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开始班会之前,先听一首歌。 请大家和前面的同学一起做手语。 凡事感恩,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文明,感恩是一种素质,感恩是一种品质。人有了感恩之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也会变得更加和谐,更加亲切。我们自身也会因为这种感恩心理的存在而变得愉快和健康起来,生命将得到滋润。 世上有一部永远也写不完的书 父母 知道母亲节吗?知道康乃馨吗?你总应该知道,是谁在你失落的时候安慰你,是谁在你欢喜的时候拥抱你,是谁在你生病的时候担心你?是谁在你入睡的时候陪伴你?是谁在你出门的时候想念你?还有太多太多 . 我们的母亲是对我们最好的人,她比任何人都爱我们,细心教导我们,从不抱怨。当我们生病时,她比任何人都着急
2、;当我们伤心时,她比任何人都心疼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时时刻刻为我们着想的人,永远不求回报,她也许不是最温柔的,她很“暴力”,她很啰嗦,她总是笨笨的,只是为我们着想,她真的很爱我们,请不要让她们伤心。 一个年轻的母亲因患白血病久卧病榻,身心越来越疲惫。她知道留给自己的日子不多了,就趁医生、护士不注意的时候拼命为女儿编织了一件毛衣。毛衣织完藏在枕头下,人也从此进入半昏迷状态,后来她隐约听见护士的议论,知道自己不出 3日将远离亲人,心里倒也十分镇定。 第二天突然听到病房外有鼓乐声,问床前守护的丈夫,丈夫只得告诉她,再过两天就是“六一”儿童节了,学生们在操练。年轻的母亲咬咬牙说:“我一定要活过儿童节,我
3、不能死在 6月 1号。不然,每到儿童节,女儿想起这天失去母亲,她能高兴吗?”果然,这个年轻的母亲再半昏迷状态下与死神周旋,时不时微睁开眼睛问,什么时候了?终于坚持到 6月 2日,她松了一口气:“好了,我要同你们说再见了。”说完指指枕头下,含笑而去。 母爱的一个故事 去年在电视上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家人,儿媳嫌婆婆老了,眼睛又不好,不中用了。就让丈夫把他母亲送出去。 第二天一早,儿子对母亲说: “ 妈,我背您出去走走。 ” 儿子背着母亲走进了一片大森林里,走啊走啊。眼看快晌午了。 儿子把母亲放到一棵大树旁边,说: “ 妈,您先坐会,我一会就回来。 ”说完,就要走。 这时,母亲说: “ 儿啊,我知道你想作什么。但这大森林里你很难走出去的,所以我在沿路上折了树枝作为记号,回去的时候看着别走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