 妈妈喂我吃饭时,我调皮捣蛋,边玩边吃,有 时候还会不吃
20、,弄得 妈妈都得无奈。有 时妈妈也会哄我吃,我便假装不鸟她或者向她提出一些条件(粗俗。对母亲大为 不敬),妈妈都会满口答应,生怕我不吃饭。到了上小学,我也有听些老师 的话(“ 有听些”,口 语化,表达过于随意了),回家便很快吃完饭去写作业,妈妈也很欣慰。但当有一次我叫妈妈给我买 玩具 时,妈妈就不给我买,我哭着喊着她都不要,最后我便对 她说:“ 你不给我买,我就不吃 饭 。”妈妈最后便妥协给我买,但我看到她眼中闪过一丝的悲伤(还未到“悲伤”这种程度吧?), 这 是正确的吗?如果这是很调皮,那么到我青春期呢?青春期的我,面临着中考问题 ,常常在教室 奋命读书(自造 词,不妥),有 时都没有回家吃
21、饭。有一次,要期末考了,我挑灯夜战。这时门悄悄地开了, 妈妈拿着一袋面包和一杯牛奶走了进来放在桌子上给我吃(“拿”“走”“放”“吃”, 够累啊!这 是典型的句式 杂糅,应用适当的标点将句子分开),可是我却回了她一句,给我出去。 妈妈什么也没 说,悄悄地走出去,轻轻的关上门,这时我才看到妈妈眼中 闪着泪水(妈妈已经“ 关上门”, “我”还能“看到妈妈眼中闪着泪水”?特异功能吧)。我这才觉得我做得有点过分了,便拿起 妈妈 拿来的东西吃掉, 然后继续奋战(够冷静。多爱学习啊。酷)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这时孟浩然的一首诗(“一首诗”?一句诗吧)。父母做的一切都是好的。他们让我们吃饭,我们应遵从他们意思好好吃,不 应该让他们担心。在 记忆的深处,我不会忘记妈妈的“ 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