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中国城乡差距成因及对策姓名:付铠 学号:2120140522 专业:环境管理与经济摘要: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和以增长为导向的一系列城市偏向政策,中国经济总量在短时间内快速增长。可是结构调整缓慢,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固化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尤其是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多项研究表明中国的贫富差距存在继续扩大的趋势 1, 2。本文在分析中国城乡差距成因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和自身经历,提出缩小城乡差距和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建议及应对措施,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关键词:城乡差距;二元结构;应对措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持续高速的增长,我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
2、经济奇迹,令世界瞩目。城镇和农村居民是构成中国社会的两大基本群体,改革开放以来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中国城乡差距,尤其是居民收入差距也日趋扩大,并引起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城乡差距的形成既有历史原因又有政策的原因 3。有研究表明,中国城乡居民间的收入差距对整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大,达到 50%以上 4。过大的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影响社会公正与稳定,不利于经济发展,更不利于构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针对此种情况,国家相继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的方针政策,试图遏制不断扩大的城乡差距,虽取得一定成效,但要想真正缩小甚至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差距,任重
3、而道远。1 中国城乡差距成因城乡差距问题在解放前就存在。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提出了加速实现工业化的奋斗目标。但是当时的历史条件以及在西方国家的封锁下,实现工业化的途径和手段,似乎只能是从农业中取得资本的原始积累。于是,政府通过政策和制度手段,通过工农业产品价格的“剪刀差” ,将资本从农业转向工业。有专家学者认为“剪刀差”的长期存在,是造成我国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的最直接的原因。但是,对于导致中国城乡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专家学者们的解释除了上面所提到的“剪刀差”之外,可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种理论 4:(1)二元经济结构论(2)比较生产力差别论(3)传统发展战略论(4)对外开放论(5)改革不平衡论(6)政策
4、倾向论虽然目前理论较多,但可以发现,城乡差距的产生不是某一因素独立造成的,而是在历史和政策的大背景下,各种因素相互叠加经过近百年的沉淀形成的。而始于 1958 年的以城乡分割为特点的户籍制度,不仅在身份上强化了城乡的先天差别,更进一步成为加大城乡差距的重要因素。20 多年的改革在消除城乡差别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城乡二元体制尚未从根本上发生改变。造成我国城乡差距的许多因素,至今仍然在深深地刺痛着我们,并拖累着中国这个东方大国全面进步的步伐。可以说,这是一个几乎困扰了中国人一个世纪的难题。2 中国城乡差距现状2.1 居民收入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随着收入的提高呈波浪式反复扩大的趋势,城乡二元结构的特
5、征正逐步强化。正如下面漫画中所描述的一样,农村依靠农业的微薄收入远远比不上城市工业高速增长的收入,农村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1978 年以来城镇居民收入每提高 1 千元平均大约需要 3 年,而农村居民收入则需要 10 年。从下图可以看出,城镇居民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农村居民收入,中间虽有几次下降,但是总的差距呈明显扩大之势。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村居民收入为 1,下同)由 1978 年 2.571 扩大到 2010 年的 3.231。2002 年以来,城乡收入差距波动较以往其他时期较小,基本维持在3.1:1 之上,但是 2010 年以后,有迹象表明,城乡收入比有下降趋势,说明我国采取的一系列措施起
6、到了一定的作用(见下图) 。据有关资料反映:世界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城乡收入比为 1.51 左右,超过21 的极少;在韩国、中国台湾等经济起飞时期,城镇居民收入一般是农民的1.4 到 1.6 倍,即使在一些收入分配高度不平等的发展中国家,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也不像我国这样大,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水平在世界列居前茅,形式严峻。2.2 生活消费恩格尔系数是居民生活消费支出中食品开支所占的比重,是用来衡量居民生活富裕程度的指标。国际标准规定:恩格尔系数在 59%以上,为绝对贫困;50-59%,为勉强度日;40-50%为小康水平,30-40%为富裕;小于 30%为高度富裕。1978 年以来,城乡居民的恩格尔
7、系数都有了较大的下降,但农村明显慢于城镇(见下图) 。我国在生活消费水平上虽然有了长足进步,但是与其它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11 年我国恩格尔系为 37.9%,也就是达到了富裕的水平5。2.3 公共服务2.3.1 教育教育资源在城乡的分配上呈失衡状况,城乡居民受教育程度差异明显,这也是目前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失衡主要源于两种不同的教育投资体系,城市的教育主要是以政府投资为主,而农村教育基本是农民自己投资为主,虽然这种体系目前正逐步打破,但是在很多偏远地区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的办学条件差,部分经济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危房情况普遍存在,校园面积狭小,一些必要的教学和实验设
8、施缺乏,优质师资严重不足,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村初中毕业学生无法升入高中。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个别家庭无力提供子女上学的费用,初中生辍学状况堪忧,致使农村青少年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远落后于城镇。2.3.2 医疗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相比较,明显滞后;城乡居民在享受公共卫生服务方面的差距明显,现状堪忧。城乡公共卫生资源分布现状是,全国每年的卫生经费支出大约 85%给城市,只有 15%给农村。农村卫生投资比重不高,卫生保障体系不健全,医疗卫生管理和服务跟不上,公共卫生更是不如人意。一方面,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贫乏,医疗设施落后,一些地区的农村缺医少药,农民看病就医难;另一方面,农民
9、因收入低、医药费用昂贵看不起病,部分农民的健康难以得到有效保证。目前,全国范围内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新的问题,农村医疗整体上还处于欠发展状态。2.4 社会保障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中,各项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城乡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在城镇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覆盖城镇职工(包括离退休人员) ,失业保障覆盖城镇企事业单位职工,工伤保障和生育保障覆盖城镇单位职工。在农村则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实行与城镇有别的社会保障办法,农村养老保障以家庭为主,同时正在逐步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这种有区别有差异的社会保障制度造成了城乡之间的极度不平衡,诱发了一系列社
10、会问题。2.5 家庭财富储蓄存款、耐用消费品、住房是居民财富的主要组成部分,分析这三大指标的差距可以基本反映出城乡居民在财富方面的差距。经过分析后发现,城乡家庭财富的差距较大,差异有目共睹,农村家庭财富甚至不及城镇家庭财富的 1/3。但是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一趋势正在逐步缩小。3 缩小城乡差距的对策面对城乡差距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刻不容缓。下面我将结合我国实际和自身经历,着重从以下几点论述,希望通过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一问题:3.1 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实现户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差距,关键在于统筹城乡发展。要改变传统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把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
11、业统筹起来共同发展;要进一步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取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限制,逐步用居住地登记制度和身份管理制度以及积分制度取代户籍管理制度 6。在改革户籍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出台更多的“支农、扶农、惠农”措施,加快农村地区的发展。通过税收调控经济的职能,限制财富的过度集中,合理运用财政收入,将征收的财产惠及广大农民。通过对收入的再次分配,力图缩小贫富差距,消除两极分化 7。2014 年 7 月 24 日,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 8。意见指出,严格控制特大城市人口规模。改进城区人口 500 万以上的城市现行落户政策,建立完善积分落户制度。
12、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取消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和由此衍生的蓝印户口等户口类型,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体现户籍制度的人口登记管理功能。建立与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相适应的教育、卫生计生、就业、社保、住房、土地及人口统计制度。意见的颁布,对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实现城乡一体化,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意味着实行了近 60 年的城乡户籍制度的终结。3.2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障制度应当适时在农村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后,实名登记贫困人口,成立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实现专款专办;应逐步建立与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配套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来解
13、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应当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农村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9;应当降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依据财政支持力度将更多的人纳入到该制度中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应依靠相关政策法规的完善,明确全国农民医疗保障权,为制度的完善提供坚强的法律后盾;应加大财政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对农村合作医疗的投入 10;应逐步消除地区差异给农民就医带来的困难;应逐步提高报销比例,向重病、大病患者倾斜;应逐步实现全国合作医疗制度统一,保障农民工就地就医;应重视农村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增加农村基础医疗设施投入;应进一步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加强农村医疗队伍建设
14、,满足大多数人的基本卫生需要,努力实现医保落实到户,让广大农民群众能看病,敢看病,放心看病。2014 年 12 月 30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联组审议国务院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并进行专题询问,国务院副总理马凯接受询问时透露,养老金并轨改革方案将于近期印发。这标志着我国在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上实现了一大飞跃,对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3.3 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逐步提高农民财产性收入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就在于使更多的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群体通过拥有财产性收入进入中等收入者的行列。由于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主要来源为自己的土地,因此要对现行的土地制度进行
15、完善和改革。可通过产业化、政策化等扶持手段,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可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进一步放宽农民承包土地的经营流转权,促进土地资源要素的优化配置;可对己规划的农民集中居住点的宅基地发放土地证、房产证,切实保证农民己有的财产性资产。另外在推进土地制度改革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征地制度改革方面,除了加大一次性补偿力度之外,还应把农民的生活保障考虑进来,探索一种能使土地使用权流转与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有机结合的机制,以消除农民的后顾之忧,促进土地流转,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从而有效提高农民的总收入,以达到缩小贫富差距的目的。2014 年 11 月 2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
16、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11, 意见指出要用 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重点支持发展粮食规模化生产,支持基层先行先试,靠改革破解发展难题。值得注意的是,在全国 3.8 亿亩耕地进入流转的大势下,政策再次强化风险管控。 意见中对“加强土地流转用途管制” 、 “加强对工商企业租赁农户承包地的监管和风险防范” 、重点扶持适度规模经营等环节均做出了明确规定。这是继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制度之后,我国农村土地集体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对于提高农民收入具有重大意义。3.4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和岗前培训,切实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优化人才政策环境,从政策上保
17、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有序的发展;建立农村人才开发资金充分调动农村人才的积极性,使之能更好地发挥作用;要抓好农村人才市场建设,加强对农村人才市场软硬件投资,增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国家可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优秀人才到农村去、到基层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智力资源的支持,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建立就业培训投入机制,将农村劳动力的培训纳入各级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建立健全维权服务体系,加快清理和取消对农民工进城就业的各种限制性、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保障务工农民的合法权益。3.5 实行优惠的税收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按照城乡平等的原则,废除专门
18、针对农业和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赋,建立城乡统一的税制;落实和完善种植、养殖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的税收优惠政策;完善出口退税政策,优先安排为农业龙头企业及时足额退税;调整预算编制对农村支出的比重,预算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加大中央对农村转移支付力度,实现纵向和横向转移支付并重。2005 年 12 月 29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 19 次会议经表决决定, 农业税条例自 2006 年 1 月 1 日起废止。同日,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 46 号主席令,宣布全面取消农业税 12。农业税条例在我国实行了近半个世纪,这意为这其终于走进了历史,退出了舞台。标志着我国农村改革进入了以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
19、理体制改革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改革阶段。从近几年看, 农业税条例条例的废除,极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增加的农民的财富收入,从某种程度上缩小了城乡之间的差距。结语:城乡差距过大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无论是从贯彻“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遏止和扭转日益扩大的城乡差距,都是十分必要的。党中央、国务院对城乡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中共中央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以“五个统筹”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三农”问题被放在了突出位置。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将“三农”的发展作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了重要的
20、战略位置上。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并要把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四化同步” 、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思路,是对解决“三农”问题路径的顶层设计,也是我们党关于建立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科学思考。我国仍然是一个具有 13 亿人口、农民实际仍占大多数、城乡发展极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真正建立起来,解决好“三农”问题任重而道远,必须把“重中之重”的要求贯彻于现代化建设的始终中来。为此,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把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放在农村,促进城乡要素
21、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才能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未来几年,是我国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国农业也到了高投入、高成本、高价格的阶段。全力以赴把现代农业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千方百计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千方百计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加,就一定能缩小城乡差距,最终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致谢:时间如梭,转眼间已到期末,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中学到的东西,受益匪浅。尹老师不辞辛苦深入浅出的从理论到实践,结合自身生活和科研经历,为我们讲授了相关内容,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洗涤了心灵、增强了对社会主
22、义制度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深刻认识到我国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期和挑战。老师可谓尽心尽力、事无巨细。在未来的学习、科研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理论知识,以老师为榜样,为标杆,力争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多创佳绩,努力提升自己,为国家的发展与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参考文献:1杨艺.二元经济结构与城乡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J.社会科学战线.2010(09):68-72.2熊光清.中国贫富悬殊的成因与对策:制度层面的考察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75-9.3郑素芳,张岳恒.中国农业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0(16):454-8.4梁军.
23、城乡差距:影响中国整体收入差距的最大因素J.社会观察.2005(06):3-5.5刘丽.通过用税权的调控逐步缩小“城乡差距”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1(01):118-22.6安贞元.我国城乡差距扩大问题的政治考量J.求索.2010(07):58-60.7林光彬.等级制度、市场经济与城乡收入差距扩大J.管理世界.2004(04):30-40+50.8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意见(摘要)J.新农村.2014(09):3-4.9陈亚威.对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的探讨J.钦州学院学报.2013(07):82-5.10解建立.国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河北师
24、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4):28-34.11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 2014-11-21.12刘积斌.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议案的说明2005年 12 月 24 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J.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01):20-2.Abstract:After founding of the new China,especiall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because of heavy industry priority devel
25、opment strategy and growth oriented in a series of city-biased policy,Chinas economy rapid growth in a short period,but the slowly adjustment of the structure,urban-rural gap is widening,and solidified the urban-rural dual economic structure,expanding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in
26、particular,a number of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in China is continuing to expand trend1,2.The paper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 of Chinas urban-rural disparity,combined wit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 and myself experience,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to reduce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nd crack the urban and rural dual structure then come ture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