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月份安全培训重点内容一、学习上级有关安全文件:关于加强“平安交通”建设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通知: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的通知 (鲁安明电20149号)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加强“平安交通”建设集中开展“六打六治”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的通知 (鲁交安全明电20148号)的部署安排,深刻吸取近期全国发生的重特大事故教训,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市交通运输局决定在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开展打非治违专项行动,集中整治安全生产突出问题。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
2、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省交通运输厅有关工作部署,牢牢把握“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和严厉追责的“四个一律”执法措施,集中打击、整治一批交通运输领域当前表现突出的非法违法、违规违章行为,进一步规范安全生产法治秩序,大幅减少因非法违法行为造成的事故,保障全市交通运输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1、督促道路客运企业合理调整长途客运班车的发车班次,避免在凌晨2时至5时运行,确实难以避免的,必须严格落实凌晨2时至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凡违反相关制度规定的客运车辆一律停运整改。2、对严重违反有关规定的客运包车、尤其是长期在异地违规经营的省际包车,一
3、律停止发放包车客运标志牌,停运整改。3、不再审批新的800公里以上长途客运线路,不再审批新的卧铺客车。2014年底,对现有800公里以上的长途客运线路及车辆逐条逐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符合安全运营要求的准许继续运营,不符合的立即进行停运整改,完善安全措施后方可恢复运营。4、对不符合农村客运安全通行条件的线路和车辆坚决取缔。深入排查农村客运线路,对存在安全隐患的进行严格查处,督促整改。引导农民乘坐具备资质的农村客运车辆。5、严格客运车辆联网联控系统的接入管理,凡应接入而尚未接入的车辆,所属企业必须立即进行整改。2014年8月31日前,仍未按要求接入系统的车辆,停业整顿一个月;一个月后整改仍不到位的
4、,一律取消车辆营运资格。对已装监控系统但不能正常使用的车辆,停运整改,直至正常使用。对故意损毁、屏蔽系统的,发现一次对相关车辆停业整顿;发生两次以上行为的,取消营运资格。二、学习安全法律法规: 新安全生产法的十大亮点(15) 2014年8月31日公布的新安全生产法(简称新法) ,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从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摆位、进一步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政府安全监管定位和加强基层执法力量、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等四个方面入手,着眼于安全生产现实问题和发展要求,补充完善了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主要有十大亮点(15) 。一、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安全发展新法提出安全
5、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近一年来关于安全生产工作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对于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条红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理念,正确处理重大险情和事故应急救援中“保财产”还是“保人命”问题,具有重大意义。为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地位,明确安全生产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推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新法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二、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新法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工作“十二字方针” ,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安全第一”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必须
6、把安全放在首位,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预防为主”要求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打非治违,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综合治理”要求运用行政、经济、法治、科技等多种手段,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监督各个方面的作用,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坚持“十二字方针” ,总结实践经验,新法明确要求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机制,进一步明确各方安全生产职责。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职工参与是基础,政府监管是关键,行业自律是发展方向,社会监督是实现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目标的保障。三、落实“
7、三个必须” ,明确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按照“三个必须”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二是明确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并将其统称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执法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
8、行监督检查。四、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乡镇街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必要在立法层面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针对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新法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五、进一步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好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是根本。新法把明确安全责任、发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9、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作用作为一项重要内容,作出四个方面的重要规定:一是明确委托规定的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的,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然由本单位负责;二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内容,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相应的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的监督考核;三是明确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的七项职责。四是规定矿山、金属冶炼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竣工投入生产或者使用前,由建设单位负责组织对安全设施进行验收。3、消防安全知识1、 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的指导思想:为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消防工作方针,加强我单位的消防安全保卫工
10、作,确保单位在发生火灾时能及时有效进行扑救,让职工熟悉单位内部消防设施,熟练使用消防器材,提高处置初起火灾的能力,减少火灾造成人员伤亡何财产损失。 2、制定消防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本单位面临突发火灾事故时,能够统一指挥,及时有效地整合资源,迅速针对假想的火情实施有组织的控制和扑救,避免火灾来临之时慌乱无序,防止贻误战机和漏管失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和演练,学会应对和处置突发火灾事故的方法,熟练掌握应急处置的程序和措施,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降低火灾危害,提高单位防范自救、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3、各项动小组职责:(1)灭火
11、行动组:灭火行动组负责使用灭火器和消火栓扑救初起火灾。(2)通讯联络组:通讯联络组负责火灾报警和通知人员,保证通讯联络的畅通,启动火灾事故应急广播,稳定旅客情绪,正确引导疏散方向。(3)疏散引导组:疏散引导组发生火灾时立即打开所有疏散出口,并保证畅通,组织旅客从相对安全的安全通道、疏散楼梯及安全出口有序疏散。旅客全部疏散完毕后,志愿消防队员立即投入到贵重物资的疏散工作。 4、报警程序:发现火灾后立即拨打 119 向公安消防队报警,报警时要准确报告东站的火灾地点、火势情况、燃烧物及有无人员被困情况,单位联系电话,联系人姓名,并派人到站外引导消防队的到来。同时向分管站长报警,分管站长接到报告后,立
12、即通知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和志愿消防队员迅速到达现场,启动灭火应急疏散预案,组织人员利用就近灭火器、消火栓扑救初起火灾;各岗位站务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接到扑救火灾的通知后,迅速按照人员分工,履行职责。5、火灾逃生应注意:(1)平时要有很强的消防意识。进入陌生场所应先了解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间的位置及是否关闭、是否上锁,查看消防栓等各项灭火、避难器具的位置。 (2)发生火灾时保持镇静,迅速判断危险地点和安全地点,尽快撤离。 (3)逃生时不可蜂拥而出或留恋财物。必须穿过火区时,应尽量用浸湿的衣物披裹身体,捂住口鼻,贴近地面。 (4)如身上着火,千万别奔跑,可就地打滚,将身上的火苗压灭,或跳入就近的
13、水池、水缸、小河等,或用厚重衣物覆盖压灭火苗。 (5)如身处楼上,寻找逃生路一般向下不向上。进入楼梯间后,确定楼下未着火时再向下逃生,决不要往上跑。如楼梯或门口被大火封堵,楼层不高时,可利用布匹、床单、地毯、窗帘等制成绳索,通过窗口、阳台、下水管等滑下逃生。如楼层高,其他出路被封堵,应退到室内,关闭通往着火区的门、窗,有条件的用湿布料、毛巾等封堵着火区方向的门窗,并用水不断地浇湿,同时靠近没有火的一方的门窗呼救。晚上可用手电筒、白布摆动发出求救信号,决不可乘坐电梯,也不可贸然跳楼。 四、职业健康秋季常见疾病预防知识秋天是寒暑交替的季节,由于气候干燥,冷暖多变,昼夜温差较大,人体一时难以适应,极
14、易发生疾病或诱发旧病复发。为了提高大家的防病意识,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加强人体调节机能,适应多变的气候,确保身体健康。下面给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疾病及其防治常识。 一、胃肠道疾病。秋季,人体受到冷空气的刺激,血液中的组胺酸增多,胃酸分泌增加,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自身的抵抗力和对气候的适应性下降。此外,由于气候转凉,人们的食欲随之旺盛,使胃肠功能的负担加重,导致胃病的复发。胃病患者除了注意保暖之外,还应当进行体育锻炼,改善胃肠道的血液循环,减少发病机会,并注意膳食合理,要少食多餐、定时定量、戒烟戒酒,以增强胃肠的适应能力。 二、秋燥症。秋季雨少天干,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人易出现鼻咽干燥、声音嘶哑、干
15、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燥症,俗称“秋燥症“。秋燥不仅使人感觉不舒服,而且还会诱发许多感染性疾病,如感冒、鼻炎等。因此因此秋天必须养阴防燥,在饮食上宜常喝开水和菜汤,多吃些水果,少吃辣椒、葱、姜、蒜等燥烈之物;在起居上要做到早睡早起。早睡以得养阴,早起以得舒肺,呼吸新鲜空气,使机体津液充沛。三、呼吸道感染。秋天气候多变,早午晚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刺激,抵抗力减弱,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极易使人伤风感冒。秋季也是慢性气管炎的高发期,它对气候的变化敏感,且适应性差,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发病。应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加强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秋季预防感冒“十字歌” :
16、开:黎明即起,开窗透气,室内清新,防感真谛; 洗:温水刷牙,冷水洗脸,热水洗脚,助您入眠; 漱:盐水漱口,早晚一次,口腔卫生,杀菌固齿; 饮:姜末红糖,开水冲泡,睡前一勺,可防感冒; 呼:身体站正,两臂平伸,深呼十次,吐故纳新; 搓:两掌伸直,对搓发热,按迎香穴,防感一术; 摩:上星风府,两个穴处,勤作按摩,酸麻为度; 熏:陈醋熏室,早晚一刻,杀菌消毒,流感逐出; 穿:入秋渐凉,莫急添裳,适当秋冻,耐寒防感; 练:清晨出走,锻炼身手,增强体质,安度金秋。五、 典型案例分析1、火灾事故:广东深圳“9.20”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08年 09 月 22 日通报事故情况:
17、2008 年 9 月 20 日 22 时 49 分,位于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的舞王俱乐部发生火灾事故。事故损失:事故造成 43 人死亡、59 人住院治疗、6 人留院察看。事故原因:起火建筑为一栋四层半综合楼,该楼房一层为旧货市场,二层为茶馆,三层为该俱乐部,四层及楼顶半层为办公室及员工宿舍。该俱乐部于2007 年 9 月 8 日擅自开业,无营业执照,无文化经营许可证,未经公安消防部门验收。事发时在场人员约 300 余人。经公安消防部门勘察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为该俱乐部演职人员使用自制礼花弹手枪发射礼花弹,引燃天花板的聚胺脂泡沫所致。吸取教训:事故发生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伤亡惨重
18、,影响恶劣,教训深刻。暴露出的主要问题:一是有关单位对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查处不力,监督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二是该场所的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安全管理存在严重隐患;三是从业人员和公众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必要的自救能力,生产经营单位应急处置不力。2、道路交通事故:云南省保山“3.18”15 死亡交通事故事故情况:为了庆祝三八妇女节,2013 年 3 月 18 日楚雄南华县一个村子组织 79 名村民乘坐三辆客车到瑞丽旅游,在返回途中其中一辆客车在大保高速公路上翻下 95 米深的山洼,造成多人死伤。事故损失:截至到 3 月 20 日,死亡人数已升至 15 人。事故原因:此路段坡陡弯多,10 公里长下坡,确实事
19、故频发。交警称,两年前就对该路段提出过整治措施和建议,但未完全得到落实。当时天空刚刚下完大雨,三辆客车就来到了该路段,司机为了追上前面的客车,就加了一把油门,没有想到却撞上了道路中间的隔离栏,慌乱中司机急忙打方向盘,没有想到客车就翻到了陡坡下面去了。吸取教训:事故的发生,暴露出部分地区、行业领域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发展理念不牢固,安全生产责任不落实,安全防范措施不到位,安全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非法违法行为仍然突出。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危险路段高速行驶,紧急情况处理不当,最终酿成悲剧。六、学习安全管理制度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安全管理规范(试行) 释义第五章 安全隐患排查与治理第六十四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
20、业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自身管理规定,对营运车辆、客运驾驶人、运输线路、运营过程等安全生产各要素和环节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第六十五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根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和特点,采用综合检查、专业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检查、日常检查等方式进行隐患排查。第六十六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登记和治理,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对于能够立即整改的一般安全隐患,由运输企业立即组织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运输企业应组织制定安全隐患治理方案,依据方案及时进行整改;对于自身不能解决的重大安全隐患,运输企
21、业应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整改。第六十七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档案,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隐患排查治理日期;隐患排查的具体部位或场所;发现事故隐患的数量、类别和具体情况;事故隐患治理意见;参加隐患排查治理的人员及其签字;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复查情况、复查时间、复查人员及其签字。第六十八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每季、每年对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隐患形成的原因、特点及规律,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第六十九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建立安全隐患报告和举报奖励制度,鼓励、发动职工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鼓励社会公众举报。对发现、排除和举报事故隐患的有功人员,应当给予物质奖励和表彰。第七十条 道路旅客运输企业应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人员依法进行的安全隐患监督检查,不得拒绝和阻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