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内可靠性发展现状分析 可靠性发展史,就是不可靠教训史。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产品的可靠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可靠性的发展已到观念更新、新的可靠性设计技术不断产生阶段。可靠性日新月异的发展,这是当前主流,但也有不和谐处:不重视可靠性、可靠性人才奇缺、没有可靠性管理、对可靠性认识模糊等,严重阻碍可靠性的发展。可靠性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必须引起有关部门给予高度重视。 1. 军工企业和民用工业在可靠性工作方面发展不平衡军工企业是一特殊行业,可靠性的发展起源于二战时期,战斗机、炮弹、枪械等的高故障率引起了军方高层注意,可靠性研究部门因此而产生。我国军方借鉴国外经验,对军工产品的质量可靠性问题也提出了
2、要求。可靠性的发展史就从军工企业开始。军工企业均有驻厂军代表室,代表各个军兵种监督产品的研制全过程。军代表不仅注重产品性能指标,更重视产品的可靠性水平,而且不同时期的产品研制,根据可靠性发展,会提出更高的可靠性要求。高技术含量和高可靠性是军方追求的目标。 军代表室相当于军方设在军工企业的可靠性管理机构,军工企业也必然设置可靠性管理机构来对应,共同保障产品的可靠性。国此,军工企业可靠性已发展到观念更新、技术更新、向国际靠拢阶段。 民用工业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发展迅猛,在国民经济中已成为一支强大的新军,占国民经济的比重越来越大。为了争市场,研发快,上市快,见效快,但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就突出。民品和
3、军品不一样,军品可靠性达不到要求,则不能出厂,到不了用户手中;而民品则是产品上市后,由用户来鉴别它的可靠性,有质量问题后才去维修或退货,这就给民用企业代来信誉问题。没有生命力的产品,市场上就无占有率。民用企业要重视可靠性才能生存。重视可靠性就必须有投入、要花钱。可靠性是一个花钱的工程。民用企业目前处在起步阶段(个别大型民用企业如华为、中兴等除外) ,企业领导要重视这一问题。 民用企业是当前可靠性工作的主抓方向。 1. 国内教育部门没有设置可靠性研究和教学工作 经调查分析,国内除少数几个高等院校设有可靠性研究机构,有适当的可靠性教学任务外,绝大多数高校没有可靠性研究和教学。可靠性是一门系统科学,
4、综合科学和边沿科学,应该是一门独立学科。大学生掌握较多的可靠性知识(如可靠性设计技术、试验技术、元器件选用及元器件失效分析技术、信息收集和处理技术等) ,将来找工作和走上工作岗位即可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一些企业需要可靠性人才,但从招生这一渠道是得不到的。教育部门要重视这一问题。没有可靠性知识教学的老师,可以聘请客座教授,慢慢培养自己的教学人才。先从毕业生或研究生抓可靠性工程技术培训,这很容易做到。 可靠性培训、可靠性人才培养应成为当前教育部门的重点任务。 1. 企业领导要对员工尽快补上可靠性知识: 正因为高等院校没有开设可靠性知识教学课程,就必须由企业来补上。目前大多数企业热衷于让员工取得各种
5、上岗证,如会计、计算机、英语等上岗证,为什么不可以设立可靠性知识培训的上岗证呢?如果没有可靠性相关知识,则可以说,研发的产品就没有可靠性保障。可靠性是一个花钱的工程,而可靠性培训则是一个产品可靠性经费中很小的一部分,这一点经费都不愿意付出,今后将会花更多的经费去维修、返工。省时、省力、省经费,这就是可靠性知识培训为企业代来的好处。 抓根本,抓基础,培养更多的可靠性工作者,这是企业生存的根本所在。 2. 可靠性是设计进去的,是管理出来的 根据国内外有关统计分析,认为产品故障有 80-90%是因产品设计原因造成的。因此,产品设计阶段就抓可靠性是抓源头、抓根本、抓关键。可靠性设计技术有若干种,而且随
6、着科学技术发展而发展,如过去不被重视的电磁兼容设计技术、接地设计技术、雷击浪涌保护设计技术等,目前在电子工业中已成为关注焦点。可靠性设计技术在产品设计中得到应用,就重点保障了产品可靠性。可靠性是个系统工程,再抓好元器件正确选用,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保障质量,采用各种可靠性试验方法,注重元器件失效分析等,这就保障了产品可靠性。现在有一种产品可靠性的错误认识,即认为产品可靠性是试验(检测)出来的,抓了试验就抓了可靠性,这是不对的。试验或检测是一种手段,为找出设计、工艺缺陷,剔除失效元器件的一种调查、分析和评价可靠性的手段。这一手段在整个可靠性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但它不是可靠性全部,不能代替产品可靠
7、性。 可靠性是管理出来的,这还没有引起企业领导足够重视。可靠性是个系统工程,复杂且涉及面很广,没有一个机构来统筹考虑和贯彻实施,是无法使产品可靠性得到保障。可靠性管理机构中有专人来主抓产品可靠性,他的工作量很大,要在方案论证阶段就必须介入,提出可靠性保证大纲,要确定可靠性指标,并提出可靠性计划,确定可靠性经费、进行产品可靠性预计和分配,列出元器件选用清单,审查图纸是否贯彻可靠性设计准则。拟定各种可靠性试验方案,要进行元器件失效分析,制定可靠性培训技术,要走访用户,以及制定出单位贯彻执行的可靠性规章制度等等。 可靠性管理机构设置形式有多种,一种是在设计部门成立可靠性研究室,一种是在全质办设专人来
8、管,另一种是在检验部门设专人来管,对小产品由线路主管来兼管可靠性等等。总之,可靠性必须有专人来管理。这几种管理方式,将可靠性管理人员设在设计部门最为合适,最能贯彻实施可靠性各项任务。目前一个较为复杂或大型产品一般设有三师:线路主管设计师、结构主管设计师和工艺主管设计师,现在又增加一个可靠性主管设计师。可靠性主管设计师首先是线路设计人员,懂设计又懂可靠性。可靠性主管设计师要有职有权,制定的各种规章制度才能贯彻实施。可靠性主管设计师从设计抓起,抓源头、抓根本,这就保障了产品可靠性。 目前国内还没有“可靠性工程师”这一职称,原因有三: 1)胜任“可靠性主管设计师”这一职称的人员很少,且他们已取得线路设计高级工程师等职称; 2)国内还没有能评审这一职称的机构; 3)对可靠性工作不重视,认为是可有可无的事情。 美国企业很重视产品的可靠性,产品可靠性工程师待遇也高,达 10 万美元/月左右,这在国内是不可想象的。 1. 可靠性发展趋势 主要有以下几个发展方向: 1. 低可靠性元器件组成高可靠性系统的方法 2. 从故障修理计划预防维修无维修设计研究 3. 可靠性强化试验 4. 加速可靠性试验 5. 软件可靠性研究 6. 应用可靠性工程技术后效益的增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