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 南 省 境 内 主 要 活 动 断 裂 资 料 汇 编前 言活动断裂(或称活断层、活动断层) ,是第四纪以来(或晚第四纪以来)活动、至今仍在活动的断层,是距今 10 万年以来(或 3 万年以来)有充分位移证据证明曾活动过,或现今正在活动,并在未来一定时期内仍有可能活动的断层。 在火电厂、核电站选址等重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或岩土工程勘察中则指“距今 1 万年以来有过较强烈的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动(每年达 0.1 毫米蠕变量) ,在将来(100 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层” 。中国新构造和地震地质学者则多侧重晚第四纪以来有过活动、今后并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活动断裂在全球广泛分布,其规模有长有短
2、,长的可达数百至数千千米。活动断裂在全球的广泛存在,反映了人类生存的地球仍是一个活动的星球。活断层的发生、发展以至衰亡的过程,总的看来,是从微小的节理系到直线性的断层,到大型的波状弯曲的断裂带,最后被扭曲、切割、愈合、消亡的过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地震的活动性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因此,分析活断层处在什么发展阶段,对判断沿活断层带的地震危险性具有一定的意义。浅源构造地震总是伴随断裂活动而发生的,这一点已为大量震动力参数资料、震时地面地质和形变资料等所证实。随着震源位置测定精度的提高(例如美国沿圣安德烈斯断层用密集台网把震中定位精度提高到一公里以内),渐渐地证实,地震确实是在已有断裂而附近密集发生,
3、地震与地表现有的活动断裂带有密切关系。活动的断层,会引发地震、滑坡、错断、地裂缝、砂土液化等各种各样的地质灾害,对国计民生都有极其严重的影响。同时,断层的活动与重大工程如核电站、水电工程等的选址、建设和安全运行密切相关。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度的重大工程场地应进行活动断裂勘察。断裂勘察应查明断裂的位置和类型,分析其活动性和地震效应,评价断裂对工程建设可能产生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方案。 对核电厂的断裂勘察,应按核安全法规和导则进行专门研究。 断裂的地震工程分类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全新活动断裂为在全新地质时期(一万年)内有过地震活动或近期正在活
4、动,在今后一百年可能继续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中、近期(近年来)发生过地震震级级的断裂,或在今后年内,可能发生级的断裂,可定为发震断裂; 2 非全新活动断裂:一万年以前活动过,一万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活动的断裂。全新活动断裂按下表分级。表 1-1 全新活动断裂分级指标断裂分级活动性平均活动速率v(mm/a)历史地震震级 M 强烈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强烈 v1 M7 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 1v0.1 7M6 微弱全新活动断裂 全新世有微弱活动 V1 M6 中等全新活动断裂中晚更新世以来有活动,全新世活动较强烈v0.1 6M5 微弱全新活动断
5、裂 全新世有微弱活动 V0.1 M5从上表可以看出, 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比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对全新活动变断裂分级的地震震级高一级,这样就保证了电厂更趋于安全。本汇编考虑到多为电厂服务,故以更为严格的火力发电厂岩土工程勘测技术规程为准。本汇编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在搜集、分析河南省境内不同地区、多个电厂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的基础上,结合各断裂的地形地貌特征、地质特征和地震特征,将河南省构造体系与地震地质图 (河南省地质局地质科学研究所编 1980 年版)中的大部分主干断裂,对于有确切证据的进行了分类、分级; 按照地理位置的不同将河南省划分为豫西、豫北、豫东、中部和豫南五个区域,
6、再按区域不同对各区所分布的断裂进行编号、叙述,对于跨越不同区域的断裂,按其起始位置所在区域为准进行编号。对各断裂的产状、发育特征、活动时代,性质等进行了分类总结。在资料的选取上,针对同一断裂不同说法的情况,根据安评报告时间的早晚、报告编制单位的级别等原则,做以分析和取舍,对于不能辨别和难以辨别的,则同时给出没一个说法和出处,便于以后继续展开进一步工作。最后,根据以上总结整理,编写出次河南省内影响工程选址的主要活动断裂汇编。绘制出河南省内影响工程选址的主要活动断裂地区分布图及河南省内影响工程选址的主要活动断裂地区主要特性检索表以方便以后工程选址研究的应用,这也是编写此汇编的初衷。由于资料的不足,
7、本汇编还有待完善地方,不足之处望指正,谢谢。目 次1 豫西地区(三门峡、洛阳、平顶山) 11.1 温塘断裂 11.2 宫前断裂 11.3 华山北麓断裂(东段,即华山山前断裂) 11.4 新安-郏县断裂 21.4-1 城崖地断裂 21.5 白鹤-石陵断裂 31.5-1 石陵- 白鹤断裂 31.6 封门口-五指岭断裂带 31.6-1 封门口断裂 .41.6-2 五指岭断裂 .51.6-3 超化断层 51.7 石井断裂 51.8 偃师断裂 61.9 济源-博爱断裂 71.10 连地断裂 71.11 孟州断裂 71.12 洛河断裂 .81.13 伊河断裂 81.14 九皋山-温泉街断裂 81.15 大
8、封-南山口断裂 (大封 -南山沟断裂) .91.16 登封-鲁庄断裂 91.17 白阜断裂(新安) 101.18 棉凹断裂 101.19 中条山南麓断裂 101.20 中条山北麓断裂 111.21 柿树园断裂 111.22 三教地断裂 111.23 硖石-白阜断裂 121.24 平顶山断裂 121.25 九里山断裂(平顶山) .131.26 鲁山-漯河-太和断裂 .131.26.1 鲁山-漯河-临泉断裂。 .141.26.2 鲁山-漯河断裂 .141.26.3 砖桥-固墙断裂 .151.26.4 栾川-鲁山-漯河- 太和 151.27 拐河-常村断裂 .161.28 大郭沟-夏李断裂 161.
9、29 枣庄-龙泉断裂 161.30 坟台-砖探断裂 161.31 坡头断裂 161.32 襄县郏县断裂 161.33 霍堰断裂 171.34 鲁叶断层 172 豫北地区(安阳、新乡、焦作、濮阳、鹤壁、济源) 182.1 太行山山前断裂带 .182.1-1 磁县断裂 .182.1-2 汤西断裂(即青羊口断裂) 192.1-3 汤东断裂 212.1-3-1 韩陵山断裂 242.1.3-2 临漳断裂 .252.4 安阳断裂 252.4.1 安阳南断裂 .252.5 卧羊湾断裂 272.6 峪河断裂 272.6 峪河-新乡断裂 272.7 百泉断裂 272.8 薄壁断裂 282.9 马坊泉断裂 292
10、.10 九里山断裂(焦作) .302.11 凤凰岭断裂 312.12 盘古寺-新乡断裂 322.12-1 董村断裂 372.14 采桑断裂 .382.15 安阳北断裂 .382.16 林州断裂 392.17 郎垒断裂(林州) 392.18 朱营断裂 392.19 武陟断裂 402.19 李万-武陟断裂 402.20 平陵断裂 412.21 济源-博爱断裂 412.22 辉县断裂 412.23 铜冶-挂沟断裂带 412.23-1 潭峪断裂 422.25 汤中断裂 422.27 晋城-获鹿断裂带 432.28 紫山西断裂 432.29 刑台-邯郸断裂 442.29-1 磁县- 安阳断裂 .452.
11、30 沧东断裂 452.31 磁县-大名断裂 472.32 荷泽断裂 492.33 王良断裂(济源) 492.34 盘古寺-新乡断裂 502.34 盘古寺断裂 522.35 新乡-商丘断裂带 522.35-1 新乡- 封丘断裂 .542.35-2 封丘- 商丘断裂 .542.35-3 封丘- 兰考断裂( 新乡-商丘丘断裂中西段) .552.36 汾渭断陷带: 552.37 卢氏-方城-固始 .572.38 长治-晋城断裂带 572.38-1 长治断裂 582.39 孔山山前断裂 592.40 西形盆断裂: 602.41 甘河断裂 602.42 五龙口断裂 602.43 高唐 堂邑断裂 602.
12、44 林州西断裂 612.45 辛店断裂 612.45 新乡- 封丘断裂 613 豫东地区(开封、商丘、周口) 623.1 聊兰断裂带(东濮地堑断裂带 ).623.1-1 东濮地堑断裂带 623.1-1 聊兰断裂 .623.1-2 长垣断裂 .633.1-3 黄河断裂 643.2 夏邑-新县断裂(即夏邑-太和断裂) .643.2-1 新县- 潢川断裂 .643.2-2 夏邑- 太和- 新县断裂 653.3 永城-阜阳断裂 653.3 永城-固始断裂: 653.4 曹县断裂(商丘、周口) 653.4-1 曹县- 太康断裂 .663.5 巨野断裂(周口) 663.6 杨庄断裂 .673.7 开封断
13、裂带 673.7-1 郑州- 开封断裂带 .683.8 上街-中牟断裂带 683.8-1 上街断层 693.8-2 须水断层 693.8-3 中牟断裂 693.8-4 中牟北断裂 703.11 东夏亭断裂 703.12 周口-鹿邑断裂 703.13 商水-项城断裂(周口) 713.14 商水断裂 714 中部地区(郑州、许昌、漯河) 714.1 郑州-武陟断裂 714.2 白沙断层 714.3 老鸦陈断层 724.5 登封-鲁庄断裂 744.6 许昌-禹州断裂 744.7 魏窑-尧破山断裂 754.8 郭小寨断层 764.9 大隗镇断层 764.10 坡胡-和尚杨断裂 764.11 灵井-无梁
14、断裂 764.12 灵井-董村断裂 774.13 史楼-陶城断裂 774.14 长村张-东夏亭断裂 774.15 许昌-太康断裂 774.15 鄢陵-太康断裂: .784.16 宝丰-郏县断层 784.17 石灰窑断裂 784.18 白沙-禹州断裂 784.19 襄城断裂 784.19 襄郏断裂 794.20 潭木沟-东黄道断裂 .794.20 临汝北郏县断裂: 794.21 杨村-合水断裂 804.21-1 杨村断裂 804.22 候集-孟庙断裂 814.23 上街-邢村断层 814.24 周口断裂 814.25 泉店断层 .814.26 王洛-商桥断层 .814.27 蒋官池断层 824.
15、28 史楼-陶城断层 824.29 长村张-东夏亭断层 824.30 坟台-砖探断裂 824.31 鄢陵-太康断裂 824.32 关口断裂 824.33 古荥断裂 834.34 花园口断层 834.35 汝河断裂 834.36 车村-下汤断裂 834.37 七里店断裂 .834.38 白石沟断裂 .834.39 尖岗断层 .844.40 张庄街断裂(郑州) 844.41 七里岗断裂(郑州) .844.44 新寨断裂(郑州) .844.45 坡胡-和尚杨断裂(郑州) .844.46 白沙-禹州断裂(郑州) 854.47 沟赵断层 855 豫南地区(驻马店、信阳、南阳) 855.1 宿鸭湖断裂 8
16、55.2 临汝-息县断裂 855.2 驻马店-息县断裂 .865.2-1 遂平- 息县断裂带 .865.3 华北断块南缘断裂(即石门-卢氏- 南召-息县- 霍丘断裂、羊册断裂) 865.3-1 息县- 固始断裂 .875.4 朱阳关-南阳-桐柏断裂(即朱阳关夏馆断裂) .875.4-1 南阳- 桐柏- 商城断裂 .875.4-2 桐柏- 商城断裂 885.4-3 兰田- 朱阳关- 南阳-信阳断裂 .885.4-4 朱阳关- 南阳- 信阳 885.4-4 朱阳关- 夏馆- 平氏断裂带 895.5 丹凤-商南-镇平断裂 .895.6 山阳-西峡-内乡断裂 .895.7 南阳-方城断裂 895.7-
17、1 南阳- 方城- 舞阳断裂 905.8 信阳-方集-六安断裂 .905.9 龟山-凉亭-梅山断裂 .905.9-1 龟山- 梅山断裂 .905.9-2 龟山- 凉亭断裂(信阳) 915.10 商城-团凤断裂 915.11 息县-罗山断裂(即涩港 -大悟断裂) .915.12 南湾-师河港断裂 925.13 张湾-平桥断裂 925.14 杉树湾断裂(信阳) 925.16 桐柏-商城断裂(信阳) 935.17 南湾-浉河港断裂(信阳) 935.18 柳河断裂(信阳) 935.19 张湾-平桥断裂(信阳) 945.20 洋河-罗山断裂(信阳) 945.21 缳河断裂(信阳) 945.22 游河-赐
18、儿山断裂(信阳) 945.23 中山铺-双桥断裂(信阳) 955.25 木家垭-内乡-桐柏断裂带 .955.26 方城-确山-正阳断裂 .955.27 上蔡岗断裂 965.28 镇平-松扒断裂 965.29 丹江断裂带 965.30 团凤-广济 965.31 钟祥-永隆河断裂 97罗云山山前断裂 17白河-谷城断裂 97韩城断裂 17参考文献 971 豫西地区(三门峡、洛阳、平顶山)1.1 温塘断裂根据三门峡惠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豫震安第 0314 号】 ,编号:31) ,该断裂南起灵宝县城东南的涧口南,与北东向的庄里坡断裂及东西向的华山北麓断裂交汇
19、,向东北经川口,阳店,五原至温塘以北,南段构成基岩山地隆起和盆地的边界,北界则隐伏于第四系沉积物之下。断裂全长 40km,总体走向35-40,倾向北西,倾角 45以上。温塘断裂在川口附近有露头,在地貌上表现为断层三角面。在川口铁路桥西头,见断裂错断中更新统红土。在川口铁路桥头西南约 200m 的冲沟中,见中更新统含碎石的红土地层(TL 年龄为距今 36.17.2 万年)与下第三系褐红、深灰色砂质泥岩,砾岩成断裂接触,沿断面发育 5-10cm 厚的断层角砾岩,具垂直擦痕,断面平直似刀切,断面走向 40,倾向北西,倾角 45,其上覆晚更新世含碎石的黄土(TL 年龄为距今 12.12.4 万年)未受
20、影响,另据断层泥 TL 法测定,该断裂距今 22.34.7 万年有过明显活动。在温塘一带,铁路东侧出露寒武系灰岩,上更新统黄土覆盖其上,而铁路以西出露中更新世红亚粘土。温塘机井揭示,终孔 97.5m 未穿过下更新统,据此估计中更新统地层中发育一些与主断裂平行的小断面,垂直断距 1-1.5m;另据温塘矿泉水钻井揭示,在孔深 25.6m 的中更新统红色亚粘土中有热水溢出,水量大,水温高达 50以上。综上所述,温塘断裂是一条中更新世活动断裂,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沿断裂在张家港一带,于 1982 年发生一次 ML=4.2 级地震。另参见文献编号: 42,95,74;1.2 宫前断裂根据 三门峡惠能热电
21、有限责任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 豫震安第 0314 号 】 ,编号: 31) ,该断裂沿小秦岭,崤山北侧一带呈近东西向延伸,向西接华山北麓断裂。该断裂切割太华群、熊尔群和燕山期花岗岩。沿断层发育有宽 10-300m 挤压破碎带。南盘上升,形成高峻的陡崖,北盘下降,形成新生代盆地,为高角度正断裂。该断裂为第四纪活动断裂。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待定。1.3 华山北麓断裂(东段,即华山山前断裂)根据 三门峡火电厂一、二期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1996 年 12 月,编号: 74) ,该断裂西起东山底,向东经大峡谷、涧沟至上李家由东与温塘断裂交汇,走向近东西
22、,倾向北,倾角 40-80不等。在断裂上升盘发育数米至百余米宽的挤压破碎带。华山北麓断裂东段活动性较西段弱,所控制的灵宝盆地潼关次凹新生界厚度不到 3000m,灵宝次凹新生界厚度也只有 3000 多米。在寨子沟、上李家山一带,断层三角面发育,沿断裂带晚更新世中更新世晚期黄土中小断面发育。上李家山村东冲沟西壁剖面中,小断层将中更新世晚期红色古土壤层错断0.5-1.0m,但未错断贴在沟壁上的全新世阶地砾石层,黄土塬面也未错断。在寨子沟东南冲沟剖面上,晚更新世黄土中的两层砾石透镜体被错断 1m。可见,华山山前断裂(东段)在晚更新世有明显活动。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另参见文献编号: 74,42;1.4
23、新安-郏县断裂据 洛阳南 500kV 输变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6.7,编号 1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 ) ,该断裂是一条区域性断裂。起于新安北段村,向南东经城崖地、上孤灯,至新安县城南没入洛河盆地,据断续露头推测该断裂向东南经伊川直到宝丰,全长约 160km。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60-70,正断层。断裂控制第三系地层厚度,洛河盆地更为明显,第三系厚度在断裂两侧陡然变化,切穿震旦系及古生界地层。西北段露头长 43km,称为城崖地断裂。城崖地断裂切割了寒武系与中元古界地层,老断裂表现为左旋正断。据 TL 年代测定结果,其最新活
24、动州代为中更新世。根据水文地质地层资料反映,新安-郏县断裂南东段在早更新世时具有边断边沉积特征。从地貌上,控制了汝河的走向和位置。推断其为第四纪活动断裂。综上所述,新安-郏县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另参见文献编号:1, 17, 28, 31,38,68,48,53,65,84;1.4-1 城崖地断裂根据 洛阳市电信综合大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1997 年 7 月。编号:76) ,该断裂西北起于北段村,向东南经曹沟、四龙庙、后地、上董沟、称沟湾至新安县城以南,再向东南被上第三系和第四系覆盖。据断续露头推测该断裂向东南经伊川直到宝丰,是一条区域性大断裂,全长约 160km。断裂
25、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 65。该断裂切割了寒武系与中元古界地层,老断裂表现为左旋正断,在马沟村、称钩湾、上董沟及后地一带,地貌上表现为数公里长地北西向断层沟,沟西为中元古界石英砂岩、泥岩、页岩;沟东为寒武系灰岩,断裂破碎带宽度约 100m。在陈岭村西北见断层露头点,断裂影像带宽度达 60m,下盘地层产状陡立,上盘地层近断裂处产状倒转。沿断裂面发育款约 5m 的断层角砾岩带,据断层泥 TL 年代测定,该断裂距今 34.06.8 万年有过活动,扭断带之上覆盖的中更新统黄土(距今 27.884.18 万年)未见变动形迹。可见,该断裂在中更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洛阳豫能阳光二
26、期 2300MW 热电联产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评审稿) (2006.4,编号:41) ,该断裂西北起于北段村,向东南经曹沟、四龙庙、后地、上董沟、称沟湾至新安县城以南,再向东南被上第三系和第四系覆盖。据断续露头推测该断裂向东南经伊川直到宝丰,是一条区域性大断裂,全长约 160km。断裂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 65。该断裂切割了寒武系与中元古界地层,老断裂表现为左旋正断,断裂带之上覆盖的中更新统黄土(距今 27.884.18 万年)未见变动形迹。可见,该断裂在中更新世早期有过明显活动。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另参见文献编号:31,54,76,65,68;1.5 白鹤-石陵断裂根据
27、洛阳市电信综合大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1997.7。编号: 76) ,该断裂北起黄河边的白鹤,向南西经马步东、霍村、北凹,至新安县南的石陵乡,全长约61km。断层走向 60,倾向南东,倾角大于 60。该断裂除中段有局部露头外,主要根据水文钻孔资料及沿断裂西盘王家咀、马步东及南凹东沟中断续出露的下更新统浅红色砂岩、泥岩及砂砾石层以及物探资料分析确定。根据石油物探及钻孔资料,该断裂主要控制洛阳盆地下第三系和上第三系沉积,沉降中心在盆地西部的麻屯附近。另据水文钻孔资料分析,该断裂明显控制了下更新统及上第三系沉积。该断裂在北凹村西的水库边,表现为上新世地层中发育的一系列北东走向的张性破
28、裂带,带宽约 25m。在霍村西南则直接见到断层露头,表现为下更新统浅紫红色钙质砂岩、钙质泥岩与中更新统夹钙质结核富集层的综红色粉质粘土成断裂接触。断裂产状St65/SE60,沿断面发育宽 0.1m 断层泥和宽 0.8m 以上的断层角砾岩,沿断面下盘析出的钙质结核层具擦痕,其侧伏角约 80,断层泥据 TL 法年代测定为距今 20.84.1 万年。可见,该断裂在中更新世晚期有过强烈活动。其上覆盖的上更新统含碎石的黄土未见任何错动迹象,所构成的黄土塬面连续完整,说明该断裂自晚更新世以来即已停止活动。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另参见文献编号:17,48,65,68 ;1.5-1 石陵- 白鹤断裂据 洛阳南
29、500kV 输变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6.7,编号1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 ) ,该断裂西南起自石陵,向东北经北凹、霍村、马步东沟,至黄河边的白鹤附近,全长约 60km。断层走向 60,倾向南东,倾角 80左右。据洛阳盆地地质物探综合成果资料分析,该断裂为洛阳深凹陷的西界断裂,重力资料有显示,断裂西侧下第三系厚度变化较大,上第三系超覆其上。在霍村附近,见到该断层的露头。断面产状 14080,断面上见有清晰的擦痕,侧伏角为 80,说明断裂以垂向差异运动为主。断裂西北盘为上新统地层,岩性为泥砂岩、泥岩、泥灰岩:南东盘以中更新统红土为主,底
30、部沿金水河边有一层厚约 3m 的生物层,上部夹有黄土地层。顶部为上更新统黄土覆盖在断层上,未见变形。可见该断裂在晚第三纪和早、中更新世时期有活动,晚更新世以来活动不明显。在霍村取样分析,其断层泥电子自旋共振测试结果为 57.3104aB P 左右。上覆地层采用热释光法测试,其年龄为36.8104aBP,为中更新统地层,未被切断。总之,可以认为该断裂在晚更新世以来已停止活动。另参见文献编号:25,41,91 ;1.6 封门口 -五指岭断裂带根据登封电厂一期(2300MW)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2002 年 11 月19 日,编号:53) ,该断裂总体走向北西,由数条断层组成。该断裂以
31、黄河为界分为两段,北西段为封门口断裂;南东段为五指岭断裂,全长约 130km。封门口断裂:北起铁山西,向南东方向延伸,经清虚宫、阳台宫、封门口、虎岭、西承留,至孟县南。断裂走向 310,西北段倾向南西,东南段倾向北东,倾角 40-70,出露长度 32km。错断了前寒武系及上古生界地层,为一正断层。近期有活动,断裂附近1983 年 10 月发生了孟县 ML4.2 级地震。五指岭断裂:由北西向南东方向延伸,经偃师境内、巩义涉村、登封卢店、新密市,隐伏于第四系松散沉积物之下,延伸至长葛一带,出露长度 20 余千米。断裂走向 315,倾向南西。该断裂在第四纪时期活动较明显,断裂附近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中等
32、强度的地震,如 1366 年巩义 4级地震,1814 年荥阳贾峪 5 级地震。现今仍有小震活动。1992 年 1 月在禹州和登封交界处发生了 ML4.7 级地震。总之,封门口-五指岭断裂是一条形成时间早、规模较大的区域性断裂。中更新统地层被错断,地震沿断裂带分布表明,该断裂为一中更新世活动断裂。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待定。另,据 周口 500 千伏变电站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7.4,编号: 81) ( 【 豫震安第 07014 号 】 ) ,该断裂走向北西,由数条断层组成。大致以黄河为界将该断裂分为两段,西北段为封门口断裂,东南段称为五指岭断裂,全长约 130km。地质资料表
33、明,该断裂在中更新世仍有活动。另参见文献编号: 91,64,51,12,26,36,17,8,13,14,23,25,28,31,3,38,48,49,52,54,57,59,65.76,97 ;1.6-1 封门口断裂据 济源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8.9,编号 68)( 【 豫震安第 06120 号 】 ) , 该断裂北起封门口以北,向南东方向延伸,经清虚宫、阳台宫、西承留、孟县、巩县南、卢店、密县东南,全长 140km,总体走向北西,倾向北东 (虎岭以北倾向南西),倾角 4080。该断裂在封门口至阳台宫、清虚宫一带基岩出露区露头较为发育,北盘(上升
34、盘)为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南盘为三叠系砂、泥岩。其断裂面产状表明其具有明显多期活动性:早期为压性走向滑移活动,糜棱岩以及碎裂岩化物,出现了舒缓波状的擦痕、阶步;后期则为压性逆冲断层性质,断裂破碎带宽约 5070m,在地貌上形成了山谷负地形。在清虚宫东北小山坡上该断裂明显控制了山陵与平原的分界线,北部为上升隆起盘,南部为下降沉降区 虎岭附近见基岩断裂破碎带,断层下盘为太古界混合岩,上盘为三叠系地层,破碎带宽约 120m,两侧还有 500800m 宽的动力变质带。由于在阳台宫中更新统地层被错断,断层泥据 TL 年代测定为距今约 10 万年。虎岭以东断裂隐伏于第四系冲、洪积物之下,构成济源盆地的西部边
35、界。据孟县西北部相距约 9km 的钻孔揭示,断裂两侧第四系厚度差约 104m,新近系厚度差约 288m,古近系厚度差超过 450m断裂在南山口以南又有出露,两盘分别为下元古界嵩山群、中元古界马鞍山群和古生界地层。基岩破碎带宽度由 1Om 到 100 余米,在登封塔水磨北,该断裂错断了中更新统地层,在北山口西深约 44m 的断层冲沟中,两侧上更新统以及中更新统上部地层未见明显变形,说明该断裂在中更新世末期即已停止活动。该断裂的活动时代还可以从东延部分即五指岭断裂中得到佐证。洛阳吉利 2150MW 热电厂工程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豫震评200530 号】 )(2005.4 编号:91) ,
36、北起铁山西,向南东方向延伸,经清虚宫、阳台宫、封门口、虎岭、西承留,至孟县南,总体走向北西向。大致以虎岭为界可将该断裂分为两段,西北段断裂走向 310,倾向南西,倾角 40-50,出露长度 32km;东南段倾向北东。该断裂错断了前寒武系及上古生界地层,为一正断层。在虎岭附近,发育宽度约 100 余米的挤压破碎带。沿断裂下盘有下元古界辉绿岩、花岗斑岩小侵入体,长轴与断裂走向一致。卫星影象图中线性构造特征长而直,界线清楚,由于断裂两侧岩性的差异,从宏观上断层界线十分清楚,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发育。在阳台宫附近,见断层错断了中更新统地层,对断层泥的热释光分析表明,该断裂的最新活动时代距今 lO 万年。
37、1.6-2 五指岭断裂根据 郑州南 500kV 输变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08.07) ( 【 豫震安第 08111】 ,编号: 26) ,该断裂位于登封、巩义交界的五指岭南侧,南东段在花家岭没入第四纪沉积物下,向南东延伸,经牛店、大隗南至新郑和长葛间。北西段向北西向经北阴潭、塔水磨、庙凹至老井沟,出露 20 余千米。走向 315,断层两盘均分布着下元古界及覆盖震旦系和古生代地层,断面总体上向南西倾斜,倾角 80左右。断面倾角向纵深发展,呈波状起伏,时缓时陡。破碎带较宽,从 10m 到 100 余米。据断面近者角砾较小或呈断层泥;据断面远者角砾逐渐变大。断层两侧地层中广泛发育剪
38、切节理,甚至是小断层。由于受多期构造活动的影响,该断裂破坏了嵩山背斜的完整性,使背斜轴线向北东弯曲,寒武系地层向北推移了 5km 之多,而垂直断距并不甚大,该断裂在第四纪中早期活动明显,在登封塔水磨北可见到中更新统地层被错断。在断裂附近历史上曾发生过中等强度的地震,如 l366 年巩义 4 级地震、1814 年荥阳3贾峪 5 级地震。现今仍有小震活动,如 1992 年 1 月在禹州和登封交界处发生了 M L4.7 级地震。综上所述,五指岭断裂形成时间早遭受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规模较大。中更新统被错断,地震沿断裂带分布等表明,该断裂为中更新世活动断裂。另参见文献编号:53,12,13,50,91
39、;1.6-3 超化断层据 禹州电厂二期 2600MW 机组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4.2,编号:54) , 该断层为五指岭断层的南东段。五指岭断层位于登封、巩义交界的五指岭南侧。南东段在花家岭没入第四系沉积物之下,向南东继续延伸,经牛店、大隗南至新郑、长葛间。北西段往北西经北阴潭、塔水磨、庙凹至老井沟,出露 20 余千米。断裂走向 315断层两盘均分布着下元古界及盖层震旦系和古生代地层,断面总体上向南西倾斜,倾角 80左右。断面倾角向纵深发展,呈波状起伏,时缓时陡。破碎带宽度较大,从 10m 到 100 余米。距断面近者角砾较小或成断层泥;距断层远者角砾逐渐变大。断裂两侧地层
40、中广泛发育着剪切节理,甚至形成小断层。由于受多期构造的影响,截断了嵩山背斜的完整性,使背斜轴线向北东弯曲,寒武系地层向北西推移了 5km 之多,而垂直断距并不甚大。该断裂在第四纪时期活动亦较明显,登封水磨北见到中更新统地层被错断。超化断层走向北西,倾向北东,上盘下降,下盘上升,为一正断层。该断层错断了下古生界、上古生界及上第三系。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待定。另参见文献编号:12;1.7 石井断裂根据 洛阳市电信综合大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1997 年 7 月,编号:76) ,该断裂西起峡里,向东经石井、西沃、赤河滩、西坡至东坡以东,大致沿黄河展布,全长约 48km。总体走向北西西
41、,其中石井西沃段走向为北东东向,断面倾向北,倾角较陡,老断裂的垂直断距最大达 700m,一般在 400m 以内。据小浪底工程钻探揭露,沿断裂带有断层泥充填,早期具明显的压性、压扭性特征。该断裂在小浪底东坡一带见露头,为二叠系石干峰组紫红色泥岩与中更新统砂砾石层、粗角砾层呈断层接触。断面走向 295,倾向北东,倾角 80,具水平擦痕,沿断裂发育5cm 厚的断层泥(TL 年龄为距今 12.92.6 万年) ,断裂上覆上更新统含钙质结核的黄土地层未受影响。上述表明,该断裂最新活动时期为中更新世晚期,并有多期活动特征。另据断裂上盘的分枝压性小断面分析,该断裂具右旋正断的新活动特征。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
42、另参见文献编号:17,48,65,50,91,97,68 ; 洛阳吉利 2150MW 热电厂工程场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 豫震评 200530 号 】) ( 2005.4 编号: 91) 称为石井河断裂,描述相同。 济源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8.9,编号 68)称为石井-吉利断裂,描述相同。1.8 偃师断裂根据 洛阳市电信综合大楼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1997 年 7 月。编号:76) ,该断裂位于邙山南缘,东起巩县芝田镇,向西经忠义沟、偃师城北、平乐北至金水河一带与白鹤石陵断裂相交,全长约 55km,为洛阳盆地的北界断裂。该断
43、裂在偃师北见老断裂破碎带和断层角砾岩,破碎带宽近百米,断面产状 St84/S63,上升盘三叠系构成低山,岩层北倾,倾角较缓,但在断裂附近岩层局部倾向南,倾角较陡。在汤泉沟中直接见到断层露头,下盘为三叠系红色砂岩夹页岩薄层,地层产状平缓,倾角约 15,上盘则为中更新统红色粘土、砂土夹碎石层,可见厚度约 10m,基岩断裂带宽约 30m,老的断层角砾岩粒径 5-10mm,破裂面产状 St280/S80。破裂面上有一层厚约 3-5mm 的钙质淋漓层,断裂带上覆盖有一层厚约 15m 的上更新统黄土,未见任何变动形迹,说明该断裂最新的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后断裂即停止活动。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另参
44、见文献编号:48,65, ;另外,据 济源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8.9,编号 68) ( 【 豫震安第 06120 号 】 ) , 该断裂位于邙山南缘,东起巩县芝田镇,向西经忠义沟、偃师城北、平乐北至金水河一带与白鹤-石陵断裂相交,全长约 55km,为洛阳盆地的北界断裂。该断裂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更新世以后断裂即已停止活动。据 洛阳南 500kV 输变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6.7,编号 1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 ) ,该断裂位于邙山南缘,东起巩义芝田镇,向西经忠义沟、偃师城北、平乐北
45、至金水河一带与石陵-白鹤断裂相交,全长约 55km,为洛阳盆地的北界断裂。该断层在偃师城北有露头,断层上升盘为三叠系地层构成的低山,岩层北倾,倾角较缓,但在断裂带附近岩层倾向南,倾角较陡,断层产状17663。断裂带内岩石破碎,胶结较差,有角砾岩分布和揉皱现象,断层带宽约l00m。偃师以东到黑石关车站一带,地貌上有明显的陡坎;偃师以西,地貌上不明显,但据孟津县 1:5 万水文地质图上的剖面,断层错断上第三系,从断裂两盘的钻孔看,北盘在l00 多米深处见到上第三系,而南盘 400 余米未穿透第四系地层(相距 1.8km)。显然,偃师断裂两侧的第四系落差至少达 300m。另参见文献编号:41,91,
46、51,25,17 ;1.9 济源-博爱断裂据 济源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8.9,编号 68)( 【 豫震安第 06120 号 】 ) , 该断裂走向近东西,倾向南,为正断层。西起济源西部三官店,向东经沁阳王曲,过博爱县南转向南东延伸,断裂在三官店、虎岭切断新近系地层,错开燕山期三官店向斜。该断裂东部根据石油物探资料推定,为济源-沁阳盆地的北部内侧边界断裂。控制着盆地内新近系和第四系沉积。断裂两旁古近系沉积厚度差异在 3km 以上。断裂南侧盆地内覆盖层厚度约为 8.5km。沿断裂南侧地壳厚度陡然变薄,沁阳王曲一带为本地区最薄处,仅有 26km。显然该断
47、裂为一切穿莫霍面的超壳断裂。是否为全新活动断裂,待定。根据宝泉抽水蓄能电站至获嘉变 500kV 线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豫震安评(2006)编号:85 号) ,该断裂西起济源西部三官店,向东经沁阳王曲,过博爱县南转向南东延伸,走向近东西,倾向南,正断层。断裂在三官店,虎岭切断第三系地层,错开燕山期三官店向斜。根据石油物探资料推定,该断裂为济源沁阳盆地的北部内侧边界断裂。控制着盆地内第三系和第四系沉积。断裂两侧下第三系地层沉积厚度差异在3000m 以上。沿断裂南侧地壳厚度突然变薄,沁阳王曲一带为本地区最薄处,仅 26km,显然该断裂为一切穿莫霍面地地壳断裂。1.10 连地断裂根据
48、济源市电力调度中心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1996 年 4 月,编号:97) ,该断裂南起连地村西南,向北经上西庄南,至后地折为东西向,至寨沟以北转为北东向,它追踪了近南北向、东西向和北东向三组断裂,走向多变,总体呈北东向弧形构造,倾向南东,倾角 60-70,长约 16km。该断裂下盘出露地层为三叠系至侏罗系,上盘出露地层为下第三系,断裂破碎带宽度约 12-35m。在郝山村北见断裂露头,发育 15cm 宽的紫红色断层泥和 0.5m 宽的断层角砾岩,断层泥中有水平擦痕和斜擦痕,其中斜擦痕侧伏 60,均指示右旋正断,表明该断裂有多期活动,其上覆 3.5m 厚的中更新统红土未见错动。据断
49、层泥 ESR 法年代测定,该断层最近一次活动时期为中更新统(距今 30.86.1 万年) 。为一非全新活动断裂。另参见文献编号:91;1.11 孟州断裂 济源 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8.9,编号 68)( 【 豫震安第 06120 号 】 ) , 该断裂西起孟州市西南约 3km 处的封门口-五指岭断裂,沿黄河向东与郑州-武陟断裂相交。断裂走向近东西,倾向北,倾角 6070,为正断裂,北盘下降,南盘上升,断距约 1 8Km。该断裂沿线均为第四系全新统覆盖,地表无活动迹象。据物探资料推测,该断裂活动时代应在第四纪中更新统以前。另参见文献编号:17;1.12 洛河断裂据 洛阳南 500kV 输变电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报告 ( 2006.7,编号 10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勘探中心 郑州基础工程勘察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