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_卓燕华.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249987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_卓燕华.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_卓燕华.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_卓燕华.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_卓燕华.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_卓燕华.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 :10.16061/ki .cn46 -1076/c.2005.04.0322005 年第4 期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No .4 2005第 18 卷 JOURNAL OF HAINAN NORMAL UNIVERSITY General No .78(总 78期) (Social Sciences) Vo1 .18浅谈广东人如何学普通话卓 燕 华(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430)摘 要:广东人学习普通话已成为当务之急。应从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来学习。 在语言上, 学会声母翘舌音和非翘舌音;分清韵母;掌握儿化和轻声。在词汇上, 不应随便用方言词代替普通话。

2、在语法上, 分清方言与普通话在语法上的区别。关键词:广东人;学习;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中图分类号:H 1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23X( 2005)04-0031-03普通话即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 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广东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从 80 年代起, 全国各地各类人才相继涌向广东的人就有数千万。 普通话已成为广东人与外地人交流的主要工具。 然而, 广东人讲的普通话往往使外地人听而生畏, 甚至不知所云, 也自然沉淀为一种艺术符号, 往往被搬上艺术舞台, 成为一部分人茶余饭后的笑料。 有句

3、顺口溜“ 天不怕地不怕, 就怕广东人说官话 ” 。 可见, 广东已成为语言的“ 重灾区” , 因而在广东推广普通话已成当务之急。广东人如何学好普通话呢? 下面笔者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谈广东人学习普通话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一 语音广东人讲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在语音上。 一般具有初中以上学历的人都能用普通话来阅读和写作, 但说普通话却有困难, 这就是因为语音障碍还没有克服的缘故。要克服这一点必须做到:(一) 学会区分声母 z、c 、s 和 zh、ch 、sh现代汉语大致有七大方言, 即北方方言、吴方言、湘方言、赣方言、客家方言、闽方言和粤方言。 广东就有三种方言。 一是粤方言。 以广州话为代表,

4、也叫白话。 分布在广东中部、西南部和广西的东部、西南等一百来个县。它也是香港、澳门同胞的主要交际工具。 二是闽方言。在广东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潮汕地区, 雷州半岛地区。三是客家方言。 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主要分布在广东东部和北部。 不管是操以上哪一种方言的广东人都没有很好地区分 z、c 、s 组(下称 z 组)和 zh 、ch、sh 组(下称zh 组) 声母。 这两组声母主要区别在于:发 z 组时舌头前伸到下齿背, 舌尖略后的部分对着上齿背 , 即不卷舌;发 zh 组时舌的前端上翘, 对着硬腭, 即卷舌。 广东人往往把 zh 组声母混成 z 组声母或接近 z 组的 j、q、x 声母。 其原因主

5、要是操广东方言的人平时发音往往用嘴唇、牙齿、舌尖、鼻腔、口腔等“ 外部” 器官, 少用或不用喉、气管、肺部、声带等“ 内部” 器官发音, 没有发舌尖后音的习惯。 有些人往往图省事, 发音器官操作不到位, 对某些音不是按汉语拼音标准来读。 如把“知道” 的“ 知” 字声母 zh 念成 z 或 j 声母, 即读成“资” 或 “机” ;而“ 工资” 的“ 资” 字声母 z 却念成 j 声母, 即变成“ 公鸡” 。 要分清那些字的声母该读 zh 组声母, 还是该读 z 组声母, 方法有三:一是根据汉字形声字的偏旁进行类推 , 例如“ 主” 的声母是 zh , 那么有 “ 主”旁的“ 住” 、“ 拄”

6、、“ 柱” 、“ 驻” 、“ 注” 等的声母也是 zh; 而有“ 且” 旁的“ 组” 、“ 阻” 、“ 诅” 等的声母都是 z 。 二是借助声韵配合规律来分辨, 如 zh 组声母能与 ua 、uai 、uang 三个韵母相拼, 而 z 组声母不能与其相拼。 三是记住重难点代表字属 z 组还是属 zh 组, 最简单的记法是先记住 z 组的字(因 z 组的字较少), 剩下的就是 zh 组。此外, 操闽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广东人还要注意区分 f 和 h 声母。 f 和 h 都是清擦音, 区别在于阻碍部位的不同。f 是上齿和下唇的阻碍 , h 是舌根后部跟软腭形成的阻碍。 操闽方言的广东人, 即潮汕人往往

7、把 f 念成 h, 结果 “飞机” 念成“灰机” ,“ 大风” 念成 “ 大轰” , “ 开发” 念成 “ 开花” 等。 相反, 操客家方言的广东人, 即梅县人, 则把 h 念成 f, 结果 “工会” 念成 “公费” ,“ 老虎”念成“ 老府 ”等。虽然雷州半岛部分地区和潮汕地区讲的都是闽方言, 但他们各自的方言又有其不同特色。 雷州半岛人讲收稿日期:2005 -04-07作者简介:卓燕华(1963-), 女, 海南万宁人, 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讲师, 学士。151普通话时容易出现的错误也有不同之处。 声母 p、 t、 k、 q、 指领头的, 等等。 儿化也有表示亲昵、可爱、细小等感情ch 、

8、 c 在发音时 , 口腔呼出气流比较强, 即送气音, 但讲闽 色彩 , 如 “ 小孩儿 ” 、 “ 一点儿 ” 、 “小伙儿 ” 、 “ 老伴儿 ” 、 “ 玩意方言的雷州半岛人在念以上声母时没有送气的习惯。 结 儿” 等等。 儿化在北京音里很有特色, 运用也广泛, 普通果把“ 臭” 念成“ 瘦” , “ 错”念成“嗍” , “ 请” 念成“ 醒” ,“ 醋” 话虽然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但并不是北京话任何一念成“ 素” 等, 不胜枚举。 个语音成分都是标准音, 都成为普通话成分。 北京话中(二) 分清韵母 往往滥用儿化音, 只有约定俗成的才能引进普通话中来。普通话里鼻音韵母 n 和 ng

9、分得很清楚 , 如 an 和 ang 、 有人认为讲普通话越多卷舌音就越标准, 是不正确的。en 和 eng 、in 和ing 等等。 但在某些方言里却不能分辩 , 他 轻声是指对某个音节的轻短读音。 汉语的每个音节们或者是有-n 没有-ng , 或者是有-ng 而没有- n 。 讲 都有一定的声调。 有的音节在一定场合里失去原调, 变闽方言的广东潮汕人往往把以上两个鼻韵尾都念成 -ng 成一种既短又轻的调子, 这就叫轻声。 新词、科学术语一, 这样 ,“ 天坛”念成“ 天堂” , “平凡” 念成“ 平房” , “ 班长” 念 般没有轻声音节, 口语中的常用词才有读轻声音节的。成“ 帮长” 等

10、等;而操白话和客家话的广东人也同样分不 在普通话中常读轻声 :助词 “ 的、地、得、着、了 ” 和语气词清“ 亲近”和“ 清净” 、“ 水滨” 和“ 水兵 ” 等等的区别。 要分 吧 嘛呢 啊等 叠音词和动词的重叠形式后头的字“ 、 、 、 ” ; ,辩-n 和- ng , 首先要发准 -n 和 - ng 这两个鼻音。 它 如 “妈妈 ” 、 “ 试试 ” 、 “ 商量商量 ” 等 ;构词的虚语素 “子、头 ”们区别在于发-n 时, 舌尖抵住上齿龈;发 - ng 时, 舌尖 和表示多数的“们” 等;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示方位的语抵住软腭额。 两者发音动作不同, 造成阻碍的部位也不 素或词读轻声,

11、 如“ 屋里” 、“ 山下 ” 等;用在动词形容词后同;相同之处则是除阻时都不发音。 其次, 是记住常用字 面表示趋向的词 来 去 等 如 进来 下去 等 量词“ 、 ” , “ ”“ ” ;的发音哪些是-n 韵尾, 哪些是-ng 韵尾。 “ 个 ” , 如“ 这个” 、“ 一个” 等;人体部位的第二音节 , 如“ 眼ao 和 ou 都是前响复元音韵母。 发音时 , 前头的元音 睛” 、 “ 耳朵 ” 、“胳膊” 等;常用的双音节词的第二音节, 如清晰响亮, 后头的元音模糊, 音值不太固定, 只表示舌位 “ 先生” 、“西瓜 ” 、“ 馒头”等。 普通话的轻声还有辩义的功滑动的方向。 两者区别

12、明显, 但操白话的广东人往往会 能, 如“ 东西” 的“ 西” 读阳平调, 不读轻声是指方向, 而读把 ou 韵母字念成 ao 的韵母字。 如 “ 头 ” 读成 “ 逃 ” ,“ 手 ” 读 起来轻得多, 短得多, 变成了轻声, 是指事物。 可是广东成“ 嫂 ” ,“楼” 读成“劳” ,“ 后”读成“ 耗” 等等。 而操客家话 方言中基本没有词汇轻声现象, 这对广东人是一个语言的人往往还会把 -ou 念成 u, 结果把“ 粥” 读成“ 猪” 。 在 难点。 要掌握轻声词语的正确发音, 可有意适当延长第客家方言中没有撮口呼韵母, 把 i 和 u 都念成 i , 结果把 一音节的音长 缩短第二音节

13、的音长 使一二音节在发, , 、“ 预见” 念“ 意见” ,“名誉” 念“名义” 等。 音的时值上形成比较明显的对比, 这样, 轻声轻而短的音在语音方面 , 操粤方言者在讲普通话时对有些字的 感特点自然就会显现出来。读音往往会用“推理” 的方法猜测读音。 如“ 九运会” 念成 二 词汇“ 狗运会” , “喝酒” 念“喝走” ,“ 鞋子” 念“ 孩子” 等等, 原因是粤方言中的 “ 九 ” 和 “ 狗 ” 、 “ 酒 ” 和 “ 走 ” 、 “ 鞋 ” 和 “ 孩 ” 同 广东三大方言的词汇与普通话的词汇比较, 有大量音, 以此来推出读音。 的词汇是相同的, 但也有不少有明显的区别。 一般地说,

14、广东人学习普通话 , 首先要从学习汉语拼音入手, 就 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词彼此相同较多, 但在日常生是准确掌握 21 个声母、38 个韵母的读音, 准确读出阴、 活方面所使用的词彼此有较大差别。 首先表现在相同的阳、上、去四个声调的读音。 掌握这两大要素是纠正地方 概念, 用不同的表达形式。 例如普通话“ 太阳” , 粤方言和音, 讲好普通话的关键。 此外, 还要掌握轻声和儿化。 客家方言说“热头” , 闽方言说“ 日头 ” ;普通话说“ 吃” , 粤(三) 儿化和轻声 方言、闽方言、客家方言都说 “ 食 ” 。 其次 , 相同的形式表广东人讲普通话给人的感觉生硬、急促, 没有高低起 达

15、的意义不同。 例如普通话说“月光” , 是指月亮的光线,伏, 抑扬顿挫, 意义表达不够明确, 感情表达也不够准确, 但广东三大方言是指“月亮” 本身。 普通话与广东方言词所谓的“ 广式普通话” , 原因除了发音不准确, 没有卷舌音 汇差异的表现情况比较复杂, 比如有的词语在普通话和外, 就是不注意儿化和轻声。 儿化指某些音节和韵母 er 方言里词义大致相同, 但有细微的差别;或者词义有交叉的结合变成卷舌韵母的读音。 儿化韵母里的“儿” 不是一 的现象 , 表现在词义范围的大小、所指的对象、感情色彩、个单独的音节, 只是在一个音节末尾音上附加的卷舌音。 语体风格等, 例如“ 水” , 在粤方言、

16、客家方言里不但有普可是广东人往往把“ 儿” 作为一个单独的音节念, 把“ 儿” 通话 “ 水 ” 的意思 , 还指 “ 雨 ” ,“ 下雨 ” 说成 “ 下水 ” 。 又例如和前面的音节割裂开来, 而且念“ 儿” 不卷舌, 把“ 儿”( er) “ 肥” , 普通话和广东的方言可以都指“ 含脂肪过多” 之意,念成“ 鹅”(e)。 正确的读法应该是在读前面音节时自然 但是所指对象不同, 广东的方言指人, 普通话不能指人地滑动到“ 儿” 。 普通话中的儿化有区别词性、词义及带 (“减肥” 除外)。 特别要指出的是, 操粤方言者往往会用有不同感情色彩的作用。 区别词性, 如“ 活” 是形容词, 粤方

17、言词汇去代替普通话词汇, 如“ 好彩”( 幸运)、“ 搞掂”“ 活儿” 是名词;“ 画” 是动词, “ 画儿” 是名词, 等等。 区别 (做好)、“ 顶不顺”( 受不了)、“ 捞头”(外来工)、“ 利事”(红词义, 如“ 信“ 指书信,” 信儿“ 指信息;“ 头” 指脑袋, “ 头儿” 包)、 “ 炒鱿鱼 ”(辞退或解雇)、“ 食死猫”(受冤枉) 、“ 马骝”152(猴子) 、“得闲”(有空)等等。 这些都是粤方言非常浓的词, 不应该随便用来代替普通话。 更有甚者, 英、汉、粤三者合壁, 例如“ 我的 maJor(专业)很暗( 适合)做呢单(这桩 )case(生意)” , 这都应尽量避免。 当

18、然, 粤方言中的一些外来词(主要来自英语) 已经被全国各地接受, 已经逐步引入普通话里。 例如 “ 巴士”( 公共汽车)、“ 打波” (打球)、“ 镭射”(激光)、“ 咪”( 麦克风)、“ 朱古力”(巧克力)、 “ 靓”( 漂亮)、“写字楼”(公司办公室)等等。 这些外来词在未完全列入规范的普通话书面语之前, 仍是方言词, 在庄重的场合还是少用或不用为宜。 有些人往往以会讲粤方言为荣, 无意或有意地在普通话中掺进一些粤方言或习惯说法, 这是不应该的。 粤方言有而普通话里没有或者无法翻译的概念, 可以适当引进。 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作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普通话占主导地位, 方言词应服从于它。 此外,

19、操粤方言者在语气词的运用上往往疏忽, 例如随便使用“ 啊” 、“啦” 、“ 耶” 等等, 这也是“ 广东普通话”的特点之一。三 语法广东人讲普通话的主要障碍在语言和词汇上, 语法上相对来说问题少些。 但语法上的错误却又比在语音或词汇的错误显得更重要, 因为一句话的语法不同语义也不一样, 语法不清语义也难把握。 在广东的三种方言中,语法和普通话有明显差别的是粤方言, 客家方言、闽方言和普通话基本没有区别。 下面用对比的方法来谈粤方言者讲普通话时在语法上常见的错误:1 .数词用法不同。 粤方言连用两个有百位数以上的数目, 如果前一位数为“ 一” 时, “ 一” 字可省略, 后面的数位也可同时省略。

20、 如“一百五十” 可简化为“ 百五 ” 。 普通话的“ 一” 不能省略, 但最后数位可省略。2 .普通话常用主谓结构作谓语, 粤方言正好相反。例如普通话“他头发长” , 粤方言却“ 他长头发” 。3 .介词“ 比” 的用法 。 普通话比较性状和程度的差别时用介词“比” 放在被比较的对象的前面, 后面加上形容词;粤方言把介词“ 过” 和被比较的对象放在形容词之后。 例如普通话是“ 我比他漂亮” , 粤方言是“ 我漂亮过他” 。4 .谓语、状语的语序不同。 普通话把形容词放在动词前面作谓语, 例如“ 我先吃” , 粤方言却是“ 我吃先” 等等。5 .双宾语的语序不同。 两个宾语中往往一个指人,一个

21、指物。 普通话语序是“ 动词 +指人宾语 +指物宾语” , 粤方言者却习惯把指物宾语放在前面, 指人放在后面。例如普通话是“ 给他一支笔” , 粤方言者却是“给支笔他” 。6 .“未 ” 和“没” 不同。 粤方言的“ 未” 相当普通话中的 “ 还没有” 、“ 还没” 之意, 粤方言者往往误认为 “ 未” 等于普通话中的“没” 或“没有” 。7 .代词的表示法。 普通话中“ 你” 与“ 您” ,“ 咱们” 和“ 我们”是有区别的, “ 你” 是第二人称代词, “ 您” 表示尊称 ,“ 咱们” 包括听话对象, “我们” 不包括听话对象。 粤方言者“你” 和“您” 都讲“你” ,“ 咱们” 和“ 我

22、们” 都讲“ 我们” 。参考文献: 1 黄伯荣 , 廖序东.现代汉语 M .兰州 :甘肃人民出版社, 1983. 2 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编写组编.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 M .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2001. 3 欧阳觉亚 .普通话广州话的比较与学习 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1993.(责任编辑:毕光明)How Guangdongese Learn PutonghuaZHOU Yan-hua(Guangdong Justice Police Vocational College , Guangzhou 510430 , China)Abstract :It is an urgent

23、 matter that Guangdongese should learn Putonghua .They had batter start from pronuncia-tion , vocabulary , grammar etc .In pronunciation Guabgdongese should learn the upwardness and non-upwardness of initial consonants , distinguish compound vowels and master erhua and light tone .In vocabulary they cant use the dialect to replace putonghua freely .In grammar they should distinguish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utonghua and dia-lect .Key words:Guabgdongese , learn , putonghua , pronunciation , vocabulary , grammar .1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管理论文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