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1实验学校高三语文阅读与写作导学单(11-17)人性光辉【美文阅读】(40 分钟)阅读指导: 我们的人生之路未必都如人意,这世事也还充满沧桑,但你如果用明亮的眼光来看待社会,以宽容的态度来看待每一个人,你会发现在他们身上其实都充满了人性之美。人性是高贵的,又是平凡的; 是繁华的,也是朴素的。它是如此平等,不会因身份、财富与地位的差异而有所差别。在他们的身上,可以看到闪耀着人性光辉的灵魂,可以看到人性的美在旋转升腾,也可以看到社会的希望与未来温馨提示:在一切道德品质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罗素悲悯就像一条善良的河流,澄清着沿路的风尘。它不一定 给 人带来幸福
2、,也不一定济世,但一定有光,一定伴着感动。格言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 ;对身边的人好点,因 为下辈 子不一定能够遇见!格言当一个孩子意识到大人们都不完美时,他就成 为青少年;当他原 谅他们时,他就 变成了成年人;当他原谅自己时,他便成了智者。奥尔登诺兰阅读感悟:1.不要以善之名行凶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迷恋跳伞的富翁因事故造成脖子以下瘫痪,于是高薪聘 请 一位全职陪护,在 诸多应聘者当中,他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一位毫无经验并且刚从监狱释放的混混。身边人都不理解,他 给出的回答是:“他总是忘记 我瘫痪的事实,我要的就是这样的人,没有怜悯、没有特殊 对待、没有歧视。”这样两个背景迥异的人,虽有主仆
3、之分,却出人意料地相 处 融洽。午夜他病发,他推他出门,在街头同享一根烟。一起打赌 ,演 戏骗警察为超速的他们带 路。躲着所有人去山里跳伞,领略从高空俯视大地美景的征服感。他帮他打破瘫痪的自卑,成功抱得美人归。这个真实的故事后来被搬上荧幕,成 为当年法国票房冠军 。在 这部电影里,生与死都不再是拿来当噱头的泪点。在生命有限的 时光里,宁愿心随我 动地放肆,也不愿随时像一个垂死者一样向旁人乞求帮助,这是一种对 生命的敬意与尊重。与感 动无关,虽然时刻令观看的人感受到温情。在电影后半段,富翁不想再让 他陪着一个病人度过余生,于是他换了另一名看护。那位始终小心翼翼、稍有问题就以“ 他有病 ”来与旁人
4、解释的专业看护,令他的心一日日苍老,越 发怀念那个陪他玩、陪他疯、拿瘫痪这件事开玩笑的朋友。在这个故事里,人性的光辉闪 耀,并不在于他 们之间谁为谁 做出了更大的牺牲,仅仅在于:你给我所想要的安静与尊严,我 给你所愿的认可与提携。他 们 的学识、身份、地位迥异,却在这一点上有着空前契合的态度:不要用你以为的善意,去 让对方感激。每个成年人都有一个无法被陌生人轻易触及的世界,不管是健康的人,还是身患重症的人。他们只有在遇到同类的那一刻,才会 释放出一种夹杂着欣喜的善意。这种善意,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善,而是相信并且看重彼此的能量、真诚地表达自己,以及不把自认为的善强加给对方。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5、 2不要以善之名行凶,这或许是太多人都未能 领悟的事。你 认为 他需要安抚和劝慰,而他其实只想着能不能独自穿过黑夜。你以 为他应该选择更好的那一个,于是百般劝阻,却不知道有些路只能自己走,有些选择或许是 错的却是心中所向。他们为什么能超越阶层成为心灵知己,并且即使后来有了各自的生活,仍然常来常往?因为,他们读懂了对方的善。更因为 ,他 们首先把对方视为一个有独立人格的自由人,其次才是朋友。任何以情意为筹码,就想左右控制 对方人格自由的,最 终的 结局都必然是毁了那情意。2. 将悲悯化作责任在走川藏路的时候,我们途经 一个叫良多的小乡镇,并在那里停歇,住在大路旁一个藏民用碎石盖起的小旅店里。说是
6、旅店,实际上就是民房,房子的后头便是马棚,有几匹壮实的马安静地立着,四下里弥散着一股清淡的马的味道。旅店的大门口,便是静静的街市。大门的两旁有一些藏民用手臂挽着一些藏饰在卖,他们非常安静,像是害怕打破这宁静的氛 围, 连叫卖声都没有。这时,一个背着小孩手挽着首饰的男孩吸引了我的目光,确切地说,应该是他背着的小孩吸引了我的月光。那个孩子有一双极大极水灵的眼睛,头不停地扭转张望着,像是一只机警的鹤,又像是在帮忙寻找顾客。最后,小孩子那清澈的目光与我的目光交汇时,忽然 盯住了我,我仿佛是受了某种亲切的召唤一般,微笑着走了过去。接着,那个男孩注意到了我,微笑着和我打招呼,并用生硬的汉语问我是不是想买藏
7、饰。我点点头回应着,忍不住伸出手去 抚摸他背上小孩的脸蛋,孩子就缩起头细声笑了起来“你的弟弟好可爱啊!” 我对男孩说。男孩羞涩地低下头,脸上两抹高原 红越发红了接着,我开始问男孩:“ 你弟弟几岁了?”“两岁半了。”我一边与他攀谈,一边看他手臂上的首 饰。最后,我看上一个藏银的戒指,顺手戴上, 觉得再适合不过了。于是,我付给他 钱,准备离开。一抬 头,猛然看见他背上的那双大大的眼睛居然还凝视着我。我终于又忍不住捏了捏小孩的 红脸蛋“ 你弟弟真可爱啊!”这时,小孩忽然躲开了,然后伏在男孩的耳边甜甜地叫了一声: “阿爸”我顿时惊诧了,有点不相信我的耳 朵, 这时,小孩又冲男孩叫了一声:“阿爸”我终于
8、听到男孩回应了声:“嗯!”我的目光在大男孩和小男孩身上来回打量,大男孩整个脸 都红透了,令他那抹高原 红都显得不那么明显。我问男孩:“这是你的儿子?”男孩回答道:“是的。 ”“那你多大了?”“19”我更加惊讶起来:“你19 岁儿子就两岁半了?”男孩笑了笑,说:“ 他是我从山里捡回来的。 ”这时,我想我的眼中肯定泛起了更大的好奇,令男孩不自觉地讲了下去。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3“前年,我去山里打柴,傍晚回家的 时候,经过山路旁一个人家,听到房子里不停地 传出一阵阵嘶哑的婴儿哭声,显然孩子哭了很久了。于是,我就叫了几声,结果都没有回应,只有孩子一直哭着。我犹豫了下,就推门进 去了。我看到个小男
9、孩躺在炕上虚弱地哭着,好像饿了很久了。我给他喂了点水,心想,他家的大人怎么这么晚还不回家。而后,我就转身出去找他的家人。在门前的一条小路土,我看到了一排脚印,于是,我就循着脚印走下去。路上,我不停地喊着,但是始终没有回应走着走着,我忽然看到地上 满是暗红的鲜血,再往前几步,我看到了倒在地上的硬个木桶,再往前,看到远处,一群狼围在一起,分食着自己酏 猎物我忽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我不敢再待下去了,于是回到房子抱着孩子下山了”“后来呢?”我有些追不及待起来。“后来,我就带 他回家。向乡亲们一打听,才知道 这孩子是一个老人 带的孤儿,可是,孩子最后的一个亲人也被狼吃了”“然后,你就收养了他? ”“是的
10、,由于我阿爸早就 过世了,我认他做儿子 !”“可是,你还这 么小,才 19 岁, 连婚都没有结,怎么就愿意收养一个陌生的孩子呢?”“为什么不愿意?他可是我第一个发现的啊!既然是我第一个发现了他,那我就应该把他养大啊!如果我都不管他,那谁 管他呢?”我的心激动得战栗起来。原来,这个男孩,不, 这个 19 岁的男人,只因为是自己第一个发现这个可怜的孩子,就马上勇敢地、坚决到不假思索地承担起了 抚养的责任。原来,在他澄净而坚毅的心里,他已然把自己眼前的悲 悯化成了一种神圣的 责任,并不惜为其操劳一生!这是多么圣洁而博大的爱啊!你、我、他,这凡尘俗世问有多少人,见识过多少悲情之事,然而,又有几人能将眼
11、前的悲悯 化作自己神圣的责任呢?3. 最难的宽恕清初计六奇所著明季南略,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清兵大举攻打扬州,眼看破城在即,全城百姓人人自危,却无处可逃。扬州城内有个叫程伯麟的商人,平日虔诚拜佛,乐善好施。这天晚上,程伯麟忽然梦见菩萨显灵: “你家共 17 口人,其余 16 人均可保平安无事,惟独你劫数难逃,因为你前世杀了王麻子 26 刀,今世 须偿还。 ”程伯麟大惊,慌忙跪求破解之法。菩 萨道:“破城之时,你千万不能逃走,否则将 连累全家遭殃。”五天后,守将史可法战死,扬州城破,城内兵荒马乱,尸横遍野。程伯麟安排家人全部躲进厢房,自己则独坐堂屋,坦然等死。当夜,果然有清兵来敲 门 ,程伯麟
12、镇定自若,大声问道:“来者可是王麻子?我在 这里已等候你多时,尽管进来杀我 26 刀吧。”门外的清兵大惊:“我就是王麻子,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程伯麟打开大门,将梦中所见 如实相告。王麻子听后,百感交集,叹息道:“你前世杀我 26 刀,所以才招致我今世找你报仇,如果我今世再 杀你 26 刀,来世你岂不是又要找我偿还,冤冤相报何时了?” 说罢,王麻子抽出佩刀,用刀背在程伯麟身上敲了 26 下,随即 骑上战马,疾驰而去。程伯麟由此躲过大劫,后来举家迁往南京定居。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4明季南略所记,大多为明末清初史 实,具有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然而,由于 见识所限,古人写书,大多喜欢添加一些神
13、怪志异,用以教化世人,计六奇也不能免俗。故事的真实性大可不必深究,作者所表达出来的处 世哲学,倒是挺耐人 寻味 宽恕别人,其实也是宽恕了自己。悬疑电影恐怖游轮,表达的是另一种 宽恕。 洁西是个脾气暴躁的母 亲,动不动就对儿子发怒,非打即骂。一天,洁西带儿子去海上游玩,在前往 码头 的路上,她一 边开车一边训斥儿子,结果与一辆大卡车迎面相撞,母子 俩死于非命。 洁西死后,灵魂不得安宁,总认为是自己亲手杀死了儿子,陷入了深深的悔恨之中。于是,她的灵魂穿越时空,回到了车祸发生之前。 为了改变事件原来的进程,阻止车祸发生,她潜入自己家中,杀死了以前的“自己”,试图以此来挽救儿子。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无论
14、洁西怎么努力,都不能阻止那场车祸 。她不甘心,一次又一次穿越时空,回到从前,杀死了无数个 “自己”,却无法改变结局。她无意中闯入了一个可怕的怪圈,不断地从终点回到起点,在两个时 空循环穿梭,永无休止。于是,心酸的悲剧再三重演,故事的 结尾又变成了开头,永远没有结局。如何才能解开这个死循环?影片并无交待。其实很简单,只要她肯原谅自己,立 马就能跳出轮回的怪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些东西既成事实,就必须平静地接受。否则,就 变成了那位可怜的母亲,困在自己精心设计 的炼狱中,无止境地循 环往复。她迷失在过去,同时也失去了未来。我一个朋友,报考公务员,笔试成绩名列前茅。前期优势明显,接下来的面试,只
15、要正常发挥,就能轻松过关。前途一片光明,偏偏出了意外,一个很简单的常识问题,她居然从没听过,答不上来。前功尽弃,名落孙山,她再也不肯原谅自己,每天都在后悔自责,逢人就 说:“ 实在不应该啊,那么简单的题目”她也在不停地穿越,陷在那次失 败中出不来了。宽容是最好的救赎,人有时得学会超脱。就像前面那个清兵,将刀刃换成刀背,顷刻斩断了复仇的循环链,所有难题迎刃而解。得饶人处且饶人,我们都认为对别人应该宽容,为什么不可以宽恕自己一回?1.每个人对人性的理解肯定不同,读过三篇文章之后,请你把最深刻的体会写在下面,每篇不少于 100字。(20 分钟之内完成)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5_2.把你认为有感觉
16、的句子,写在摘抄本上,并做好修改,背诵出来。 3.请你对三篇文章的立意、精彩语段等作赏析。_【阅读衔接】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的题目。(时间 15分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马裤先生老舍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 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蹬青绒快靴的先生 发了问:“ 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火车还没动呢,不从北平上车 ,由哪儿呢 ?我只好反攻了:“你从哪儿上车?”他没言语。看了看铺位,用尽全身的力气喊了声: “茶房!”茶房跑来了。 “拿毯子 !”马裤先生喊。“请少待一会儿,先生。 ”茶房很和气地说。马裤先生用食指挖了鼻孔一下,别无动
17、作。荼房刚走开两步。“茶房!”这次连火车好似都震得直动。茶房像旋 风似的转过 身来。“拿枕头!”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6“先生,您等我忙 过这会儿去,毯子和枕头就一齐全到。 ”茶房说得很快,可依然是很和气。茶房看马裤先生没任何表示,刚转过 身去要走, 这次火车确是 哗啦了半天, “茶房!” 茶房差点吓了个跟头,赶紧转回身来。“拿茶!”“先生请略微等一等,一开 车茶水就来。 ”马裤先生没任何的表示。茶房故意地笑了笑,然后搭讪着慢慢地转身,腿刚预备好要走,背后打了个霹雳, “茶房!”茶房不是假装没听见,便是耳 朵已经震聋, 竞自快步走开。“茶房!茶房 !茶房!”马裤先生连喊,一声比一声高。站台
18、上送客的跑过一群来,以为车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茶房始终没回头。 马裤先生又挖了鼻孔一下,坐在我床上。 “你坐二等?” 这是问我呢。我又毛了,我确是买的二等,难道上错了车?“你呢?”我问。“二等。快开车 了吧?荼房!”他站起来,数他的行李,一共八件,全堆在另一卧铺上。数了两次,又说了话, “你的行李呢?”“我没有行李。 ”“呕?!”他确是吓了一跳,好像坐车不带行李是大逆不道似的。 “早知道,我那四只皮箱也可以不打行李票了!”茶房从门前走过。 “茶房! 拿手巾把!”“等等。 ”茶房似乎下了抵抗的决心。马裤先生把领带解开,摘下领 子来,分 别挂在铁钩上:所有的 钩子都被占了,他的帽子,大衣
19、,已占了两个。车开了。他爬上了上铺,在我的头上脱靴子,并且击打靴底上的土。枕着个手提箱,车还没到永定门,他睡着了。我心中安坦了许多。到了丰台,车还没停住,上面出了声, “茶房!”没等茶房答应,他又睡着了;大概 这次是梦话。过了丰台,大概还没到廊坊,上面又打了雷, “茶房!”茶房来了,眉毛拧得好像要把 谁吃了才痛快。 “干吗?先生”“拿茶!” “好吧!”茶房的眉毛拧得直往下落毛。 “不要茶,要一壶开水!”“好啦!”马裤先生又入了梦乡,呼声只比 “荼房”小一点。有 时呼声低一点,用咬牙来补上。有趣!到了天津。又上来些旅客。马裤先生出去,呆呆地立在走廊中间, 专为阻碍来往的旅客与脚夫。忽然用力挖了鼻
20、孔一下,走了。下了车,看看梨,没买;看看报,没 买。又上来了,向我招呼了声, “天津,唉?”我没言语。他向自己说:“问问茶房, ”紧跟着一个雷, “茶房!”我后悔了,赶紧地说:“是天津,没错儿。 ”“总得问问茶房。茶房 !”我笑了,没法再忍住。车好容易又从天津开走。刚一开车,茶房给马裤先生拿来 头一份毯子枕头和手巾把。马裤先生用手巾把耳孔鼻孔全钻得到家,这一把手巾擦了至少有一刻 钟,最后用手巾擦了擦手提箱上的土。我给他数着,从老站到总站的十来分 钟之间,他又喊了四五十声茶房。茶房只来了一次,他的问题是火车向哪面走呢?茶房的回答是不知道;于是又引起他的建议,车上总该有人知道,茶房高三语文双休日阅
21、读导学单 7应当负责去问。茶房说,连驶车的也不晓得东西南北。于是他几乎变了颜色,万一车走迷了路?!茶房没再回答,可是又掉了几根眉毛。他又睡了,这次是在头上摔了摔袜子,可是一口痰并没往下唾,而是照顾了车项。我的目的地是德州,天将亮就到了。谢 天谢地!我雇好车,进了城,还清清楚楚地听见:“茶房!”一个多礼拜了,我还惦记着茶房的眉毛呢。 (有删改)1.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 分)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艺术特点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题思路】审清题干,第一段,意味着这样的开头对全文有重要作用,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描
22、写对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 展有何作用,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易错点拨】审题不清,题干问 到小说开头第一段,一般就是总领下文,引起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等等,如果考虑到这一点的 话,答 题可能就相对容易些,再就是一定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入手,如答案为从内容角度回答, 从形式上回答,即表现技巧、写作特点角度回答。再就是答题时要尽可能用序号标明,如 等。【答案】 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 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马裤先生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 分)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分析鉴赏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
23、【解题思路】这道题考查对小说人物形象的理解概括。概括的方法是 “听其言, 观其行”并结合文中的侧面描写。例如, “我”所看到的马裤先生所作所为所言,看看他的生活习惯,看看他的卫生状况,看看他对人的态度,就可知道。【易错点拨】人物性格特点概括不全面,有遗漏,再就是看不到分数与所答题的要点对应关系。一般 6 分,考虑三点,也可能是四点,只要你答对三点即可得满分。再就是概括性格不能重复,重复意味着所答无效。当然对此类题 尽可能地多答,以防失分,也是一种策略。再就是答题时尽量用序号标明,如。【答案】 颐指气使,目中无人,缺乏公德;斤斤计较,爱 占小便宜,自私自利; 不讲卫生,不顾他人感受,趣味低下。3
24、.有人认为,小说中的“我”也有人性弱点,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谈谈你的具体理由。(8 分)答:【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考生探究文学作品形象看法的能力。【解题思路】探究人物形象只要结合文本,立足原文,思考这些人物在行文中的重要作用,回答分析时,只要言之有理,说之有据即可。答题时观点容易表明,同意不同意,都可得 2 分,谈理由较难,需要的是对文意的理解和 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易错点拨】谈理由时不够具体,不 够深入,没有深度,分析阐述时不能结合文本,再就是阐释理由时,要条理清晰,尽量用这些序号标明,也利于阅卷得分。【答案示例】观点一:同意, “我” 也有人性弱点。“我” 对马裤 先生的不当言行不加制止,听之
25、任之; “我”对马裤先生的讽刺过于夸张,且语言近于刻薄; “我”对自己缺乏反思精神。高三语文双休日阅读导学单 8观点二:不同意, “我”没有人性弱点。“我” 是作者思想的体 现者,不是性格人物;“我”在事件中言行很少,性格特征不明显;“我”在小说中主要起连缀情节的作用。【作文衔接训练】 (45 分钟)读了本专题的四篇文章,你从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对你写作的立意和选材有什么启发?请选择下面个作文题中任何一个,审审题,围绕命题和写作要求拟写一个较为详细的提纲。要求:(1)文章中心要明确表达,100 字左右;(2)编排好段落构思,标出叙述的详略安排。写在下面。1.一支科学考察队在原始森林迷路了,几乎陷
26、入绝境。队里的老教授身患绝症,奄奄一息,他临去世前,拿出一个小木箱,郑重嘱托:“这是我一生的心血,你们一定要走出去,把它交给科学院。 ”老教授去世了,考察队化悲痛为力量,终于走出原始森林。那盛满教授“一生心血”的小木箱被打开,原来里面是一些小石块。 对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请以“人性的光辉“为题,写一篇作文。_2.北京奥运会标准配餐是每盒 700 克,但在“好运北京”配餐服务中发现许多男性用餐者吃一盒不饱,吃两盒又偏多,而女性则是一盒又吃不完。后来,有人想出了好办法推出“性别饭盒”:两者使用不同的饭盒盛装。男士饭盒在标准定量基础上增加 100 克,女士饭盒则减 100克,并相应增加小甜玉米、番薯、南瓜等蔬菜品种。这样的做法,受到了好评。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只要多一点人性化的考虑,就会做得更好。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少于 800 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