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麦地里的希冀读走出麦地有感走出麦地是一篇曾获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的短篇小说。这个暑假,我拜读了这本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著作。这本走出麦地讲述了一个温情的故事:一个北方农村出身的孩子李明山通过自身努力升入了镇高中,但他并不因此高兴,因为这也预示着家里的农活从此只能由父亲一肩扛着。然而父亲却比李明山乐观。他看到镇高中离家较远,就用黄豆换了辆自行车给李明山;高二时,还送吃的给儿子补充营养;高考来临之际,又在土地庙烧香祈福。最终,李明山如愿以偿考上了理想大学。这篇文章的文字朴实又不失底蕴,风格清新又不含杂质,同为描写农村孩子的生活,却与普通农村素材小说有着根本的不同,令人耳目一新。这篇文章深深打动了我。但一
2、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李明山升入大学前,除了父亲的帮助,他还有什么支撑着他,使他面对高考,毫无惧色,并脱颖而出,成为镇上为数不多的大学生的呢?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始终不得要领。但前不久,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找到了答案。那篇文章讲述了一个女教师自愿支教,想帮助孩子们走出大山去的感人故事。不错,答案正是文题:“走出麦地” 。正是由于走出麦地的信念,才使他在教育条件极其落后的农村中,不懈努力,成为了一名大学生。其实,整个走出麦地的过程,就是他不懈追求自我,去找寻一个未知的美好世界的历练过程。他虽处农村,但人的命运不是由出身决定的,他有韧劲,使他越挫越勇;他有拼劲,使他毫无惧色。他拥有坚定的信念,改变现状的勇气及体谅别人、善解人意的心灵。当之无愧取得荣耀!他的成功背后,还有另外一点:父亲的帮助。李明山的父亲在文中被称为:“大字不识一个” ,但他虽无法从学业上直接给予帮助,却从行动上间接地帮了他。他于精神上使李明山燃起了通向大学的希望,如果李明山拥有一股与身俱来的力量,那他的父亲,就唤醒了这股力量。读完整本走出麦地使我内心五味杂陈,唤起无限思索,裨益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