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代西方崛起对中国发展的影响及启示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也是唯一一个从古到今文明连续不断的国家。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文明体系自成一派,在世界领域内曾一度独领风骚,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重大影响。以下拙见,万望老师不吝赐教。一、中华文明的兴衰荣辱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历史文化从未间断、一直延续至今的国家。中华文明繁盛强大,生命力极强, 伴随中国强大的实力向外辐射, 形成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文明圈,对周边国家的文明发展乃至世界的文明进程产生重大影响。中华文化虽绵延不绝,但也历经沧桑。近代以来,西方文化的强势冲击对其发展轨迹影响颇深。1、发展历程约在五千年以前,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等地区已经出现早期文明
2、社会的要素。四千多年前, 是传说中的黄帝、炎帝、尧、舜、禹时代。公元前 21 世纪开始形成王朝国家, 早期的王朝是夏、商、周 。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丰富多彩, 灿烂辉煌。科技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思想领域更是大放异彩,典籍文献浩如烟海,文学艺术高峰迭起。17 世纪下半叶至 18 世纪,中国迎来封建社会最后一个鼎盛时期 ,同时也走向了封建社会的末世。鸦片战争前夜,中国衰相尽显,潜伏着许多危机,而且闭关自守, 固步自封。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1840 年,鸦片
3、战争爆发,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重大转折。中国社会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权及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西方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国人民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图实现民族独立。2、影响19 世纪后半叶中国所经受的屈辱和灾难使一大批有志之士开始反思并作出相应反应。首先作出反应的是封建士大夫集团中的开明士绅。他们继承并发展了明清之际讲求“经世致用”的传统,反对脱离实际,反对崇尚空疏,注意研究现实问题,主张向西方学习,倡言改革,以达到强国御侮的目的。他们的思想和主张,代表了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的新思潮。19 世纪 50 年代开始,洋务运动兴起,中央部分官员和地方实
4、力派联合,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强调“中体西用” ,创办近代企业,以图民族自强。中国已然进入学习西方的第一阶段:器物层次。然而在学习西方器物的过程中,统治危机不但未能消除,反而越发严重。由此,资产阶级开始寻找一种新的道路,中国进入学习西方的第二层次:制度层次。首先作出反应的,是以王韬、郑观应为代表的早期维新派。他们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号召人民与西方进行商战,最早提出在中国上海举办万国博览会。但此派观点没有明确的导向性,在当时看来实践性不强,故重任交于康、梁维新派。康、梁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开国会、立宪法。但其主张广受非议,且缺乏相应条件,在顽固派的强力扼杀下遭到失败。面对日益深重的民
5、族危机,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决主张暴力革命,推翻原有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1911 年,中华民国建立,1912 年,清朝灭亡。虽然中国模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架构,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但这些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孙中山等人预期的效果并未达到,中国的前途命运依然堪忧。激烈的社会变动牵动了文人敏感的神经,他们亲眼目睹了中国学习西方器物和制度的失败,并由此认为,要改变中国目前的状况,必须首先变革人民的思想,启民智,兴民权。随后,一场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如火如荼的展开。但文人们缺乏政治远见,未能结合国情提出解决方案,盲目批孔,全面否定儒家思想,不
6、加选择的全盘西化,使中国思想界出现断层,社会状况没有明显改变,国家依旧积贫积弱。中国学习西方的第三阶段:思想层次,宣告失败。二、近代西方文明的崛起与影响中世纪后期,欧亚世界有了一个不寻常的重大发展。一方面,伊斯兰帝国和儒教帝国闭关自守,愈来愈僵化;另一方面,欧亚大陆西端正经历着一场空前的、彻底的变革。西欧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几乎都在发生深远的变化。结果,出现了一种充满活力的、扩张主义的新型文明现代文明,它与欧亚大陆其余地区及其其它传统的、以农业为基础的文明有着本质差别,从而开始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进程。这一进程一直以一种加速度持续到今天,并决定着现代世界历史的进程。1、发展历程1500 年以前,
7、宗教神学的乌云笼罩着欧洲大陆,人民蒙昧,世俗世界被神权笼罩着,教皇是上帝在人间的代言人,掌握着生杀大权,就连王权都要礼让三分。历史上将欧洲的这一时期称为“黑暗的中世纪” 。地理大发现后,勇敢狂热的西方人在宗教迷梦和追逐财富心理的驱动下,开辟出连通世界的新航路。随后,欧洲大陆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洗礼,逐渐摆脱自中世纪以来神权的阴影,走上一条崇尚人性的道路,并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国家实力,巩固发展民族国家,开始积极对外进行殖民活动,大规模侵略扩张。世界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东西方之间的动态平衡被打破, “海洋世界“来临,这是属于欧洲的时代。疯狂的殖民侵略与扩张为西方带来丰富的原料和大量廉价的
8、劳动力,从而促进西方经济蓬勃发展。同时,伴随着生产力的进步,欧洲大陆上开始进行意义深远的工业革命,机器工业迅速发展,新工业陆续出现,发明创造层出不穷,欧洲人陷入发明创造的巨大热情之中。西方文明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在全球迅猛传播,奠定现如今世界发展的基本格局。这种格局在随后的几个世纪里虽屡遭挑战,但依然延续至今。2、影响传统的地区自治开始让位于全球的统一,诸种族不再互相隔绝,因为成千上万的人自愿或不自愿地移民到了新的大陆。由于欧洲人在这一全球运动中处于领先地位,因此,正是他们支配了这个刚刚连在一起的世界。西方的霸权在 19世纪时不仅被欧洲人而且被非欧洲人认为都是理所当然的,几乎就是神授的,是事物自然
9、规律中的一部分。西方毫无争议成为全球霸主,引领世界各国、各地区以及诸民族前进。欧洲人在世界历史上居于领导地位,使得他们认为自己的卓越地位起因于其文明的优越性,所以理因由他们掌控世界的方方面面,压迫与奴役其他民族。然而,正是因为欧洲人这一错误观念下的错误行径,使得殖民地与半殖民地的反抗斗争开始此起彼伏。三、中西发展差异及带来的启示从古至今,中西交流从未中断。各个时期中西发展速度不同,从而引起东西方在世界上地位的不断变化。中国由古时的世界文明中心在近代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而一直被中国视为蛮夷的西方,经过中世纪漫长的黑夜,迎来了文明的曙光,在 3 个世纪里一跃成为世界霸主,主宰世界
10、。中西地位的剧烈变化使得人们开始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世界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1、原因中国文明之所以能绵延久远,一个原因在于地理方面:中国在其有史以来的大部分时间里,四面一直被山脉、沙漠和辽阔的太平洋所隔断,使得中国人很少面临外人入侵,能独立延续发展自己的文明。中国的人口庞大无比,也有助于文明的延续性,如此巨大无比的人力资源,使得中国人能够不管事态的发展如何,始终保持自己的特点。文字的发明与延续是中国提供统一性和历史延续性的一种重要力量。然而对于世界其他地区来说,地中海将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和罗马连接在一起,印度洋使印度能与中东、非洲和东南亚互相影响,利于文明间的传播与交流。人口的缓慢增
11、长使得西方国家能将原本用来养活人口的资源投入其他领域,推动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其次,外族对西方的入侵使得西方能够最直接地接触异族文化,吸收其精华,使之与本民族文化相结合,促进其与先进文化潮流相适应,更好地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体制的不同对中西发展的差异几乎有决定性的作用。在封建社会下,几乎所有传统精华被官方化后都变成了糟粕,活力被无情的扼杀。儒家思想即是如此。自春秋战国以来,儒家思想大发展大繁荣,成为诸子百家中的佼佼者。自秦一统六国,焚书坑儒,儒家文化几乎遭受灭顶之灾,备受摧残。汉朝时期,汉武帝采纳董仲舒之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在汉朝迎来第一次官方化,迷信色彩浓厚。随着时代变迁,儒学的正
12、统地位几受挑战,发展有所减缓。宋朝时期,程朱理学兴起,儒学僵化,成为帝王钳制人民思想的统治工具。儒家思想失去了最初的意义。然而在西方世界,神学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下层人民的思想尚未完全开化,人民具有坚定信仰。自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及启蒙运动以来,神学的精神枷锁被解下,人们信仰上帝,但不迷信教廷,在“信仰即可得救”的旗帜下,思想领域大放异彩,科学技术迅猛前进,最终奠定其在世界各个领域内的强势地位。2、历史对今天的启示地理环境的不同使中西发展道路迥异。专制与民主的反复较量一次又一次的震撼着人们的思想,在斗争与妥协中推动一国历史的前进。中国千百年来形成的“超稳定结构“成了祸事,地理环境无论怎样毕竟属于外
13、部因素,中国的发展以来与地理环境,因时因地制宜。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必须仍然坚持实践第一,立足环境,依托地理环境的优势,积极向海洋发展,走出“大陆时代” ,迈向广阔的海洋,未来世界的争霸焦点仍然是海洋霸权。体制对一国的发展至关重要,宽松的政治环境,开放的社会风气有利于民主、共和种子的萌发,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可以有效的推动人类理性主义的发展。完备与实用的法律能够体现一国自由民主的开放程度。宪法作为国家最高权力的来源,不能只是一纸空文,必须掌控一国所有的法律。国家的一切权利必须由宪法授予,法制必须与法治相结合,走出“人治”时代,让法律充分发挥其作用,国家在法律轨道下运行可以充分实现国家职能,造福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