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 技信息 2010 年 第 27 期SCIENCE 2.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 河北 邯郸 056000)【摘 要 】价值观念与文化是密切相融的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会持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作为中美不同文化的产物 ,集中体现了东西方价值观念的差异 。通过对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定义和辨析 ,分析了中美两国文化价值观上的差异 ,进而解释中美人民在行为 、思想上的一些区别 。 对这种差异的深刻理解 ,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英语 ,而且能更准确地理解西方社会文化 ,从而实现东西方跨文化交际 。【关键词 】集体主义 ;个人主义 ;价值观 ;跨文化交际1 价值观每个人 ,每个社会团
2、体 ,每个社会阶层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 。 价值观通常指人们对于一些重要事物 ,一些基本行为准则的主观判断的基础 ,并以此来获取知识 ,掌握技巧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等等 。 比如说 ,在中国社会 ,人们提倡和推崇的是 “为人民服务 ”的社会价值观念 ,而在美国 ,这一价值取向却几乎没有市场 ,美国人信奉的是“先为自我 ,我再帮人 ”。价值观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 ,价值观的差异是中西文化差异的精髓所在 。 不理解价值观方面的差异 ,就不能真正理解跨文化交际 。价值观念既属于主观意识范畴 ,就离不开历史和文化的影响 ,中美两国由于在政治 、历史 、地理风貌和经济形态等众多领域的差别 ,
3、在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和价值取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实际上反映的是各自文化渊源的差别 。 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 ,关于文化差异中国学习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集体主义观念和个人主义观念的冲突 。在这篇文章中 ,笔者主要从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角度探讨中美两种文化的价值观 ,从价值观角度来研究英汉语言的不同交际方式 ,试图达到更有效的交际效果 。2 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个人主义价值观的比较所谓集体主义 (collectivism),简而言之 ,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 , 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 。 它认为 ,人是集体中的一员 ,离开集体 ,个人几乎无所作为或者作用很
4、小 ,因此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重视合作和集体的力量 ,任何事情必须多为他人考虑 ,要珍视友谊和家庭 。个人主义 (individualism)与此相反 ,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 ,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 , 因此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 。 个人主义也认为人离不开社会 ,它也看重人际关系 ,但是它强调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人际关系及结构 。我们不能笼统地把集体主义看成是忽略个人作用的混合体 ,也不能偏执地认定西方人所推崇的个人主义就是 “自私自利 ”。个人主义价值观强调自我和个人的成就 ,与集体的相互依赖性较弱 ;个人利益为主 ,集体利益
5、为次 。 集体主义价值观认为个人与集体 、社会的联系很紧密 ,依赖性较强 ;集体超越个人 。 可以说 ,在集体主义文化里 ,个人是作为社会或某集体的一部分而存在的 ;在个人主义文化中 ,社会是独立的个人的集合 。 因此 ,在个人主义价值观文化中 ,每个人应该拥有独立的人格 、权利 、思想 、个性和自由等 ,包括行为的独立和思想的独立 。 个人成就也被看作是评价一个人的最重要标准 。 美国文化的价值观就是典型的个人主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中国集体主义文化 。集体主义决定了中国人行为模式是 “社会取向 ”。 中国人往往以家庭 、社会 、国家为重 。 中国是儒家文化 ,提倡谦虚谨慎 ,主张中庸
6、之道 ,忌讳锋芒毕露 。 在此基础上 ,形成了中国的文化价值观 :强调整体的利益和权利 ,忽视个体的权利 , 个人意识必须服从整体意识 , 人的个性应该湮没于整体的行为模式 。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文化 :强调个人主义 ,个人的权利 ,个人的自由 。 他们一个重要的观念是一切靠个人奋斗 。 因此 ,美国人表现出重视竞争 ,敢于冒险的行为模式 。 以课堂上的表现为例 :在美国高等院校采取讨论的教学方式时 , 美国学生往往踊跃发言 , 不怕打断老师的话 ,不怕问倒老师 。 同时 ,对于老师的提问 ,美国人往往踊跃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寻求一切方式使自己的表现在众人中突出出来 。 反观中国课堂 ,
7、学生很少能非常主动地发表自己的观点 。 如果某一个人的观点和其他人都不相同 ,那他绝对不敢轻易提出自己的观点 。 许多在中国任教的美国教师经常因此而沮丧不已 , 觉得学生对自己的课不感兴趣 。其实 ,这只是价值观的不同而造成的不同的行为 。 中国文化的模式注重的是内在世界 ,是内省和智慧 。 所以中国人认为人不应该过多的把自己的智慧和聪明以及内心的情感表露出来 。而美国人则认为这些都是应该表露于形 ,才能让人了解 。当然 ,对个人主义价值观要全面正确地看待 。 个人主义给美国带来了繁荣和进步 、带来了勃勃生机 ,但如果不加节制 ,它会发展成为自我主义 ,给社会造成严重破坏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8、毒品市场 ,90 年代美国全国的瘾君子每年要吸掉大约 10 亿美元的毒品 。 美国又是世界上离婚率最高的国家 ,近一半的婚姻以离婚告终 ,每五个孩子中就有一个属于单亲家庭 。 “出版自由 ”给娱乐界发行充满暴力 、色情的电影和书刊的权利 ;“新闻自由 ”使一些新闻刊物堂而皇之地传播谎言 、造谣中伤 ;“言论自由 ”成了说谎和毁谤者开脱罪责的理由 。 这些都是过分强调个人意愿 、自由主义泛滥的结果 。可以看出 ,中美跨文化交际中很大的障碍存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个人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从根本上决定了各自的交际行为 。 因而 ,在跨文化交际中 ,对于中美文化的价值观的理解 ,可以使我们更加
9、准确地了解彼此的交际行为模式和对语言的不同使用 。为了更好地了解文化差异 ,对价值观差异的研究是不可忽视的 ,而为了能够达到更有效的跨文化交际 ,对价值观的理解也是可以起到积极作用的 。3 中美核心价值观念差异的社会文化根源3.1 中国文化和集体主义3.1.1 哲学宗教信仰的影响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 ,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成果 ,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最大 、最深的莫过于儒家学说 。 儒家认为天 、地 、人三者是和谐的统一体 ,人不是孤立地生活在一定的关系之中 ;每个人都要从全局和整体上来看待一切事物 ;凡事首先要想到别人 ,关爱他人 ,要拼弃私心杂念 ,要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 。 除了儒家学说 ,
10、道教和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些宗教文化归结到一点 ,就是强调人是众多复杂关系中的一员 ,忘掉自我 ,无欲无求 ,才能超脱今生的痛苦 ,而这也正是中国文化价值的理念形成的主要根源 。3.1.2 地理和经济因素的影响中国自古是一个大国 ,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 ,人们习惯于群居 、混居 。在漫长的集体生活中 ,邻里关系变得十分亲密 ,“远亲不如近邻 ”。像北方地区的 “四合院 ”,众多人口居住在一片狭小的天地里 ,互相依赖 ,互相帮助 ,久而久之形成了人们强烈的集体归属意识 。在经济形态上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自然经济发展史 ,具有强烈竞争特点的资本主义经济形式始终没有冲破封建社
11、会的障碍而得到充分发展 。 在自然经济状态下 ,人与土地 ,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变得越来越深刻 ;再加上中国封建统治者为了约束人民 ,更好地实施统治 ,长期奉行 “重农轻商 ”的政策 ,因此中国文化中的人从来都不是孤立的个体 ,高校讲坛 167科 技信息SCIENCE 而美国人在某些时候也在注重个人权益的同时考虑到集体的利益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 :不同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会使人们形成不同的观念 ;而相似的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又会使人们的价值取向趋于融合 。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作为中国和美国价值观念的精髓 ,集中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我们不能认为哪一种价值观念更好 ,因为他们是各自历史文化的产物
12、 。 不同的文化观念是有其各自的土壤的 。 外语学习者在进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克服文化差异的障碍 ,从文化角度来深入学习语言现象 ,这样才能避免在交际中出现不应有的错误 。【参考文献 】1Francis, L.L.Hsu. The American and the Chinese: Passage to Difference M.Honolulu :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1981.2邓炎昌 .现代美国社会与文化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8.3杜云辉 .东西方思维差异与跨文化交流 J. 中国科技翻译 ,2000,(4).作者简
13、介 :王雪 (1986),女 ,河南郑州人 ,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助教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顾相菊 (1982),女 ,河北邯郸人 ,河北工程大学文学院助教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 。责任编辑 :吕一然 科(上接第 154 页 )我磨砺 ,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 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注意加强自身理论修养 ,研究教育学 、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管理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知识 ,用先进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各项工作 。 在实践中学习 ,在工作实践中面对新情况 、新问题能突破常规 ,创新思维方法 ,并及时总结经验 ,以待进一步提高 。此外还要加强专业化职业化意识的培养 。2
14、.4 提高认识 ,转变理工科院校的师生对辅导员职业的评价中共中央 、国务院发出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指出 :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 ,从思想政治教育专职队伍的实际出发 , 解决好他们的教师职务聘任问题 ,鼓励支持他们安心本职工作 ,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专家 。 2006 年 7月 ,教育部又出台了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 ,进一步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方向 。同时 ,理工科院校师生 ,应该认识到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积极稳住人心 ,让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来 , 确立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发展之路 ,使辅导员岗位成为不可
15、或缺的岗位 ,成为学校 、社会高度认可的职业 。2.5 设立 “辅导员专业 ”专业 ,加强辅导员专业化在高校中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为依托 ,设立 “辅导员专业 ”,确保生源 。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已经不能涵盖辅导员的实际工作内容 。 辅导员给予学生的指导和帮助不仅是思想政治的教育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还要为学生提供成材规划 、就业指导 、心理咨询等多方面的 、全方位的服务 ,这需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 庞大的市场需求 ,可以为设置高校辅导员专业提供巨大的现实支持 。此外 ,在本科教育中开设 “辅导员专业 ”,不仅能进一步推动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职业化和专家
16、化进程 ,而且能为辅导员的专业化建设提供学科支持 。 只有专业化的培养和建设 ,才能使辅导员向专家化方向发展 ,催生职业化的队伍 ,从根本上解决辅导员的专业化职业化问题 。总之 ,加强辅导员职业化 、专业化建设 ,才是解决理工科院校辅导员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周红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教育对策 J.赤峰学院学报 ,第 26 卷 ,第 2 期 .2戚琳 .理工科院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考试周刊 ,2008,(20).3万文松 ,陈拮 ,王建锋 .高校辅导员队伍要走专业化和职业化道路的思考 .西北医学教育 ,2008,16(5):949-951.4王永智 ,陈中奇 .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 、职业化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8(7):83-86.5 顾晓虎 , 高远 . 职业化高校辅导员的人格特征及其塑造 . 高等教育研究 ,2008,29(7):93-96.6韩军 .高校辅导员队伍职业化建设 “瓶颈 ”问题的思考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6(2):36-38.作者简介 :张世栋 (1981),男 ,教育硕士 ,南京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辅导员 。责任编辑 :汤静 科高校讲坛 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