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篇 总论篇,第1章 交通运输发展史(P1-20) 第2章 交通政策概论,第1章 交通运输发展史 2 公路运输发展史(P8),第一阶段公路的出现与普及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 第二阶段公路的改善阶段,从20世纪30年代到50年代。 第三阶段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高速发展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 第四阶段公路综合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2.1 世界公路交通,2公路运输发展史 (P9),第一阶段:20世纪上半叶(1906年至1949年)。此阶段公路建设的发展进程极其缓慢,这与近代中国落后的经济与政治因素影响是分不开的。 第二阶段:1949年至1978年。此阶段全国
2、公路通车里程增长较快,达到89万km,与当时国内汽车工业水平和缓慢的经济发展相比,总体上尚能适应。 第三阶段:1978年至1995年。这一阶段国民经济恢复较快,交通出现紧张,交通运输系统内结构不合理问题逐渐暴露。 第四阶段:1995年到目前为止。这是我国公路交通事业快速发展的时期。,2.2 中国公路交通,3 海运交通发展史,海运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同航海技术的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早在15世纪,航海技术已有很大的发展:1)哥伦布(14511506);2)达伽马(14601520);3)麦哲伦(14801521);4)郑和。 此后,在测定航位、绘制海图等方面也有长足进步。,3.1 早期海上运输
3、(P11),3 海运交通发展史,19世纪末逐步具备现代船舶的雏形。 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以及发生的重大海难,加速了科技前进的步伐 21世纪,海运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1)海运在运输业中的地位仍然看好。 (2)海运中心正在向亚洲倾斜。 (3)船用能源会有变化。 (4)科技将使水运更快发展。(5)船岸关系中,岸对船的管理会加强。,3.2 近、现代航海运输,3 海运交通发展史,密西西比河 莱茵河、尼罗河 长江 运河(粮、盐、媒),3.3 内河航运,4 航空运输发展史(P15),纵观航空交通运输的发展,可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第一阶段为1903年以前,人类不断探索各种飞行器。 (2)第二阶段从飞机
4、的发明到20世纪40年代,主要为军用航空。 (3)第三阶段从20世纪40年代至今,民用航空运输得到了空前发展。,4.1 世界航空运输,4 航空运输发展史,第一架飞机和首座机场 我国第一所航空学校 第一个正规的飞机制造厂 “中国航空公司”成立,标志着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开始 1950年8月1日中央军委民航局成立,中国的民用航空史揭开了新的一页,4.2中国航空运输,5 管道运输发展史(P18),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管道运输流体的国家,现代管道运输起源于美国 (1)第一阶段管道运输的起步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末。 (2)第二阶段迅速发展时期,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70年代。 (3)第三阶段管
5、道输送油气技术、管道施工建设技术以及配套的经营管理和自动化监控技术等,均已达到较成熟的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5.1 世界管道运输,5.2 中国管道运输,政策是为实现某一个历史阶段或一个时期的某种目标而制定的行为准则。 交通政策,是指在交通运输领域里的政策,交通政策作用于市场环境和适应环境两个侧面,交通政策是经济政策的一部分。交通运输部门作为产业较容易出现垄断,常常导致国家的介入,从而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第2章 交通政策概论导言(P21),交通政策的指标环境常见的有乘客满意度、车厢拥挤度、乘客自助度和旅行总时分等。由于交通政策总体上属于上层建筑,它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
6、当前或未来交通的某种意图,可以用很多种表现形式出现。 如法令、法规。 交通政策必须和交通密切关联领域的经济政策结合在一起考虑,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第2章 交通政策概论导言,1 交通政策的特点和内容 (P22),对于交通运输部门来说,对运输业的强制性规则是一直存在的。与其它产业相比,强制性规定的范围、涉及内容要广泛的多。特点主要有: (1)交通政策与经济政策。(2)交通行业与垄断行业。 (3)交通市场与政府介入。 (4)交通政策与市场环境。 (5)交通运输与资金配置。,1.1 交通政策的特点,交通政策过程内容包括政策目标的设定、政策选择、政策手段、政策实施等。 交通政策,属于经济政策的一部分,
7、它的目标也是经济政策的目标,它是一种直接的或间接的规定。,1 交通政策的特点和内容,1.2 交通政策的主要内容,1 交通政策的特点和内容,1.2 交通政策的主要内容,最基本目标优化交通结构 第二个目标改善地区差别 重要目标保护环境,1 交通政策的特点和内容,1.2 交通政策的主要内容,实施交通政策 采用直接、间接两种手段 直接手段有国有形式、公有形式的制度或投资等 间接手段包括有设置规章、税法和给予补助等,例:研究组成交通政策的执行机构;,1 交通政策的特点和内容,乘客满意度 车辆拥堵率 拥堵率是指实际乘客与设计乘客定员之比值。 乘坐自由度 旅行总时分例东京市,1.3 交通政策的指标环境,国家
8、集团文件 国家集团(联盟)的议定书、内部协议、备忘录形式 国际会议文件 国际有关会议文件对交通政策做出的规定 国家文件 国家的法律、法案、法规、国家综合开发计划等形式 地方政府文件 地方政府的文件形式,2 交通政策的表现形式,2 交通政策的表现形式,交通部文件 政府交通部门的法令、法案或白皮书的形式 相关部委共同制定的文件 由政府各相关部门共同制定的文件,以方针、标准、措施、纲要、建议等形式出现 专家组文件 政府决策部门委托的专家组的报告形式,3 交通政策的具体目标和影响因素,缓和通勤、通学的交通拥堵 旧线改造、新建铁路 公交优先 公交专用道路 分时段通勤 促进地区间的交流 长距离高速交通网
9、干线铁道网络高速公路网 海上交通系统,3.1 交通政策的具体目标,3 交通政策的具体目标和影响因素,3.1 交通政策的具体目标,丰富休闲内容 实现高质量的运输服务 旅客运输 物流服务 年老、残疾人服务 改进地球环境 如采用单位运量二氧化碳等废气排放量小的交通方式,3 交通政策的具体目标和影响因素,国家经济的发展战略 运量的需要 经济交流和资源流通 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运输业的发展阶段的影响 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实行不同的运价政策,3.2 交通运输政策的影响因素,3 交通政策的具体目标和影响因素,3.2 交通运输政策的影响因素,国家的安全稳定 全天候、大运量的铁路运输 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上起到了
10、重要作用 地理、资源条件,4 交通与区域经济,自古以来的各种产业,其生存基础的最根本的条件是交通。交通连接产地与消费市场,交通问题的根本是交通经济问题. 交通运输业对促进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是有巨大贡献的。,4.1 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4 交通与区域经济,4.1 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交通的发展离不开对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对交通设施的投入也会被视为社会资本 不太可能由某个企业来承担,所以大多数的情况下得由中央或地方政府投入资金。,4 交通与区域经济,区域发展的快慢取决于交通条件的优劣 区域经济的发展所产生的活力变成了新交通方式发展的原动力,新交通方式又萌生出巨大的经济活力例:日本三大都市圈
11、,4.2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交通方式的变革,4 交通与区域经济,今交通的变革,使城市或农村都发生了剧变,带来了区域上生产力的重新布局 交通政策的制定者需有一个超前适应未来交通的理念 兼顾地方 有益交通弱者 中央和地既有分工、又有联系,4.2 区域经济的发展与交通方式的变革,4 交通与区域经济,交通是支持人类社会的基础,从根本上说,与社会相关联的交通设备改造一直在进行着。交通与社会经济密不可分 国家的交通投资奉行国家、省、地区三级管理体制,4.3 社会资本ABC,4 交通与区域经济,社会资本投资对策方面同样也存在三级分担的意向,即社会资本 ABC论之说A类适用于新干线、高速公路、主要空港、海港等能
12、影响全国的社会资本,出资主体通常是中央政府; B类适用于地方支线铁路、地方公路、地方性港口等,其影响面限于一定地域的,出资主体是省、市政府;C类仅适用于城镇道路、人行立交桥等交通设施,出资主体是城镇相关管理机构。,4.3 社会资本ABC,4 交通与区域经济,社会资本A会对产地的经济活动会产生较大影响,而社会资本C仅有助于给居民带来安居乐业。 交通政策的选择是一项伴随着巨额投资的重大事件,它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目的,4.3 社会资本ABC,4 交通与区域经济,4.3 社会资本ABC 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的交通政策 在交通需求量小的地区,政策与最终需求者之间的距离还不小,课外习题,试举例说明世界各国
13、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解决了某个具体的交通问题?,课外习题 试举例说明世界各国采取什么样的政策解决了某个具体的交通问题?(500字800字),提示 1.有利于综合交通的协调与发展。 2.有利于交通运输的投资、建设、运营、维修。 3.有利于环境保护等社会问题的解决。 4.有利于交通可持续发展。 5.有利于保护弱势群体。 6.有利于交通方式的合理分工与交通政策的调整。 7.有利于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佳分配 8.有利于实现交通方式的跨越式发展,第一篇 总论篇,第3章 世界交通政策发展动向,第二篇 交通管理篇,第5章 交通运输价格,第4章 交通运输管理体制,第一篇 总论篇,第3章 世界交通政策发展动向3.1 美
14、国交通政策 3.2 俄罗斯交通政策 3.3 日本交通政策 3.4 欧盟交通政策 3.5 世界城市交通政策动向,第一篇 总论篇,第3章 世界交通政策发展动向,世界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交通。交通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于经济、生产的需要。“征服自然”的生存发展理念,逐渐被“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取代。从某种角度来说,交通政策将会主宰世界交通方式的良性互动。 实现综合运输、倡导“以人为本”、研发新型交通等领域,已经或正在酝酿推行许多交通与运输政策。,导言,各国的交通政策,美国俄罗斯日本 欧盟,美国运输业发展概况,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水路运输 铁路运输(到1920年全美铁路运输线路达40多万公里) 公
15、路、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综合运输,3.1 美国的交通政策,1 实行资助和扶持运输业的政策:分为二阶段:(1)补贴阶段(2)国家运输规划阶段(1966年成立综合性的运输部),2 不同交通方式的政策导向,实行资助和扶持政策,美国运输业属于政府高额资助和扶持的产业。每年对运输系统的资助和扶持费用超过6000亿美元。 美国政府的资助和扶持政策低息贷款担保贷款税收优惠各种补贴,政府提供一定额度的贷款担保。 铁路均为上市公司 各公司还可以发售债券来筹集基金(长期债券可达30年)。 铁路以运输设备做抵押,向银行借贷。 货运铁路将收入的20%用于铁路的改造。,铁路贷款担保政策,公路新融资政策,增加机动车燃料税
16、;汽车销售税、汽车登记费等税费; 充分利用暂时闲置的公路财政资金; 扩大债券发行; 鼓励土地所有者和开发商捐赠路权; 对公路沿线新建住宅及商业设施征收建设开发费; 对公路沿线原有设施征收工程受益费; 对收费公路沿线土地征收土地增值税; 鼓励私人出资建设收费公路等。,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补贴政策,美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使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城市交通运输法” (1974年到1980年先后四次修改联邦公共交通法。) 给城市公交2/3的运营补贴 大幅度增加政府拨款(每年多达30多亿美元) 政府拨款部分款源来自高速公路信托基金。,改善机场与航线法令,建立特别航空信托基金,作为改善机场和航线的经费来源。
17、(1970年) 提高联邦对修建机场的补贴比例:19821987年政府拨款190亿美元,水路:征收航道燃料税与发行债券政策,“商用海运法” (1970年) 制定政府担保贷款和抵押债券计划 对主要内河征收航道燃料税,让使用者负担改进河道的部分开支 把内河航道作为国家基础设施的一部分,政府投资不需偿还。 发行债券成为港口筹集建设资金的一个重要来源,2 美国政府对运输业的监管,目的:保护竞争,反对垄断; 监管的 4个阶段: 缺少监管 对运输垄断进行监管 对运输竞争进行监管 放松监管,概况: 铁路:保持一定优势 公路:主要大城市建成了立交和全封闭环城高速公路 内河: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航运网 航空:城际运输
18、中具有优势 管道:发达,3.2 俄罗斯的交通政策,执行以铁路为主的交通运输投资计划。铁路40.07%, 公路33.47%,海运10.27%, 民航7.87%。 各种运输方式的投资来源与投资方向铁路 国家财政预算计划拨款为主变为自筹为主 民航 由国家投资,补贴贷款利息,提供国家担保海运 投资购买船只,建设港口,3.2 俄罗斯的交通政策,3.2.1 投资政策,3.2 俄罗斯的交通政策,运价由国家直接控制 定价原则:抵补基础设施养护维修和运营的支出。 对垄断性部门运价:统一定价和宏观调控策略; 对竞争性部门运价:根据竞争市场的发展情况分阶段逐步放开,减少价格控制因素,3.2.2 运价政策,3.2 俄
19、罗斯的交通政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采取增加税收的政策。 在交通部门,运输企业纳税总额逐年增加。运输企业向各级部门的纳税额,超过了对运输企业的预算投资,与主要的工业部门的纳税额相当。 后果: (1) 降低了运输企业在国际运输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一些船运部门为了避税,甚至在国外进行船只注册。,3.2.3 税收政策,接受国土计划的指导:注重交通运输的整体规模和布局; 每个五年经济计划:注重一定时期内实现交通运输规模和布局的具体建设工程,3.3 日本的交通政策,3.3 日本的交通政策,1 “国土综合开发法” (20世纪中叶的交通政策) 2 “第二个全国综合发展计划” (改善港口和主要交通干线的
20、交通政策)、1970年颁布全国建设新铁路干线法(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3 “第三个全国综合发展计划” 、重点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综合主干线结构 ,形成立体交通网 (经济稳定增长时期) 4 “第四个全国综合发展计划” 、建立全国范围内的综合密集交通网,国家交通网络从树干型转为全面覆盖型 (面向21世纪的交通政策 ),3.3.1 经济发展各时期的交通政策,3.3 日本的交通政策,两个层次,一是中央部门的管理;二是地方的分级管理。 中央部门:国土厅、国家政策厅、建设省、运输省。 国家对从事公共服务的企业活动有一些规定和限制。表现为实行价格管制、国家制定标准价格制度,3.3.2交通管理相关政策,交通运输在促
21、进欧洲统一上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1958年的罗马条约中,就制定了欧共体内陆运输的共同运输政策作为主要宗旨。 将交通运输领域置于重要地位。,3.4 欧盟的交通政策,3.4 欧盟的交通政策,横贯欧洲的交通网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促进公共交通事业(绿皮书) 3.4.3扶持集装箱运输 简化过境手续减轻联运税率 3.4.4强化环境标准(给予交通环保补助金政策),3.4.1 执行欧洲统一市场的运输体系化政策 车辆规格标准化、 国际道路运输自由化、 协调汽车税和燃料税,3.4.2有效的交通需求管理,推行国际标准政策,德国交通运输政策,德国交通运输政策的变迁 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 经验和教训,德国交通运输
22、政策的变迁,1992年(德国统一后开始执行全国交通网发展规划)以前,联邦德国政府一直奉行重公路运输、轻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的交通运输政策 这一交通政策带来的社会问题和环境负担,主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 1993年德国交通能耗首次超过工业部门; 汽车大量的能耗造成了大量的尾气排放,构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 公路交通事故频发 ; 公路交通堵塞已成为一大灾难。,综合化交通运输政策,交通运输政策应从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个主要视角进行综合考虑。 任务:确保人们的出行和物资运输,同时把交通发展所产生的负面后果限制在可承受的程度内。,政策目标,(1)货运方面:使公路货运所占市场份额从1997年的63.5降到20
23、15年的61.5,同时使铁路货运所占市场份额从1997年的19.6升到2015年的24.3。(2)客运方面:使公路客运从1997年的79.6降到2015年的79.2,同时使铁路客运从1997年的7.8升到2015年的8.7。,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德国政府在推行综合化交通运输政策中所采取的各种措施贯穿于以下两个主要思想: (1)把投资政策作为宏观控制各种交通设施规模的“调节螺钉”,力图使德国国内的经济增长与载重卡车交通量的同步增长关系“脱钩”。 (2)为各种运输方式建立公平竞争的环境,使每种交通工具的外部成本逐步实现内部化,即谁引起的外部成本由谁承担。具体措施是利用税收杠杆的导向作用,限制公路运
24、输。,税收政策,税收是德国政府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政府按照政策目标实行宏观调控的有力手段。 20世纪90年代以来德国政府逐步加大了利用税收杠杆的调整力度,为各种运输建立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限制公路卡车运输,以实现部分货运从公路向铁路运输和内河水运转移的目标。 德国政府已出台和准备出台的征税措施有: (1)矿物油税。 (2)生态保护税。 (3)汽车税。(4)公路使用费。,结论和建议,1.制定可持续的交通运输政策,应该根据国情,从经济、社会和生态3个主要视角进行综合全面考虑。 2. 实现技术创新,从根本上改变铁路传统的生产方式,提高铁路的效率、降低运输成本是不可忽视的决定性因素。这方面德国铁路不如美国铁路和日本铁路。 3.交通运输政策应该用投资政策和税收政策来体现,政策规定要连续、透明、具体、有预见性,与政策目标密切联系。我国交通运输业目前的投资和税收政策不完善,带有不少随意性,这方面德国的经验值得学习。,3.5 世界城市交通政策动向,控制交通流量 拓宽投资渠道 关注城市公交 强化环境保护,提倡平等竞争 实现综合运输 倡导“以人为本” 研发新型交通,思考题,1.世界主要国家采取哪些政策控制交通流量? 2.我国交通运输领域有哪些做法与“以人为本”的理念相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