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 年 3 月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Mar2011第 19 卷 第 1 期 Journal of Xian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Vol19 No1基于语料库的学术论文摘要体裁对比分析李 萍 , Josta van Rij-Heyligers( 广州大学 外国语学院 广东 广州 510421; 新西兰 奥克兰大学 )摘 要 : 本研究对英文摘要进行体裁对比分析 , 目的在于观察和比较中外语言研究者撰写英文摘要时使用的语步框架和词语型式 。摘要体裁分析采用 Santos( 1996) 的 5 语步模式 ; 语料库分析软件为 MonoConc Pr
2、o 和 Collocate 1 0( Barlow 2004a, 2004b) 。分析数据显示 , 中国研究者在英文摘要写作中实义词使用率偏高 , 部分词组过度使用 , 但同时又呈现摘要语步数量偏少 , 结论语步出现频率偏低的现象 。就词语特征而言 , 中国研究者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过去时和模糊限制语 , 摘要的文献引证缺少详细的出处 。分析结果同时也显示了中外研究者在论文摘要写作上的相似之处 。论文最后讨论了研究结果对英文摘要撰写和学术英语教学所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 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分析 ; 学术论文摘要 ; 语步 ; 语特征中图分类号 : H030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67
3、3-9876( 2011) 01-0039-06Abstract: Corpus-based research has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in the field of 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s ( EAP) as theanalysis of existing spoken and written corpora helps ascertain patterns of authentic language use across different academic,cultural and linguistic se
4、ttings This study has examined abstracts written in English by first ( L1) and second/foreign ( L2/EFL) language speakers of English in the field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observe and com-pare the lexico-grammatical features and rhetorical patterns employed by the
5、se researchers for writing their abstracts Usingcorpus software MonoConc Pro and Collocate 1 0 ( Barlow 2004a, 2004b) and a 5-move framework for abstracts ( Santos1996) , frequency and concordance data of 26 English Abstracts for Language Teaching ( EALT) and 26 Chinese English Ab-stracts for Langua
6、ge Teaching ( CEALT) have been obta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Chinese researchers, in comparison to theirL1 English counterparts, have employed fewer rhetorical moves, more content words than functional words, less passive voiceand fewer hedging and detailed references, and have overused a higher num
7、ber of words Some similarities have also been ob-served The impl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EAP teaching and English abstracts writingKey words: corpus-based genre analysis; research abstracts; rhetorical moves; lexico-grammatical features1 引言近年来在学术英语领域 , 运用基于体裁分析和语料库分析的研究方法
8、已经引起了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 Santos 1996; Huckin 2001; Martin 2003; Samraj 2005;Cross Oppenheim 2006) 。同时 , 基于语料库的分析也对学术英语的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虽然早期研究者对学术论文体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研究论文的引言部分 ( Swales 1990) 和讨论部分 ( Hop-kins Dudley-Evans 1988) , 但摘要作为学术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不但是论文全文的 “浓缩体裁 ”( Swales 1990:179) , 而且传递了论文最主要和最有价值的信息 。摘要就像一张特殊的名片 , 向国际
9、刊物或会议的主办者传递论文是否值得发表和值得进一步关注的信息 。对于非母语者来说 , 缺乏规范的英文摘要写作知识也会对论文的接受产生一定的影响 。全球化进程使英语成为 “科学世界的语言 ”( Pezzini 2003: 76) , 因而了解英文摘要写作规范是学习者和研究者成功进入国际学术交流领域所需要掌握的必要技能 。学术论文体裁研究一般通过语步 ( rhetorical moves)对宏观结构进行分析 。论文摘要体裁通常为 4 语步模式 ( IMRD-model) : 引入目的 、描述方法 、陈述结果和呈现结论 ( Swales 1990; Bhatia 2002; Samraj 2005)
10、 。Santos( 1996) 在语言类学术论文摘要的研究中发现在目的语步前往往还存在另一语步 , 他称之为 “定位研究 ”( situa-ting the research) 语步 , 其功能相当于论文引言分析模式中的 “创立研究领域 ”( Swales 1990; Swales and Feak1994) 。进一步的研究还发现不同领域的研究论文摘要也常常呈现出各自不同的体裁特点 , 例如 Lors ( 2004)在研究中发现语言类论文有两种不同的摘要体裁模式 :归纳模式和引导模式 。前者可视为论文全文的概要 , 以常规的 4 语步模式呈现 ; 后者则主要阐明论文的性质和研究范畴 , 以 C
11、ARS 模式 ( Create-A-Research-Space Mod-el) 呈现 ( Swales 1990) 。基于语料库的体裁分析不仅能清楚显示论文摘要的宏观结构 , 而且通过由下至上的分析能显示微观结构93中词语使用的特定型式 。基于计算机的词频和关键词搜索软件能对摘要语料进行客观分析 , 显示其特有的词语型式 , 从而揭示学术论文摘要写作的词语特征 。以前的研究大都集中在对英语本族语的摘要写作研究中 , 对论文摘要进行的语言对比分析还较少 , 研究结果对于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针对性不强 ( Mar-tin 2003) 。为了客观地了解中国学者英文摘要的写作现状 , 以及与英语
12、本族语学者在摘要写作上的差异 ,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对自建的小型特定目的语料库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观察和比较中外语言研究者撰写英文摘要时使用的语步框架和词语型式 。2 分析方法用于论文摘要体裁分析的小型特定目的语料库由 2个相似的子语料库构成 : 中国学者撰写的语言教学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 ( Chinese English Abstracts in LanguageTeaching, CEALT) 和英语本族语学者撰写的语言教学论文摘要语料库 ( English Abstracts in Language Teaching,EALT) 。两个语料库分别由同样数量的论文摘要构成 ,考虑到论
13、文宏观结构可能受论文类型的影响 , 我们确定选择同一类型教学论文摘要进行研究 。实证性论文( empirical research paper) 成为我们选择的前提 , 因为IMRD 体裁分析模式更适用于这类论文 ( Lors 2004) 。论文作者均为独立作者 。CEALT 语料库由中国学者 2005-2006 年度发表的26 篇教学论文的英文摘要组成 , 论文全部来自国内 2 个知名的外语教学研究学术刊物 : 外语教学 和 外语界 。为了对两个语料库的论文摘要进行客观的比较分析 , EALT 语料库的建立完全参照 CEALT 语料库的语料选择标准进行 , 但论文作者的母语为英语 。由于无法
14、在2 本国际语言教学研究学术刊物获得 26 篇实证性研究论文 , EALT 语料库的论文摘要来自 5 本国际语言教学学术刊物 : 二语研究 ( Second Language Research) 、应用语言学 ( Applied Linguistics) 、应用语言学习 ( Ap-plied Language Learning) 、语言学习 ( Language Learn-ing Journal) 和 英语语言教学 ( ELT Journal) 。用于语料库关键词和词频分析 、词语搭配和对比分析的语料库搜索软件为 MonoConc Pro ( Barlow 2004a)和 Collocate
15、 10 ( Barlow 2004b) 。Santos( 1996) 提出的 5 语步分析模式 ( 5-move mod-el) 作为摘要宏观结构的分析框架用于语料库的语步分析 , 各语步的名称 、功能和范畴见表 1。本研究采用了由上至下和由下至上的两种分析方法 。首先分别对 2 个语料库进行词频 、词语搭配和对比分析 , 然后用 5 语步模式对摘要进行了体裁结构分析 ,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对语步内的词语特征作进一步探索 。分析 依 据 来 自 Swales 对 学 术 论 文 体 裁 的 研 究( 1990) 、Bhatia 对语步的界定和分析 ( 2002) 以及 Swalesand Fea
16、k 对体裁特征的描写 ( 1994) 。表 1 摘要 5 语步分析模式语步 ( MOVE) 功能 ( FUNCTION)范畴 ( QUESTION AD-DRESSED)语步 1: 定位研究( Situating the re-search)确立研究背景对本研究领域已知道什么 ?语步 2: 引入研究( Introducing research)陈述研究目的 /主要特征研究的内容是什么 ?语步 3: 描述方法( Describing methodolo-gy)描述 研 究 材 料 、对象 、变量和过程研究怎样进行 ?语步 4: 陈述结果( Stating results)陈述研究的主要结果研究者
17、发现了什么 ?语步 5: 呈现结论( Presenting conclu-sion)诠释 结 果 、得 出 结论 、提出建议 , 给出启示等研究结果意味着什么 ?( 转引自 Santos 1996)3 结果与讨论31 词频表和词语搭配对比分析首先 , 我们采用 “由下至上 ”的分析方法分别对 2 个语料库进行了词频分析和词语搭配分析 。311 词频分析词频表显示在 2 个语料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均为功能词 , 排列最前的 5 个功能词相同 : the, of, and , in和 to。功能词在英语语篇中的高频显现与英语语言的特征相关 , 像限定词 、介词和连接词等功能词在语篇理解中起到关键性
18、的作用 。但我们注意到 CEALT 语料库的第一个实词 “English”出现在 “a, this”之前 , 而 EALT语料库中的第一个实词 “language”则出现在 a, that”之后 。事实上 , 2 个语料库的主要差异体现在功能词与实词的词频比率上 。EALT 语料库的功能词显现频率明显高于 CEALT 语料库 。以统计显现率为 0 5% 以上的词为例 , 我们发现 EALT 语料库出现的 19 个词中只有 4 个为实义词 , 占显现率的 21%; 但 CEALT 语料库出现的 26个词中就有 11 个词为实义词 , 占显现率的 42 3%, 为EALT 语 料 库 的 两 倍
19、。由 于 EALT 语 料 库 的 词 量( 4222W) 远远高于 CEALT 语料库 ( 2793W) , 为了客观显现两者之间的差异 , 我们把 EALT 语料库词量调整到与 CEALT 语料库的词量基本相等时 ( 2756W) 再一次进行了对比分析 。当词的显现率同样设定为 0 5% 以上时 , EALT 语料库出现的 18 个词中实义词仅占 3 个 , 为显现率的 166%。具体信息见表 2。CEALT 语料库中实义词的高频显现可以从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中得到解释 , 因为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源于文化的差异 。Chen( 1999) 指出在西方文化中把人与自04然分开的思考模式促进了基于自
20、由和个人主义的理性推理 , 她认为这种价值观在印欧语系 , 尤其是英语中得到印证 。英语中明确的语法规则和从属结构 ( hypo-taxic) 就是这种思维方式在语言中的体现 。相比之下 ,中国文化传统推崇自然与万物之间的和谐 , 并列结构( parataxic) 成为语言表达的主要特征 。与形式的统一相比 , 人们更重视意义的统一 。这种统一大都通过词汇本身或句子暗示的逻辑关系来实现 , 因而在英语中用来表示句子和语篇逻辑关系的语法形式与中文的意义相比也只能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表 2 调整词量后的 EALT 语料库词频显示 ( 2756words)12545356%of11742453%th
21、e11039913%and8029028%in6122134%a5620319%to4516328%that3211611%L23111248%language2910522%this2308345%as2207983%are1906894%by1706168%for1706168%with1605806%learners1405080%they1405080%or在 CEALT 语料库的词频分析中我们还发现中国学者在使用功能词来建构英语语篇的同时 , 仍大量重复使用关键名词或名词短语作为意义连贯的保证 。因为 “中文通常是使用重复词汇的方式来使句子或段落流畅 ”( Huang Chen 20
22、07: 105) , 这也许部分解释了 CEALT语料库中实词高频显现的现象 。重复使用名词短语用作语篇连贯手段也是中国学者论文摘要写作的一个特点 , 用 MonoConc Pro 对 CEALT 语料库逐篇进行摘要词频分析时这种连贯手段比比皆是 。在 CEALT 语料库总词量为 104 个词的第 2 篇摘要中 , “off-line 和 on-line”各出现 5 次 , 分别占总词量的 481%; 在总词量仅为 85 个词的第 10 篇摘要中 “critical reading”就出现 7 次 , 占总词量的 823%。相比之下 , EALT 语料库单篇摘要分析显示实义词的重复率基本都在
23、3%以下 。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也许可以解释为发表在国内学术刊物的论文本身就是用中文撰写的 , 英文摘要只是学术刊物对研究者发表论文的一种附加要求 , 因而研究者本身极少会考虑到英文摘要的写作规范 。但如果考虑到英文摘要的读者群 , 或语言教学论文走向国际学术交流领域 , 我们就有必要对摘要写作中名词的高频显现以及平行结构的过度使用进行修正 。312 词语搭配分析我们用搭配软件 Collocate 10( Barlow, 2004b) 对两个语料库进行了双词同现频率分析 ( Bigram analysis) 。在 CEALT 语料库词频分析中过度使用的实词 , 再一次高频显现在词语搭配中 , 如
24、 “reading comprehension, col-lege English, critical reading, oral English, reading strate-gy”等 。这些词组的高频显现与 2 个因素相关 : 1) 中文重复使用名词短语显现内在连贯的写作特征 ; 2) 论文摘要仅来自两本外语教学学术刊物 。此外 , 高频词组也与2004 年以来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关 。1998 年之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重点强调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1998年修订后的大纲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基础上 , 提出要加强学生说的能力和翻译能力 。“college English, oralEn
25、glish, critical reading, reading strategy”等高频词组的显现反映了 2004 年之后中国外语教学理念的根本变化 。在其它学术英语领域发现的公文式语言模式( Oakey 2002) 也出现在英文摘要的写作中 。在两个语料库中 “this paper”都属高频显示 。有趣的是在 CEALT语料库 “this paper”的出现频率是 EALT 语料库的两倍 。在 EALT 语料库除 “this paper”之外 , “this study”和 “thepaper”也出现频繁 。进一步的搜索确定了摘要中常见的语言型式为 : 指物的主语 + 现在一般时态 ( 动
26、词主动形式 ) , 这种型式常见于陈述当前的研究以及避免使用 “I”作为主语的结构中 ( Pezzini 2003) , 如 :* Paper + compares, considers, discusses, endswith, examines, presents, reports, draws on* Study + analyzes, compares, contributes, endswith, examines, explores, involves* Article + aims, concludes, examines, focuses,presents, proposes,
27、 provides, reports on对 CEALT 语料库进行的 3 词同现频率搜索 ( trigramanalysis) 显 示 “this paper explores”, “college Englishteachers”和 “oral English learning”为高频显现 。相比之下 , EALT 语料库的高频搭配词组主要为 “as well as”,“a number of”和 in terms of ”。名词词组在 CEALT 语料库中的高频显现进一步印证了之前的研究结果 : 中国研究者受母语影响在摘要写作中倾向反复使用名词词组作为语篇的连贯手段 。32 摘要语步对比
28、分析321 语步结构和分布特征表 3a 显示了两个语料库中摘要的语步结构和分布情况 。在 EALT 语料库中由 5 语步构成的摘要为 9 篇 ,占摘要结构的三分之一 ; 然而在 CEALT 语料库中没有出现 5 语步结构 , 4 语步和 3 语步为 CEALT 语料库摘要的主要模式 , 还有 2 位学者的摘要仅为 2 语步结构 。相比之下 , EALT 语料库没有出现 2 语步的摘要结构 , 5 语步和 4 语步为摘要的主要模式 。表 3b 显示中外学者在摘要写作中对前四个语步的关注基本一致 , 但对结论语步的关注显示出较大的差异 。与 CEALT 语料库相比 , 几乎所有的 EALT 摘要作
29、者( 923%) 都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 提供了对研究结果的评价和启示 。本语料库的分析结果与 Pho( 2008) 对应用语言学和教育技术领域论文摘要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 引入目的 、描述方法和陈述结果是英文摘要的必要语步 。14表 3a 语步结构分析语步CEALT 语料库 EALT 语料库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5 语步摘要 9 3462%4 语步摘要 12 4615% 10 3846%3 语步摘要 12 4615% 7 2692%2 语步摘要 2 769%表 3b 语步的分布频率语步名称CEALT 语料库 EALT 语料库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定位研究 ( SI) 10 38
30、46% 13 50%引入目的 ( IP/PM)*22 8462% 24 9231%描述方法 ( DM)*22 8462% 25 9615%陈述结果 ( SR / MR) 19 7308% 20 7692%呈现结论 ( PC) 15 5769% 24 9231%* PM 和 MR 表示嵌入式语步 Purpose + Methodology 和 Methodology+ ResultsTaylor and Chen 对自然科学论文 “引言 ”部分进行对比研究时发现 , 中美学者采用同样的语步撰写论文“引言 ”, 但中国学者的论文引言偏短 , 各语步之间的界限也不大清晰 ( 1991) 。本研究分析
31、显示出同样的倾向 ,缺少第 5 语步是 CEALT 语料库摘要篇幅偏短的原因之一 。定位研究语步在两个语料库的出现频率相差不是很明显 , 但由于在两个语料库的出现频率都偏低 , 因而对于实证性论文摘要而言也许只能算作选择性语步 。322 嵌入语步在英语摘要中 , 一个语步的语篇功能通常由一个句子来实现 , 但有时也会出现二个句子 、甚至三个句子来完成一个语步功能的现象 。但更为常见的是有时在一个句子中含有二个语步功能 。所谓嵌入语步 ( embeddedmoves) 指的就是这种表达方式 。摘要写作篇幅的限制是产生嵌入语步的主要原因 , 嵌入语步在中英文摘要写作中都很常见 。如表 4 所示 ,
32、 论文作者常常把方法语步嵌入到目的语步 ( PM) , 或把方法语步嵌入到结果语步 ( MR) 之中 ,形成嵌入语步 。表 4 嵌入语步分布表语步名称CEALT 语料库 EALT 语料库篇数 百分比 篇数 百分比目的方法语步 ( PM) 5 1923% 16 6153%方法结果语步 ( MR) 7 2692% 1 385%有时我们还会发现在嵌入语步 PM 和 MR 的前后也会出现单独的方法语步 , 如 CEALT 语料库的第 3 篇摘要所示 :CE03DM In this activity the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read English newspapers
33、and listen to English radios be-fore class, to make oral news reports and discussions inclass and to write compositions on related topics afterclass CE03MR The findings from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ofthe data and the student survey indicate that such an activityis effective in arousing studentsenth
34、usiasm and enhancingtheir English proficiency与 CEALT 语料库相比 , 把方法语步嵌入到目的语步是英语学者喜欢使用的嵌入语步表述方式 , 在 EALT语料库中几乎所有的嵌入语步都为目的方法语步( PM) , 如 :E09PM Using case study methodology to documentthe ways in which L2 verbal humor was negotiated andconstructed by three advanced non-native speakers( NNSs) of English as
35、 they interacted with native speak-ers ( NSs) of English, 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this knowl-edge base by showing patterns of interaction that arise duringhumorous language play between NSs and NNSs and howthese may benefit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 SLA) EALT 语料库 17 篇含嵌入语步的摘要中只有 1 篇属于方法语步嵌入结果语
36、步 , 但中国学者似乎更倾向把方法语步嵌入到结果语步中 。33 语步词语特征的对比分析论文摘要语篇的交际目的是通过摘要语步来实现的 , 语步框架中的每一个语步都与具体的交际目的相关 , 因此语步中词语的用法不再是遵循单纯的语法规则 , 而与实现语步的交际目的息息相关 。Graetz( 引自Swales 1990) 对摘要的语言特征进行过详细的描述 , 指出过去时态 、第三人称 、被动语态和不使用否定形式是摘要写作的主要特征 。在本研究中 , 语步中词语特征的对比分析侧重于 3 个方面 : 被动语态过去时 、模糊限制语和对文献引用的确切表述方式 。331 被动语态过去时被动语态被认为是学术写作的
37、特点之一 , 既显示了作者客观的态度 , 也是实证性研究的写作特点 ( Hylandand Milton 1997) 。Swales and Feak( 1994) 曾指出过去时和被动语态是学术论文写作中方法和结果部分的典型语言特征 。在本研究中 , 对语料库关键词作进一步搜索时发现在被动语态过去时的使用上两个语料库显示出明显的差异 : 在 EALT 语料库被动语态过去时出现 22次 , 而在 CEALT 语料库仅出现 4 次 , 具体见表 5。EALT 语料库被动语态过去时主要出现在方法语步 , 目的方法嵌入语步和结果语步中 ; CEALT 语料库的被动语态过去时则主要出现在方法语步中 。总
38、的来说 , 中国学者在摘要写作中一般倾向使用被动语态的现在时 , 较少考虑用过去时态 。在本研究中 ,语料库分析结果显示在语言教学领域中对时态和语态的选择还存在探讨的空间 。24表 5 被动语态过去时的使用情况CEALT 语料库中 “was + 过去分词 ”CEALT 语料库中 “were + 过去分词 ”CE12DM was distributed to CE16MR was found CE12DM were derived CE12DM were conducted with EALT 语料库中 “was + 过去分词 ”EALT 语料库中 “were + 过去分词 ”E09PM was
39、 negotiated andconstructed E13PM was investigatedE13SR was related to E14DM was assessed E14DM was provided E21DM was adopted E21DM was analysed E21DM was kept E21DM was obtained from E01SR were found to E01SR were observed in E01DM were collected E02PM were exposed to E08DM were correlated E08DM we
40、re also correlated with E13PM were designed to E14DM were carried out E18DM were used to E18PC were given E21DM were formally taught E22DM were collected E23SR were reported 332 模糊限制语现象论文写作的另一特点是作者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 。在论文写作中 , 当作者提出新的理论和观点时往往会通过模糊限制语来表达自己对某个命题的肯定程度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有助于作者得到读者的认可 , 同时也为作者自己留有退让的空间 (
41、Hyland 2005) 。在摘要写作中 , 动词 “suggest”是作者倾向于用来表述自我研究成果和对未来应用空间态度的模糊限制语 ,一般出现在定位研究 , 陈述结果和呈现结论的语步中 。对两个语料库进行的关键词检索显示模糊限制语 “sug-gest”主要出现在 EALT 语料库 , 如 : Tarone ( 2000) has suggested that L2 languagemay play E09SI Impact study findings suggested interesting differ-ences E24SR 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42、this type of forced out-put E06PC“suggest”作为模糊限制语的用法在 CEALT 语料库仅发现 2 例 , 都出现在第 5 语步中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teachers may create CE20PC In order to , it is suggested that CE21PC在论文写作中 , 情态动词同样具有模糊限制语的功能 , 传递作者对研究结果和陈述命题的信心程度 。具有模糊限制语功能的情态动词在学术论文中表现出的不确定性 , 恰恰是研究者客观表达现有阶段研究成果的最佳方式 。对情态动词 “can, co
43、uld, may, might”的检索显示 EALT 语料库的出现频率是 CEALT 语料库的两倍 ,“may”为显现频率最高的情态动词 , 主要出现在定位研究语步和呈现结论的语步中 。“could”没有出现在CEALT 语料库 , 但在 EALT 语料库出现 5 次 。在 EALT语料库 , 情态动词的模糊限制语功能主要体现在第 5 语步 , 在 CEALT 语料库则主要体现在第 2 语步 。333 文献的引证摘要中的 “文献引证 ”通常出现在定位研究和引入目的语步中 , 文献引证能帮助我们得到他人的支持 , 为自我研究提供必要的理据 ( Hyland 1999) 。在摘要写作中 , 引用前
44、人的研究是作者显示摘要观点正确的明智选择 。表 5 显示了两个语料库前 2 个语步中出现的引证范例 , CEALT 语料库为 3 例 , EALT 语料库为 5 例 。通过观察 , 我们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 : EALT 语料库摘要的文献都提供了必要的引用信息 , 如研究者姓名和文献年代 ; 而中国学者却忽略了文献的详细出处 。在学术论文的摘要写作中清楚明确的文献引证对学术论文摘要写作是非常重要的 , 因为论文作者需要为读者提供查询的具体信息 。表 6 2 个语料库中的文献引证CEALT 语料库 EALT 语料库1 The Accessibility Hierarchy( AH) for
45、 relative clauses estab-lished by Keenan and Comrietreats CE18SI2 This paper explores basedon Gardners Socio-EducationalModel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CE14IP3 This study is performed on thetheoretical basis of Stern-burgs cognitive component theo-ry, Andersons cognitive strategyacquisition th
46、eory CE17IP1 poststructuralist literary theo-ry ( e g Coover, 1992; Landow,1997; Bolter, 2001) E21SI2 Fuller and Bowns ( 1975) well-known classification of E22SI3 by a number of researchers( Calderhead, 1987; Guillaume andRudney, 1993; Capel, 2001; Burnet al 2003) E22SI4 Recent articles ( Foot 1999;
47、Saville and Hargreaves 1999) havefocused on E26SI5 partial replication of Bruhnde Garavito ( 1999a; 1999b) E04PM4 结论本研究发现中国研究者和英语本族语研究者在英文摘要写作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分析数据显示 , 中国研究者在英文摘要写作中实义词使用率偏高 , 部分词组过度使用 , 但同时又呈现摘要语步数量偏少 , 结论语步出现频率偏低的现象 。就词语特征而言 , 中国研究者较少使用被动语态过去时和模糊限制语 , 摘要文献引证缺少详细的出处说明 。对 CEALT 语料库摘要体裁的进一步观
48、察显示实义词和名词词组的高频显现 , 以及大量出现的短语并列结构是中国作者使论文摘要语篇取得连贯效果的写作方法 。分析结果同时也显示了中外研究者在论文摘要写作上的相似之处 。Shaw( 2003: 345) 曾指出 : “当作者必须用非母语来写作时 , 他们有可能用一种特定的方式 , 因为受到语言水平和不同修辞手法的限制 ”。此外 , 不同文化背景和特定读者群也是摘要写作受到限制的其它关键因素 。CEALT 语料库的分析显示虽然论文发表时需要提供英文摘要 , 但学术论文的读者就是国内同行或语言研究者 , 因而部分英文摘要基本上就是中文的翻译稿 。高频实词率 , 对文献出处缺乏确切的引证以及为取得连贯使34用的平行结构等都是 CEALT 语料库英文摘要写作的显著特点 。虽然本研究没有为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直接的解决方法 , 但清楚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