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章,系 统 设 计,第五章 系统设计,第一节 系统设计概述 第二节 系统总体设计 第三节 系统详细设计,系统详细设计的内容,数据库设计 代码设计 输入/输出设计 对话(人机界面)设计 处理过程设计(模块内部的算法设计) 系统配置设计(系统平台设计),二、代码设计,代码:用来代表事物名称、属性、状态等的符号。以简短的符号形式代替了具体的文字说明。 例:采购订单编号、物料代码、产品代码、供应商代码 代码设计的任务:设计出一套供MIS开发和运行所需的代码系统。,(一) 代码的功能,1.区别功能 2.分类与排序 3.数据全局一致性,在一个信息分类编码标准中, 一个代码只能唯一标识一个分类对象, 一
2、个分类对象只能有一个唯一的代码。,当按对象的属性(如工艺、材料、规格等) 分类,并赋予不同的类别代码时,代码就可 以作为分类对象类别的标识,是利用计算机 进行分类统计的基础。,相同的一个事物,在不同的场合会有不同的 称呼,但是通过代码可以将其统一起来。 代码提高了系统的整体性,减少了因为数据 不一致造成的错误。,(二) 代码设计的基本原则,1)唯一性:每个代码都仅代表唯一的对象 2)规范性:采用已有的国家标准通用化码 3)可扩充性:应留有充分的余地,以备企业将来不断扩充的需要 4)简洁性:代码太长会影响存储空间,输入输出速度,以及输入时的出错率 5)系统性:代码要有规律,逻辑性强 6)可修改性
3、:当系统条件发生变化时,代码应容易进行修改。,(三) 代码的分类,1. 顺序码:用连续数字或字母代表编码对象。 优点:简单,易扩充;缺点:无逻辑含义,无法插入,删除数据将造成空码,也不便于分类汇总。通常作为其他码分类中细分类的一种补充手段,适用于无须进一步分类的对象。 2. 层次码:一种以分类对象的从属层次关系为排列顺序的一种代码。如专利分类号、标准分类号、会计科目编码。优点:容易分类、容易增加编码层次,可以从不同角度识别编码、易实现多种分类统计;缺点:编码位数和数据项个数较多。,3. 分组码:代码分几段表示,每一段代表一定的含义。 如身份证号码:130637 19851102 154 2地址
4、码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 优点:分类基准明确,易识别、易校对、易处理。 缺点:位数多不易记忆,必须为每段预留编码,否则不易扩充。 4. 助记码/表意码:将表示实体特征的文字、数字或记号直接作为编码。如:“TV”:电视,“CM”厘米,“楼号-房号”表示房间。优点:直观、明了、易理解、易记忆; 缺点:不利于计算机分类汇总处理。,5. 自检码:由本体码部分和一个附加码部分组成,附加码也叫校验码。如身份证号码:130637 19851102 154 2地址码 出生日期 顺序码 校验码校验码:根据事先规定好的算法计算出来的,价格它附加到代码本体上以后,成为代码的一个组成部分。校验码作用:减少输入错误
5、。代码输入计算机后,系统会按规定好的算法验证,从而检测代码的正确性。代码输入常见错误:抄写错误、易位错误、双易位错误、随机错误。,校验码计算方法:加权取余法,(1)对代码本体的每一位加权求和设代码本体为:C1C2Cn权因子为:P1P2Pn加权求和:S=CiPi (2)加权和S除模得余数RR=S%M (3)模减去余数得校验位Cn+1Cn+1=M-R,校验码例,代码本体为123456,权为173173,模取10 (1)S=CiPi=1*1+2*7+3*3+4*1+5*7+6*3=81 (2)S Mod M=81 Mod 10=8 余数R=1 (3)Cn+1=M-R=10-1=9 自检码为12345
6、69,其中9为校验位。,思考,原代码1 2 3 4 5; 权因子为:2,4,6,8,10; 模M=11; 以J = M R 为校验码。 写出校验码的设计过程。,权、模的选取,权:以提高出错发现率为基础 几何级数,如1,2,4,8,16,32. 算术级数,如1,2,3,4,5,6,7. 质数,如1,3,5,7,11,13,17. 有规律的数,如1,3,7,1,3,7,1,3. 模:可取10,11,13等。,特殊情况,当模减去余数为10,11,12,13时,校验位码为A,B,C,D。 对于字母编码要使用校验码检查时,计算时可将AZ转换为1035。,(二) 代码设计的步骤,1)确定代码对象 2)考察
7、是否已有标准代码 3)选择代码类型 4)考虑检错功能 5)编写代码表,三、界面设计,1.界面设计的原则:“用户友好”要美观、醒目;提示要清楚、简单,不能有二义性;要便于操作和学习,有帮助功能;能及时反馈错误信息等。,三、界面设计(续),2.实现用户友好的三要点 树立用户第一的观点 实现界面友好的工作必须融于系统开发的全过程 采用软件开发技术改善界面友好性,3.界面设计的基本类型,菜单:用菜单方式使整个界面清晰,简洁; 图像:在用户界面中,加入丰富多彩的图片能够更形象地为用户提供有用的信息,达到可视化的目的; 对话框:在必要时,通过对话框实现用户和系统之间的联系; 窗口:通过窗口显示观察其工作领
8、域全部或一部分内容,并可对所显示的内容进行各种系统预先规定好的正文和图形操作。,下拉式菜单、快捷式菜单,瀑布式菜单,弹出式菜单,图像,四、输入/输出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一) 输出设计的重要性,信息系统通过输出为用户提供信息,输出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系统的使用效果。 一个信息系统能否为用户提供准确、及时、适用的信息,是评价信息系统优劣的标准之一。 输出设计决定输入设计:输入的信息只有根据输出要求才能确定。,(一) 输出设计,用户所需的信息、报表都要由系统输出完成. 输出设计主要包括: 1.确定输出内容 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 3.确定输出格式 4.最终输出形式的选择,1.确定输出内容,输出内
9、容的设计:设计输出内容的 项目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精度 数据的生成途径,完整性和一致性,输出的类型,输出类型的确定 (1)内部输出:一个处理过程(或子系统)向另一个处理过程(或子系统)的输出; (2)外部输出:向计算机系统外的输出,如报表。,2.选择输出设备与介质,输出设备与介质的选择输出设备:打印机、磁盘机、光盘机等;输出介质:打印纸、磁带、磁盘等。,3.确定输出格式,格式要清晰、美观、易于阅读和理解,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和习惯。,输出格式设计要点,注明名称、标题、日期、图号; 尽量将相似的项目归纳在一起; 尽量将位数相同的项目归纳在一起; 当一行打印的空间有多余时,项目与项目之间的空格可以加
10、大,使布局合理、醒目; 决定数据位数时,要考虑编辑结果的最大数(包括货币符号、逗号所占的位数); 字符从左对齐,空格和数字从右对齐; 注意“0”和空格的含义; “合计”要醒目; 打印时,应把已代码化的名称复原,以求一目了然;,4.最终输出形式的选择,报表 磁盘文件; 网络传输及卫星通信传输方式; 图形方式。,(二) 输入设计,输出信息的正确性很大程度取决于输入信息的正确性和及时性。 输入设计的目标:保证系统输入正确的前提下,输入方法简单、迅速、经济、方便。 输入设计工作内容:确定输入内容 选择输入方式输入格式设计输入数据的检验,1.输入设计的原则,(1)最小量:输入量越小,出错机会越小;输入时
11、间越短,数据一致性越好。 (2)简单性:输入过程尽量简单方便; (3)早检验:对输入数据的检验应尽量接近原数据发生点; (4)少转换:输入数据应尽量用其处理所需形式记录,以免数据转换介质时发生错误。,2.输入设计的步骤,(1)分析与确定输入数据的内容 确定依据:处理要求 内容:确定输入数据项的名称、数据类型、位数、精度、数值范围及输入处理方式。 (2)确定数据的输入方式 联机输入方式 脱机输入方式 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电阅读器、光笔、磁盘、磁带、网络传输等。,(3)设计数据输入格式 输入格式要尽量与原始单据格式类似,屏幕界面要友好. 数据输入格式:录入式、选择式(单选、列表选择)等
12、 屏幕格式:简列式、表格式、窗口编辑方式等。 (4) 输入数据的正确性检验设计 数据出错的三种情况常用的检验方法: 重复录入校验、视觉校验、分批汇总校验、控制总数校验、数据类型校验、范围校验、逻辑校验等。P101,2.输入设计的步骤(续),3.常见的用户界面设计,(1)人机对话方式 (2)菜单方式 (3)操作提示 (4)权限管理,五、处理过程设计,基本任务:对模块结构图中每一模块内部的处理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处理过程设计内容: 决定实现每个模块的算法; 如何精确地表达这些算法。 前一个问题:涉及到所开发项目的具体要求和每个模块的具体功能,因而不能一概而论。 后一个问题:需要给出适当的算法表达
13、形式,或者说应该选择某种表达工具来描述处理流程。,常用的算法表达工具,程序流程图 N-S图 PAD图 PDL语言 IPO图,1.程序流程图,3种符号,处理动作,逻辑判断,程序流向,3种基本的程序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程序流程图-工具评价,使用最早、应用最广泛的处理过程的详细描述工具 最容易被错误理解和引起歧义的一种工具 便于程序的阅读和理解 便于程序员编程实施,2.盒图(N-S图),基本元素:框 5种基本构造,(1) 顺序型,(2) 选择型( If then else),then 部分,then 部分,else部分,If then else,If then,(3)多分支选择型(C
14、ASE型),(先测试循环),(后测试循环),循环条件,(5) UNTIL重复型,(4) WHILE重复型,3.问题分析图(PAD),PAD:Problem Analysis Diagram,3种基本结构:,(1)顺序结构,(3) 多向选择结构(CASE型),(2)双向选择结构,(4)重复结构,(先测试循环),(后测试循环),REPEAT S UNTIL C,WHILE C DO S,3.IPO,每一模块都可以看做一个独立的子系统,都有自己的输入、加工处理和输出。(Input Process Output,IPO图),3.IPO,六、系统平台设计,平台设计: (1)确定计算机处理方式 (2)软硬
15、件选择 (3)网络系统的设计,(1)确定计算机处理方式,根据系统功能、业务处理的特点、性价比等因素,选择批处理、联机实时处理、联机成批处理、分布式处理等方式,也可以混合使用各种方式。,(2)软硬件选择,根据系统需求和资源约束进行软、硬件的选择。 硬件选择: 选择技术上成熟可靠的系列机型; 处理速度快,数据存储容量大; 具有良好的兼容性与可扩充性、可维护性; 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 售后服务与技术服务好;操作方便; 在一定时间内保持一定先进性的硬件。 软件选择: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语言、开发工具、应用软件包等软件的选择。,选择计算机系统的依据,功能要求; 容量要求; 性能要求; 市场综
16、合因素。,(3)网络系统的设计,网络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 中小型主机方案与微机网络方案的选取; 网络拓扑结构、互连结构及通信介质的选型; 网络计算模式、网络操作系统及网络协议等的选择。,(3)网络系统的设计,系统结构: 工作站/文件服务器方式; 主机/终端系统; C/S系统; 对等网络系统。,(3)网络系统的设计,数据库访问方式: 独立数据库; 文件共享型数据库; 客户/服务器型数据库; 多层数据库应用系统; 基于Web的数据库。 性能指标:主要考虑网络的吞吐能力、可扩充性和连接性,以及最大的作用距离、传递速度、响应时间和可靠性、维护性等。,系统的平台设计结果,提交如下材料:硬件网络结构图服务
17、器:硬件、软件选型工作站:硬件、软件选型硬件配置清单等表格。,第五节 系统设计报告,系统设计阶段的最终成果-系统设计报告 系统设计报告是新系统的物理模型,也是下一阶段系统实施的基础。 系统设计报告完成后,除用户、系统开发设计人员外,还要邀请有关专家、管理人员审批实施方案,经批准后,实施方案方可生效。,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层次模块结构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a.1.2.1的IPO图,试绘制L.a.1.2.2的IPO图?,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a.1.2.1的IPO图,处理的过程包括:利用权限打开图书信息库;输入所需图书信息进行图书查询;获得所需图书信息,图书馆管理信息系统L.a.1.2.1的IPO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