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 筑 给 水 排 水 及 采 暖 工 程室外采暖管道安装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ode for acceptance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Water supply drainage and heating works目 录1 一 般 规 定2 管道及配件安装 3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 四 室外供热管网安装1 一 般 规 定1.1 本章适用于厂区及民用建筑群(住宅小区)的饱和蒸汽压力不大于 0.7MPa、热水温度不超过 130的室外供热管网安装工程的质量检验与验收。1.2 供热管网的管材应按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注明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 管径小于或等于 40mm 时,应
2、使用焊接钢管。2) 管径为 50200mm 时,应使用焊接钢管或无缝钢管。3) 管径大于 200mm 时,应使用螺旋焊接钢管。1.3 室外供热管道连接均应采用焊接连接。2 管道及配件安装主 控 项 目2.1 平衡阀及调节阀型号、规格及公称压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后应根据系统要求进行调试,并作出标志。检验方法:对照设计图纸及产品合格证,并现场观察调试结果。2.2 直埋无补偿供热管道预热伸长及三通加固应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前应注意检查预制保温层外壳及接口的完好性。回填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检验方法:回填前现场验核和观察。2.3 补偿器的位置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按设计要求或产品说明书进行预拉伸。管道固定
3、支架的位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图纸,并查验预拉伸记录。2.4 检查井室、用户入口处管道布置应便于操作及维修,支、吊、托架稳固,并满足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2.5 直埋管道的保温应符合设计要求,接口在现场发泡时,接头处厚度应与管道保温层厚度一致,接头处保护层必须与管道保护层成一体,符合防潮防水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一 般 项 目2.6 管道水平敷设其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验方法:对照图纸,用水准仪( 水平尺)、拉线和尺量检查。2.7 除污器构造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和方向应正确。管网冲洗后应清除内部污物。检验方法:打开清扫口检查。2.8 室外供
4、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11.2.8 的规定。表 2.8 室外供热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项次项 目允许偏差检验方法 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 201 坐标(mm)埋 地 50用水准仪 (水平尺)、直尺、拉线敷设在沟槽内及架空 102 标高(mm)埋 地 15尺量检查管径100mm每 1m管径100mm 2管径l00mm3水平管道纵、横方向弯曲(mm)全长(25m 以上)管径100mm 10用水准仪 (水平尺)、直尺、拉线和尺量检查椭圆率 管径100mm 89 Dmax-Dmin Dmax管径100mm 5%管径100mm 4管径125100mm 54弯管折皱不平度(mm) 管径25040
5、0mm 7用外卡钳和尺量检查2.9 管道焊口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5.3.8 的规定。2.10 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 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2 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检验方法:观察检查。2.11 供热管道的供水管或蒸汽管,如设计无规定时,应敷设在载热介质前进方向的右侧或上方。检验方法:对照图纸,观察检查。2.12 地沟内的管道安装位置,其净距(保温层外表面)应符合下列规定:与沟壁 100150mm;与沟底 100200mm;与沟顶(不通行地沟) 5010
6、0mm;(半通行和通行地沟) 200300m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2.13 架空敷设的供热管道安装高度,如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下列规定(以保温层外表面计算);1 人行地区,不小于 2.5m。2 通行车辆地区,不小于 4.5m。3 跨越铁路,距轨顶不小于 6m。检验方法:尺量检查。2.14 防锈漆的厚度应均匀,不得有脱皮、起泡、流淌和漏涂等缺陷。检验方法:保温前观察检查。2.15 管道保温层的厚度和平整度的允许偏差应符合本规范表 4.4.8 的规定。3 系统水压试验及调试主 控 项 目3.1 供热管道的水压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检验方法:在试验压力下 10min 内压力降不大于0.05MPa,然后降至工作压力下检查,不渗不漏。3.2 管道试压合格后,应进行冲洗。检验方法:现场观察,以水色不浑浊为合格。3.3 管道冲洗完毕应通水、加热,进行试运行和调试。当不具备加热条件时,应延期进行。检验方法:测量各建筑物热力入口处供回水温度及压力。3.4 供热管道作水压试验时,试验管道上的阀门应开启,试验管道与非试验管道应隔断。检验方法:开启和关闭阀门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