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乘法的初步认识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设计者】 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 杨 珍【教学实录】一、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孩子们,今天我们来共同背诵一首古诗赠汪伦(课件出示)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读)二、 探究新知1.提出探究问题。师:这首古诗横着数有多少个字?竖着数有多少个字?生:横着数有 7 个字,竖着数有 4 个字。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每横行字数有什么特点?生:每一横行都有 7 个字。师:请同学们说一说每竖行字数有什么特点?生:每一竖行都有 4 个字。师:你能算出这首古诗一共有多少个字吗?你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吗?大家先在心中把这个算式默默地说一遍。师:
2、都想好了吗?下面请两个同学一组,开展一个“你说我写”的游戏,一个同学说算式,一个同学写算式。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观察,了解两个学生互相配合的情况。在此基础上,师组织学生反馈交流情况。2.探究(1)概括表示相同数连加算式的特征,渗透乘法的意义。师:在“你说我写”的活动中,有的组写的加法算式,有的组写的加法和乘法算式,我们来展示一下同学们写的算式:7+7+7+7 4+4+4+4+4+4+4+4 74 47 (2)认识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的特征,为理解乘法的意义积累感性经验。师:观察一下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生:加数相同,都是 7,是 4 个 7 相加。生:
3、加数相同,都是 4,是 7 个 4 相加。师:7 个 4 相加,加数相同,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用乘法算式表示是74,也可以写成 47。师:47 你想到什么加法算式?生:7 个 4 相加,4+4+4+4+4+4+4+4 生:还有 4 个 7 相加,7+7+7+7 师:你能算出这两个加法算式的结果吗?生:28(3)交流乘法的读、写方法,并说一说乘法算式的意义。师:观察算式 4+4+4+4+4+4+4+4 和 47,你更喜欢那种写法,为什么?生:喜欢 47,因为乘法算式比加法算式短一些。师:你知道 47 和谁是双胞胎兄弟吗?生:74师:47=28 读作:4 乘 7 等于 28,74=28 读作:7
4、乘 4 等于 28师:谁能说一说“”叫什么?(叫乘号)今天我们就是来学习乘法(板书:乘法的初步认识)3.自主尝试,强化认识(师课件出示)师:今天我们来学习另一首古诗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师:这首古诗横着看,你看到了什么?竖着看,你看到了什么?怎么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生:横着看,每行有 5 个字,有 8 行,表示 8 个 5 相加。加法算式:5+5+5+5+5+5+5+5 乘法算式:85 或 58生:竖着看,每列有 8 个字,有 5 列,表示 5 个 8 相加。加法算式:8+8+8+8+8 乘法算式:85
5、或 58 师:下面想一想 58 的答案是多少?生:8 个 5 加起来,5+5+5+5+5+5+5+5=40生:5 个 8 加起来,8+8+8+8+8=40师:将上面的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种表示方法,为什么?师:说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利用课间补充相关史料,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三、 巩固练习,深入理解乘法的意义师:下面我们换个地方转一转,去游乐场玩一玩。(出示课件)(1)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加法算式:_( )个( )乘法算式:_(2)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加法算式:_( )个( )乘法算式:_(3)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加法算式:_( )个(
6、 )乘法算式:_师:大家表现非常棒!喜洋洋也来凑热闹了,看喜洋洋给大家带来了什么?(4)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7+17+17+17 _ 6+6+6+6+6+6 _ 3+3+3+3+3 _ 5+5+5+5 _ 1+2+5+9 _ (5)四、 课堂小结,点名目标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并能把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还知道了用乘法表示比较简单。 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乘法,下节课我们会继续研究。【教学分析】【教材分析】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掌握了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的,是乘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直接基础,也对今后学习表内乘除
7、法及多位数乘除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材重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教材首先展示一个热闹欢快的游乐园的主题团,通过这一学生熟悉而又特别喜爱的场景,揭示出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相同数量。这样设计使数学贴近了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拉进来生活与数学的联系,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从而进一步领会乘法的意义。【学情分析】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有些学生在生活中提说过乘法,有的学生
8、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所以我需要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通过多种活动带领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学习目标】根据对课程标准的目标分解,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对本节课的目标进行了重构,确定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为:1、 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认识乘号,能正确读、写乘法算式。2、 会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体会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3、 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习重点】知道乘法算式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学习难点】理解乘号前、后两个
9、数所表示的意义不同,识别相同加数的意义。【设计思路】本节课的设计主要通过一首已经学习过得古诗入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找到问题的答案。这首古诗引发四个问题,从生活情境和加法算式两方面,感受生活中的每份数量相同与加法算式中加数相同的特点,理解“几个几” 之间的关系,为理解和概括乘法的意义打下基础。 【教学反思】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部分的起始课,是学生进一步学习乘法口诀的基础。在准备阶段,我出示语文里刚学过的一首古诗,数学老师教语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感到加数相同的情况在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在探究新知阶段,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通过列连加算式从
10、直观到抽象,引导学生进行加法与乘法的比较,帮助学生体验乘法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这么多数加在一起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以 4+4+4+4+4+4+4+4 为例,7 个 4?突出矛盾,计算不方便,有没有更简洁的算式?你们知道数学家是怎么想的吗?因为乘法和加法有密切的联系,乘法就是有这样的加法得来的,因此,通过小精灵的话补充相关的史料,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在应用中培养学生的乘法意识。有效的数学教学应着力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整堂课中,结合乘法知识的学习,始终注意培养学生自觉沟通几个
11、几的生活经验和乘法的联系,让学生不断联系生活实际,用乘法的眼光去观察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名师点评】听了杨珍老师执教的乘法的初步认识一课,整体感觉实中求动,动中有新,新中务实,环环相扣。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对于乘法学生已有了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并不陌生,但杨珍老师没有被教材束缚,通过一首古诗自主探究,整合有效教学资源,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交流分享,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12、梳理提升,层次清晰,循序渐进,在体现学为主体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深化了乘法意义的内涵,打通了知识之间的脉络,提升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说明问题的能力,让每一名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专题探讨】自学乘法的初步认识后,我分别提出以下问题:问题 1:观察一下这两个加法算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了吗?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问题 2:你知道 47 和谁是双胞胎兄弟吗?问题 3:这首古诗横着看,你看到了什么?竖着看,你看到了什么?怎么列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问题 4:说说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思?它们表示的意义一样吗?通过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来检测学生是否能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描述出乘法表示的意义,达到检测学习目标 1 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