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城市更智慧 让生活更美好在全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毛春阳(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八日)同志们:今天我们花半天时间,召开全区智慧城市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 六个加快” 的战略部署,总结“ 十一五” 我区信息化建 设的经验 和问题,研究“十二五” 尤其是明年智慧城市建设工作的总 体思路和重点任务。刚才 4 个部门和单位作了很好的发言,有思路,有举措,有亮点,相信对大家都有启发。关于明年工作,2012 年鄞州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计划 已经做了具体布置。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体会,再讲几点意见。一、“十一五”全区信息化建设的简要总结 “十一五” 时 期,是改革开放以来我
2、区 经济 社会发展最快、城乡面貌改变最大、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的五年,也是信息化建设推进最快、取得成效最为显著的五年,这不仅表现在信息化投入的成倍增长、现代化设施网络的日益完善以及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更是表现在信息化发展对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政府转型的强劲推动力,对于整个社会的生产生活乃至精神文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巨大影响力。回顾信息化建设五年以来的工作,概括起来有四个“一” :2一是构建了一张信息高速公路网络。过去五年,我们在加快推进都市城区、新型镇村建设的同时,致力构建城乡一体的现代化基础设施网络,不仅打造路网、电网、供水网,同时还积极打造信息高速公路网。目前全区拥有固定电话、移动
3、电话、固定互联网用户数 52 万户、172 万户和 18 万户,光缆总长度达到 11 万芯公里,光纤入户走在省市前列,互联网城域出口带宽达到 160G,有线电视网数字化改造全面完成。与此同时,还积极打造覆盖区、镇、村三级的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全区终端接入数达 6000 多台,区级外网平台为全区 130 多家单位提供统一互联网出口服务,区中心机房为110 多家单位提供服务器托管和虚拟主机空间服务,电子政务安全支撑平台、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也在扎实推进。二是走出了一条两化融合发展之路。过去五年,我们以经济转型升级为主线,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为动力,切实加快企业信息化步伐,大力推进工业化、信息化融合,
4、规上企业信息化应用面达到 100% ,2 家企业入选国家信息化标杆工程企业,30 家企业成为市级信息化示范工程企业,精益生产、智能物流、电子商务等新型管理和营销方式的广泛应用,对于优化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 鄞州制造” 竞争力,起到日益重要的推动作用。我们以都市新城为依托,大力发展以网络软件、文化创意为重点的新兴产业,迪士尼动漫、浪潮软件、水木动画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落户,国家动漫游戏原创产业基地成功创建,鄞创孵化器、创新 128 产业园等一批载体平台加快建设,目前已拥有软件、动漫等企3业 430 多家,其中注册资金超千万的有 62 家,今年软件产业总收入预计达到 30 亿元,动漫产量
5、居全省第二位。三是建立了一批电子政务应用平台。过去五年,我们不断推进政府自身改革与创新,积极发展电子政务,着力打造各类电子政务应用平台,无纸化办公和电子公文交换得到普遍应用。区、镇两级建立了统一办公系统,覆盖 130 家区级单位、全部镇乡(街道)和工业园区、6000 多名工作人员,应用率达 98%以上;审管、监察等部门建立了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审计部门建立了镇乡(街道)联网审计系统,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水利、国土等部门建立了水情、雨情、地质灾害遥测系统;城管、规划、建设等部门建设数字化管理服务平台;财政、税务、工商、公安、交通、质监等部门推进各类“金 ”字工程建设,电 子政务为政府部门 提
6、高决策分析能力、加强行业监管和社会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同时,人口、法人、空间地理等基础信息库建设有力推进,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体系建设开始起步。 四是形成了一个特色高效服务环境。过去五年,我们着眼于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不断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中国鄞州 ”政府 门户网站绩效考评连续 多年保持省市领先,部门和镇乡(街道)网站群建设取得实效,网上信息公开平台和政府网上信箱逐渐发展成公众获取政府信息、表达诉求的重要平台,其中区长信箱“十一五 ”期间处理有效信件7800 余封,按时办结率达 99.5%。建成了区级部门全覆盖的政府网上办事大厅,实现了近 200 项行政许可项目的网上申4报和审批
7、功能,累计公开 23.5 万余笔审批业务的办理流程,推动了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立了 81890、“企业百事灵”服务平台,日均受理各类事项 1000 余项,办结率和群众满意率达到 99.5%和 100%。率先建立了互联互通的卫生信息系统,在医疗资源共享、慢病传染病管理、居民健康档案、药品和处方监管等信息化方面都走在了全国前列。此外,教育、社保、民政、文化等民生领域的电子政务惠民服务不断完善,数字档案馆、数字博物馆、数字图书馆建设迈出了积极的步伐,农民信箱以及农技、气象等信息服务成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 过去五年,我们也在实践中形成了一些有效做法和有益经验。一是在决策部署上讲求统筹引
8、领。各级领导对信息化推进工作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坚持把推进“两化” 融合、发展信息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专门召开全区电子政务工作会议,出台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办法,成立领导小组,强化电子政务建设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支撑。二是在推进方式上强化龙头带动。坚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信息产业发展,注重引进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平台。政府信息化重点围绕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和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这两大主题,重点推进政府门户网站、网上办事大厅和电子监察系统建设,通过这些平台的龙头效应,对政府部门形成倒逼机制,带动电子政务业务系统建设和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三是在体制机制上注重突破创新。在载体建设
9、上,积极创新南部商务区、创新 128 园区的开发建设和5管理运作机制。在投入机制上,积极引入社会资金参与政府信息化建设,或采取以租代建的模式,同时充分发挥电信运营商、IT 企 业的基础设 施和技术优势,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将政府非涉密业务外包和半外包。 当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不足。一是不够顺。特别是推进政府信息化的体制机制还未理顺,政策法规、标准规范还不健全,发展的软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二是不够广。信息化技术应用的广度和深度有限,信息化基础设施向基层、向农村和山区延伸还比较欠缺。三是不够通。“三网” 融合在实际操作中难度较大,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进展较慢,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有
10、待完善。四是不够强。信息产业规模偏小,各类专业人才较为紧缺,尤其是既懂得信息化专业知识又掌握政府、企业管理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十分缺乏。这些不够是差距、是欠缺,更是空间、是潜力,是我们在今后发展中需要改进、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十二五”我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总体思路 去年下半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决定,这是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全面深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创新发展模式、提升综合实力、打造幸福民生的重大举措。建设智慧城市,是一个新的概念、新的构想,是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积极应用,应运而生的全新城市建设模式;同时建设智慧城市又绝不
11、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既有前瞻性、又有实战性的发展路径,是6一项顺时应势、统筹全局的战略举措,是摆在我们面前实实在在的紧迫任务。多年来信息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为智慧城市建设打下了扎实基础;全球信息技术新一轮的创新突破,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全民信息化意识提高和公共服务需求增长,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外在动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新课题,为智慧城市建设提出了现实要求。智慧城市建设,从根本上是由大势决定的,是由需求决定的。通过建设智慧城市,从而使城市管理精确高效、城市服务即时便捷、城市运行安全可靠、城市经济智能绿色、城市生活安全舒适,这是今后一段时期城市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
12、我们必须抓好、必须突破的重要任务。应该看到,建设智慧城市意味着必要的投入,意味着相关的项目,但智慧城市绝不仅仅是投入和项目能够堆砌起来的。“十二五 ”建设智慧城市,必 须在创 新上下功夫,在创新上求突破。因为智慧城市本来就是新东西,不能墨守成规、惯性思维,而必须始终以新理念、新机制、新途径予以推进。总体来讲,就是要围绕区委“四大优化升级” ,以先进信息技术为支撑,以实际应用需求为导向,以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和开发利用为重点,切实加强智慧城市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突破制约信息化发展的观念障碍、机制障碍和资源障碍,大力建设智慧基础设施、智慧服务平台、智慧产业基地,努力把鄞州打造成为智慧城市建设的先行区
13、、智慧产业发展的集聚区。7(一)建设智慧城市要从大处着眼。管理学中有一句话,叫做眼界决定境界,视野决定水平。智慧城市建设体系宏大,任务庞杂,要在“十二五 ”取得实质性进 展,就要求我们真正找准着眼点。一要着眼服务大局。我们建设智慧城市,有的是为政府内部服务,有的是为经济建设服务,有的是为改善民生服务,但从根本上讲,都是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惠及全区人民的小康社会服务,也就是要让生活更美好,让人民更幸福。我们要围绕“富民强区、社会和 谐” 的总体目标,从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改善民生、加强公共安全、创新社会管理等各个方面,进一步明确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和任务。二要着眼互联互通。今天三大运营商以及广电部
14、门都在座,加强对信息基础设施优化整合,积极推进“ 三网” 融合,是今后信息化发展的一个方向,网络运营商之间既要合理竞争,又要合作共赢,这是我们建设智慧城市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电子政务工作,要着力打破部门业务专网互不相通、信息系统“ 烟囱林立” 的格局。 电子政务发展到今天,互 联、共享已经是大势所趋,片面强化系统的封闭性和安全性,无异于画地为牢,既影响信息化建设整体效应的发挥,也制约了系统本身的应用拓展空间。所以“十二五” 期间 ,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我们要进一步破除网络互联互通和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制度瓶颈;从各部门的角度,也要切实转变观念,加强整体发展意识,避免建造更多的信息孤岛。三要着眼整
15、体绩效。一是要实现税源培育与产业培育相一致。抓住各地建设智慧城市带来的巨大商机,把智慧产业作为新辟财源以及新兴产业的8突破重点大力予以支持和培育,积极推行“放水养鱼” ,切实加强政策激励、载体集聚和人才支撑,加快形成特色智慧产业基地。二是要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一致。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政府投资的公共服务平台,既要适度超前,又要经济实用,确保项目建设高质高效。三是要实现重点推进与整体提升相一致。明年智慧城市建设明确了十大重点项目,我觉得既积极又稳妥,这些项目涵盖经济社会民生各个方面,也是全区智慧城市建设的关键所在,全局性、整体性都很强,需要下大力气予以推进。 (二)建设智慧城市要从整合入手。更好
16、地履行政府职能是建设智慧城市的重要出发点和切入点,核心在于智慧化的管理和服务。什么是“ 智慧化” 管理和服 务,我的理解是:“一篮子” 管理、 “一站式 ”服务和“一体化” 政府。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获取信息,并且在统一平台上实现多部门的协同管理;另一方面公民通过一个服务平台获得所需的全部政府服务,他们只需要面对“一个政府” ,而非不同层级、不同职能的政府“部 门” 。这一目标的实现 依赖于三个方面的整合。一是推进各类管理平台整合。目前各个部门都建有自己的管理平台,这些平台都是必要的,下一步要以这些平台为基础,从政府的统一指挥、应急管理、业务协同等方面考虑,积极整合公安、城管、交通
17、、水利以及安监、质监、药监等部门的相关资源,推进跨部门、综合性管理平台建设。对此,我这里先出个题,具体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部署。二是推进政府服务能力的整合。要以政府门户网站为整合平9台,进一步加强网上政府建设,将政府职能部门的行政执法业务、公共服务资源,统一汇聚在政府门户网站上发布,要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和相关部门,把区长信箱、在线咨询、网上办事等互动服务平台做得更深入、更完善、更到位,要做成鄞州区优质服务环境的一个展现、一个品牌。服务的整合不仅仅是简单的叠加,而是以公民和企业的需求为导向进行梳理,形成一个脉络清晰、内容完整的政府服务资源目录体系,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一个窗口更方便地获得这些服务。
18、三是推进基础信息资源的整合。要推进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整合,其前提条件就是要推进基础信息资源的整合。目前各部门、各系统都掌握有大量的信息资源,这些信息整合得好、处理得好、运用得好,就是财富、是效率,反之,政府管理服务的许多环节就会出问题,我们这方面既有经验也有教训。信息的无障碍共享是实现“一体化政府” 的根基,各个部门掌握的政务信息属于公共资源,不应归属某个部门专有。“十二五” 时 期,要切 实加 强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的建设应用,在人口、法人、空间地理、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理顺数据采集机制,加强数据更新维护,完善数据比对机制,从根本上解决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问题。(三
19、)建设智慧城市要从规范做起。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必须从规划和体制机制的层面改变信息化建设中各自为政、盲目发展的问题,从全局的角度塑造一个智慧城市建设协调推进的大格局。一是强化规划设计。按照宁波市智慧城市建10设的总体部署,制定实施我区“十二五” 期间智慧城市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全区信息化发展的总体框架,优化智慧产业、智慧服务、信息资源、基础设施与标准化体系、管理体制等各个层面的结构设计,同时还要加强规划管理和执行,保证智慧城市高标准定位、高水平建设。二是强化协调推进。要以项目管理为抓手,加强对智慧城市建设资源的统筹调配。特别是政府信息化项目,这类项目有别于一般性的基建项目,不论是硬件投入和还是软
20、件投入,投资额度上下浮动的弹性都非常大,因此要严格落实鄞州区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项目实施相关细则,在立项评审、预算管理、绩效评估等方面形成一套规范、有效的管理机制,切实提高电子政务建设的集约化水平,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实现技术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还要处理好纵横两个建设体系的关系,各个业务部门在推进纵向系统一体化建设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与其他政府部门之间的横向互联和业务协同的需求。三是强化标准规范。标准和规范是信息化建设的“语法” 体系,它为智慧城市建 设各个环节的有机联系提供技术准则。“十二五 ”时期,要根据国家和省市的统一部署,把标准化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以满足互联互通
21、、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的需求为目标,建立一套全面覆盖信息化应用业务、应用支撑、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管理标准等关键环节的标准体系。 三、当前智慧城市建设的几个重点 11应该说,建设智慧城市也是知易行难,真正要迈大步、成大事,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服务保障,做到思想上更加重视、工作上更加到位、政策上更加有效。关于健全体制、完善政策、督查考评、培训交流等工作,还是那几句老话,我就不再重复,但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这里我着重讲一下近期以及明年需要各部门牵头或配合抓好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抓紧做好明年电子政务项目预审工作。区政府第 96次常务会议通过了鄞州区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从今年开始,要
22、对区政府各部门申报年度财政预算的电子政务项目方案进行预审。这也是为了更好地避免各部门重复建设、低效“烧钱 ”的一项措施。从大 处讲,也是我们电子政务工作在“ 十二五 ”推进优化整合、促 进有效规范的一项制度安排。对那些不符合电子政务发展规划、不符合集约化建设和信息共享原则的项目,要予以取消归并。对没有经过区智慧城市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预审的项目,财政部门将不予拨付经费。除了十大重点项目,今天会议上印发了初步统计的2012 年鄞州区智慧城市建设项目计划表,如有遗漏或差错的,会后还可以提出来。这项工作今年刚推开,如何科学统筹、合理把关、有效运行,需要不断总结完善。希望各部门积极配合,与区智慧办做好衔
23、接,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二)扎实推进智慧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关于明年智慧城市建设的十大重点工程,工作计划已经作了部署。这些项目有些是自上而下布置下来的,有些是基础设施和产业基地项目,这里我着重强调一下区级层面安排的部分重点项目。12一是政务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在所有电子政务项目中,这个平台起到中枢纽带和信息集成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该项目由区政府办牵头,争取明年启动建设,后年发挥实效。二是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这个项目已列入省试点项目。作为四大基础数据库之一的空间地理数据库,不仅投入大、专业性强,而且涉及面、应用面都很广,许多部门都有十分迫切的应用需求。因此要切实做好空间地理数据信息的共享和
24、交换,这样不仅有利于节约投入,而且可以大大提高空间地理信息的集成度和系统性。三是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统计要为上级决策服务,更要为地方发展服务。建设一个框架清晰、功能完备、方便实用的统计数据库,体现的是统计工作的重要职责,也是统计服务的综合能力。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数据库,不但要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开发,还涉及到大量指标数据的采集、维护和更新,这里面需要其他各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四是公共事务呼叫中心。这个项目涉及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优化整合,并已列入我区创新社会管理的重点项目。有 81890 和“企业百事灵” 打基 础,该项目技术上实现并不难,关键也是在于相关部门的支持和协作。五是医院预约挂号平台。
25、这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项目。要通过预约挂号、统方监测等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和应用,进一步缓解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推动我区卫 生信息化再上一个新台阶。其他项目我在这里不作一一强调了。(三)积极为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创造条件。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新的任务、新的举措,工作推进中必须正确把握其内13在的规律和特点,要研究解决一些特殊的共性问题。一要善于学习借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建设智慧城市更是如此。学习参考别人的先进经验,不仅可以少走弯路,节约投资,缩短项目建设周期,并且可以深入了解相关信息技术和软件开发企业,从而在项目实施中掌握主动。二要强化业务梳理。大家都知道,项目推进顺不顺,建成后绩效好不好
26、,关键要看前期工作做得细不细、实不实。信息化项目一般不用征地和拆迁,最重要、最大量的工作集中在业务梳理和技术对接上面。不仅要对具体工作业务进行梳理,要对政务流程进行优化和重组,而且要考虑每一个页面如何设计、指标体系如何规划、硬件产品和应用技术如何选择等。这些工作不做好,项目推进便无法进行。三要注重人才培育。建设智慧城市,我们最缺的不是技术,也不是需求,而是能够将技术和需求连接起来的人才。反映在智慧产业发展方面,最大的瓶颈是中间层次的人才。因为高层次人才需求量少,可以高薪聘请,也可以柔性引进,面广量大的一般性人才可以自己培养,而有经验、懂技术的骨干型人才,主要是通过不断的磨练和积累成长起来的。我
27、们人事部门,要加强研究有针对性的人才政策,为相关人才提供支持,为智慧产业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在电子政务方面,也要高度重视专门人才的引进和培养,特别是电子政务项目较多的部门,要成立领导小组,不仅要有专职领导负责项目建设,更要有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人才或人才团队具体负责项目实施。四要抓好廉政建设。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廉政问题。项目建设历来是腐败现象的14多发领域,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防范和抑制腐败行为;另一方面我们各级干部一定要廉洁自律,警钟长鸣,切莫出现项目上马、干部下马的现象。同志们,智慧城市建设事关改革创新和转型发展,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让我们一起努力,同心协力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为富民强区、社会和谐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