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疼痛诊疗学第三版 目录第一章 绪论 1第一节 疼痛的概念与疼痛治疗的意义 1一、疼痛的概念 1二、疼痛诊疗的意义 2第二节 疼痛诊疗发展史 2一、疼痛学简史 2二、我国现代疼痛学的发展与成就 3第三节 疼痛诊疗的范畴 4一、慢性疼痛 4二、急性疼痛 5三、癌性疼痛 5第四节 疼痛的分类 5一、根据疼痛发生部位分类 5二、根据疼痛的性质分类 6三、根据疼痛的原因分类 6四、根据疼痛的持续时间分类 7五、疼痛的五轴分类法 7第五节 疼痛治疗的伦理观 7一、疼痛治疗的道德规范 7二、疼痛治疗的伦理观 8三、完善告知义务,和谐医患关系 8第二章 疼痛的基础理论与知识 10第一节 概述 10第二节 疼痛
2、的外周机制 11一、初级传入纤维和伤害性感受器 11二、外周敏化 13三、其他外周机制 17第三节 疼痛的中枢机制 18一、中枢敏化 18二、脱抑制和扩大的易化 21三、结构重组 23第三章 疼痛的诊断学基础 25第一节 疼痛病史采集 25一、一般资料 25二、发病的原因或诱因 25三、疼痛的特征 25四、病程 26五、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 26第二节 疼痛患者的体格检查 26一、头面部检查 26二、颈项部检查 26三、肩及上肢检查 27四、胸、背、腹部检查 27五、腰、骶、臀部检查 28六、髋与下肢检查 29第三节 疼痛的影像学诊断 30一、X 线检查 30二、CT 检查 31三、MRI
3、检查 31四、ECT 检查 32五、超声检查 33六、医用红外热像图 33七、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PET)34第四节 疼痛的实验室诊断 34一、血液检查 34二、红细胞沉降率(ESR)检查 35三、抗链球菌素“0” (ASO )试验 35四、类风湿因子(RF)检查 35五、尿酸(UA)检查 35六、C-反应蛋白(CRP )检查 35七、神经传导速度(NCS)测定和肌电图(EMG)检查 36八、体感诱发电位 36第五节 疼痛的测量与评估 36一、疼痛的测量方法 36二、疼痛的心理学评估 38第四章 疼痛的药物治疗 41第一节 非甾体抗炎药 41一、阿司匹林 41二、吲哚美辛 42三、布洛芬
4、43四、双氯芬酸钠 43五、酮洛酸 44六、美洛昔康 44七、塞来昔布 44八、帕瑞昔布 44九、氟比洛芬酯 45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 45一、地塞米松 45二、泼尼松龙 46三、甲泼尼松龙 46四、利美达松 46五、曲安奈德 46六、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 47第三节 阿片类镇痛药 47一、吗啡 47二、哌替啶 48三、芬太尼 49四、羟考酮 50五、布托啡诺 50第四节 类阿片类镇痛药 51曲马多 51第五节 抗癫痫药 51一、卡马西平 52二、加巴喷丁 52三、普瑞巴林 53第六节 抗抑郁药 53一、阿米替林 53二、多赛平 54三、氟西汀 54四、帕罗西汀 54第七节 局部麻醉药 55一、利
5、多卡因 55二、布比卡因 55三、罗哌卡因 55四、氯普鲁卡因 56第八节 其他药物 57一、神经破坏药 57二、骨骼肌松弛药 57三、可乐定 58四、氯胺酮 58五、维生素 59六、胶原酶 59七、高乌甲素 59第五章 疼痛的神经阴滞与局部注射治疗 61第一节 神经阻滞治疗 61一、眶上神经阻滞 61二、眶下神经阻滞 62三、上颌神经阻滞 62四、下颌神经阻滞 63五、腭大神经阻滞 64六、舌咽神经阻滞 65七、半月神经节阻滞 66八、星状神经节阻滞 67九、肋间神经阻滞 68十、椎旁神经阻滞 68十一、腰交感神经阻滞 70十二、腹腔神经丛阻滞 71十三、上腹下神经丛阻滞 72十四、肩胛上神
6、经阻滞 73十五、腋神经阻滞 75十六、硬膜外神经阻滞 75十七、蛛网膜下腔神经阻滞 76附:患者自控镇痛 77一、PCA 的给药途径 77二、PCA 的药物选择 77三、PCA 的不良反应 77四、PCA 的适应症 77五、PCA 的优点 77六、舒芬太尼 PCA 的临床应用 77七、瑞芬太尼 PCA 的临床应用 78第二节 疼痛的局部注射疗法 79一、治疗机制 79二、治疗部位 80三、局部注射疗法禁忌症 80四、药物 80五、注意事项 81六、治疗方法 81第六章 微创介入手术治疗 83第一节 椎旁及椎间孔微创介入治疗术 83一、椎旁微创介入治疗 83二、椎间孔微创介入治疗术 84第二节
7、 椎间关节内缘硬膜外侧间隙介入治疗 84一、应用解剖 85二、操作技术 86三、适应症 86四、并发症及其防治 87第三节 臭氧介入治疗 87一、作用机制 87二、适应证、禁忌症 88三、操作技术 88四、并发症 88五、臭氧注射与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的联合应用 88第四节 射频介入治疗 88一、射频介入治疗的机制 88二、射频介入治疗的方法 89三、适应证 89四、禁忌证 89五、射频介入治疗在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应用 90六、 、射频介入治疗在神经痛的应用 90七、神经射频介入治疗的注意事项 91第五节 激光介入治疗 91第六节 胶原酶化学溶解术 91一、作用机制 91二、适应证 92三、禁忌
8、证 92四、操作技术 92五、并发症 93第七节 旋切介入治疗 93第八节 椎间盘水刀切吸术 93第七章 疼痛的其他治疗方法 95第一节 疼痛的神经外科治疗 95第二节 疼痛的物理治疗方法 96一、电疗法 96二、光疗法 99三、超声波疗法 102四、冷冻疗法 103五、医疗体育 103第三节 影响疼痛的心理治疗 104一、影响疼痛的心理因素 104二、心理治疗的基本方法 105第四节 疼痛的针刀疗法 106一、针刀疗法的机制 106二、针刀疗法的一般操作方法 106三、针刀疗法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107四、针刀疗法的注意事项 107第五节 疼痛的中医、针灸治疗 108一、疼痛的中医疗法 108
9、二、疼痛的针灸疗法 109第八章 头面部痛 112第一节 概述 112一、头痛的发生机制 112二、头痛的分类 113第二节 偏头痛 113一、病因及病理生理 114二、临床特点 114三、偏头痛的分类和诊断 114四、偏头痛的治疗与预防 116第三节 紧张型头痛 117一、病因及病理生理 117二、临床特点 118三、诊断标准 118四、治疗 119第四节 丛集性头痛 119一、病因及病理生理 120二、临床特点 120三、诊断标准 120四、治疗 121第五节 颈源性头痛 121一、颈源性头痛的定义 121二、颈源性头痛的发病机制 122三、颈源性头痛的临床表现 122四、颈源性头痛的诊断
10、标准 123五、颈源性头痛的鉴别诊断 124六、颈源性头痛的治疗 124第六节 三叉神经痛 125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25二、临床表现 126三、伴随症状 126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26五、治疗 127第七节 舌咽神经痛 129一、解剖及生理 129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29三、临床表现 129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30五、治疗 130第九章 颈、肩、上肢疼痛的治疗 132第一节 颈椎病 132一、病因与病理 132二、颈椎病的分型与诊断 132三、治疗 135第二节 颈椎间盘突出症 136一、病因与病理 136二、临床分型 136三、治疗 137第三节 颈源性神经痛 137一、枕大神经痛
11、 137二、小关节源性颈肩背牵涉痛 138三、颈源性神经痛的治疗 138第四节 肩周炎 139一、病因 139二、症状 139三、体征 139四、影像学检查 140五、治疗 140第五节 肱骨外上髁炎 140一、病因 140二、临床表现 140三、体征 140四、鉴别诊断 141五、治疗 141第六节 腕管综合征 141一、病因 141二、症状 141三、体征 141四、特殊检查 141五、治疗 141第七节 腱鞘炎 142一、病因 142二、症状 142三、体征 142四、治疗 142第十章 胸腹部疼痛 144第一节 概述 144一、病因与常见疾病 144二、急性腹痛 144三、治疗原则 1
12、45第二节 肋间神经痛 146一、病因 146二、症状、体征 146三、诊断 146四、治疗 146第三节 肋骨软骨炎 147一、病因 147二、症状、体征 147三、治疗 147第十一章 腰部痛及下肢痛 148第一节 概述 148一、腰腿痛的病因 148二、分类 148三、临床表现 149第二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 149一、病因及病理生理 149二、分型 150三、临床表现 151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52五、治疗 153第三节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155一、病因与病理 155二、临床表现 155三、诊断及鉴别诊断 155四、治疗 155第四节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156一、病因 156二、病理
13、 156三、临床表现 157四、诊断 157五、治疗 157第五节 跟痛症 158一、病因与病理 158二、临床表现 158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59四、治疗 159第十二章 风湿痛与软组织疼痛 160第一节 类风湿性关节炎 160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60二、临床表现 160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61四、辅助检查 161五、治疗 162第二节 纤维肌痛综合征 163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63二、临床表现 164三、辅助检查 164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64五、治疗 165第三节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 166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66二、临床表现 166三、诊断与鉴别诊断 167四、治疗 167第
14、四节 强直性脊柱炎 168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68二、临床表现 168三、辅助检查 169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69五、治疗 170六、预后 171第五节 痛风 171一、病因与病理生理 171二、临床表现 172三、辅助检查 173四、诊断与鉴别诊断 173五、治疗 173第十三章 神经病理性疼痛 176第一节 概述 176第二节 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176一、定义及分期 176二、发病机制 177三、临床特点 177四、治疗与预防 177第三节 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 179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79二、临床表现和诊断 179三、CRPS 的治疗 181第四节 糖尿病性神经病变 1
15、82一、病因和发病机制 182二、病理生理 182三、临床表现 182四、诊断和鉴别诊断 183五、治疗 183第五节 其他神经病理性疼痛 184一、手术后疼痛综合征 184二、幻肢痛 185第十四章 癌性疼痛 188第一节 癌痛的病因、评估与诊断 188一、癌痛的病因 489二、癌痛的评估与诊断 190第二节 癌痛的治疗 191一、癌痛治疗原则与目标 192二、癌痛的药物治疗 192三、癌痛的神经阻滞与介入治疗 197四、患者自控镇痛 198五、癌痛的其他治疗 199六、常见癌痛综合征与顽固性癌痛的治疗 200第十五章 手术后疼痛 203第一节 手术后疼痛对机体的影响 203一、术后疼痛对生
16、理的影响 203二、术后疼痛的慢性影响 204三、术后镇痛的意义 204第二节 术后镇痛的方法 204一、超前镇痛 205二、多模式围术期镇痛 205三、阿片类药物镇痛 205四、患者自控静脉镇痛 206五、非阿片类药物镇痛 206六、硬膜外镇痛 207七、骶管阻滞镇痛 208八、单次鞘内阿片类药物镇痛 208九、周围神经阻滞 208十、胸膜间局部镇痛 208十一、关节内镇痛 209十二、非药物性治疗方法 209第十六章 分娩镇痛 210第一节 分娩疼痛的原因 210一、分娩疼痛有关的神经分布 210二、分娩的机制 210三、分娩痛产生的原因 211四、分娩痛的特征及其对母体的影响 212第二节 镇痛药物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 213一、药物通过胎盘的转运 213二、麻醉性镇痛药对胎儿的影响 213第三节 镇痛药物与分娩镇痛对母体的影响 214第四节 分娩镇痛的方法 214一、椎管内神经阻滞分娩镇痛 214二、静脉给药分娩镇痛 218三、氧化亚氮吸入分娩镇痛 219四、局部神经阻滞分娩镇痛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