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教材的深挖与拓展.ppt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304080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12.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的深挖与拓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教材的深挖与拓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教材的深挖与拓展.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教材的深挖与拓展.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教材的深挖与拓展.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李伟科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例图1.汉阳铁厂 这是今年高考海南卷上的一幅图。题目是:,1889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选址汉阳铁厂。如图所示,他对选址主要考虑的是:A.节约成本经费B.便于管理控制C.拉动武汉经济D.照顾原料产地,从图中能读出哪些有效信息?,1.汉阳的位置 2.武汉的地位 3.原料产地的位置 4.原料运输的路线,如果再给出两条史料:,1.“大冶距省远,运煤至彼,运员收员短数搀假, 厂中所用必以少报多,以劣充优,繁琐难稽。” 2.“若设在省,则督、抚、司、道皆可常往阅视,局务皆可与闻。既可信心,亦易报销。” 张之洞,可见,张之洞在建铁厂的选址上是煞费苦心的,他的考虑实际上反映

2、了当时洋务运动致命的弱点或局限性对企业的封建式的衙门式管理,即先进的近代化企业,落后的封建管理方式,其结果必然是阻碍近代企业的发展而走向失败。,从这幅图和问题中,我们有两件事要做:,1.读图地理位置、路线、距离、地形地貌特征等。这属于技能范畴,很重要,很初级。2.思史通过图来说明史,分析历史的原因、结果、 特点、影响、规律。这属于能力范畴,特别是以分析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核心。,一、运用地图进行历史教学,宋朝史论家郑樵在通志中说:“置图于左, 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左图右史”,是指学习或研究“史”,必须辅之 以“图”。没有“图”,史就会不清楚,

3、因为没有直观 的空间概念。有了“图”,就会与“史”相得益彰。可 见历史地图的重要性。古人绘图不易,如果说“左图右 史”更主要是指“图”和“史”相互参阅的话,那么, 图对历史教学来说会有更多更重要的功能,比如说明历 史。,例图2.古代希腊城邦图,地理位置、特点等地理因素,对人类文明的 发展始终有着重大的影响力。古人改造自然的能力 较差,这种影响力就更强。从图上看,古希腊的地 形有哪些特点?1.海岸线曲折,海岛星罗棋布。2.山岭纵横,河流交错。,结果:把希腊人分割在彼此相对孤立的山谷里 和海岛上。这为希腊城邦的形成(两百多个)创造 了地理上的条件和基础。其特点:1.小国寡民2.独立自主这个特点又使

4、希腊各城邦独立发展,既对其他 城邦影响不大,其他城邦对本城邦的影响也不大。 所以雅典的民主政治只在雅典实行,在世界古代文 明中也只有雅典实行民主政治,这是与它的地理因 素分不开的。,雅典的民主政治甚至没有推广到相近的城邦。而 “陶片放逐法”,只能在人口少、地域小的国家 实行。因而,可以说,雅典的民主政治在当时影 响并不大,文艺复兴以后,它的价值才重放异彩, 但这已是在完全新的历史条件下了。这中间隔着 漫长而黑暗的欧洲中世纪,实际上,西方近代资 产阶级民主并不是从雅典民主直接继承的,而是 由于时代的需要从古代文明中找出的思想武器而 发展了近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例图3. 四大文明古国地形图,对历

5、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来说,历史地图更具有可比性,更具有对比的直观性,也更容易说明问题。所以,历史地图的对比应该成为历史教学很好的手段。以四大文明古国的地形图与古希腊对比,有什么特点?1.都发源于大河流域,有广阔的平原城邦地域狭小,相对孤立。2.都形成统一的大帝国星罗棋布的城邦。,例图4.,汉代的“市”,唐代的“市”,宋代的“市”,清明上河图(局部),图的比较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发展。先比较出宋代的“市”与汉、唐“市”的不 同,这是读图;再分析这些不同说明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宋代商品经济比汉、唐发达。这是思史。,例图5.秦汉疆域比较,秦朝形势,西汉形势,秦汉疆域比较,二、有效进行史料教学,“古代中

6、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是讲述 中国古代各主要朝代封建政治制度的演变和发展, 其中有两对矛盾最为重要并且贯穿始终:一是君权 与相权的矛盾,一是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君权与相 权的不断博弈,从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内 阁、军机处,皇权不断加强,封建专制到明清达到 顶峰。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处理不好就会发生内乱, 七国之乱、八王之乱、安史之乱等都是。这两个故 事反映了商代和秦代君权和相权的变化。,材料一:帝太甲既立三年,不明,暴虐,不遵汤法,乱 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帝太甲居桐宫三年,悔过自责,反善,于是伊 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帝太甲修德,诸侯咸归 殷,百姓以宁。伊尹嘉之,乃作太甲训三篇, 褒帝太

7、甲,称太宗。史记殷本纪,材料二:始皇帝幸梁山宫,从山上见丞相车骑众,弗善 也。中人或告丞相,丞相后损车骑。始皇怒曰: “此中人泄吾语。”案问莫服。当是时,诏捕诸时 在旁者,皆杀之。史记秦始皇本纪问题: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秦与商君权和 相权有何变化,并分析其原因。,我认为,最有效的史料教学,第一是教材的知 识依托。学生学的是历史知识,完全脱开教科书的 知识背景去单纯分析史料是不足取的,必须与所学 知识结合在一起。所以,恰当地分析史料,来源于 透彻地掌握基础知识。反过来,讲述知识也要适当 穿插史料,二者相得益彰。,第二是材料要精不要多。我反对“材料海”战术,历史材料汗牛充栋, 是无法穷尽的

8、。用于教学的材料要有选择,选择最 经典的,最恰当的,最能说明问题的,最切合教材 内容的材料。,第三是材料教学重在分析透。材料解析重在恰当的透彻的分析,并能举一反 三,找出解析材料的方法并养成习惯。这对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十分重要,也是高考能力的要求。,例如:材料一: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 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 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庐山谈话1937年7月17日,这是蒋介石著名的庐山谈话中最著名的一 段话,当时妇孺皆知。从给出的信息可知,此谈话 发生在卢沟桥事变十天以后。从材料中至少可以分 析出蒋介石两点态度:1.认为卢沟桥事变尚不是战端已开,还希望将

9、其作地方事件处理。2.表示了准备抗战的决心和态度。,材料二:全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中国共产党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1937年7月8日问题:1.上述材料发表的历史背景。2.蒋介石与中国共产党对待卢沟桥事变的态度 有何异同?并分析其原因。,材料三:我们要以专心一志剿匪,要为国家长治久安的大 计,为革命之根深蒂固的基础,皆不能不消灭这个心腹 之患,如果在这个时候,只是好高骛远,侈言抗日,而 不实事求是,除灭匪患,那就是投机取巧无论外面 怎样批评谤毁,我们总是以先清内匪为唯一要务,如果 不是这样,那就是本末颠倒,先后倒置。蒋介石:对剿共军

10、高级将领训词,1933年7月问题:比较材料一、三,蒋介石对日态度有何变化,并 分析变化的原因。,材料四: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 实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今日郑重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遭 日本之侵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 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1937 年8月14日,把核心的材料分析透彻,那么与其他任意 相关材料组合而提出问题,都是比较容易解决 的。因而,核心材料的透彻分析是解决问题的 关键,也是史料教学的关键。,三、从世界的大背景认识中国历史,中国史与世界史结合起来,特别是在某一 特定时间段或特定历史事件上把中国史与世界 史融合

11、在一起教学,会大大刺激学生的兴奋点 和探索欲望,对认识中国在世界的位置,世界 对中国的影响,以及中国历史的进程和规律等 都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也会收到很好的教学 效果。,例1. 必修1教科书单元的排列,必修1、2、3册采用中国史和世界史交叉排 列的体例,目的是强调中国史与世界史的相互联 系和影响;使两者互为座标,互相参照;显示两 者的互动及其规律。,例2.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第四单元 单元页,第10课鸦片战争 导入框,英国从1640年到1840年两百年间,经历了两件 大事:一是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扫除了封建障碍, 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二是经历了工业革命, 到1840年,英国的工业革命

12、已基本完成。英国的资 本主义经济呈几何基数迅速发展。其发展速度已远 远超过封建经济。,1655年 牙买加(美洲) 1663年 巴布达、安提瓜(美洲) 1717年 巴哈马(美洲) 1763年 格林纳达(美洲) 1783年 圣文森特、格林纳丁斯(大洋洲) 1791年 加拿大(美洲) 1797年 特利尼达、多巴哥(美洲) 1802年 斯里兰卡(亚洲) 1807年 塞拉利昂(非洲),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尽可能大的市场和尽可能多的劳动力,于是,相伴而生的是残酷野蛮的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用舰炮侵占一片又一片殖民地。1840年以前英国侵占的殖民地有:,1814年 马尔他(欧洲)塞舌尔、毛里求斯(非洲)圣卢西亚

13、(大洋洲) 1817年 澳大利亚(大洋洲) 1819年 新加坡(亚洲) 1821年 伯利兹(美洲) 1824年 缅甸(亚洲) 1831年 圭亚那(美洲) 1839年 民主也门(亚洲) 1840年 新西兰(大洋洲) 18世纪初,已开始侵入印度(东印度公司),西方一些学者极力证明,鸦片战争是商业贸易战 争,也就是由于商业贸易的矛盾引发战争。这种观点 是就事论事的短视,掩盖了英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 从上述材料来看,英国向外侵略扩张是必然的,也是 血淋淋的,它必然要扩张到亚洲最大的封建国家中国, 而这种扩张必然带来战争,即使不是鸦片战争,也会 是别的什么战争。,再看中国的情况。明、清两朝(136818

14、40年)封建专制制度达 到顶峰,封建经济较前代有了发展,但这种发展是 沿着封建社会的轨迹向前的。由于没有新的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其发展十分缓慢。明清有了资本主义 萌芽,但封建势力太强,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结论:,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迅猛发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疯狂向外扩张,扩张到中国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鸦片贸易只是个导火线,如果没有鸦片,还会有其他导火线,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是必然的。 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迅猛,中国封建经济发展缓慢(其他封建国家大都如此),两者差距悬殊,所以中国战败也是必然。,例3.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四、正确把握历史的观点,1.侵略有理的问题 “鸦片战争是商业战争” 义和团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引起战争 卢沟桥事变,谁先打第一枪2.南京大屠杀3.朝鲜战争谁先打第一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简明教程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