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赚钱 收藏 举报 版权申诉 / 10

类型换药步骤.ppt

  • 上传人:weiwoduzun
  • 文档编号:3303003
  • 上传时间:2018-10-11
  • 格式:PPT
  • 页数:10
  • 大小:141K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关 键  词:
    换药步骤.ppt
    资源描述:

    1、换药步骤,1. 按无菌操作原则戴口罩、帽子、肥皂及流水洗净双手。2. 区分所需换药伤口的种类,准备所用物品。无菌换药碗内准备适量碘酊棉球、乙醇棉球、盐水棉球、纱布、油纱布等。必要时备探针、刮匙和剪刀等。特殊伤口需备上述所需溶液及药品。3. 向病人解释换药的目的、程序及需要病人配合之处、理解病人的感受,给予支持安慰。帮助病人取舒适体位,充分暴露创面、便于操作。如腹部伤口取平卧位。伤口下垫治疗巾以防污染床单。4. 去除伤口原有的敷料 基本原则是:撕胶布时由外向内、顺着毛发生长的方向,动作轻柔,切勿强硬撕扯,损伤皮肤及引起疼痛,胶布痕迹可用汽油棉签浸湿后除去;外层敷料用手揭去,内层用无菌镊除去,最内

    2、层敷料干燥,与创面粘帖紧密时,可用生理盐水浸湿软化使敷料与创面分离,轻轻揭起敷料一边,另持镊夹取盐水棉球轻压敷料粘着的创面,顺伤口的长袖方向漫漫取下敷料。防止用力揭开,引起疼痛,渗血及新生肉芽组织损伤。,5. 伤口的清洁、消毒和处理 根据伤口种类使用不同的换药方式。对于手术一期缝合的清洁伤口,可用碘酊、乙醇棉球依次由内向外消毒切口、缝线和周围皮肤。缝线未拆除时,针眼周围可能发红,为缝线反应所致,拆线后即可恢复。切口继发感染时,可见针眼周围暗红、肿胀、针眼处有脓点或见脓液渗出,为线结脓肿。小的脓点可先用无菌干棉球压出脓液,再涂以碘酊和乙醇。感染较深、切口周围明显红肿时应拆除该处缝线,甚至用镊、钳

    3、撑开切口处皮肤和皮下组织,敞开引流脓液。对于感染伤口,根据创面大小、深度,分泌物的量、性状,创缘和创底组织变化,肉芽生长情况,结合细菌培养结果、体温变化、血常规改变,明确致细菌种类(表1)。处理时先以碘酊棉球、乙醇棉球由外向内擦拭消毒伤口周围皮肤,再以生理盐水棉球沾吸处去伤口内的分泌物及脓液,较深时用镊子伸入脓腔尽量去除脓液。以盐水棉球清洗伤口中央到边缘,反复数次。坏死组织较多时用优锁尔液湿敷或清洗;肉芽水肿时宜用3%5%高渗氯化纳液湿敷;绿脓杆菌感染伤口,可用0。5%苯氧乙醇、磺胺嘧啶银软膏等。根据创面、伤口情况选用引流物,浅部伤口常用凡士林或石蜡油纱布;伤口较小而深时,应将凡士林纱条送达疮

    4、口底部,但不可堵塞外口,个别小的引流口需再切开扩大。由于肉芽组织有一定的抗感染能力,一般无需在局部使用抗菌药物。,特殊感染的伤口,如气性坏组疽时,遵守隔离原则,用3%过氧化氢冲洗和湿敷,剪除以坏死的组织;真菌感染时选用大蒜液、碘甘油、酮康唑等溶液湿敷。6. 敷料覆盖伤口 用70%75%乙醇再次消毒周围皮肤一遍,以无菌纱布覆盖创面及伤口,用胶布或绷带固定。敷料覆盖的大小不暴露伤口并达伤口处3cm左右为宜,数量视渗出情况而定,无渗出时68层纱布,分泌物增多,相应增加敷料。胶布固定时,粘贴方向应与皮纹平行,粘贴前擦净皮肤的汗液、油腻、干燥后在粘贴。换药完毕,了解病人感受,给予安慰鼓励。帮助取舒适安全

    5、卧位,整理床单。,表, 污物处理 更换下来的各种敷料集中于弯盘,倾倒入污物桶内;所有器械浸泡在消毒液中预处理,再进一步消毒灭菌。特殊感染的敷料应焚烧销毁,器械作特殊灭菌处理。,换药的注意事项,1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换药动作轻柔,尤其应保护肉芽创面,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创面损伤。2若有几个病人需换药时,先处理清洁的和轻度感染的伤口,再处理感染较重者;先换分泌物少、创面小的伤口,后换创面大、分泌物多的创口;先换一般细菌感染创面,后换特异性感染的创面;换药时分清伤口和周围皮肤的沾染程度,既不使伤口的感染扩散到周围,也不使周围皮肤上的细菌进入伤口。3严重污染伤口或特异性感染伤口的换药,应在执行其他无

    6、菌操作如静 脉输液、注射等之后进行,以免交叉感染。4换药所用两把镊子,一把用于夹持无菌棉球、纱布等,另一把夹持接触伤口的敷料,必须分开,不可混用,5注意观察伤口组织的变化如肉芽组织生长情况,了解病人全身情况,估计伤口的进一步演变,采取相应措施。如肉芽组织新鲜红润时,可用蝶形胶布对合伤口边缘,必要时重新缝合,合拢创缘。6采取引流、灌洗、吸引等方法充分引流脓液,防止伤口内积存渗液、脓液、坏死组织、异物而影响愈合。注意引流物周围有无渗漏、引流物有无脱出移位,引流口敷料及时更换。7换药时间 依伤口情况和分泌物多少而定。清洁伤口可在缝合后23日换药一次,至伤口愈合或拆线。放置引流的伤口,渗出较多时应及时

    7、更换。感染化脓伤口,脓液较多时,每日至少换药一次。保持外层敷料不被分泌物浸湿。分泌物不多、肉芽生长好的伤口,可23日换药一次。,无菌技术,一、无菌技术的概念1无菌技术 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入侵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和管理方法。 2无菌物品 经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灭菌后未被污染的物品。3无菌区域 经过灭菌处理后未被污染的区域。4有菌区域 未经灭菌处理或经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称为有菌区域或非无菌区。,二 、无菌技术操作原则1保持环境清洁。2医护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前要戴好口罩,并保持衣帽整洁。3认真彻底洗手,如需要,可用消毒剂泡手或刷手。清洗时,保持双手高于自己

    8、的肘部,防止前臂的污染物到达手上。4无菌物品与有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不得暴露于空气中,必须存放无菌包或无菌容器内;如果无菌物品被非无菌物品接触过或放置在视觉看不到的地方,或在护士的腰部以下时,则视为非无菌物品。任何非无菌物品在使用前必须再次灭菌。无菌物品一旦从无菌容器内取出即使未被使用也不能再放回无菌容器内。,5无菌包处应注明物品名称、消毒灭菌的日期。消毒灭菌后的无菌物品有效期为:自5月1日至10月1日有效期限为一周,10月1日至次年5月1日有效期限为两周。打开的无菌包如未被污染可保持24小时。6无菌操作过程中不得跨越无菌区。7流动的空气能携带微生物,在进行无菌操作的过程中,要保证关好门窗尽量减少人员流动。8手术室内需保持窗户遮掩或关闭,不要向无菌区打喷嚏或咳嗽,尽量少讲话。9一套无菌物品只能用欲一个病人,以防止交叉感染。,

    展开阅读全文
    提示  道客多多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换药步骤.ppt
    链接地址:https://www.docduoduo.com/p-3303003.html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道客多多用户QQ群:832276834  微博官方号:道客多多官方   知乎号:道客多多

    Copyright© 2025 道客多多 docduoduo.com 网站版权所有世界地图

    经营许可证编号:粤ICP备2021046453号    营业执照商标

    1.png 2.png 3.png 4.png 5.png 6.png 7.png 8.png 9.png 10.png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