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游学概论课程标准课程代码 01060020 课程性质 必修课 课程类型 理论课(不含实践)理论学时 48课程学分 3 总学时 48实践学时 0前导课程 无 后续课程 旅游文化知识、中国旅游 地理适用专业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高铁乘务制定人 刘陆燕 制定日期 2013.9 审核人 仝泽柳修订人 刘陆燕 修订日期 2014.3 审核人 仝泽柳签发人 钱宏 签发日期 2014.5一、课程定位旅游学概论课程是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学生了解旅游及酒店业的入门课程。它以旅游活动的内容和构成要素为主线,研究旅游发展的基本规律及其影响。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应用性强,强调基础概念,对于旅游专
2、业学生掌握本学科的结构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一般情况下,旅游学概论总是作为其它专业课的前位课程,也就是大一新生在第一学期就会接触到的课程,这对于学生有效把握与后续课程的关联与衔接,将起到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素养,从而为系统、全面地学习如饭店管理 、 旅行社管理 、 旅游市场营销等其他专业课程奠定良好基础。本课程是为培养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职旅游专业人才服务的。旅游专业和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将来毕业后的工作岗位有:旅行社方向导游、计调、部门经理等;酒店方向旅游接待、酒店客房、餐饮、康乐等基层服务人员和领班、主管等初中级管理人员;旅游行政单位和其
3、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岗位等。学生通过对这门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旅游及旅游业有初步的认识,为将来的职业规划起到积极作用。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有关旅游学及旅游业的基本知识,具备现代旅游管理的基本技能,具有能够运用旅游学知识认识、分析和解决旅游实践问题的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强化职业道德观念。尤其旅游职业道德培养更需要随时随地,贯穿于每一堂课。教育学生从一个文明的旅游者做起,进而成为称职的旅游从业者。课程目标具体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素质目标1) 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荣誉感和进取精神;2) 养成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学
4、习能力;3) 具备旅游从业人员所需的行业价值观念和认知;2能力目标1) 能够结合旅游者需求分析旅游市场的开发;2) 能够用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知识深入分析旅游资源实际应如何开发;3) 能运用旅游业发展对旅游目的地所带来的系列影响分析如何引导旅游业实现有效可持续发展;4) 能用旅游学基础知识分析某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3知识目标1) 了解社会经济发展与旅游活动的关系;2) 明确旅游活动的内容、种类和表现形式;3) 掌握发展旅游业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4) 了解旅游对接待地区的基本影响;5) 了解旅游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三、教学内容和要求建议学时序号 单元内容 能力目标 知识要求 理论学时实
5、践学时1.1 初识旅游 21.2 旅游的构成与类型 21.3模块1走进旅游的历史长河旅游发展概述旅游现象的辨识,能够识别旅游活动的类型,会分析古今中外旅游发展的原因和特点。掌握旅游学的基本原理;了解中外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概况;22.1 旅游者的概念 22.2 旅游者形成的条件 22.3模块2如何成为一名旅游者旅游者的类型与能识别旅游者,会分析一个人成为旅游者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掌握旅游者的概念、形成条件、主要类型及特征。2特征3.1 旅游资源概述 23.2 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23.3模块3调查评价家乡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能够对旅游资源进行分类、调查与评价;运用所学知识,对现实
6、中的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现象进行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措施。掌握旅游资源的特点与分类,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内容,旅游资源遭到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24.1旅游业概述24.2 旅游交通业 24.3 旅游饭店业 24.4模块4设计一条旅游线路旅行社业能认识旅游业的各组成部分,能识别饭店的各部分功能区及饭店的类型和等级,会设计旅游线路。理解旅游业的构成及概念,认识饭店的各部分功能区,掌握饭店的类型和等级,旅游线路设计的内容和原则,旅游交通的方式及特点。2旅游市场概述5.12 5.2模块5我的旅游我做主旅游客流及旅游市场能够对旅游市场进行调查,能对当地的旅游市场客流规律进行分析,具有细分市场的能力;
7、能为旅游企业做一些简单的营销策划。了解旅游市场概况,旅游客流的移动规律,理解旅游市场细分的概念、划分的标准及类型,掌握旅游市场营销的策略与手段。25.3 旅游市场细分25.4 旅游市场营销26.1旅游影响概述26.2 旅游的经济影响 26.3 旅游的环境影响 26.4模块6呼唤原生态保护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能调查分析旅游对目的地产生的各种影响,应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使消极影响减到最少,能提出保持本地原生态的具体措施。掌握旅游活动给旅游地带来的经济、环境、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与消极影响。理解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内涵。27.1模块7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旅游发展模式及趋势懂得分析我国旅游业的未来发展方向。通过本章的
8、学习,要求学生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基本现状;明确世界旅游业的发展趋势;熟悉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掌握世界旅游业和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模式。2复习 2机动 2 2合计 48 24 24四、实施建议1教学方法以未来职业岗位活动为依据设计课程内容,以项目任务为载体,用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积极动手动脑完成任务,通过教师引导点拨归纳,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提高综合能力,达到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1)任务驱动法在旅游供给与旅游相关问题研究模块中,通常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具体步骤如下:确定任务:选择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真实性事件或任务作为学习的中
9、心内容,让学生面临一个需要立即去解决的现实问题,使学生更主动地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并解决当前问题,问题的解决为新旧知识的衔接、拓展提供了理想的平台。如在“旅游资源概述”单元中,在讲概念之前,我先列举一些事物和现象,让学生分析它们是否属于旅游资源并说明理由,以后的教学内容均围绕这个任务展开。自主学习、交流:学生带着任务思考,教师给以相关提示,有些学生会打开书本查找相关知识。所以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
10、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评价总结: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和结果的评价,而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教师针对学生表现指出优点,提出不足,并总结归纳相关知识。在这个任务中学生的看法五花八门,教师点评并给出正确答案,使学生在感到意外之余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知识点:旅游资源的内涵及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2)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大量案例,内容贴近旅游活动的实际,突出专业特点。如在“旅游资源的保
11、护与开发”单元中,引入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实例,通过分析案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考查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掌握与运用。(3)课堂讨论法课堂讨论主要是给出一个主题,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然后每组学生派代表发言,教师给出评价,各组发言完毕,教师进行归纳总结,提出优点,指出不足,最后给出成绩。如让学生讨论现在该不该打开秦始皇陵墓,风景区修建索道是否合理等话题,学生纷纷踊跃发言,很多观点新颖深刻,也开阔了教师的思路。(4)情境教学法教师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使学生的学习能在与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在“
12、旅游者的形成条件”这一单元,我假设了若干情境,使学生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情境掌握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的条件。(5)调查研究法教师布置课后调查内容,学生分组利用课余时间分别到景区景点或相关旅游企事业单位进行调查,做好调查记录并做好统计分析,最后根据调查情况作出调查报告。在“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单元中,我给学生布置任务是分组调查承德八县三区的旅游资源状况,并简单作出评价,将调查评价结果做成课件,由每组选出发言人在课堂上讲解。通过这次调查研究成果展示,学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对承德的旅游资源也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6)讲授法讲授法和以上各种教学方法一起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同时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理论
13、内容变得直观、生动。课件形式上要图文并茂,辅以动画、专题短片,做到有声有色,动感强。能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巩固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愉悦。2教学条件与环境1)采用课堂教授、案例教学、课堂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2)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和网络教学资源,实现课程立体化教学。3)运用相关影音资料作为辅助教材。课外调查主要是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相关旅游行业和旅游景区景点等进行调查。3参考教材与文献教材:旅游学概论 ,刘又堂、刘爱月主编,大连理工大学出版,2012 年版教参:旅游学概论 ,苏勤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年版旅游体验研究 ,谢彦君著,南开大学
14、出版社,2005 年版旅游文化概论 ,王玉成主编,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 年版网络资源:中国旅游网,中国旅游报,其他高职院校的精品课网站等。学生可以利用图书馆的专业书籍和网上的资源来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完成老师布置的各种任务。五、考核评价按照目前学校的要求,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1)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 60%;(2)平时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堂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某些市场调查过程中的团队意识、开拓创新能力等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以及调查结果的完成情况。这部分占总成绩的 25%;(3)出勤考核:主要考核学生平时的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 15%。六、其他说明结合现代电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制作课程 PPT、视频资料、音频资料等多媒体资源,建立生动、形象、立体的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合其他学校和相关企业合作办学,实现资源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