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集).doc

上传人:tangtianxu1 文档编号:3235055 上传时间:2018-10-08 格式:DOC 页数:250 大小:273.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0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0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0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0页
四年级语文上册单元主题教学设计(全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0单元主题教学教案四年级上册学校 2教师 西宁市李积雄名师工作室2017.9编者的话:单元主题教学在工作室三批成员中得以扎实实践,取得了明显效果,其思想理念已经通过多种渠道影响到全市全省。为了达到研究成果共同分享,促进我县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工作室组织了三批成员共同编写了单元主题教学教案,陆续发送到各学校,供老师们学习、借鉴和运用。单元主题教学集“注提”实验、诱思探究教学、愉快教育、洋思、杜郎口、太谷课堂教学经验为一体,遵循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概括为七个课型,满足了不同地区,不同教师的教学需要,具有时代性、前瞻性和实效性特点。多读积累,多练口语,多练习作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理念,同时“让学生自

2、信地走上讲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 “讲台是师生共同拥有的舞台” “学生的精彩是才是老师的精彩”等思想贯穿七个课型,给学生的发展搭建了广阔平台。因人教版教材向部编版教材逐步过渡,整套教案需要几年才能完成,本次首先提供一年级上学期,三-六年级上册,下学期提供一年级下册,三-六年级上册。3人教版教材提供的教师用书是教案,工作室提供的同样是教案,这为工作室成员提供了更多选择,无疑可以减轻教师再次备课的负担,省出时间深入钻研教材,修改课件,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鉴于此,提出以下使用要求:一是三批成员必须运用,其他老师可以尊重中心学校意见基础上选择运用。中心学校可以选择青年教师使用。二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必须

3、对教案认真阅读,在以下方面加以修改、删减和增补。1、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当堂练习;2、单元导读型中阅读材料选择,问题设计方法,板书设计;3、课文解读型中的问题设计,解读方法选择和设计,展示交流的方式方法;4、综合训练型中的题型设计、拓展内容;5、主题阅读型中的材料选择,方法运用;6、口语交际型中的环节设计,展示互动方法,评价办法;7、习作教学型中的命题、指导、自改互改、点评环节,评价项目的创新,实效性建议;8、回顾拓展型中的拓展、主持练习的方法、评价等。三、凡使用此教案的老师必须以批注方式呈现。四、由于部分成员研究单元主题教学还不够深入,理解尚有不到位的现象,请你在使用过程

4、中再次修改和调整。如果有明显的错误和疏漏,可以直接向工作室 QQ 群里提出建议,由编者继续完善,不断提高教案的层次和使用效率。45第一单元:“自然奇观”贾尔吉小学 吴洪明单元教材分析: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自然奇观” ,其中包括两篇精读课文观潮 鸟的天堂和两篇略读课文雅鲁藏布大峡谷 火烧云 ,还安排了很多与主题密切相关的学习内容,如“资料袋”中有相关背景材料的介绍;“口语交际”与“习作”要求学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观展开交流、进行习作练习;“日积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写自然景物的趣联。单元主题教学设计理念:调动学生对整体感知单元教材的兴趣,培养学生从总体上感知、把握单元学习内容的能力,提高学生综合

5、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对单元主题进行探究的欲望。单元导读课型教学目标: 1、了解本单元有哪些选文,单元主题。明了本单元的学习任务。2、浏览四篇课文,了解单元课文的大意 3、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主题,去搜集资料。 教学重点:在课文自然景物的描写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发展思维。 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6一、激情导入,初步感知单元主题。 1、师读单元导语,引导学生发现单元主题。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进这些自然奇观,一起继续去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2 、在本单元中,我们将学习四篇课文,都和“自然奇观”这个主题有关。(板书: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 二、了解单元构成,及课文大意。 1本主题单元共安排

6、四篇选文,我们一起来梳理一下,它们是:(学生说,老师用课件出示四篇文章的课题。 ) 2浏览四篇课文,逐一梳理:每篇课文给你什么感受?3交流:孩子们,从课文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里,你感受到了什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 观潮:天下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画卷鸟的天堂:和谐美丽火烧云:绚丽多姿 4、总结内容,升华主题。三、浏览语文园地 ,明了学习任务。 “口语交际” 交流一下各自了解的自然奇观。 “习作”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写自己游览过或了解到的一处自然景观。 7“日积月累”背诵有关自然景观的四副对联。 “ 趣味语文”多音字和回文句。 四 、学习准备 师:看来这单元的内容真是魅力无穷,那我们为了

7、学好这单元,该做些什么准备呢? 五、小结。 1.通过本次单元导读,自己明白了什么?2.对哪一课特别有兴趣,为什么? 3.想在接下来本单元的学习中解决什么问题?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主题自然奇观 观潮:天下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画卷 鸟的天堂:和谐美丽火烧云:绚丽多姿 课文解读型1、 观潮教学目标: 1、通过多媒体创设情境,让学生领略钱塘江大潮的壮丽与雄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82、学习作者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周围事物,注意积累材料的习惯。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四自然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钱塘湖的神奇壮观。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中的有关语句,想象

8、课文描绘的大潮景象。教学准备: 1、搜集反应钱塘江大潮的文章和图片。 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 课时 预习设计: 1 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 2.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观潮 盐官镇 笼罩 蒙蒙 薄雾 屹立 若隐若现 昂首东望 人声鼎沸 沸腾 横贯江面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依旧 恢复 风平浪静 齐头并进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 薄 号 4.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看看谁写得又干净又漂亮。 5.结合上下文(或查工具书)理解词语。 (写在课本上) 若隐若现 人声鼎沸 沸腾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风号浪吼 96.试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7.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9、 (1)作者按照( ) 、 ( ) 、 ( )的顺序描写钱塘江大潮的。 (2)在文中画出你认为描写生动具体的句子并一边做标注写一些这些句子好在哪里。 8.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钱塘江大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初识大潮,引出课题 。1、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将欣赏许多自然奇观。北宋大诗人苏东坡曾经写下一句千古名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课件出示) 。你们知道,这里的“潮”指的是哪里的潮水?通过预习,你们对钱塘江大潮有什么了解? 2、交流各自搜集的信息。 3、引出课题“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就被称为天下奇观。 “观潮”和“天下奇观”中的“观”字,意思一样吗?你能用上这两个“观”字,说说这

10、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吗?今天我们就去走近它,观赏它! 二、初读感知,了解大意 1、自由地朗读课文,碰到不会读的多读几遍,遇到新词,试着联系上下文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学生试读。 10教师相机出现学生感到陌生或困难的词语 笼罩(zho) 屹(y)立 人声鼎(dng)沸 山崩(bng)地裂 恢(hu)复“鼎”字的笔顺和笔画数 “罩”字的下半部分不要写成“桌”字 风号浪吼的“号”读“ho ” 3、请再次快速地朗读课文,你觉得作者先写了什么?在写什么?最后些什么? 板书 (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 三、研读课文1. 回想一下潮来前作者主要描写了那些情景?(师板书:潮来前)2.潮还没来,海塘大堤上就

11、已经人山人海了,究竟潮来时是什么样的奇特景象,使人们如此焦急的等待呢?同学们赶快读读潮来时这一部分内容,找到你最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想一想,看看作者是按什么样的顺序进行观察、又是抓住哪些特点把潮来时这部分内容写精彩的?(板书:潮来时)学生自读批注、感悟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喜欢的句子、谈理由、指导朗读。师:从这句中你读懂了什么?怎样读最合适?还有哪句是描写大潮声音或形态的?最经典的词语是生边读边回答3.无论是声音的描写,还是形态的勾画,作者都运用了合理的观察顺序。再细心读读课文,把这些词语按顺序重新说出来。描写声音的有,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11描写形态的顺序是,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

12、色城墙白色战马师板书: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4.让我们观看一下潮来时的景象,看看大家排列得对不对?(播放视频)从这些词语排列的顺序可以看出,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得吗?从远到近的顺序 (教师板书:从远到近)5.朗读指导:作者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描写,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潮从远处向我们移来,声音越来越大、潮头越来越高、气势越来越宏伟、场面越来越壮观,那么我们再读这一部分时,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语调应该有什么样的变化。声音应该由小变大,语速应该越来越快。同学们按你们所说,试着读一读,看你能不能把潮来时的雄伟气势读出来?学生自练

13、。6.指名读、挑战读,评价。7.范读想象。(1)同学们读得声情并茂,不由得使也我想读,给我一次机会表现一下行吗?我建议大家闭上眼睛想像着画面去听。 (教师范读)(2)说说你听后的感受。谁能把刚才在你脑海中浮现的潮来时过程说一说?128.练习背诵先把你印象最深的部分背一背。再想像潮来时的声音和江面的变化,试着有感情的背诵出来。一会儿我们比一比,看谁背诵的又快又好?指名背诵会背的同学看着画面一起背诵一遍。不会背的同学可以看书读。 (师:播放图片 学生齐背)9.钱塘江大潮的奇不单单表现在潮来前平静而又略显几分神秘,也不仅仅表现在潮来时的非凡气势,潮来后的情景,我们也能品味出它的神奇,不信请大家自读欣

14、赏潮头过后。 (学生自读 师板书:潮头过后)请“小老师”带领大家欣赏一下潮头过后。老师没有指导这部分内容,看你能不能把它读好?(指名读课文)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哪还有不足?你试试。三、小结真不愧是天下奇观,就连潮头过后都叫人难以忘怀。作者按顺序描写、抓特点刻画、用词准确的形容,让我们犹如看到了钱塘江大潮的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壮观景象。作者描写钱塘江大潮时既留心了大潮的声音,又留心了江潮不断变化的形态,既留心了大潮的气势,又留心了观潮人群的情绪变化,作者这种边看边听边想的观察方法,留心周围事物的习惯,用词恰当准确,真值得我们去学习。教学反思:板书设计: 观 潮13潮来前 笼罩薄雾

15、风平浪静潮来时 声音:闷雷滚动越来越大山崩地裂形态:风平浪静一条白线横贯江面白浪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潮头过后 漫天卷地 风号浪吼第二课时 (综合训练)一、谈话引入师:同学们, 大自然是伟大的魔法师,它赋予了钱塘江大潮奇特、壮观的美,而作者又是神奇的画师,他用优美的语句,勾画出钱塘江大潮一幕幕有声有色、雄伟壮观的场面。究竟是什么样的语言魅力,使大潮犹如在我们心中澎湃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作者再次去感受钱塘江大潮那无法抗拒的美吧!(板书:观潮)二、再读课文,感受大潮的美1、看课件,师生齐读课文。2、说说你的感受。三、词语训练(小主持人主持)1、听写词语:先花一两分钟自己识记,然后听写,互改,订

16、正。2、在这一课中除了这些词语,还有许多好词,找出来读一读、背一背。生:(积累词语)师:我们知道了这些好词好句,不仅会背诵,还要学以致用。谁能用自己14试着用上学到的好词佳句说说潮来时的情景,再写下来。四、赏读、欣赏课文佳词美句: 你觉得哪些描写潮水的语句写得特别精彩,读给大家听,请大家听一听、评一评。五、作业设计: 1、写出描写钱塘江潮水气势的四字成语:_ 2、写出描写人多的四字成语:_2、雅鲁藏布大峡谷教学目标: 1、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感受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壮丽神奇。2、通过学生自学交流,培养学生自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3、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4、学习收集资料。 教

17、学重点、难点: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的特点,学习作者表现事物特点的写法。 教学准备: 1、搜集与有关雅鲁藏布大峡谷的文字、图片。 2、师制作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课件。 15预习设计: 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涓涓细流 帘帘飞瀑 滔滔江水 皑皑雪山 人迹罕至 郁郁苍苍 2.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理解下列词语,并写在课本上 。不容置疑 一争高下 咫尺为邻 神秘莫测3.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说雅鲁藏布大峡谷“是不容置疑的世界第一大峡谷”?说说课文是用 和 的说明方法来说明的。 (2)作者从 和 两个方面来写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景观的。画出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体会一下。 4.

18、 通过各种途径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 教学时间:1 课时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 师:我们的祖国有奔腾的江河,澎湃的大海!有辽阔的草原,茂密的森林!有宁静的山林,繁华的都市课前,老师让大家收集你心中最向往的雅鲁藏布大峡谷资料,都带来了吧!谁来说一说。 1、师范读课文,请大家闭上眼睛仔细听,感受一下,看看你的眼前会出现什么? 2、学生汇报(会出现蓝天白云、青山碧水等) 3、师:(出示图片)这就是美丽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今天老师就带着同学16们跟随作者的,一同去游览雅鲁藏布大峡谷。 (板书:雅鲁藏布大峡谷)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 2、指名读,思考:师:雅鲁藏布大峡谷,她

19、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 呢?今天我们一起到雅鲁藏布大峡谷看一看。 三、细读课文,感悟理解 1、教师出示阅读提示 (1)师指名读阅读提示,并分组议议阅读要求。(2)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师提出具体明确的阅读要求: 读一读,想一想,雅鲁藏布大峡谷,她为什么被称为“世界第一壮丽景观“?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的?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来说明的? 雅鲁藏布大峡谷的哪些景观使你感到特别神奇?为什么? 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并学一学编辑叔叔的做法,在课文空白处画“问题泡泡“ 。 (3)学生根据阅读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 (4)交流汇报 2、交流自读疑难 师:读了课文,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20、需要提出来一起研究的吗?17生汇报,师引导学生评价所提出的问题,并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所画的“问题泡泡“。 3、读说结合: 教师放一段风光雅鲁藏布大峡谷录象片,要求学生自由配加导游词,适当加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学法运用,创新练习: 师再次播“雅鲁藏布大峡谷“风光片,并让学生装扮成导游,向游人介绍最熟悉的某方面的内容。 五、以文带文 (综合训练)快速阅读下文,思考文章讲了什么自然奇观,奇在哪里?黄果树瀑布去年深秋,我去了一趟贵阳,还未落稳脚,便匆匆坐上了开往黄果树瀑布的汽车。刚下车,便隐隐听见隆隆的闷雷一般的声音震撼山谷。我快步向声响处奔去,下石阶,过溪流,声响越来越大。顺着水流很急的溪水转

21、个急弯,我的眼前猛然一亮,只见瀑布似银河决口,从九天崩泻而下,拍石击水,发出轰然巨响,犹如万马失蹄,千军仆地,气势磅礴;喷烟吐雾处,万练倒悬,细如珠帘,粗若冰柱;飞瀑跌落处掀起轩然大波,碎玉四溅,银珠轻扬,如蒙蒙细雨,似点点飞雪。阳光射来,瀑布霎时化作一道七彩长虹黄果树瀑布,真是大自然献给人类的惊人杰作!黄果树瀑布如此壮美,如同一首雄壮的史诗,一曲激昂高亢的交响乐,又似一股青春的激流,一腔沸腾的热血然而,是谁给了它这雄浑奇伟的气势呢?我沿着山路攀援而上,登上山崖,来到了游客很少到过的瀑布的上方。原18以为这里一定是波涛汹涌,白浪滔天,但出乎意料,这里只有一条平凡的河,宽四五十米,不太深,水中石

22、头隐约可见,浅水处还有大一点儿的石头露出水面。河水很静,几片叶子无力地漂浮着,水面上还有绿藻,投下一颗石子也不过荡起小小的波纹。三两顽童正在河边玩耍,鸭儿在水中嬉戏,村妇在水边涮洗,一个村民正背着犁,光着脚趟水而过,完全是一幅田园牧歌式的山村小景。这平凡的河,没有浪花,没有急流,恬静、安详、默默无语,根本无法将它与雄奇壮观的黄果树瀑布联系在一起。可就是这条河,流向几十米之外,便化作一道令世人称奇的大瀑布!就是这些平静流淌着的河水,几分钟之后,便化为万马奔腾、咆哮如雷、汹涌澎湃、崩崖裂石的世界奇观!学生交流展示。板书设计:2、雅鲁藏布大峡谷 壮丽、奇异海拔: 3000 米 长 5044 米 山异

23、:(热带雨林,冰川) 水异:(涓涓细流,涛涛江水) 生物的多样性 193、鸟的天堂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留恋、应接不暇。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从不同角度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景观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4、 培养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鸟的天堂“的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并能用各种喜欢的方式表达感受。 教学时间:2 课时 预习设计: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 20纠正 逼近 不禁 应接不暇 抛在 榕树

24、陆续 茂盛 颤动 不可计数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词。 3.多音字组词(整理到课本上) 的 d d de 4.结合上下文(或查词典)解释词语。 陆续 逼近 应接不暇 5.读课文完成以下问题。 (1)大榕树有什么特点,画出有关的语句,在课文中进行批注。并用简单的词语将它的特点写下来。 (2)画出文中描写鸟的语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3)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4)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第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而第二个则没有?) (5)作者是按_顺序观察大榕树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 1、 什么是天堂?(指名回答) 2、 ( 板书“鸟的天

25、堂” )鸟的天堂会是什么样子呢? 21二、 检查自学效果。 1、 指名读课文,在有生字、词语的地方注意纠正读法。 2、 谈自己读的感受。 3、 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互相交流。 ) 三、 简介本文作者及课文有关知识: 巴金 :本文是 1933 年作者到广东新会访友时,路过“鸟的天堂”后写下来的。 “鸟的天堂”实际是写什么呢? “鸟的天堂”实际是指大约有 500 年树龄的一株大榕树,它位于广东省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上的一座小岛上。PPT 出示“鸟的天堂”图片。 四、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快速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作者是怎么去“鸟的天堂”的?去了几次?每次去的时间有什么不同?第几次才真正

26、见到“鸟的天堂”? 2、哪些句子最能表现作者的感情,用笔画下来。并说说表达了什么感情。五、整体感知,激发情感 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22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 3、 “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六、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指名读 5-9 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 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

27、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 3、交流: (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 7 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 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 ,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 谁能读一读 5、6 自然段。 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 (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 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 “不可计数”什么意思? 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 。 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 。 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 ,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

28、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齐读) (3)学生引出第 8 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3“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 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回读)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 (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 “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 七、品读想像,渗透写法 1、听老师读 11-13 自然段,播放群鸟飞舞的视频。 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

29、 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 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 5、 “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 6、 “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 。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用这两种表达方法。八、深化中心,迁移教育 24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

30、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 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 ) 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板书设计 鸟的天堂 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 (傍晚)静 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 (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 第二课时(综合训练)1、回顾主题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 2、 鸟的天堂讲了什么美景?用我们学过的词语说一说。二、巩固生字 (小主持人主持 ) 1、 指名读词读字。 2、 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桨(奖)耀、隙 3、 听写生字词语。三、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

31、确是鸟的天堂。 25默读第 14 自然段,谁能火眼精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六、以文带写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一篇导游词。4、火烧云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3、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的。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火烧云的图片 2、

32、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 课时 26预习设计:1.读读记记下列词语,并在文中标画出来。 红彤彤 金灿灿 笑盈盈 一模一样 恍恍惚惚 威武 2.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写在课本上) 恍恍惚惚 威武 3.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 模 糊 4.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在文中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句子,并试着背一背。 (2)在文中,作者先写了火烧云上来后地面发生的变化;接着描写了火烧云的 变化,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色彩斑斓的童话世界的感觉;然后写了火烧云 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欣赏过早晨或傍晚的云霞吗?这美丽的云霞就是火烧云板书:火烧云。

33、这节课就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去欣赏这大自然所赋予我们的美丽景色吧!(出示火烧云图片)二、检查预习,展示成果 1、检查读课文。 2、思考文章写了火烧云哪几个方面的特点? 3、自由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看看有哪些收获? (1)知道了霞光照在地上是什么样的?(2)知道了火烧云的颜色(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颜色、形状) 27三、精读感悟,读说结合 (一)颜色 1、同学们的收获可真多,你们都抓住了火烧云的颜色和形状来谈,很好!谁再把描写火烧云颜色的这一部分读读。 (指名读) 2、课件出示文字,自由读读这一段,体会一下火烧云颜色有什么特点?(颜色多,变化快,板书:多,快 ) 3、火烧云有什么颜色?就这些颜色吗?

34、你怎么体会到的? 4、天空中的火烧云不断变化它的颜色,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欣赏一下。 (播放课件) (自由读-指读-范读-体会读-齐读) (二)形状 1、我们通过读体会到火烧云的颜色多、变化快,那么它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呢?老师相信你们通过自己的读也能体会到。 (形状多变) 2、作者对火烧云形状的描写非常有趣,你喜欢哪种动物自己选择试着读读,把那种喜欢的感觉读出来。 (指名读) 3、火烧云形状变化可真奇妙,一会儿像狗,一会儿像马,接下来会像什么呢?请你想象一下。 (三)读说结合 说一说火烧云还有什么颜色?还会像些什么? 四、以文带文(综合训练)28五色茶花小时候就听说,我们峡江

35、的桂林村有棵奇异的古树,长在一户人家的庭院里。乡亲们也时常谈论它的美丽、醉人:一棵树能开几色花。它的名字五色茶花也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有一年冬天,我终于亲眼目睹了五色茶花的风采。寒冬腊月,许多花木正在休眠,而这株五色茶花,却开得如火如荼,格外招人。这株树高五米左右,树蔸出土分为两枝,成对称状。树干饱经风吹日晒,斑痕累累,连树心也空了,只靠约五分之三的树体表层支撑着如磐的树冠,主人在树下绑了不少撑架。树很古老,树身印满岁月的痕迹,花也开得迷人。你看,花儿满枝头,远处看去就像是繁星当空,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走近细看,花瓣一重叠一重,富丽堂皇,情态各异。最为奇妙的是,同为一株树,两个树杈上的花

36、,颜色却不相同。右边树杈上的花为纯白色,左边树杈上的花为红、白、黄、蓝、粉红五色,故名五色茶花。相传这株花树是明朝嘉靖年间种的,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说它几经劫难,最严重的一次是 1985 年,几个陌生人想高价买下它。守护它的主人认为,这是祖宗所传之物,不可变卖。不料,一天夜里,树上的枝丫被人锯了个精光。一株名贵茶花只剩下两根树杈。树的主人一家痛惜不已,一边包扎护芽,一边培土施肥。日日看,夜夜望,本以为难以成活了,可近几年它又满树新芽,重开异花,真是奇迹!六、课堂总结: 我们跟随作者欣赏了火烧云美丽壮观的景色,就让我们把这美丽的云彩、美丽的语言,永远的记在心中吧!板书设计:29火烧云 上来

37、了:霞光满天 颜色:变化多 变化着:大自然的壮美 形状:变化快 下去了:恍恍惚惚主题阅读课型设计理念:主题阅读是单元主题教学的特色,在教学时通读四篇表现同一主题的阅读材料,可以让学生自读或轻声读,然后感悟编者表现主题而选材的侧重点和几篇共同的与单元写法相同或相近的写法,学生在完成阅读之后,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章。教学内容:学习阅读丛书中的早晨 、 黄昏 、 缝纫鸟 、赤道上的“冰岛”和“雪山” 预习设计:读一读四篇拓展文章,借助工具书等方式认读出现的生字词。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早晨 、 黄昏 、 缝纫鸟 、 赤道上的“冰岛”和“雪山” ,积累优美语段,扩展阅读量。2、学会对比学习,了解自然奇观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自主读书的能力,丰富知识储备。30教学难点:学会对比学习,了解自然奇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同步主题阅读材料教学过程:一、回顾单元主题师:“自然奇观”这一单元中我们了解了不少自然奇观,大家想想我们欣赏到了哪些自然奇观? 板书单元主题生回答并板书观潮:天下奇观 雅鲁藏布大峡谷:神奇画卷 鸟的天堂:和谐美丽火烧云:绚丽多姿师: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拓展阅读材料,了解自然奇观二、学习早晨学生自读,解决生字词师:这篇文章写了什么自然奇观,你从中读出了什么?学生指名回答(壮观、美好)课件出示日出,学生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描述,并板书词句。三、学习黄昏和缝纫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