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動物的協調作用,協調概念圖 神經與內分泌系統作用比較 受器與動器 神經系統 神經傳導途徑 內分泌腺功能,協調作用概念圖(concept map),神經與內分泌的基本比較 from concept map,受器,種類眾多,遍布於體內各處,用以偵測外界或內部環境。若以意識能否察覺來區分,或許可概分為: 感官受器:眼、耳、鼻、舌、皮膚分別接受光線、聲音、氣味、味道和痛觸溫壓等刺激,轉為電波並傳遞到大腦的不同感覺區,產生感覺。 恆定受器:普遍存在於體內各部,偵測體內或體外環境變化,並傳到適當器,如腦幹、內分泌腺等,部產生感覺,但可以維持體內恆定。 多數動物都有特定接收環境變化刺激的受器,如昆蟲的複眼或
2、觸角,受器雖然可以察覺外界或內部環境,但感覺必須在大腦的特定感覺區才可以發生,動器,產生反應的器官組織,稱為動器。在人體內,主要為肌肉(包括心肌、內臟肌和骨骼肌)和腺體。肌肉可以收縮產生運動而腺體則可以分泌物質。,神經系統 構造與功能單位,構造與功能單位:神經元(就是神經細胞),概分為細胞本體和細胞突起 細胞本體:通常位於神經中樞,為神經細胞主要的生理構成 細胞突起:僅由細胞膜包覆少量的細胞質,構成神經纖維,作為傳導訊息之用,包括中樞神經內的傳導;或向外連結受器與動器(就形成周圍神經系統)。,神經系統之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分別位於人體的顱骨與脊椎骨內(從位置上來看,其重要性
3、不言可喻,難怪叫做中樞神經系統),其中腦又概分有大腦、小腦和腦幹。,中樞神經功能,神經系統之周圍神經系統,由神經纖維組成,作為訊息傳導的介質,好比是中樞和受器或動器連結的纜線。可以依照訊息傳遞方向或神經纖維發出地點分類 依傳遞方向 感覺神經:受器接收刺激轉為電波,經感覺神經傳入,進入中樞(腦或脊髓) 運動神經:中樞的命令由運動神經傳出,到達動器,依發出地點 腦神經:從大腦、小腦和腦幹發出的神經纖維都稱為腦神經,共12對;多數分布在頭部,少數會傳到體腔中。 脊神經:由脊髓發出的神經纖維稱為脊神經,共31對;分布在軀幹和四肢。,反射,意義:反應發生的神經傳導途徑不涉及( 大腦 )的意識判斷,這種不
4、是大腦控制的反應叫做反射;是用來應付外界刺激的緊急措施,也是爭取時間和減少腦的負擔的有效方法 腦的反射:如眨眼、噴嚏以及唾腺分泌等 脊髓的反射:如手遇燙而收回,例如:考生看題目思考後手寫答案。 其神經傳導路徑為: 1受器(眼睛)2感覺神經(腦神經)3大腦4脊髓5運動神經(脊神經)6動器(手部肌肉),1.受器:眼睛,2.感覺神經,3.大腦,4.脊髓,5.運動神經,6.動器:肌肉,作用模式: 環境變化(刺激) 受器感覺神經中樞神經系統運動神經動器反應,神經傳導途徑,1.小岩塊的衝撞,1.受器,2.感覺神經,3.脊髓,4.運動神經,5.動器,3.脊髓,4.大腦,5.脊髓,6.運動神經,7.動器,反射
5、與意識行為共存,反射,意識反應,神經系統的實驗,神經實驗 一、反應時間的測定(接尺實驗) 1.在這一活動中,接受刺激的是眼,發生反應的是手指,由大腦控制,訊息傳遞的路徑為:尺落下眼腦的感覺神經大腦脊髓脊髓的運動神經手接尺 2.如果多次練習之後再測,反應時間會縮短,因為練習可以訓練反應速度(熟能生巧) 二、後像 1.正片後像:視覺暫留現象,影像與實物形狀相同、顏色相同 2.負片後像:視覺疲勞現象,影像與實物形狀相同、顏色互補 三、對溫度的感覺 人體受器會因長期接受同一種刺激而產生疲勞現象,如溫覺疲勞。 手部皮膚的受器,僅能察覺溫度的變化,1.小岩塊的衝撞,植物人vs腦死,植物人: 是因為大腦功能
6、嚴重受損, 導致感覺及運動能力喪失, 身體處於無意識狀態。腦死病人 是生命中樞腦幹功能喪失, 瞳孔放大。 病人被醫生宣布腦死後, 即使依賴人工呼吸系統, 身體其他器官功能最多也只能維持24小時。,大腦,腦幹,內分泌系統,內分泌系統分泌的激素由血液輸送到它作用的細胞,藉改變體內的化學變化,來協調生理機能。分泌量需適中,過多或太少對生物體都不利 激素對動物的生長或發育及生理恆定,甚至行為都有相當的影響。如青蛙或昆蟲的變態、人類血糖恆定、動物遷徙等,都受到激素控制。,1腦垂腺,內分泌系統 的主宰,2甲狀腺,發育、代謝,3副甲狀腺,調節鈣、磷,4腎上腺,啟動壓力 生理反應,5胰島,調節細胞 養分利用,
7、6卵巢,分泌雌性素,7睪丸,分泌雄性素,人類內分泌系統,內分泌腺,協調作用與恆定,恆定性的維持通常由協調器官負責控制。如唾腺分泌、呼吸與腦幹有關,血糖維持恆定與胰島分泌的胰島素和升糖素有關。,補充一:拮抗作用,拮抗作用是指某種物質的效應被另一種物質抵消,如下例: 升糖素與胰島素 二頭肌和三頭肌 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補充二:回饋機制(feedback),冷氣機與醫院保溫箱調空溫度的方式就是回饋抑制。人體內分泌系統的回饋抑制都和下視丘及腦垂腺前葉有關。 以體溫調節為例,體溫下降時,促進下視丘分泌促甲狀腺素釋放激素(TRH),TRH則促進腦垂腺前葉分泌促甲狀腺素(TSH)。 TSH作用於甲狀腺,使得甲狀腺素分泌量增加,以增進細胞的代謝活動,產生能量,使體溫升高。 然而,血液中過多的甲狀腺素以及過高的體溫都會抑制下視丘與腦垂腺分泌上述兩種激素,以免體溫繼續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