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对微信朋友圈的分析.doc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97002 上传时间:2018-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5.7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微信朋友圈的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微信朋友圈的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微信朋友圈的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微信朋友圈的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微信朋友圈的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微信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南京师范大学 孙国文摘要:微信朋友圈的建构是以熟识的好友建构起来,个体在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变得安全可靠。个体的自我呈现是通过朋友圈的基本功能发布信息和互动的,在该过程中,个体的情绪化体验方式所展现的“自我”形象与当时的情景规范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研究个体自我呈现时需要就个体内在世界的“本我”和外在世界的“自我”乃至超情绪世界的“超我”进行甄别分析。关键词: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人格解构一、问题的提出互联网时代,各种社交媒体和应用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自 2012 年腾讯公司推出了微信应用平台以来,历经短短三年时间,微信用户量剧增。截至2014 年第二季末,微信总用户数

2、是 6 亿,国内用户 5 亿,海外 1 亿。微信 4.0版推出了“朋友圈”这一主打功能更是受到欢迎。有数据显示,分享生活的点点滴滴,27.5%的人选择微信朋友圈,17.5%的人选择电话和短信,16.3%的人选择 QQ 空间。 1这表明朋友圈在分享和发布信息方面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已成为人们展现自我的首选。随着微信用数量的增加,微信朋友圈的影响力越来越来,这也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在 CNKI 中用关键词查询“微信朋友圈” ,仅显示 3 条结果;用篇名查找,2012 年有 1 条,2013 年有 3 条,2014 年有 29 条;用主题查找,2012 年有 2 条结果,2013 年有 13 条,20

3、14 年有 55 条。笔者通过浏览这些文章的摘要和关键词,发现对于微信朋友圈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微信朋友圈的概况研究,如汤娜、魏宝涛在传播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研究中指出了微信朋友圈的理念、内容及界面设置等 2;二是从网络视角来研究微信朋友圈,如刘冠华从社会网络理论阐述了朋友圈的特色和其人际关系网建构意义 3;三是从经济学角度来研究微信朋友圈,如杨柳、李思维在微信朋友圈现象之微营销中详细的阐述了微信朋友圈的经济价值和功能 4;四是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信信息传播对生活的影响,如李冰洁从微信朋友圈信息传播对情感的影响 5。事实上,微信朋友圈是用户个体自我表达和自我呈现的一种渠道,

4、微信朋友圈1 数据来源于新浪调查EB/BOhttp:/ 汤娜,魏宝涛 .传播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 “点赞”行为研究J.新闻传播,2014(04):214.3 刘冠华.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解读微信朋友圈J.新闻采编,2013(04):47.4 杨柳,李思维 .微信朋友圈现象之微营销 J.中国传媒科技,2014(03):8.5 李冰洁.熟人中的孤寂, 陌生人中的狂欢 :以微信为例谈移动媒体时代的情感寄托 J.新闻知识,2014(01):95.2的“圈”是以“己”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网络, “差序格局”式的向圈外延伸着交往的距离,展示关系的密切程度。个体在朋友圈的表达是对生活的一种展现方式,是个体心理情绪的

5、集中反映。因而研究朋友圈不可忽视对“圈”中的主体心理研究。截至目前,关于微信朋友圈的心理学研究的文章不足 10 篇,可谓凤毛麟角,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二、微信朋友圈的概况朋友圈是指在微信上通过一些渠道认识的朋友形成的一个圈子。微信朋友圈通过分享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见闻趣事,用文字记录各种生活状态来表达情感和态度一种社交互动平台。有数据显示,人们通过朋友圈分享的主要内容为:心情(19.6%) 、照片(18.7%) 、生活点滴(15.9%) 、美食(10.3%) 、阅读分享(10.3% ) 、旅行(9.3% ) 、音乐分享(7.5%) 、视频分享(3.7%) 、其他(4.7%

6、) 。1微信中的联系人 73.3%是朋友,20.0%是同学、老师,6.7%是家人亲戚。 2微信朋友圈是以发照片为主、配发文字为辅,具有容易操作、私密性强、安全性强等特点 3。用户可以通过微信传输终端查看好友状态,也可以跟好友即时分享。微信的朋友圈功能使一个用户可以以设置多个朋友圈,也可以加入多个朋友圈。用户在朋友圈内可以很方便地进行信息分享,同时对不是好友的用户还做了适当的信息屏蔽,能够实现自我隐私保护。在朋友动态下设置了“赞”和“评论”两项,如果三方没有形成好友圈,其中一方将无法获取另一方的状态信息。微信朋友圈的结构形式类似于德勒兹所描述的“块茎说” ,它是以个人为中心向外“生成”的社会关系

7、网络。从宏观的角度俯视微信朋友圈的网络,可以看到它没有中轴,没有统一源点,也没有固定的生长取向,而是一个多产的、无序的、多样化的生长系统。 4在该系统中,个体所呈现的自我首先是以“己”发出的,再以“圈”的形式向更远处延展。由此,微信朋友圈在个体的自我表达中具有多维性,其能够承载的表现力与个体展示内心世界是契合的。三、朋友圈中“自我”呈现何以可能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的可能是基于朋友圈这个平台,个体可以自由表达,抒发情感,进行互动。这种基于个体中心的自我展示平台需建立在两个前提下:1数据来源于新浪调查EB/OL http:/ http:/ 3刘冠华.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解读微信朋友圈J.新闻采编,2

8、013(04):47.4陈永国.德勒兹思想要略J.外国文学, 2004( 4) :28.3一是微信朋友圈中的成员的可靠性;二是朋友圈功能的简化和易操作性。微信中的好友来源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 QQ 好友直接添加,另一种是通过手机通讯录添加。QQ 好友基本是熟人圈子,手机通讯录是个体的强社交关系圈子。通过这两种方式添加好友构成“圈子”能够有效控制成员结构,在源头上保证了个体圈子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此外,从微信用户的真实信息显示来看,65.8% 的用户使用真实姓名,35.34%的用户使用真实头像,仅有 15.14%的用户在微信中不使用真实资料。 1这充分说明了微信是基于熟人关系建立起来的强关系社交机

9、制,具有聚合性强、关系紧密、互动频繁、用户活跃度高的特点。用户之间的社会交往是现实世界的社交的移动化,维系用户关系的是基于现实情感关系的亲缘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等。学术界曾有人提出人际关系圈模型,分别用六种不同的颜色的圆环来构成同心圆图案,每一圈都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人际交往中特定的行为和亲密程度 2(见图 1) 。图 1 人际圈模型图 3从圆心紫色圈到圆外围的递变,展示了以己为中心的人际关系递变过程,中心到边缘的疏离过程反映的是个体人际交往的情感亲疏递变过程,越靠近中心,情感关系越牢靠。紫色、蓝色、绿色圈代表着好友圈,黄色圈代表着熟识但没有深入情感交流的熟人圈,橙色、红色圈代表与中心关系不

10、大的陌生圈。微信朋友圈的的成员联结是建立在彼此熟识认可的基础上,有一定情感基础的。在亲近的社会关系网络中,社会成员会减少戒备心理,趋向于相信“圈子”是安全的,也更乐于在该圈子中展现自我。因而个体在亲密关系圈子中的自我呈1:微信用户行为特征调查分析(2013 )EB/OL http:/ 王颖 .人际圈理论在智力落后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6(06):2631.3 Marcelo Tarmannder.Sexual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Jerusalem:MASHAV International Seminar,

11、2005,(2).4现成为可能,它排除了陌生人这个“安全隐患” 。微信朋友圈自我呈现的第二个前提是朋友圈功能的简化和易操作性。微信朋友圈是对 QQ 空间的一种简化,着重于分享以及抒发感受,少了纷繁复杂的各种附加功能,如 QQ 空间里的各种应用和游戏,这就使得朋友圈的功能更加清晰,是对当前网络信息爆炸的一个解脱。此外微信朋友圈设置了易操作的快捷键。在朋友圈中分享链接均是一键式的,当用户看到想分享的直接分享即可,而无需进入其他板块。微信朋友圈简化易操作达到了非常好的信息传播和个体展示自我的功效。传播学家施拉姆的信息选择或然公式指出:选择的或然率=报偿的保证/ 费力的程度 1,其中“报偿的保证”即是

12、传播内容满足选择者需要的程度,而费力情况则是指信息内容以及使用途径的难易程度。从以上公式中我们可以看出,在面临相同的信息传播介质时,具有简单操作界面的平台费力程度更低,比较优势明显,传播效率更高,更受用户欢迎。个体基于简单易操作的朋友圈界面设置,一定程度对于随时随地呈现自我状态具有极大的帮助。四、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方式:“自我”人格分析(一)自我呈现的理论前提美国心理学家 Turkle 认为,人之自我本质上表现为多重性,线上自我是多重自我的部分,与线下自我密切关联,并且相互交织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她甚至认为,现实生活也只不过是另一扇“窗户”而已。 2根据 Turkle 的观点,个体正是基于一

13、扇开放式的安全“窗户”在朋友圈进行自我呈现,对自我进行多重建构。心理学关于 “自我”的划分多种多样。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将自我分为四类:(1) “物质我” ,它包括身体、衣着、房屋、家庭和财产;(2) “精神我” ,即心理的能力和爱好;(3) “社会我” ,即个人在其所处环境中得到的公认,由于一个人不可能总处于同样的环境里,因此,当他处在与他相关联的不同群体中时,他就会拥有不同的社会我;(4) “纯粹的我”或“抽象我” 。 3 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层次(见图 2) 。 “本我”是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部分,蕴藏人性中接近生物本能的生理需求;“自我”代表的是理性与机智,由外部

14、世界经验得来;“超我”则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演化而生,它形成的是人被社会化了的结果。 “本我”和“超我”是相对1威尔伯施拉姆著,陈亮等译. 传播学概论 M.新华出版社,1984:114.2 Turkle,S.Alone together.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C.New York:Basic Books,2012.3 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316.5立的,它们通过“自我”的调节来实现均衡,于是“本我”一直被自我和超我压抑,个体在社会中的行

15、动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往往不一定受重视就是“本我”被压抑的反映。图 2.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图米德认为,自我是对社会客观现实的内化和主观解释,自我概念是在社会互动中产生的。自我作为它自己的一个客体,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结构,产生于人的社会经历。自我存在于自我观察、反省的活动之中。语言是展示自我形态的最确切方式。米德将“自我”人格进行了简化,分为“主我”和“客我” 。“主我”是人的本能冲动,未经经过社会化的、自然形成的我。客我是经过社会化的我,是社会化的结果,承载着加载于社会规范意义上的种种习得行为。因而在个体进行自我呈现时,个体的行为与真实意图有可能偏离。对以上关于自我的经典理论的呈现,笔者认为,在对

16、微信朋友圈的主体自我呈现需要从“自我”的多面进行挖掘,既要分析反映真实意图的“本我” (或主我) ,又要分析超越主体本能反映之外的具有社会化意义的“客我”的存在,甚至于“超我”的存在也是不可忽视的。个体在特定场域和情景中的行动与环境密不可分,个体特质的呈现无法在单一层面得以洞悉,需要进行多维建构。(二)与发布内容相关的“自我”分析(1)微信朋友圈的成员构成分析根据前述对个体在微信朋友圈的发布内容的数据描述以及笔者对自己微信朋友圈的 200 名好友的 7 天统计发现,与笔者相关的朋友圈人员构成结成上呈以下特点:在性别结构上,男性为 85 人,占 42.5%,女性 115 人,占 57.5%;年龄

17、结构上看,主体为 90 后,占 90%以上;人员与本人关系构成上看,如表 1所示:6表 1. 微信朋友圈的成员职业结构关系 人数(人) 百分比(%)同学 93 46.5%师生 10 5%同事 15 7.5%亲戚 8 4%朋友 74 37%合计 200 100%从行业分布结构上看,如表 2.所示:表 2.微信朋友圈的人员行业分布行业分布 人数(人) 百分比(%)教育 8 4%医疗 10 5%公务员 12 6%商业 64 32%学生 72 36%其他 34 17%合计 200 100%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笔者朋友圈的人员构成主要为与笔者相关的同学以及朋友群体。他们的活跃程度是朋友圈生态建设与支撑的

18、保证,他们在朋友圈中的自我呈现方式也是本研究所重点关注的。需要说明的是部分长期沉默用户的信息波动小,不纳入统计范围。(2)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方式笔者根据 7 日的统计,将朋友圈的信息按发布数量和发布类型做出记录,进行对比研究,从结果来看,朋友圈的个体自我呈现的方式之一是通过发布与自我相关的内容,自我的呈现结果与频率和内容类型相关。在朋友圈的个体成员结构中,男女、行业在活跃性上面有明显差别。为方便计算男女在活跃性上面的差别,在此引入性别日活跃指数和活跃标准差,具体算法如下:7GA:性别日活跃指数;:某性别用户日发布信息数量;:为日平均发布信息数量N:为用户活跃天数;NP:朋友圈信息日均总数量。

19、通过计算发现,女性 GA 为 0.69,男性 GA 为 0.31。女性活跃标准差为2.173,男性活跃标准差为 5.31。表明女性活跃性稳定,男性处于相对非均衡活跃状态。在活跃用户中,笔者根据用户发布的信息类型以及出现的频率,计算了个体发布信息类型的相应比例(见表 3 和图 3) 。用 P 值进行测算发现,性别和发布内容的类型 P 值为 0.0020.005.表明性别差异与个体自我呈现的方式有明显的差异。女性倾向于感性情绪呈现,男性更倾向于理性表达,更多的关注社会事物而非自身。表 3. 个体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内容分析类型 内容 比例个体内在情绪 心情、自拍、美食、旅行等 57.9%个体外在情感

20、 时评、阅读感悟、见闻等 30%超个体情感 各类非关注自身的分享、转发等 12.1%图 3. 微信朋友圈发布内容类型注:为方便统计,笔者将朋友圈中发布的信息先按照关键词进行记录,然后结合心理学理论将关键词按照内在情绪、外在情感和超个体性感三个方面进行分类,得出以上统计数。根据个体发布的内容与个体内在情绪的关系将个体发布的内容的类型划分为个体内在情绪呈现、个体外在情绪呈现、超个体情绪呈现。通过数据展示,个体在朋友圈的自我呈现首先是来自于内在情绪的表达,其次是个体外在情感8的呈现,最后是超出个体情感世界之外的外在超个体情感展示。借助经典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理论,笔者认为,关于微信朋友圈的自我呈现需要

21、从个体发布的内容方面来研究。1,个体内在情绪的自我呈现为主我(本我)反映。从个体基于内在情绪的内容反馈来看,个体基于对生活中的内在感悟,从内心世界的本源出发,展示的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这种基于“潜意识”的表达是个体在朋友圈中是“本色出演” 。个体将现实世界的情绪带入虚拟世界中,不加修饰的展示自己的衣食住行、所见所闻,尽量的展示自己的本真状态,这是本我的呈现,满足的是愉悦自我的需求。基于熟人群体而建立起来的圈子,排除了显在的安全隐患,个体在这里通过真实的表达可以达致这样的效果:展示自己的此时此刻的真实心情和想法,在无障碍环境中满足自己的表达欲望,获得情感的满足和情感寄托。同时个体的自我呈现

22、将信息传递出来,在熟人群体中存在的潜在互动,回馈的或是赞扬和关注,带来自我的满足感和归属感。个体获得信息反馈后,“自我表演”的动机和欲望会随之提高,这也能够解释个体内在情绪的自我呈现的比例最高这一结果。2,个体外在情感的自我呈现是客我(自我)的反映。无论是米德的客我还是弗洛伊德的自我无不牵涉着与社会相关的社会规范和社会价值所在。在微信朋友圈中发布与个体外在情绪相关的内容,如时评、阅读、见闻等是个体从遵循社会规范出发,希望将自我的想法与社会规范形成合意,依赖满足自我不被异化的自我存在,这种“前意识”的表达彰显出自我维护社会公正的社会价值的社会角色。个体基于不同的信息和环境营造出的自我形象一旦被“

23、圈子”人员认可,将形成对个体自我的另一维印象:个体有趋于理性和关注现实社会的形象而非仅关注自我内心世界。这种自我呈现方式通过给他人某种印象的方式借以表现自己达到影响规范限定的目的,能够维护个体在他人心中的“印象” 。“前意识”的自我呈现是基于内心世界的情感表达与现实世界需求所展现的折衷式权变方式,基于此,个体的“本我”特性受到一定的压抑,但这种压抑因个体的自我“表演”控制节奏对于个体“主我”的影响是小范围的,这就能够解释个体外在情感的自我呈现比例较低的结果。3,超个体情感的自我呈现是个体自我的“意识”层面。据“冰山理论”的层次呈现, “意识”属于个体能够觉察到的超理智心理部分。在微信朋友圈中,

24、个体通过分享、转发一些与个体内心情绪相去甚远但或许与他人相关的内容,如百科知识、慈善爱心、经济理财、科技应用等。个体转发这些具有“高端”形象的内容,是理想化的自我呈现,与真实自我有很大距离,类似于高高在上的“冰山”山顶,自己“只可远观不可亵玩” ,但某个“他人”或许有用。这种9超个体的情感自我呈现是基于“我”而指向他人的不确定式呈现,带有随意性,这种呈现往往得到极少的反馈,对个体的“表演”的激励较少,因而在以女性为活跃主体的朋友圈中缺少应有的地位。(三)与点赞和评论行为相关的“人格”分析微信朋友圈中除了内容发布与自我呈现密切相关,其点赞和评论功能同样是自我呈现的表现方式。点赞或评论是朋友圈好友

25、之间的一种简单的直接的互动方式,是通过个体的单向行动来引起集体行动的多向建构。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类型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表 2):表 2. 微信朋友圈的点赞和评论类型点赞和评论类型 举例主动型 赞了(评论)转、感触之赞/转、友情关注式赞/转被动型 应好友请求赞/转、礼尚往来赞/转随意型 点赞党、评论党在多重类型建构中,个体从简单的接触到双向接触,从表层接触到深度卷入的过程是个体在圈子中是基于互动来指向自我呈现的(如图 3) 。图 3.人际关系建立与发展过程 1通过简单接触到深度卷入,个体在圈子中的形象从单一的发起者、配合者到引起圈子“震荡”的关键角色,是个体自我呈现从简单

26、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体的满足最基本的情感表达到深度卷入对事件或言论的理性或近乎理性的分析,是个体实现从主我到客我,或从本我到自我甚至超我的发展过程,在该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所呈现并非始终如一的固化,1 王欢,祝阳 .人际交往视野下微信功能的探讨 J.现代情报,2014(02):85.10而是根据话语和情景在互动中实现转移,实现与情景对话,如通过发评论引起的互动来实现交流互动,他人成为自我的一面“镜子” ,个体通过他人的反射过来的信息来修正自我,进而在圈子中树立个体所期待的也能够为他人所接受的形象,达致自我呈现。就具体类型而言,自我呈现的所展现的“我”也不同。(1)就主

27、动型而言,主动点赞或者评论是个体内在的情绪的反映,个体通过点赞或参与评论表达了个体对他人的认同,也展示了自我同理心。如某好友发布一条信息, “我”觉得很不错,很赞同,或者也经历过相同的场景而对此有所感悟,此时点赞和评论的表达是展现自我的真实情绪,是个体潜意识的主动表达,符合本我需求。(2)就被动型而言,被动点赞是个体在所处的圈子中要维护圈子的存在,因而在需要个体贡献力量之时,个体在不压抑自我的前提下所发出的信息传递。如礼尚往来的赞和评论、应好友请求的点赞和评论等。个体的这种信息传递昭示了个体在圈子中的存在意义,赞和评论蕴含着“知道了” “我在关注你” “我关注你了,你也记得关注我”等圈子意义,

28、它不仅是符合圈子存在的潜在规范,也在一定意义上为了个体的存在争取“面子” ,树立圈子合规范的形象,是个体前意识下的本我反映。(3)就随意型而言,这是自我的无原则的呈现,不带有情感色彩,对个体的形象展示起不到实质的效果,也无法在主我和客我层面进行展示。如“点赞党” “评论党” ,其所带来的效果是点赞和评论毫无益处,起不到正向作用,有时因赞的太多、评的太多,而在圈子中获得厌恶性情绪反馈。这种自我呈现是不成功的和无效的自我呈现。五、结论微信朋友圈作为网络社交的重要平台,是开放的和多维的,是个体进行自我呈现的理想场域,是个体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展现和尝试的理想平台。个体在该平台的表演所扮演的角色与个体的

29、内在情绪密切相关,个体的自我呈现是基于内心世界、世俗化规范以及个体超理智部分的集合,因而基于微信朋友圈功能的情感表达在个体世界中是多个自我的合意,在对微信朋友圈的研究无法避开朋友圈的个体性建构基础。根据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个体在朋友圈中的表演在进行“本我”情感表达时,还需要进行适度的“自我”控制来平衡超理智部分的“超我”和潜意识中的“本我” ,以来完成社会化自我角色定位与需求。11参考文献1Marcelo Tarmannder.Sexual education for people with special needs.Jerusalem:MASHAV International Semina

30、r,2005,(2).2Turkle,S.Alone together.Why we expect more from technology and less from each otherC.New York:Basic Books,2012.3贾春增.外国社会学史(修订本)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4威尔伯施拉姆著 ,陈亮等译.传播学概论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845陈永国.德勒兹思想要略J.外国文学, 2004(4) .6李冰洁.熟人中的孤寂 ,陌生人中的狂欢:以微信为例谈移动媒体时代的情感寄托J. 新闻知识, 2014(01).7刘冠华.从社会网络理论视角解读微信朋友圈J. 新闻采编,2013(04).8兰继军,田芳,王颖.人际圈理论在智力落后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特殊教育,2006(06).9汤娜,魏宝涛.传播学视角下微信朋友圈“点赞”行为研究J.新闻传播,2014(06).10王欢,祝阳.人际交往视野下微信功能的探讨J.现代情报,2014(02).11杨柳,李思维.微信朋友圈现象之微营销J.中国传媒科技,2014(03).12数据来源于新浪调查 EB/OLhttp:/ EB/OLhttp:/ 14微信用户行为特征调查分析(2013)EB/OL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