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67402 上传时间:2018-10-09 格式:PDF 页数:90 大小:2.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2016.pdf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19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 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中国药师协会 1 冠心病概述 1.1 定 义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由于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管腔狭窄、痉挛或阻塞导致心 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发的心脏病,统称为冠状 动脉性心脏病或冠状动脉疾病,简称冠心病,归属 为缺血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 最常见类型。 1.2 解 剖 及 病 理 生 理 机 制 冠状动脉分为左、右 两支,分别位于主动脉窦的左、右开口。左冠状动 脉主干长 1 3 cm,左主干下缘分出前降支和回 旋支。前降支供血给左心

2、室前壁中下部、室间隔前 2/3 以及二尖瓣前乳头肌和左心房,回旋支供血给 左心房、左心室前壁上部、左心室外侧壁及心脏隔 面的全部或左半部和二尖瓣后内乳头肌。右冠状动 脉供血给右心室、室间隔后 1/3 和隔面的右侧或全 部。 在相邻的各主要冠状动脉之间可能存在交通支。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同时或分别累及各主要的冠状 动脉,病变的狭窄程度、部位决定了缺血症状和预 后。管腔狭窄 50%时,心肌供血一般不受影响; 管腔狭窄 50% 70% 时,静息时心肌供血不受影 响,而在运动、心动过速或激动时,心脏耗氧量增 加,可引起心肌暂时性供血不足,引发慢性稳定型 心绞痛(chronic stable angin

3、a,CSA);当粥样斑块 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堵塞血管时可引发急性心肌梗 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 。 近年来,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在心肌缺血中 的地位受到重视。2013 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将其列为稳定性冠心病的基本机制之一。冠状动脉 微血管病变被认为是潜在的心肌缺血治疗靶点。 1.3 临 床 分 型 1979 年 WHO 根据病变部位、范 围和程度将冠心病分为 5型: (1)隐匿型或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无症状,但 在静息、动态或负荷心电图下显示心肌缺血改变, 或放射性核素心肌显像提示心肌灌注不足,无组织 形态改变。 (2)心绞痛:发作性胸骨后

4、疼痛,由一过性心 肌供血不足引起。 (3)心肌梗死 :缺血症状严重,为冠状动脉闭 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 (4)缺血性心肌病 :长期慢性心肌缺血或坏死 导致心肌纤维化,表现为心脏增大、心力衰竭和心 律失常。 (5)猝死: 突发心搏骤停引起的死亡,多为缺血 心肌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引起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 1.4 流 行 病 学 该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男性多 于女性,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工业发达国家的流 行病,已成为欧美国家最多见的病种,近 10 余年 该病发病率在我国也呈明显升高趋势。冠心病发病 率一般以心肌梗死发病率为代表,有明显的地区和 性别差异。 1.4.1 国际冠心病流行情况 据 Ch

5、ambless 等报道, WHO MONICA 1985 1990 年 29 个监测点在 5 725 762名 35 64岁人群中共登记 79 669件 AMI 或可能的冠状动脉事件及各监测点年龄调整的冠状 动脉事件率,结果显示,29 个 MONICA 监测点在 不同国家人群间存在差异,即使在同一国家(如法 通讯作者:韩雅玲 E-mail: 周玉杰 E-mail: 霍 勇 E-mail: 20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国和英国)不同人群的死亡率也存在差异。29 个 监测点人群中均显示男性冠心病死亡率高于女性 3 5 倍,男性死亡率最高的地

6、区仍为芬兰北加里 勒亚(395/10 万)和英国格拉斯科(385/10 万) , 最低为中国北京(45/10万) ; 女性除英国格拉斯科 为最高 (127/10万) 外, 其他多数为 (30 60) /10万, 中国女性为 26/10 万,西班牙加泰隆尼亚最低,为 15/10 万。在美国因心血管疾病致死者 72% 多发生 于 65岁以上,其中主要为冠心病。 1.4.2 我国冠心病流行情况 根据最新发布的中 国心血管病报告 2014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流 行趋势明显,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病人数增加。总体 上看,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仍处于上 升阶段。目前心血管疾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 40%

7、以上,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无论城市或 农村、男性或女性,AMI 死亡率均随年龄的增加 而增加,40 岁开始显著上升,其递增趋势近似于 指数关系。 2008 中国卫生服务调查研究第四 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分析报告显示:城市地区缺 血性心脏病的患病率为 15.9,农村地区为 4.8, 城乡合计为 7.7。根据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 据推算,2008年中国大陆地区有 1031.59万人患缺 血性心脏病。2002 2013 年冠心病死亡率调查发 现我国冠心病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 中国卫生 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 2014显示,2013 年我国城 市居民冠心病死亡率约为 100.86/10 万,农村

8、居民 为 98.68/10 万,与 2012 年(分别为 93.17/10 万, 68.62/10 万)相比明显提高。城市冠心病死亡率高 于农村,但二者之间的差距正在明显缩小,男性高 于女性。AMI 死亡率呈上升趋势。China PEACE 研究对 2001 2011 年 13 815 例 ST 段抬高型心肌 梗死患者的分析数据显示: AMI 住院率呈逐年上 升趋势,入院 24 小时内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使 用显著增加,虽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 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使用不断增 多,但由于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比例降低,因而总 的接

9、受再灌注治疗患者比例并未提高。 受体阻滞 剂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 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应用不足,院内病死 率无显著降低。 1.5 危 险 因 素 及 预 防 影响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 素自幼年开始,在不同的年龄组,各种危险因素对 机体所发挥的作用可能不同。自 20世纪 50年代开 始,以美国 Framingham 研究为代表的流行病学研 究已经确认了一系列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 吸烟、血压和血清总胆固醇(TC)增高等,此后 称之为“传统危险因素” 。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 人们对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又有了新的认识,除 解释了一些传统危险因素不能完全解释的冠心病发

10、 病机制问题外, 还被用于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 血脂有关成分、代谢相关因子、炎症相关因子、基 因多态性和心理因素等被称为“新危险因素” 。 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如下: (1)高血压:无论收缩压还是舒张压的升高均 会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 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无论单因素分析还是多 因素分析均显示,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与冠心病发 病率显著相关,而且随着血压升高,冠心病的发病 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即使血压处于正常高值 (120 139/80 89 mmHg) ,其危险性也高于完 全正常的人群( 80 mmHg) 。胡大一教授主持的 一项中国人群的研究证实,在 60 岁人群

11、中,收 缩压与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心血管死亡率具有更加密 切的联系。 (2)血脂异常:高胆固醇(TC)血症、高甘 油三酯(TG)血症与冠心病的发病均存在关联。 胆固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组成物质,已经被大 量的人群研究及动物实验所证实。Framingham 研 究证实血胆固醇水平为 5.20 5.72 mmol/L时,冠 心病发生风险相对稳定,超过此限度,冠心病发生 风险将随胆固醇水平的升高而增加。血胆固醇分 为不同组分,其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白胆 固醇(HDL-C)则与心血管疾病发生呈负相关。 PROCAM 研究证实了 TC 与 HDL-C

12、的比值在预测 冠心病发生风险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有学者提出 高 TG 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Stockholm 等研 究发现冠心病和 TG 的线性关系。但 2014 年英国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21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学会联合会(JBS)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指出,当 将 TC、HDL-C 两种因素纳入综合分析时,高 TG 血症并不能增加冠心病的发生风险。 (3)糖尿病: 糖尿病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易发冠心病。Fram- ingham 研究显示男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病率较 非糖尿病患者高 2倍,女性糖尿病患者冠心病发生 风险

13、则增加 4倍。在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水平的高 低也与冠心病发生风险密切相关。1997 年芝加哥 开展的大规模临床调查显示,糖负荷 1小时后的血 糖水平和冠心病、 脑卒中及全因死亡呈显著正相关。 (4)肥胖和超重 :肥胖在冠心病危险因素中的 作用是被逐步发现的。Framingham 研究发现肥胖 的 OR 仅为 1.01,基本可以认定为无直接关联。但 后续的多项前瞻性研究证明,超重可增加冠心病发 生风险,向心性肥胖更是冠心病的高危因素。实际 上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增加不仅限于与重度肥胖有 关,在“正常体重”范围上限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风险就开始增加,随着体重的增加,危险逐步增大。 (5)吸烟:吸烟

14、作为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 一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冠心病发生风险与每天吸烟 量以及烟龄长短有关。Framingham 研究发现每天 吸烟大于、等于、小于 20 支的人群,其冠心病发 生风险分别提高 7.25 倍、2.67 倍、1.43 倍,此外, 吸烟者心肌梗死发生风险高出 1.5 2.0倍。 (6)不良饮食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包括过量的 热量摄入导致的超重和肥胖,过多的胆固醇摄入引 起血脂紊乱,过多的盐摄入导致血压不稳等。 (7)性别: 冠心病发病存在性别差异。研究发 现美国白人和非白人的男性冠心病发病率均高于女 性,Framingham 研究发现绝经女性冠心病发病率 为非绝经女性的 2倍。

15、(8)心理社会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包括环境应 激源和个性特征模式两方面。暴露于应激源可以指 急性的一次应激,也可以指高度紧张工作条件下的 长期慢性紧张。个人应对环境紧张的行为反应包括 了抑郁等心理因素,还包括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如吸烟、不合理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等。研究认 为沮丧和敌意等情绪因素对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 的影响独立于传统危险因素之外。在实际临床工作 中,当我们面对患者个体时,需从整体观点出发进 行评价,如其危险因素可能包括了社会环境、工作 状况、个人情绪反应以及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全 面改善这些危险因素可能会提高治疗效果。 (9)遗传因素 :瑞典的一项针对 2万对双生子 的长期

16、随访研究显示,以年龄计算的冠心病死亡相 对危险度在单卵双生子中为双卵双生子的 2倍,表 明遗传因素对冠心病有较强的影响。如家族性高脂 血症中载脂蛋白基因多态性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血 管紧张素转化酶(ACE)基因多态性对支架术后再 狭窄的反应过程等,均可能对冠心病的发病及治疗 过程产生影响。 2 冠心病用药分类 2.1 减 轻 症 状、 改 善 缺 血 的 药 物 减轻症状及改善 缺血的药物应与预防心肌梗死和死亡的药物联合使 用,其中一些药物,如 受体阻滞剂,同时兼具两方 面作用。目前减轻症状及改善缺血的药物主要包括 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和钙拮抗剂(CCB) 。 2.1.1 受体阻滞剂 根据

17、受体阻滞剂的作用特 性不同将其分为 3 类:选择性 1 受体阻滞剂, 主要作用于 1 受体,常用药物为美托洛尔(倍他 乐克) 、比索洛尔(康忻) 、阿替洛尔(氨酰心安) 等;非选择性 1 受体阻滞剂,作用于 1 和 2 受 体,常用药物为普萘洛尔(心得安) ,目前已较少 应用;非选择性 受体阻滞剂,可同时作用于 和 1 受体,具有扩张外周血管的作用,常用药物 为阿罗洛尔和拉贝洛尔。 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脏 1 肾上腺素能受 体,从而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血压, 减少心肌耗氧量,减少患者心绞痛发作,增加运动 耐量。用药后要求静息心率降至 55 60 次 / 分, 严重心绞痛患者如无心动过

18、缓症状,可将心率降至 50 次 / 分。如无禁忌证, 受体阻滞剂应作为稳定 型心绞痛的初始治疗药物。 受体阻滞剂能降低心 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死亡和再梗死的风险。 目前可用于治疗心绞痛的 受体阻滞剂有多种,给 予足够剂量,均能有效预防心绞痛发作。为减少 2 受体被阻滞后引发的不良反应,更倾向于使用选择22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性 1 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比索洛尔及阿替 洛尔) 。同时具有 1 和 受体阻滞的非选择性 受 体阻滞剂药物,在 CSA 的治疗中也有效(如阿罗 洛尔和拉贝洛尔) 。 伴严重心动过缓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窦

19、房结 功能紊乱、明显支气管痉挛或支气管哮喘患者禁 用 受体阻滞剂。周围动脉病(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及严重抑郁是使用 受体阻滞剂的 相对禁忌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可谨慎使用高 度选择性 1 受体阻滞剂。无固定狭窄的冠状动脉 痉挛(coronary artery spasm,CAS)造成的缺血, 如变异性心绞痛,不宜使用 受体阻滞剂,此时 CCB 应为首选药物。推荐使用无内在拟交感活性 的 受体阻滞剂,而不宜使用普萘洛尔(具有内在 拟交感活性) 。 受体阻滞剂的使用剂量应个体化, 由较小剂量开始。 2.1.2 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为内皮依赖性 血

20、管扩张剂,能减少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灌注, 缓解心绞痛症状。硝酸酯类药物会反射性增加交感 神经张力,使心率加快,因此常联合负性心率药物 如 受体阻滞剂或非二氢吡啶类 CCB 治疗 CSA。 联合用药的抗心绞痛作用优于单独用药。舌下含服 或喷雾用硝酸甘油仅作为心绞痛发作时缓解症状用 药,也可于运动前数分钟使用,以减少或避免心绞 痛发作。长效硝酸酯类药物用于降低心绞痛发作的 频率和程度,并可能增加运动耐量。长效硝酸酯类 药物不适宜治疗心绞痛急性发作,而适宜心绞痛的 慢性长期治疗。用药时应注意给予足够的无药间期 (通常每日应有 6 8小时的间歇期) ,以减少耐药 性的发生。如劳力型心绞痛患者日间服药

21、,夜间宜 停药;皮肤敷贴片白天敷贴,晚上除去。 硝酸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头痛、 面部潮红、 心率反射性加快和低血压,上述不良反应以短效硝 酸甘油更明显。第 1次含服硝酸甘油时,应注意可 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使用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药物 西地那非者 24 小时内不可应用硝酸甘油等硝酸酯 类药物,以避免引起低血压,甚至危及生命。严重 主动脉瓣狭窄或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引起的心绞 痛,不宜使用硝酸酯类药物,因为硝酸酯类药物可 降低心脏前负荷,减少左室容量,进一步增加左室 流出道梗阻程度,而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使用 硝酸酯类药物也因前负荷的降低而进一步减少心搏 出量,有发生晕厥的风险。 2.1.3 CC

22、B 早期小规模临床研究,如 IMAGE、 APSIS、TIBBS 和 TIBET 等比较了 受体阻滞剂 与 CCB在缓解心绞痛或增加运动耐量方面的疗效, 但结果均缺乏一致性。比较两药疗效的荟萃分析显 示,在缓解心绞痛症状方面, 受体阻滞剂较 CCB 更有效,而在改善运动耐量和改善心肌缺血方面, 受体阻滞剂和 CCB 相当。二氢吡啶类 CCB 和非 二氢吡啶类 CCB同样有效,非二氢吡啶类 CCB 的 负性肌力效应较强。CCB 通过改善冠状动脉血流 和减少心肌耗氧量发挥缓解心绞痛的作用,对变异 性心绞痛或以 CAS 为主的心绞痛,CCB 是一线治 疗药物。地尔硫 和维拉帕米能减慢房室传导,常 用

23、于伴有心房颤动或心房扑动的心绞痛患者,这两 种药物不宜用于已有严重心动过缓、高度房室传导 阻滞和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患者。 长效 CCB 能减少心绞痛发作。ACTION 研究 结果显示,硝苯地平控释片未能显著降低一级疗效 终点(全因死亡、AMI、顽固性心绞痛、新发心力 衰竭、 致残性脑卒中及外周血管成形术的联合终点) 的相对危险,但就一级疗效终点中的多个单项终点 而言,硝苯地平控释片组的降低作用达到显著差异 或有降低趋势;亚组分析显示,在 52% 合并高血 压的冠心病患者中,一级终点相对危险下降 13%。 CAMELOT 研究结果显示,氨氯地平组主要终点 事件(心血管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冠

24、状血 管重建、因心绞痛而入院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入院、 致死或非致死性卒中及新诊断的 PAD)与安慰剂 组比较相对危险降低 31%,差异具有显著性。长 期应用长效 CCB 的安全性在 ACTION 研究以及大 规模降压研究ALLHAT 研究及 ASCOT 研究中 均得到了证实。 CCB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外周水肿、 便秘、 心悸、 面部潮红,低血压也时有发生,其他不良反应还包 括头痛、头晕、虚弱无力等。 当稳定型心绞痛合并心力衰竭必须应用长效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23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CCB 时,可选择氨氯地平或非洛地平。 受体阻 滞剂和长效 CCB 联用较

25、单药更有效。此外,两药 联用时, 受体阻滞剂还可减轻二氢吡啶类 CCB 引起的反射性心动过速不良反应。非二氢吡啶类 CCB 地尔硫 或维拉帕米可作为对 受体阻滞剂 有禁忌患者的替代治疗。但非二氢吡啶类 CCB 和 受体阻滞剂的联用能使传导阻滞和心肌收缩力的 减弱更明显,需特别警惕。老年人、已有心动过缓 或左心室功能不良患者应避免两药联用。 2.1.4 其他治疗药物 (1)改善代谢性药物 :曲美他嗪通过调节心肌 能源底物,抑制脂肪酸氧化,优化心肌能量代谢, 改善心肌缺血及左心功能,缓解心绞痛。可与 受 体阻滞剂等抗心肌缺血药物联用。常用剂量为 60 mg/d,分 3次口服。 (2)尼可地尔 :尼

26、可地尔具有独特的双重药理 机制,既能特异性开放冠状动脉血管平滑肌的钾通 道,改善微血管功能,又具有类硝酸酯类作用,扩 张冠状动脉,对稳定型心绞痛和其他各型心绞痛均 有明显疗效。临床试验证明,一次口服尼可地尔可 延长心绞痛患者运动至心绞痛发作和心电图 ST 段 下降至 1 mm 的时间,且用药剂量与延迟缺血的时 间呈正相关,疗效可维持 6 小时左右。控制心绞 痛发作的有效率达 90% 左右。常用剂量为 5 mg/d, 分 3次口服。 2.1.5 减轻症状、改善缺血的药物治疗建议 (1)类:使用短效硝酸甘油缓解和预防心 绞痛急性发作(证据水平 B);使用 受体阻滞 剂并逐步增加至最大耐受剂量,选择

27、的剂型及给药 次数应可以 24 小时对抗心肌缺血(证据水平 A); 当不能耐受 受体阻滞剂或 受体阻滞剂作为初 始治疗药物效果不满意时,可使用 CCB(证据水 平 A) 、长效硝酸酯类药物(证据水平 C)或尼可 地尔(证据水平 C)作为减轻症状的治疗药物; 当 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药物效果不满意时, 联用长效二氢吡啶类 CCB或长效硝酸酯类药物 (证 据水平 B);合并高血压的冠心病患者可应用长 效 CCB作为初始治疗药物(证据水平 B) 。 (2) a 类:当使用长效 CCB 单一治疗或联 用 受体阻滞剂治疗效果不理想时,将长效 CCB 换用或加用长效硝酸酯类药物或尼可地尔,使用硝 酸酯类

28、药物应注意避免发生耐药性(证据水平 C) 。 (3) b类:可使用改善代谢类药物曲美他嗪 作为辅助治疗或作为传统治疗药物不能耐受时的替 代治疗(证据水平 B) 。 2.2 预防心肌梗死、改善预后的药物 2.2.1 阿司匹林 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和血栓 烷 A2(TXA2)的合成达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所 有患者如无用药禁忌证均应长期服用。随机对照试验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RCT)证实了 CSA 患者服 用阿司匹林可降低心肌梗死、脑卒中或心血管性死亡 的发生风险。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范围为 75 150 mg/d(常用剂量为 100 mg/d) ,其主要不良反

29、应为胃 肠道出血或对阿司匹林过敏。不能耐受阿司匹林的患 者可改用氯吡格雷作为替代治疗。 2.2.2 氯吡格雷 为 P2Y 12 受体抑制剂,通过选 择性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ADP)受 体而阻断 ADP 依赖激活的血小板膜糖蛋白(GP) b/ a 复合物,有效减少 ADP 介导的血小板激 活和聚集。主要用于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及阿司匹 林禁忌患者。该药起效快,顿服 600 mg 后 2 6 小时即能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顿服 300 mg后 6 24 小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常用维持剂量为 75 mg, 每日 l 次口服。对无高危因素的稳定型心绞痛及接 受溶栓药物治疗的患者应作为优先选择,包

30、括择期 PCI 患者,其中,国产氯吡格雷(如“泰嘉” )的 使用剂量较灵活,临床疗效显著,拥有中国人群的 使用经验和证据,对无高危因素的 CSA 及接受溶 栓药物的患者可作为优先选择, 包括择期 PCI患者。 2.2.3 替格瑞洛 为新型 P2Y 12 受体抑制剂,该药 不需经肝脏代谢,直接作用于血小板 ADP受体起效。 主要用于支架置入术后、有氯吡格雷禁忌证或氯吡格 雷抵抗的患者。既往有脑出血病史的患者禁用。 2.2.4 受体阻滞剂 多项荟萃分析显示,心肌梗 死后患者长期接受 受体阻滞剂二级预防治疗,可 降低相对死亡率 24%。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的 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心脏保护作用较差,

31、不 宜选用。需指出的是,目前仍被广泛使用的 受体24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阻滞剂阿替洛尔,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其能影响 患者的死亡率。 2.2.5 他汀类药物 由 TC 4.68 mmol/L(180 mg/dl) 开始,TC 水平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呈连续的分级 关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 LDL-C。多项随机双 盲的一级或二级预防临床试验表明,他汀类药物能 有效降低 TC 和 LDL-C 水平,并因此减少心血管 事件。他汀类药物治疗还有延缓斑块进展、稳定斑 块和抗炎等有益作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 LDL-C 的目标值应 2.60 mmol/

32、L(100 mg/dl) 。对于极 高危患者 确诊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或急性冠状动 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治 疗目标应为 LDL-C 1.8 mmol/L(70 mg/dl) 。对 于 ACS 患者,近期制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 管疾病患者降低胆固醇治疗的亚洲专家共识推 荐, 主要达标值为 LDL-C 水平降至 1.8 mmol/L(70 mg/dl) 。如某些患者 LDL-C 水平能降至 1.4 mmol/L (55 mg/dl)以下,则不需减少药物剂量,专家组 认为 LDL-C 水平 1.4 mmol/L(55 mg/dl)可能对 改善预后更加有益

33、,因此可将其作为可选择的达标 值,以适应血脂水平能被降至很低的患者。为达到 更好的降脂效果,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可加 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ezetimibe)10 mg/d。 高 TG 或 LDL-C 水平增高的高危患者可考虑联用 降低 LDL-C 的药物和一种贝特类药物(非诺贝 特)或烟酸类药物。既往其他指南和共识曾采用 LDL-C 1.8 mmol/L 和降低幅度 50% 的目标, 在本次修订的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降 低胆固醇治疗的亚洲专家共识中不再出现 50% 这一标准,主要考虑为:目前的强效他汀类药物治 疗并联合其他非他汀类调脂药物(依折麦布等)可 以使多数患者达标

34、;最近在欧美上市的 PCSK9 抑 制剂的应用可能在未来几年内使 LDL-C 降低的达 标变得很容易。 应用他汀类药物时,应严密监测转氨酶及肌酸 激酶等生化指标,及时发现药物可能引起的肝脏损 害和肌病。采用强化降脂治疗时,更应注意监测药 物的安全性。 2.2.6 ACEI 或 ARB HOPE 研究结果显示,雷米 普利能使无心力衰竭的高危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主要终 点事件(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相对危险性 降低 22%。EUROPA 研究结果显示,培哚普利能使 无心力衰竭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主要终点事件(心 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成功复苏的心搏骤停 的联合发生率)的相对危险性降低 20

35、%。 鉴于上述证据, 对于稳定型心绞痛合并糖尿病、 心力衰竭或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的高危冠心病患者 均应使用 ACEI。所有冠心病患者均能从 ACEI 治 疗中获益,但低危患者获益可能较小。 对于不能耐受 ACEI的患者可改用 ARB。OPTIM- AAL研究和 ELITE-研究结果显示,对心肌梗死 后和心力衰竭的患者,在改善心血管终点事件(心 脏性猝死、心搏骤停等发生率)方面氯沙坦与卡托 普利相似,但依从性更好。国家 1.1 类新药阿利沙 坦酯(信立坦)是氯沙坦主要活性产物 EXP3174 的前体药物, 可延续氯沙坦经典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且阿利沙坦酯不经过肝脏代谢,使用更安全,患者 的依从性

36、更好。其他如缬沙坦和替米沙坦等也具有 心血管保护的证据。 2.2.7 改善预后的药物治疗建议 (1) 类: 无用药禁忌 (如胃肠道活动性出血、 阿司匹林过敏或有不耐受阿司匹林病史)的患者口 服阿司匹林(证据水平 A);所有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LDL-C 目标值 2.60 mmol/L (100 mg/dl) (证据水平 A) 。所有 ACS患者, LDL-C 目标值降至 1.8 mmol/L(70 mg/dl) (证据水 平 A) ;所有合并糖尿病、心力衰竭、左心室收缩 功能不全、高血压、心肌梗死后左心室功能不全的患 者,使用 ACEI。不能耐受 ACEI 者改用 ARB 替

37、代 (证据水平 A);心肌梗死后稳定型心绞痛或心力 衰竭患者使用 受体阻滞剂(证据水平 A) 。 (2) a 类:有明确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使 用 ACEI(证据水平 B);对于不能使用阿司匹林 的患者,如阿司匹林过敏者,可使用氯吡格雷作为 替代治疗(证据水平 B);对于 ACS 后稳定的患 者,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折麦布使 LDL-C 水平进一步降低至 1.38 mmol/L,能够中度 减少心血管事件(证据水平 B)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25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3) b类: 糖尿病或代谢综合征合并低 HDL-C 和高 TG 的患者接受贝特

38、类或烟酸类药物治疗(证 据水平 B) 。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理用药指南 3.1 定 义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 20 世 纪 80 年代提出的诊断概念,指冠状动脉内不稳定 的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血栓形成所致的心 脏急性缺血综合征,即指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一组 临床症状, 包括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与非 ST段 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 ardial infarction,NSTEMI)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unstable a

39、ngina,UA) 。由于 NSTEMI 和 UA 有时 在临床上难以鉴别,而治疗上并不需要严格区别, 故合并为一个概念被提出。 ACS 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 存在,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 临床上很多患者会进展为明确的 AMI,甚至发生 心脏性猝死。 3.2 危险分层 (1)低危患者 :既往无心绞痛发作,入院后心 绞痛自动消失;未应用或很少应用抗缺血治疗; 心电图正常;心肌酶正常;年龄 40 岁的 年轻患者。 (2)中危患者 :新出现并进行性加重的心绞 痛;静息状态下出现的心绞痛或持续超过 20 分 钟的心绞痛;心电图显示无 ST 段改变;无心 肌酶的改变。 (3

40、)高危患者:静息性、持续超过 20 分钟 的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出现的心绞痛;既往应 用过积极的抗缺血治疗;高龄患者;缺血性 ST段改变; 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或) 肌钙蛋白(cTn) T水平升高; 血流动力学不稳定。 3.3 诊断和鉴别诊断 3.3.1 诊断 提示 ACS 的胸痛特征:胸痛为压 迫性、紧缩性、烧灼感、刀割样或沉重感;无法 解释的上腹痛或腹胀; 放射至颈部、下颌、肩部、 背部、左臂或双上臂;胃灼热,胸部不适伴恶心 和(或)呕吐;伴持续性气短或呼吸困难 ;伴 无力、眩晕、头晕或意识丧失;伴大汗。注意: 女性、糖尿病患者和老年患者有时症状不典型; 应除外创伤导致的胸痛;分

41、诊护士对有上述胸 痛症状的患者应立即给予心电图检查。 提示非典型心绞痛的特征 :胸痛为锐痛,与 呼吸或咳嗽有关;胸痛与转动身体或按压身体局 部有关;持续时间很短( 15 秒) 。但应注意: 非典型胸痛不能完全除外 ACS;传统危险因 素预测急性缺血的价值有限, 其价值低于临床症状、 心电图发现和心脏标志物。临床可通过病史、 症状、 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心肌坏死标志物等检查诊断 ACS。该病应与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和肺栓塞 等疾病鉴别。ACS 患者可有典型的心电图及心肌 坏死标志物变化。 ACS 病情发展过程中心电图的变化:超急性 期发生于冠状动脉闭塞 10 分钟至数小时内,ACS 的典型改变是

42、巨大高耸的 T 波或 ST 段呈直立型升 高,此时易出现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若处置 不当极易发生猝死。急性期历时数小时至数天,由 ST段弓背向上抬高呈单向曲线至出现坏死性 Q波, 最后至 ST 段恢复到等电线而 T 波倒置。亚急性期 在发病数天至数周后,表现为病理性 Q 波,T 波 逐渐恢复或表现为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如 ST 段升高持续 6个月以上,可能合并心室壁瘤。 陈旧期心电图仅残留病理性 Q 波,若为小面 积心肌梗死,可不遗留病理性 Q 波。注意老年患 者症状不典型,可表现为突发休克、严重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上腹胀痛、呕吐或原有高血压但出现无 原因性血压突然降低。故对于胸痛或胸

43、闷较重且持 久的老年患者,即使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也应考 虑 ACS的可能,尽早住院进行复查确诊。 3.3.2 鉴别诊断 (1)非缺血性心血管源性胸痛(如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瘤扩大、心包炎、肺栓塞等) 。 (2)源于胸部、背部或上腹部不适的非心血管 性病因包括: 肺源性(如肺炎、胸膜炎、气胸等) ; 胃肠道源性(如胃食管反流、食管痉挛、消化道 溃疡、胰腺炎、胆道疾病等) ; 肌肉骨骼源性(肋 骨软骨炎、颈椎神经根病变);精神障碍;其26 中国循证指南共识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6 年第 8 卷第 6 期 他病因(链状细胞危象、带状疱疹等) 。 3.4 治疗策略 3.4.1 治疗原则

44、和目标 UA 和 NSTEMI 的治疗原 则为:迅速缓解症状,避免发生心肌梗死和死亡, 改善预后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AMI 的治疗原则为:尽快再灌注缺血心肌, 防止梗死范围扩大,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及时处 理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休克及各种并发症, 防止猝死;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 活质量。 急救措施:发生疑似急性缺血性胸痛症状时应 立即停止活动、休息,并尽早向急救中心呼救。无禁 忌证的 ACS 患者应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0.3 0.6 mg,每 5 分钟重复 1 次,总量不超过 1.5 mg。对于 STEMI 患者,采用 PCI 尽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可 明显降低死亡率,减少并

45、发症,改善患者预后。 3.4.2 STEMI 的治疗 3.4.2.1 住院后初始处理 所有 STEMI 患者入院 后应立即给予吸氧、心电图、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 测,伴严重低氧血症者,需面罩加压给氧或气管插 管并机械通气;镇痛治疗。STEMI 发生时,剧烈 胸痛使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导致心动过速、血 压升高和心肌收缩功能增强,增加心肌耗氧量,并 易诱发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应迅速给予有效镇痛 剂,如吗啡 3 mg 静脉注射,必要时每 5 分钟重复 1 次,总量不宜超过 15 mg。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呕吐、低血压和呼吸抑制。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可 每隔3分钟静脉注射纳洛酮0.4 mg拮抗 (最多3

46、次) 。 3.4.2.2 溶栓治疗 STEMI急性期行直接 PCI已成 为首选方法, 但由于能够开展直接 PCI的医院不多, 当前尚难以普遍应用。溶栓治疗具有快速、简便、 经济、易操作的特点,静脉溶栓仍然是较好的选择, 不能开展急诊 PCI 的基层医院或存在急诊 PCI 禁 忌的患者可首选静脉溶栓。 1984 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布列根和妇女 医院心血管中心最先发现应用溶栓药物能够提高 STEMI 患者的住院期生存率。在我国目前经济和 医疗资源分布尚不均衡的条件下,特别是对于因各 种原因无法及时接受直接 PCI 的患者,溶栓治疗 仍是 STEMI再灌注治疗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溶栓药物依据其

47、化学结构的改进分为以下 4个 研发阶段。第一代溶栓药物以链激酶和尿激酶为代 表。链激酶可促使游离的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溶 解纤维蛋白,其特点是溶栓能力强,缺点为特异性 差、易发生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第二代溶栓药 物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为代表,包括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尿激酶原 等,此类药物常与抗凝药物联合使用,溶栓能力较 第一代溶栓药物进一步提高,且特异性好,不良反 应少;第三代溶栓药物运用基因和蛋白质工程技术 在其特异性溶栓等方面进行改进,代表药物包括: 瑞替普酶、替奈普酶(TNK-tPA)等,特点为溶栓 开通快速、有效率高、半衰期长等;第四代溶栓药

48、物主要为血浆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 -1 (PAI-1)抑制剂,从海洋微生物中提取,可抑制血 小板脱颗粒,使血浆中 t-PA 浓度升高,增强溶栓 活性,其特点为可口服、给药半衰期长、不良反应 少,但目前仍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开发用于临床。 欧美国家 STEMI 的再灌注治疗中溶栓与直 接 PCI 的比例相当。国际上多项注册研究均显示, 虽然 PCI 应用近年增长迅速,但仍有接近 40% 的 患者接受溶栓治疗。我国 1999 2005 年进行的 COMMIT 研究显示,未计划行 PCI、发病 24 小时 内的 STEMI 患者中仅有约 54% 的患者接受了溶栓 治疗。CREATE 研究(2001 2004 年)中国资料 显示,接受 PCI 的患者为 11.5%,接受溶栓治疗的 患者为 52.5%,未行再灌注治疗的患者为 37.6%。 接受溶栓治疗的患者中 90% 应用非选择性溶栓药 物,应用 t-PA 者仅占 2.7%。但是随着急诊 PCI 技 术在国内的普及推广,近年溶栓治疗受到忽视。 2011 年中国 STEMI 规范化救治期项目启动,在 纳入的约 4400例 STEMI患者中,开展直接 PCI的 比例已达 82%,接受溶栓治疗者仅为 4%。该项目 主要研究者霍勇教授指出, 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 很多地区不能开展急诊 PCI,基层医院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产品手册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