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伤寒及副伤寒 Typhoid 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学院何江龙,伤寒: typhoid fever,定义(概述):由伤寒沙门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故也称之为:肠伤寒,肠热病(enteric fever)。,伤寒: typhoid fever,临床特征: 持续发热 相对缓脉 肝脾肿大、玫瑰疹,白细胞数减少 伴随全身中毒症状:神经系统和消化道中毒症状 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命名,西医:typhoid fever typhus 中医:伤寒意指为寒所伤,包括有畏寒发热症状的疾病。,1659年,英国内科医生 Thomas Willis首先描述
2、具有持续发热、相对缓脉、神经系统中毒症状、脾肿大、玫瑰疹,少数病例可并发肠出血和肠穿孔等临床特征的疾病,称之为typhoid fever,并将其从typhus中分离出来。,“战争瘟疫”-战争的附属物 传播媒介:虱子 病原体:普鲁娃立克次体 临床表现:起病急骤,5-6日鲜红色淤点样 皮疹,可遍布全身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增高, 外斐氏反应阳性,斑疹伤寒 Typhus,1873 英国内科医生William Budd阐明了伤寒的发病本质,认识到它的传染性,基本病理变化是小肠淋巴组织的增生、坏死。,病原学 (Etiology),1877年 Karl Joseph Eberth和 Robert
3、Koch从伤寒病人粪便中分离出一种短小、有鞭毛、能运动杆菌,,1884年 Georg T. A. Gaffky年进一步证实是伤寒的致病菌。,1885年美国病理学家及兽医Daniel E. Salmon d.在美国猪霍乱流行时分离到猪霍乱杆菌 1913学术界规定将所有可运动的、有鞭毛、相似生物学结构和血清型反应肠杆菌,命名为沙门菌。,罗伯特科赫(1843-1910),Robert Koch,重要贡献:首次证明了一种特定的微生物是特定传染病的病原,阐明了特定细菌会引起特定的疾病,制定了科赫法则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炭疽热的病原细菌炭疽杆菌 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伤寒杆菌; 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蒸汽杀菌法;
4、 世界上第一次分离出结核病细菌; (科赫现象) 世界上第一次发明了预防炭疽病的接种方法;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霍乱弧菌; 世界上第一次提出了霍乱预防法;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鼠蚤传播鼠疫的秘密; 世界上第一次发现了睡眠症是由采采蝇传播的。,形态学 morphologic characteristics,沙门菌属D群 革兰染色阴性,短杆状,有鞭毛 菌体裂解释放出内毒素-主要致病因子 在含有胆汁培养基中生长良好,伤寒杆菌电镜照片,生存能力:较强,伤寒杆菌在自然界中抵抗力强 耐低温 在水面中可存活1-3周,在粪便中可存活1-2月,在牛奶、肉类、蛋类及冰冻环境中可生存数月 对阳光、热、干燥、及酸敏感,阳光
5、直射数小时死亡,60度水中10余分钟或煮沸可灭菌,主要抗原,(1)菌体“0”抗原诱生相应 “O”抗体 (2)鞭毛“H”抗原诱生相应 “H”抗体 (3)表面“Vi”抗原诱生相应 “Vi”抗体,抗原性,测定病人血清中的“O”及“H”抗体有助于临床诊断。“Vi”抗体的效价较低,临床诊断价值不大,但90%带菌者“Vi”抗体阳性,因此,有助于发现伤寒的慢性带菌者。伤寒的慢性带菌者是引起伤寒不断传播或流行的重要传染源,因此测定“Vi”抗体有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流行病学Epidemioligy,1.传染源 :患者:2-4w内传染性最强,慢性带菌者:重要的流行病学意义 2.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暴发流行往
6、往是水源/食物受污染的结果,散发流行的传播途径是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蟑螂。 3.易感人群: 儿童及青壮年发病较多,老年人少见。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2%的病人可再次得病。 4.流行特征 :发生夏秋季。热带、亚热带地区多见,发展中国家多见,在我国解放后发病率及病死率逐步下降,均小于1%。 5.主要为细胞免疫:免疫力与血清O ,H ,Vi抗体无关,发病机制,伤寒沙门菌 胃 (胃酸杀灭作用)(未被胃酸杀灭者) 小肠(碱性环境、胆汁、营养物质) 繁殖 肠粘膜 淋巴管 回肠下段,回肠集合淋巴结 继续繁殖,经胸导管 血液循环(第一次菌血症:潜伏期),发病机制,伤寒沙门菌随血流进入肝脾、胆囊、骨髓等组织器官
7、单核-巨噬细胞内继续大量繁殖再次进入血流引起第二次菌血症(1-3W:初期和极期) 第3-4w(缓解期):肠壁溃疡形成,出血、穿孔 第5w(恢复期):溃疡愈合期,小肠淋巴结病变的时程: 1、髓样肿胀期:病程第一周,此期见回肠末段、孤立淋巴结的病变 2、坏死结痂期:病程第二周,极期。 3、溃疡形成期:病程第三周,形成溃疡(一般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出血、穿孔 4、溃疡愈合期:第四、五周溃疡愈合,不留疤痕。 注:肠道病变的范围与临床表现不成正比(如逍遥型伤寒)。,症状产生的机制,伤寒沙门菌释放内毒素 激活单核-巨噬细胞释放 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 持续发热、表情淡漠、相对缓脉、WBC减
8、少等,发病条件,1、伤寒菌的感染量及毒力: 109 ,95%发病,10540%发病 2、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如细胞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因素如胃酸过低,肠道菌群紊乱,重度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病理解剖,伤寒的病理特点:为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增生反应。其中以肠道淋巴组织、特别回肠下段的集合淋巴结及孤立淋巴滤泡病变最显著。根据这一病理特点,按肠道淋巴组织病变的进程各阶段与产生相应临床表现来讨论。伤寒整个病程为五周:,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s,潜伏期:7-23天,一般为7-14天 典型伤寒临床表现分为四期,五大临床特征,但随着抗菌药物应用及患者免疫状态改变,不
9、典型病例增多,误诊率增多。,初期:病程第1周,发热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缓慢起病,体温阶梯上升,3-7天体温达到39-40度 可有全身不适,酸痛,乏力,消化道症状,上呼吸道症状 右下腹轻压痛 肝脾肿大:部分,极期:2、3病周出现典型伤寒临床表现。,1. 持续高热: a. 2周以上,以稽留热为主。少数为弛张热,不规则热型 b. 产生原因:病灶中的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 粒细胞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所致 c. 抗生素、激素(退热剂)等常使体温变得不规则,2.循环系统表现:相对缓脉,副交感神经紧张引起,如有心肌炎可增快,非伤寒独有,重脉,重脉:正常脉搏降支有一小幅上升波,波幅低,不可触及,若此波增大并可触及,有
10、如脉搏重复,故名重脉。系末梢血管扩张引起:内毒素影响,非伤寒独有,3.神经系统症状,(1)伤寒面容:精神恍惚,表情淡漠,呆滞,反应迟钝,耳鸣、重听、听力下降(2)虚性脑膜炎:谵妄、昏迷、颈项强直产生机制:内毒素的致热和毒性作用,4.玫瑰疹,多见于病程7-14天(约半数病人出现) 淡红色斑丘疹,直径2-4mm 分批出现,多在10个以下 多见于胸腹部、肩背部,四肢罕见 2-4天内消失机理:伤寒杆菌栓塞表皮毛细血管所致,玫瑰疹,5.消化道症状,腹部隐痛:右下腹多见 右下腹深压痛 便秘多见 腹泻少见(10%),6.肝脾肿大,起病1周前后出现,质地软 随病程好转而回缩,大多预后良好 可伴有肝功能异常 脾
11、大肝大,缓解期:第四病周,患者食欲明显改善 体温呈弛张热,逐渐下降,病情开始好转 肿大的脾脏开始回缩 患者消瘦虚弱,同时容易发生肠出血、肠穿孔,恢复期:第五病周,细菌被消灭,症状逐渐消失,组织逐步修复。1个月左右完全恢复。,不典型伤寒:,1. 轻型 :T 38C左右,病程短,1-3w恢复 2. 迁延型:发热持续时间长,5w甚至数月 3. 逍遥型 :毒血症状轻,常以肠道并发症首发 4. 暴发型 :急起畏寒、高热,毒血症状重,休克、或DIC,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肝炎,中毒性心肌炎,儿童伤寒特点,1、急起,弛张热多见 2、轻症多见 3、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明显 4、肝脾肿大突出 5、并发支气管炎和支
12、气管肺炎较多 6、外周血:WBC一般不减少,也可增加,老年人伤寒特点:体温多不高,临床表现不典型,神经系心血管系统中毒症状重,易并发支气管炎和心功能不全,恢复慢,病死率高。,再燃和复发,复发:少数患者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现,血培养再度阳性。 原因:免疫力低,潜伏病灶的细菌繁殖活跃,再次入侵血流,多见于抗菌治疗不彻底 特点:可有多次复发,病情轻,病程短,并发症少 再燃:部分患者在病后2周体温开始 下降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再上 升,持续日后才回到正常,血培养阳性。 原因:菌血症未完全控制有关 特点:症状加剧,并发症 complication,1. 肠出血 :最常见,严重者可导致休克 2. 肠
13、穿孔 :最严重,好发于回肠末端 3. 溶血尿毒综合症:进行性贫血,黄疸加深,少尿、无尿,肾功能衰竭,可能与内毒素 诱发肾小球微血管凝血,促使红细胞破裂,导致肾血流受阻等,诊 断 Diagnosis,一、临床诊断:,以下情况可考虑伤寒: 1. 持续发热7天以上、体温阶梯上升呈稽留热、相对缓脉、伤寒面容(表情淡漠)、玫瑰疹、肝脾肿大、白细胞减少。 2. 持续发热7天以上,白细胞减少并有嗜酸细胞减少甚至消失的病人。如并发肠穿孔或肠出血对诊断更有帮助。,二、实验诊断,1.白细胞减少,30005000/dl,中性粒减少,嗜酸细胞减少或消失,与病情呈平行关系。血小板若突然下降,需警惕DIC或溶血性尿毒综合
14、症 2. 细菌培养:血、骨髓(12周)、粪、尿(34周)培养,有确诊意义。对已用抗生素者,取血凝块做培养。骨髓培养阳性率高于血,全病程,少受抗生素影响 3. 伤寒血清凝集试验(肥达反应第二周阳性) 1)肥达反应阴性不能排除伤寒 2)双份血清O抗体效价递增4倍,辅助诊断。 3)单份血清抗体效价O1:80,H、A、B、C1:160,有辅助诊断价值。,菌体抗原凝集试验,鞭毛抗原凝集试验,肥达反应(Widal reaction,WR),评价肥达反应结果时应注意以下6点: 抗原抗体的直接凝集反应 滴度:“0”抗体凝集效价在1/80或以上 “H”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或以上 “AH”抗体凝集效价在1/1
15、60或以上 “BH”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或以上 “CH”抗体凝集效价在1/160或以上,O抗体和H抗体区别,抗体 出现 消失 特点 O抗体 IgM 早 快 共同性 H抗体 IgG 晚 慢 特异性,接种过伤寒疫苗者体内“H”抗体可明显升高,无诊断意义 反应必须动态观察,每周检查一次,如效价显著递升,诊断意义更大 约有(0。10)10的伤寒病人始终不出现阳性反应,其中一部分是由于在发病早期已大量应用过抗生素,有的是由于应用了免疫抑制剂(如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的可能是轻型感染,个别人可能由于先天性体液免疫功能缺陷或老弱、婴儿免疫功能低下所致。,肥达反应假阴性,1.早期第一周,抗体尚未产生。 2.
16、全身情况差,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球蛋白缺乏者,而影响抗体产生。 3.早期应用有效抗菌药物,病原菌清除早、 抗体效价可能不高。 4.有10%30%的病人肥达反应始终呈阴性。,肥达反应假阳性,1.某些疾病如急性血吸虫病、败血症、结核病、风湿病、溃疡性结肠炎等。2.免疫学上的非特异性回忆反应。,鉴别诊断:,病毒感染 败血症 粟粒性肺结核 恶性疟 恶性组织细胞病,治 疗 Treatment,一、 一般治疗及护理,卧床休息, 注意卫生, 保持大便通畅, 胃肠道隔离。,注意要点,高热者不宜药物降温, 便秘者禁用高压灌肠和泻药, 腹泻者忌用鸦片制剂, 腹胀者忌用新斯的明。,二、 抗菌治疗,1.第三代氟喹诺酮类
17、药物,首选, 2. 第三代头孢菌素 :儿童和孕妇首选 3.磺胺类 复方新诺明(SMZ-TMP) 4.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 5.氯霉素,三、主要并发症的治疗,1.肠出血 2.肠穿孔 3.溶血尿毒综合症,按急性溶血和急性肾衰处理。,预 防 prevention,一、 管理传染源,病人:隔离治疗至粪便培养2次阴性,接触者医学观察2周,如有发热立即隔离。 带菌者检出:饮食行业血清Vi抗体超过1:20即可拟诊,大小便培养阳性可确诊。 带菌者治疗:疗程为四周,慢性胆囊炎、胆石症应作胆囊切除术。,二、切断传播途径:关键性措施,三管一灭个人卫生,三、保护易感人群,TAB三联菌苗:免疫期1年,部分保护Ty2
18、1a活疫苗:部分保护,伤寒与副伤寒鉴别要点,伤寒 副伤寒 潜伏期 较长,723d 较短,8-10d 起病 大多缓起 急起较多 消化道症状 轻:食欲减退、 重:呕吐、腹痛腹胀、便秘等、 腹泻多见中毒症状 全身中毒症状重,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自然病程45周 热程短,平均23周皮疹 病程7天 病程6天 肥达反应 “0”和“H”抗体 “O”“AH”“BH”抗体 培养 伤寒沙门菌 副伤寒沙门菌,副伤寒:副伤寒甲、乙、丙,副伤寒甲、乙 急性胃肠炎症状明显 热程较短 毒血症状较轻 玫瑰疹出现较早、较多、较大,色较深 肠出血与穿孔均少见 病死率较低 副伤寒甲的复发机会较伤寒多。 副伤寒丙临床表现复杂 表现为败血症型、伤寒或胃肠炎型 常见近徒性化脓性病灶 肠出血、肠穿孔少见,总结,伤寒是由伤寒杆菌菌体裂解所释放的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 全身病变: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增生性反应 局部病变: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病变 临床特征:发热、相对缓脉、中毒症状、玫瑰疹、肝脾肿大与白细胞减少 主要并发症:肠出血、肠穿孔 肥达反应有辅助诊断价值,而培养出伤寒杆菌确诊 经验治疗首选第三代喹诺酮类,儿童和孕妇首选第三年代头孢菌素,思考题,1.何谓肥达反应?试述影响肥达 反应的主要因素? 2.简述伤寒的临床病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