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94382 上传时间:2018-10-10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528.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国家电网公司文件 国家电网基建2008603 号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 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的通知 各区域电网有限公司、省(自治 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国网直流建设有限公司、国网交流建 设有限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我国地震地区分布较广泛、震源浅、烈度高、破坏强,大地震将造成灾区人民生命和财产 严重损失。为进一步提高输变电工程抵御地震灾害能力,有效 指导灾后重建工作,降低灾害损失,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对四川汶川 8 .0 级地震中电网受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结合唐山 和海城地震电网工程抗震经验和成果,以及现有电网工程相关设 计规程规范,

2、编制完成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 (以下简称抗震要点)。现印 2 发执行,具体要求如下: 一、各网省公司应高度重视抗震设计工作,加强领导,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周密组织,做 好电网工程抗震设计贯彻落实工作,尤其高地震烈度区,应做好 电网工程设计建设抗震措施贯彻落实整体策划,组织专题论证,加强项目全过程管理。 二、勘测设计单位要进一步落实责任,严格执行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相关规程规范的规 定,贯彻落实抗震要点内容和要求。严格岩土工程勘查、地震 评价、变电站选址、配电装置选型、电气设备选择、电工建( 构)筑物抗震设防、线路路径选择、塔基定位等方面的勘测设计工作。 三、对高烈度地震区的变电站,设

3、计单位必须按照有关规程规范要求进行配电装置和建、 构筑物抗震计算,并提出有效的抗震措施。地震烈度为 8 度及以上地区变电站工程,初步设计时应编写配电装置和建、构筑物 抗震设计专题报告;设计评审单位应开展专题评审,评审意见中 应有专题章节;项目建设单位应按照相关抗震措施组织建设施工。 四、对输电线路,勘测设计单位应加强线路路径选择和塔基定位勘测和调查工作,避开易 发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地段,防止泥石流、滑坡等损坏输电线路。 五、各科研、勘测设计等单位应切实加强对地震灾害电网受损资料积累和分析,对抗震经 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和研究,进一步提高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水平。 3 在贯彻落实输变电工程设计抗震措施

4、工作中,如有建议和意见请及时反馈公司总部基建部。 附件: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抗震设计要点 二 八年六月二十日 (联系人:曾健,电话:010-66597741,传真:010-66597788,电子邮箱:jian-。) 主题词: 城乡建设 输变电 抗震 设计 要点 通知 抄送: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 司,北京国电华北电力工程有限公司、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电力设计院。 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 2008 年 6 月 20 日印发 4 附件: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抗震设计要点 5 第一章 基本要求 本要点是基于国家颁布的抗震设计标准的相关条文和目前工程的实施情况制定的,在执行中应同时遵循国家的

5、相关标准如下: GB 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 50223-200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 50260-1996电力设施抗震设计规范 DL/T 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NDGJ 961992变电站建筑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DL/T 5154-2002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定 DL/T 5219-2005架空送电线路基础设计技术规定 DL/T 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第二章 变电工程 1. 工程选站 1.1 在满足系统落点要求的前提下,在选择变电站建筑场地时,应严格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

6、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的要求,根据工程需要,掌握地震活动情况、工程地质和地震地质的有关资料,对抗震有利、不利和危险地段做出综合评价。对不利地段,应提出避开要求;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 6 1.2 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烈度可采用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规定的地震基本烈度,但在位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峰值加速度界限两侧各 4km 区域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动参数复核。 1.3 原则上不宜在 9 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建站。 当必须在 9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建站时,应专门复核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且其抗震措施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1.4 站址与断裂带之间的安全距离如

7、下表: 断裂分级 安全距离及处理措施 强烈全新活动断裂及发震断裂 当地震基本烈度 9 度时,宜避开断裂 1200m;地震基本烈度为 8度时,宜避开断裂 800m,并宜选择断裂下盘建设 中等全新活动断裂 宜避开断裂 400m 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宜避开断裂进行建设,不使建筑物横跨断裂 2. 场地地震评价 按国家对工程建设的报批程序,相关部门严格做好工程所在场地的地质灾害评估和 地震安全评价工作。 3. 场地岩土工程勘察 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7 认真做好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好建筑的场地类别和岩土地震稳定性评价。当站址场地存在以下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时,应进

8、行专门勘察。 3.1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岩溶时,应进行岩溶勘察。 3.2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滑坡或有滑坡可能时,应进行专门的滑坡勘察。 3.3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存在对工程安全有影响的危岩或崩塌时,应进行危岩和崩塌勘察。 3.4 拟建工程场地或其附近有发生泥石流的条件并对工程安全有影响时,应进行专门的泥石流勘察。 3.5 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 6 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 、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3.6 地震液化的进一步判别应在地面以下 15m 的范围内进行;对于桩基和基础埋深大于 5m 的天然地基,判别深度应加深至

9、 20m。对判别液化而布置的勘探点不应少于 3 个,勘探孔深度应大于液化判别深度。 3.7 凡判别为可液化的土层、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 的规定确定其液化指数和液化等级。 4. 结构抗震设计 4.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及措施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规定: 8 “330kV 及以上的变电站和 220kV 及以下枢纽变电站的主控通信楼、配电装置楼、就地继电器室;330kV 及以上的换流站工程中的主控通信楼、阀 厅和就地继电器室的抗震设防类别应划为乙类” 。地震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 6 8度

10、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 9 度时,应符合比 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在抗震设防烈度较高的地区,主要建筑物宜采用框架结构,构支架宜采用钢结构,并应加强构支架关键节点的抗震设计。 4.2 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1)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2)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侧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 免抗侧力结构的侧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 5. 建筑非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非结构构件,包括建筑非结构构件和建筑附属

11、机电设备,自身及其与结构主体的连接,应进行抗震设计。 5.1 附着于楼、屋面结构上的非结构构件,应与主体结构 9 有可靠的连接或锚固,避免地震时倒塌伤人或砸坏重要设备。 5.2 围护墙和隔墙应考虑对结构抗震的不利影响,避免不合理设置而导致主体结构的破坏。 5.3 幕墙、装饰贴面与主体结构应有可靠连接,避免地震时脱落伤人。 6. 配电装置选型 6.1 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及以上时,电压等级为 330kV 及以上的电气设施应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 7 度及以上时,安装在屋内二层及以上和屋外高架平台上的电气设施应进行抗震设计;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以上时,电压等级为220kV 及以下的电气设施

12、应进行抗震设计。 6.2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以上时应在满足安全距离及场强等要求的基础上合理降低设备安装高度。并抗等设备宜采用低式布置。 6.3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时设备之间连线宜采用软导线连接, 减少硬连接。 连线的弧垂应考虑减少设备端子受力。当采用硬母线时应设置伸缩节。 6.4 地震烈度为 8 度及以上的地区不宜采用支持管母。 7. 设备选型 7.1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时 330kV 及以上电气设备应进行抗震设计,宜采用抗震性能好的低重心及对沉降要求不 10 严格的设备。 7.2 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及以上时 220kV 及以上电气设备应进行抗震设计,宜采用抗震性

13、能好的低重心及对沉降要求不严格的设备。 7.3 对设备抗震能力要求需要考虑设备基础及支架的放大效应和设备连线的影响。 7.4 330kV 及以上设备套管宜采用高强瓷。也可采用复合绝缘套管提高抗震能力。 8. 设备安装 8.1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时大型设备与基础连接宜采用焊接或加强螺栓连接,避免滚动连接的安装方式。变压器基础台面宜适当加宽。 8.2 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及以上时设备与支架之间可装设阻尼减震装置、以改变设备本体的自振频率,避开场地的地震波卓越频率,避免或减少共振,降低设备根部应力。 9. 地震次生灾害防治 9.1 加强电气设备的接地。 9.2 加强充油设备的 消防、配置

14、合理的消防器具。 9.3 按区域配备 SF6 气体的处理装置。 9.4 重视保障性的通信、电源建设。 11 第三章 输电工程 1 路径选择 1.1 路径选择宜避开不良地质地带, 如易出现滑坡、 泥石流、崩塌、地基液化等不良地质现象,当无法避让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1.2 地质灾害易发区多回输电线路,宜多通道架设,以降低灾害风险。 1.3 大跨越工程应进行地震安全评估。 1.4 塔位选择应避开活动地质断裂带,且注意线路与断裂带的夹角不应太小。 2 杆塔 2.1 位于基本地震烈度为七度及以上地区的混凝土高塔和位于基本地震烈度为九度及以上地区的各类杆塔均应进行抗震验算。 2.2 位于基本地震烈度为九度及以上地区,铁塔与基础宜使用地脚螺栓连接方式,便于出现地基不均匀沉降后的基础处理。 3 基础 3.1 输电线路地震设防烈度应采用当地的基本地震烈度,对于大跨越当基本地震烈度为 6 度时,应按 7 度设防。 3.2 对大跨越杆塔及特高压等特殊的重要杆塔基础,当位于 12 地震烈度为 7 度及以上的地区且场地为饱和砂土和粉土时,或对 220kV 及以上的耐张型转角塔基础,当位于地震烈度为 8 度及以上时,均应考虑地基液化的可能性,并采取必要的地基稳定处理或基础的抗震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