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八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高考化学 (课标专用),A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2015课标,13,6分,0.540)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 释至体积V,pH随lg 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五年高考,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 =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 增大,答案 D 根据题图信息可判断MOH是强碱,而ROH为弱碱,A项正确;B项,ROH是弱碱,加水 稀释时,电离程度增大,正确;C项,若两
2、溶液无限稀释,pH最终无限接近于7,它们的c(OH-)相等, 正确;D项,当lg =2时,两溶液同时升温,由于ROH是弱碱,c(R+)增大,c(M+)不变,则 减小,错 误。,解题关键 判断MOH和ROH是强碱还是弱碱的关键是分析两线的起点。当两种碱溶液的体 积、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相同时,稀释相同倍数,强碱比弱碱的pH变化大。,知识拓展 解图像题的要领是:先看三点,即起点、折点、终点,再看增减;先看单线,再做关 联。,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2017课标,12,6分)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HA-、A2-的物质的量 分数(X)随pH的变化如图所
3、示已知(X)=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pH=1.2时,c(H2A)=c(HA-) B.lg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D.pH=4.2时,c(HA-)=c(A2-)=c(H+),答案 D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计算。结合题图,可知A、C正确。K2(H2A)= ,结合题图中pH=4.2时c(HA-)=c(A2-),代入上式可得K2(H2A)=10-4.2,则lgK2(H2A)=-4.2, 故B正确。pH=4.2时,c(H+)=10-4.2 molL-1,但溶液中c(HA-)、c(A2-)均约为0.05 molL-1,故D错
4、。,疑难突破 在温度不变时,电离平衡常数不随溶液成分变化而改变,故可以选择特殊点进行计 算,例如本题中K2(H2A)的计算。,温馨提醒 此类图像题中,曲线的“起点”“拐点”“交点”等特殊点往往会隐含重要的解 题信息,要注意正确利用。,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018北京理综,8,6分)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 OH C17H35COOC2H5+ O B.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 N +OH- C.由Na和Cl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D.电解精炼铜的阴极反应:Cu2+2e- Cu
5、,B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答案 A 本题考查酯化反应机理、弱电解质的电离、离子键的形成和电解原理的应用等相 关知识。在酯化反应中,通常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A中反应后18O原子应存在于酯中。,易错易混 C项中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包含电子的转移,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过程时要 用箭头表示出电子转移的方向。,2.(2018江苏单科,14,4分)H2C2O4为二元弱酸, (H2C2O4)=5.410-2, (H2C2O4)=5.410-5,设H2C2O4 溶液中c(总)=c(H2C2O4)+c(HC2 )+c(C2 )。室温下用NaOH溶液滴定25.00 mL 0.100 0 molL-
6、1H2C2O4溶液至终点。滴定过程得到的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 A.0.100 0 molL-1 H2C2O4溶液:c(H+)=0.100 0 molL-1+c(C2 )+c(OH-)-c(H2C2O4) B.c(Na+)=c(总)的溶液:c(Na+)c(H2C2O4)c(C2 )c(H+) C.pH=7的溶液:c(Na+)=0.100 0 molL-1+c(C2 )-c(H2C2O4) D.c(Na+)=2c(总)的溶液:c(OH-)-c(H+)=2c(H2C2O4)+c(HC2 ),答案 AD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的关系。A项,由电荷守恒可知:c(H+
7、)=c(OH-)+ c(HC2 )+2c(C2 ),将其中一个c(C2 )用题干信息代替可变式为c(H+)=c(OH-)+c(HC2 )+c(C2 )+c(总)-c(H2C2O4)-c(HC2 )=0.100 0 molL-1+c(C2 )+c(OH-)-c(H2C2O4),正确。B项,由c(Na+) =c(总)可知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2O4,已知 = =5.410-5,因c(HC2 )c(C2 ), 所以c(H+)5.410-5molL-1,溶液显酸性,HC2 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故c(C2 )c(H2C2O4), 错误。C项,由电荷守恒可知:c(H+)+c(Na+)=c(OH-)+
8、c(HC2 )+2c(C2 ),溶液pH=7,则c(Na+)= c(HC2 )+2c(C2 )=c(总)+c(C2 )-c(H2C2O4),因为加入NaOH溶液,溶液的总体积增大,c(总) 0.100 0 molL-1,所以c(Na+)0.100 0 molL-1+c(C2 )-c(H2C2O4),错误。D项,将c(Na+)=2c(总)代 入C项的电荷守恒式可推知:c(OH-)-c(H+)=2c(H2C2O4)+c(HC2 ),正确。,解题技巧 判断粒子浓度的关系时,除了掌握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外,还要特别注意溶液的酸 碱性,根据c(H+)与c(OH-)的大小关系判断。,3.(2016北京理综,
9、11,6分)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 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答案 C 中的a点处Ba(OH)2和H2SO4恰好完全反应,Ba2+和S 完全转化为BaSO4沉淀,溶 液的导电能力达到最低;在溶液中继续滴加H2SO4溶液到c点,此时H2SO4过量,溶液呈酸性。 中b点处Ba(OH)2和NaHSO4按物质的量之比11反应,此时除了
10、生成BaSO4沉淀外,还生成 NaOH;bd是继续加入的NaHSO4与NaOH反应的过程,因此中c点溶液呈碱性。故C项错 误。,思路梳理 对于曲线对应的反应过程要分析清楚。从开始到b点所发生的反应是Ba(OH)2+ NaHSO4 BaSO4+NaOH+H2O;从b点到d点所发生的反应是NaOH+NaHSO4 Na2SO4+ H2O。理清了反应过程,此题就不难作答。,4.(2015山东理综,13,5分)室温下向10 mL 0.1 molL-1 NaOH溶液中加入0.1 molL-1的一元酸HA, 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所示溶液中c(Na+)c(A-)c(H+
11、)c(HA) B.a、b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C.pH=7时,c(Na+)=c(A-)+c(HA) D.b点所示溶液中c(A-)c(HA),答案 D a点V(HA)=10 mL,此时NaOH与HA刚好完全反应,pH=8.7,说明HA是弱酸,可知NaA 溶液中:c(Na+)c(A-)c(OH-)c(HA)c(H+),A错误;a点为NaA溶液,A-水解促进水的电离,b点为 等浓度的NaA与HA的混合溶液,以HA的电离为主,水的电离受到抑制,B错误;pH=7时,c(Na+)=c (A-)c(H+)=c(OH-),C错误;b点为等浓度的NaA与HA的混合溶液,溶液pH=4.7c(HA),D正
12、确。,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1.(2018天津理综,3,6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 B.铁管镀锌层局部破损后,铁管仍不易生锈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不能用红外光谱区分C2H5OH和CH3OCH3,答案 B 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金属的腐蚀、化学反应与能量及有机物分子的结构。 A项,HA的Ka越小,说明该一元酸的酸性越弱,酸根离子的水解能力越强,NaA的Kh越大;B项,镀 锌层局部破损后有可能在特定的环境下形成原电池,铁电极被保护而不易生锈;C项,活化能越 高,反应越不易进行;D项,C2H5OH和
13、CH3OCH3的官能团不同,红外光谱也不同,所以用红外光谱 可以区分。,知识拓展 核磁共振氢谱用来确定化学环境中氢原子种类及数目;质谱用来确定分子的相对 分子质量;红外光谱主要用来确定官能团的种类。,2.(2016浙江理综,12,6分)苯甲酸钠( ,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 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已知25 时,HA的Ka=6.2510-5,H2CO3的 =4.1710-7, =4.9010-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充入CO2气体。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 ,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 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
14、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C.当pH为5.0时,饮料中 =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 )+c(C )+c(OH-)-c(HA),答案 C 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碳酸饮料中存在反应CO2+H2O+NaA HA+NaHCO3, HA含量比未充CO2的饮料要高,抑菌能力更强,A项不正确;增大压强可使更多的CO2溶于水中, 生成更多的HA,c(A-)会减小,B项不正确;已知HA的Ka=6.2510-5,Ka= ,当c(H+)= 10-5 molL-1时,饮料中 = = = =0.16,C项正确;由物料守恒知c(Na+)
15、=c(A-)+ c(HA),由电荷守恒知c(Na+)+c(H+)=c(HC )+2c(C )+c(OH-)+c(A-),两式联立可得c(H+)=c(H )+ 2c(C )+c(OH-)-c(HA),D项不正确。,3.(2017江苏单科,20,14分)砷(As)是一些工厂和矿山废水中的污染元素,使用吸附剂是去除水 中砷的有效措施之一。 (1)将硫酸锰、硝酸钇与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反应,可获得一种砷的高 效吸附剂X,吸附剂X中含有C ,其原因是 。 (2)H3AsO3和H3AsO4水溶液中含砷的各物种的分布分数(平衡时某物种的浓度占各物种浓度之 和的分数)与pH的关系分别如图1
16、和图2所示。,图1,图2 以酚酞为指示剂(变色范围pH 8.010.0),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H3AsO3溶液中,当溶液由 无色变为浅红色时停止滴加。该过程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H3AsO4第一步电离方程式H3AsO4 H2As +H+的电离常数为 ,则p = (p,=-lg )。 (3)溶液的pH对吸附剂X表面所带电荷有影响。pH=7.1时,吸附剂X表面不带电荷;pH7.1时带 负电荷,pH越高,表面所带负电荷越多;pH7.1时带正电荷,pH越低,表面所带正电荷越多。pH 不同时吸附剂X对三价砷和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吸附达平衡时单位质量吸附剂X吸附砷的质 量)如图3所示。图3,在
17、pH 79之间,吸附剂X对五价砷的平衡吸附量随pH升高而迅速下降,其原因是 。 在pH 47之间,吸附剂X对水中三价砷的去除能力远比五价砷的弱,这是因为 。 提高吸附剂X对三价砷去除效果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 (14分)(1)碱性溶液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2)OH-+H3AsO3 H2As +H2O 2.2 (3)在pH 79之间,随pH升高H2As 转变为HAs ,吸附剂X表面所带负电荷增多,静电斥力 增加 在pH 47之间,吸附剂X表面带正电,五价砷主要以H2As 和HAs 阴离子存在,静电引力 较大;而三价砷主要以H3AsO3分子存在,与吸附剂X表面产生的静电引力小 加入氧化剂,将三
18、 价砷转化为五价砷,解析 (1)碱性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CO2,CO2与碱发生反应CO2+2OH- C +H2O,故吸附剂 X中含有C 。 (2)观察图1知,在pH为810之间,H3AsO3的分布分数逐渐减小,H2As 的分布分数逐渐增大, 故该过程中,NaOH与H3AsO3反应生成NaH2AsO3和水,离子方程式为OH-+H3AsO3 H2As + H2O。 由H3AsO4的第一步电离方程式知, = ,观察图2知,当pH=2.2,即c(H+)=10-2.2 mol/L时,H3AsO4的分布分数和H2As 的分布分数相等,即 =10-2.2,故p =-lg =-lg 10-2.2=2.2。,解题
19、方法 认真观察图像,注意图像中的关键点和特殊点;解第(3)小题时,注意阅读题干 中的已知信息,围绕已知信息分析图像。,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014天津理综,5,6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pH=1的NaHSO4溶液:c(H+)=c(S )+c(OH-) B.含有AgCl和AgI固体的悬浊液:c(Ag+)c(Cl-)=c(I-) C.CO2的水溶液:c(H+)c(HC )=2c(C ) D.含等物质的量的NaHC2O4和Na2C2O4的溶液:3c(Na+)=2c(HC2 )+c(C2 )+c(H2C2O4),C组 教师专用题组,答案 A 根据NaHS
20、O4溶液中的电荷守恒,有c(H+)+c(Na+)=2c(S )+c(OH-),又因为c(Na+)=c(S),所以A项正确;B项,相同条件下,AgI的溶解度比AgCl的小,故I-的浓度比Cl-的小;C项,碳酸 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第一步电离程度远大于第二步,所以c(HC )c(C );D项,Na+的总浓 度应是H2C2O4、HC2 、C2 总浓度的1.5倍,即2c(Na+)=3c(H2C2O4)+c(HC2 )+c(C2 )。,2.(2011课标,10,6分)将浓度为0.1 mol HF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A.c(H+) B.Ka(HF) C. D.,答案 D H
21、F为弱酸,存在电离平衡:HF H+F-,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但c(H+)减小,A错 误。电离常数只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电离常数不变,B错误。当溶液无限稀释时,c(F-)不断 减小,但c(H+)无限接近10-7 molL-1,C错误。 = ,由于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 液中n(H+)增大,n(HF)减小,则 增大,D正确。,A.在pH=9.0时,c(N )c(HC )c(NH2COO-)c(C ) B.不同pH的溶液中存在关系:c(N )+c(H+)=2c(C )+c(HC )+c(NH2COO-)+c(OH-) C.随着CO2的通入, 不断增大 D.在溶液pH不断降低的过程中,
22、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2015浙江理综,12,6分)40 ,在氨-水体系中不断通入CO2,各种离子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 C 由图像信息可知A项正确;由电荷守恒可知B项正确;Kb= ,随着CO2的 通入,c(N )不断增大,Kb为常数,则 不断减小,C项不正确;由图中信息可知pH在10.5 7.5之间,NH2COO-先从0逐渐增多,后又逐渐减少到0,故有含NH2COO-的中间产物生成,D项 正确。,A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三年模拟,考点一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1.(2018云南临沧一中期末,14)常温下
23、,向1 L 0.1 mol L-1NH4Cl溶液中不断加入固体NaOH后,N 与NH3H2O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不考虑溶液体积的变化和氨的挥发)。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M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比原溶液大 B.a=0.05 C.当n(NaOH)=0.05 mol 时溶液中有:c(Cl-)c(Na+)c(N )c(OH-)c(H+) D.在M点时,n(OH-)-n(H+)=(a-0.05)mol,答案 D M点溶液是氯化铵和一水合氨的混合溶液,铵根离子浓度和一水合氨浓度相同,一 水合氨是一元弱碱,抑制水的电离,此时水的电离程度小于原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错 误;若a=0.0
24、5,反应后得到的溶液中含有0.05 mol NH4Cl、0.05 mol NaCl和0.05 mol NH3H2O,由 于NH3H2O的电离能力大于NH4Cl的水解能力,故c(N )c(NH3H2O),与图像不符,且离子浓度 大小关系为:c(Cl-)c(N )c(Na+)c(OH-)c(H+),B、C错误;在M点时,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n (OH-)+n(Cl-)=n(H+)+n(Na+)+n(N ),n(OH-)-n(H+)=0.05 mol+n(Na+)-n(Cl-)=(a-0.05)mol,D正确。,2.(2018广西柳州上学期联考,13)室温下,向10 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
2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 A.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小 B.溶液中的 不变 C.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也增大 D.再加入10 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的pH=7,答案 B 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导电粒子数目增大,A项错误;溶液中 = = ,当温度不变时,Ka、KW均不变,B项正确; 加水稀释,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H+数目增大,但溶液体积增大更多,所以c(H+)减小,C项错误;10 mL pH=3的CH3COOH溶液与10 mL pH=11 NaOH溶液混合后溶液呈酸性,D项错误。,3.(2017广西南宁摸底,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改变一个条
26、件使醋酸溶液的pH增大,c(CH3COO-)一定增大 B.常温下pH=12的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一定是10-12 molL-1 C.测定NaHSO3溶液的pH小于7,证明H2SO3为弱酸 D.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少量NaCl固体,溶液中c(Ag+)减小,答案 D A错,改变一个条件使醋酸溶液的pH增大,c(CH3COO-)可能减小;B错,常温下pH=12 的溶液中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是10-12 molL-1或10-2 molL-1;C错,NaHSO3溶液的pH小于7,不能 证明H2SO3为弱酸。,4.(2017四川成都九校第四次联合模拟,13)室温下,0.1 mol/L CH3COO
27、H溶液的pH=3,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是 ( ) A.向该溶液中加入pH=3的盐酸溶液,溶液的pH减小 B.向该溶液中加入蒸馏水,CH3COOH和水的电离程度均增大 C.CH3COOH(aq) CH3COO-(aq)+H+(aq),Ka=1.010-5 D.0.1 mol/L的CH3COONa溶液的pH=9,答案 A 0.1 mol/L CH3COOH溶液的pH=3,c(H+)=10-3 mol/L,Ka= = 10-5,故C选项正确;向该溶液中加入pH=3的盐酸溶液,溶液的pH不变,故A选项错误;0.1 mol/L的 CH3COONa溶液中Kh= = ,c(OH-)=10-5 mol/L,溶液
28、的pH=9,故 D选项正确;向该CH3COOH溶液中加入蒸馏水,CH3COOH溶液被稀释,电离程度增大,由于溶液 的酸性减弱,对水的抑制作用减弱,水的电离程度增大,故B选项正确。,考点二 电离平衡常数的应用 5.(2018云南师大附中第七次月考,12)某温度下,已知醋酸的电离常数Ka=1.610-5,醋酸银的溶 度积Ksp(CH3COOAg)=3.710-3。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醋酸溶液中,c(CH3COO-)c(H+)c(OH-) B.将相同浓度的CH3COOH 溶液与CH3COONa 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碱性 C.该温度下,1 mol/L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为0.
29、4% D.该温度下,浓度均为0.02 mol/L的CH3COONa溶液和AgNO3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 液体积的变化),有CH3COOAg 沉淀生成,答案 C 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H+和H2O H+OH-,则c(H+) c(CH3COO-)c(OH-),A错误;CH3COONa 水解常数为Kh=KW/Ka=6.2510-10,CH3COOH 的电离常数Ka=1.610-5,所以醋酸的电离程度大于醋酸钠的水解程度,因此将相同浓度的CH3COOH溶液与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呈酸性,B错误;假设1 mol/L的醋酸溶液中,醋酸的电离度为0
30、.4%,即有410-3mol/L CH3COOH分子发生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的浓度均为410-3 mol/L,则醋酸的电离常数Ka= = 1.610-5,与题给醋酸电离常数相同,C正确;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c(CH3COO-)=0.01 mol/L,c(Ag+)=0.01 mol/L,则Qc(CH3COOAg)=c(Ag+)c(CH3COO-)=0.01 0.01=110-4Ksp(CH3COOAg)=3.710-3,所以没有沉淀产生,D错误。,6.(2018四川内江一模,13)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A.25 时,AgBr在浓度均为0.01 mol/L的MgBr2溶液和NaBr
31、溶液中的溶解度相同 B.NaCN溶液和盐酸混合呈中性的溶液中:c(Na+)c(Cl-)=c(HCN) C.25 时,将0.01 mol/L的醋酸溶液加水不断稀释, 减小 D.Na2CO3、NaHCO3溶液等浓度等体积混合后:3c(Na+)=2c(C )+c(HC )+c(H2CO3),答案 B MgBr2溶液中c(Br-)=0.02 mol/L,NaBr溶液中c(Br-)=0.01 mol/L,根据Ksp=c(Ag+)c(Br-) 可知,溴离子浓度越大,银离子浓度越小,则溴化银的溶解度越小,A错误;由NaCN物料守恒得c (Na+)=c(CN-)+c(HCN),呈中性的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32、Na+)+c(H+)=c(CN-)+c(Cl-)+c(OH-)、c(H+) =c(OH-),所以c(Na+)c(Cl-)=c(HCN),B正确;醋酸的电离常数Ka= ,一定温度 下,电离常数为定值,C错误;D项,根据物料守恒知2c(Na+)=3c(C )+c(HC )+c(H2CO3),D错 误。,7.(2018广西防城港1月模拟,13)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向Na2CO3溶液中通入NH3, 减小 B.将0.1 molL-1的K2C2O4溶液从25 升温至35 , 增大 C.向0.1 mo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 =1 D.向0.1 molL-1
33、的CH3COONa溶液中加入少量水, 增大,答案 D 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C +H2O HC +OH-,通入NH3,NH3溶于水生成 NH3H2O,存在电离平衡NH3H2O N +OH-,抑制了C 的水解,c(C )增大,又因为c(Na+) 不变,所以 减小,A正确;K2C2O4溶液中存在C2 的水解平衡,水解吸热,若从25 升温 至35 ,促进了C2 的水解,c(C2 )减小,又因为c(K+)不变,所以 增大,B正确;向0.1 molL-1的HF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中性,根据电荷守恒知c(Na+)+c(H+)=c(F-)+c(OH-),又知c(H+) =c(OH-),则c(Na
34、+)=c(F-),即 =1,C正确;CH3COOH的电离常数Ka= ,= ,电离常数只受温度影响,温度不变则Ka不变,D错误。,8.(2017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四市第二次诊断,13)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H2C2O4溶液 中各型体浓度在其总浓度中所占比值叫其分布系数。常温下某浓度的H2C2O4溶液中各型体 分布系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据此分析,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代表H2C2O4,曲线b代表C2 B.常温下0.1 mol/L的NaHC2O4溶液显酸性 C.常温下,H2C2O4的电离平衡常数 =10-4.30 D.pH从1.304.30时, 先增大后减小,答案
35、D 随着pH升高,草酸分子的浓度逐渐减小,草酸氢根离子的浓度逐渐增大,继续升高 pH,草酸氢根离子的浓度又逐渐减小,而草酸根离子的浓度开始逐渐增大,因此曲线a代表H2C2 O4,曲线b代表C2 ,A正确;根据图像可知常温下0.1 mol/L的NaHC2O4溶液显酸性,B正确;根据 图像可知当草酸氢根离子和草酸根离子浓度相等时pH=4.30,所以草酸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 = =c(H+)=10-4.30,C正确;根据图像可知pH从1.304.30时, 始终减小,D 错误。,9.(2017四川泸州一诊,13)25 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 A.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电离平衡右移
36、,电离度增大 B.向NaF溶液中滴加硫酸至中性时,c(S )K2,答案 B 稀醋酸中加入冰醋酸,醋酸电离平衡右移,但电离度减小,A错误;向NaF溶液中滴加 硫酸至中性时,溶液中物料守恒式为:c(Na+)=c(HF)+c(F-),电荷守恒式为c(Na+)+c(H+)=c(OH-)+c(F-) +2c(S ),可得:c(HF)+c(H+)=c(OH-)+2c(S ),溶液显中性,则c(H+)=c(OH-),所以c(HF)=2c(S ), 则c(S )c(HF),B正确;铵根离子的水解常数Kh= = ,溶液的温度不变,KW、Kb不变,则Kh不变,C错误;D项,溶度积只 与温度有关,所以K1=K2,D
37、错误。,10.(2016贵州凯里一中模拟,13)已知室温下,0.1 mol/L某一元酸HA在水中有0.1%发生电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HA电离出的c(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8 B.升高温度,溶液的pH减小 C.溶液的pH=4 D.HA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0-7,答案 A A项,HA电离出的c(H+)=0.1 mol/L0.1%=10-4 mol/L,水电离产生的c(H+)=10-10 mol/L, 则由HA电离出的c(H+)为水电离出的c(H+)的106倍,A错误;B项,温度升高,促进弱电解质的电离, 溶液的pH减小,B正确;C项,HA电离出的c(H+)为10-
38、4 mol/L,则pH=-lg10-4=4,C正确;D项,由HA H+A-知,c(H+)=c(A-)=10-4 mol/L,则电离平衡常数约为 =10-7,D正确。,1.(2018广西南宁适应性测试,13)室温时,将体积为1 mL、浓度均为0.1 molL-1的X(OH)n、K2 AO3的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 mL,pH随lgV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n=1 B.H2AO3的二级电离常数Ka约为1.010-10.2 C.pH=10的两种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升高温度,K2AO3溶液的pH增大,X(OH)n溶液的pH减小,B组 20162018年高考模拟综
39、合题组 时间:15分钟 分值:45分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答案 C 0.1 molL-1的X(OH)n溶液的pH=13,因此推出n=1,A正确。0.1 molL-1K2AO3溶液的 pH=11.6,根据水解常数的表达式,得出Kh= = =10-3.8,根据KW=Kh , 得出 =1.010-10.2,B正确。X(OH)n属于碱,抑制水的电离,K2AO3属于强碱弱酸盐,A 发生水 解,促进水的电离,C错误。升高温度,促进盐类水解,因此K2AO3溶液的pH增大;升高温度水的 离子积增大,X(OH)n属于强碱,因此pH减小,D正确。,知识拓展 在以下情况考虑水的电离:电解质溶液中的各种守
40、恒关系,盐类水解。,2.(2018四川南充月考,13)通常认为残留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小于110-5mol/L时,离子不存 在。图为H3PO4(图中用H3A 表示)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平衡时溶液中各微粒浓度的对数 值(lgc)-pH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3PO4、H2P 、HP 、P 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 B.H3PO4的电离平衡常数 110-7 C.图中虚线M、N 分别代表H+和OH- D.pH=10时,溶液中存在关系:c(HP )c(OH-)c(P )c(H2P )c(H3PO4)c(H+),答案 D H3PO4大量存在的溶液中酸性较强,P 大量存在的溶液中碱性较强,因
41、此两种微粒 不能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A正确;从图像可知:磷酸的第二步电离平衡常数 =,当c(HP )=c(H2P )时溶液的pH7,c(H+)110-7,即 110-7,B正确;由 图中虚线变化可知,M代表H+,N代表OH-,C正确;从图像可知pH=10时,溶液中c(HP )c(OH-) c(P )=c(H2P )c(H+)c(H3PO4),所以D错误。,解题关键 分析图像中各曲线的变化情况,认准各曲线对应的微粒。,知识拓展 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理解电离平衡 (1)从定性角度分析电离平衡:应该深刻地理解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 方向移动,但移动结果不能“抵消”这种改变,更
42、不会“超越”这种改变。 (2)从定量角度分析电离平衡:当改变影响电离平衡的条件后,分析两种微粒浓度之比的变化 时,若通过平衡移动的方向不能作出判断时,应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定量分析。,3.(2018云南曲靖一中质监,13)改变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的H2A、HA-、A2-的分布系 数(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X)=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lgK2(H2A)=-4.2;pH=2.7时,c(HA-)c(H2A)=c(A2-) B.pH=4.2时,c(HA-)=c(A2-)c(H+);随着pH的升高,c(HA-)/c(H2A)的值先增大后减小 C.0.1 mol/L的NaHA
43、溶液中存在:c(Na+)+c(A2-)+c(H2A)+c(HA-)=0.2 mol/L D.pH=1.2时,c(H2A)=c(HA-),答案 B 根据题图可知,当溶液的pH=4.2时,c(H+)=10-4.2 mol/L,此时c(A2-)=c(HA-),则K2(H2A)= =10-4.2,lgK2(H2A)=-4.2;当pH=2.7时,据题图可知:c(HA-)c(H2A)=c(A2-),A正确。B 项,K1(H2A)= ,温度不变,K1(H2A)不变,c(H+)减小, 增大,B错误;0.1 mol/L的 NaHA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知c(A2-)+c(H2A)+c(HA-)=c(Na+)=0
44、.1 mol/L,所以c(Na+)+c(A2-)+c (H2A)+c(HA-)=0.2 mol/L,C正确;从图像可知pH=1.2时,(H2A)、(HA-)相等,所以c(H2A)=c(HA-), D正确。,解题关键 仔细分析图像中各曲线的变化及曲线的起点、终点、交点是解题的关键。,4.(2018西藏拉萨中学第六次月考,13)高铁酸盐在水溶液中有四种含铁粒子,25 时,它们的物 质的量分数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向pH=5的高铁酸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离子方程式为:HFe +OH- Fe +H2O B.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应控制pH9 C.已知H3Fe 的电
45、离平衡常数分别为:K1=2.510-2,K2=4.810-4,K3=5.010-8,当pH=4时,溶液中c,(HFe )/c(H2FeO4)=1.2 D.pH=2时,溶液中含铁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H2FeO4)c(H3Fe )c(HFe ),答案 C 由题图可知pH=5时,溶液中主要含有HFe ,故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可生成Fe , 则HFe 和NaOH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Fe +OH- Fe +H2O,A正确;pH9时, Fe 含量接近或等于100%,则为获得尽可能纯净的高铁酸盐,应控制pH9,B正确;根据H3Fe的电离常数分析,当溶液pH=4时,溶液中c(HFe )/c(H
46、2FeO4)=4.810-4/10-4=4.8,C错误;由题 图可知pH=2时,溶液中含铁粒子的浓度大小关系为c(H2FeO4)c(H3Fe )c(HFe ),D正确。,思路分析 C项,写出表达式K2= =4.810-4,再代入数据计算知当溶液中pH=4时, 溶液中c(HFe )/c(H2FeO4)=4.8。,知识拓展 有关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 已知c(HX)和c(H+)(或电离平衡常数),求电离平衡常数或c(H+):HX H+ + X- 起始: c(HX) 0 0 平衡: c(HX)-c(H+) c(H+) c(H+) 则:K= 由于弱酸只有极少一部分电离,c(H+)的数值很小,故c(HX)-
47、c(H+)c(HX)。 则K= ,即c(H+)= 。,5.(2017四川成都石室中学二诊,13)在不同温度下,水溶液中c(H+)与c(OH-)有如图所示关系,下 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c点对应的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可能为:N 、Ba2+、Cl-、I- B.a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可能大于c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C.将25 时的NaCl溶液加热到T ,则该溶液中的c(OH-)由b点变化到e点 D.bd线上的任意一点均有pH=7,答案 B A项,由图可知,c点c(OH-)c(H+),溶液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N 不能大量存在,错误; B项,a点c(H+)c(OH-),溶液呈酸性
48、,可能是盐类水解引起的,盐类水解促进水的电离,c点c(OH-) c(H+),溶液呈碱性,可能是碱溶液抑制水的电离,正确;C项,将25 时的NaCl溶液加热到T ,则 该溶液中的c(H+)要增大,错误;D项,b点pH=7,d点pH=6,bd线上的任意一点(不包括b点和d点)的 pH介于67之间,D错误。,知识拓展 (1)KW只受温度的影响。(2)外界条件改变,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但任何时候由 水电离出的H+和OH-总是相等的。,易错警示 B选项易认为a点的氢离子浓度和c点的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而对水的抑制程度相 同;C选项易忽略升高温度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的同时氢离子浓度也会增大。,6.(2017
49、广西南宁一模,13)常温下,Ka(CH3COOH)=Kb(NH3H2O)=1.751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用0.1 molL-1的盐酸滴定0.1 molL-1的氨水时,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B.0.2 molL-1的醋酸与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H3COO-)+c(OH-) =c(CH3COOH)+c(H+) C.pH=3的醋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7 molL-1 D.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NH3H2O)c(N )c(Cl-),答案 D A项,当滴定到终
50、点时溶液呈酸性,酚酞颜色无变化,A错误;B项,反应后的溶液为等 浓度的CH3COOH和CH3COONa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电荷守恒:c(Na+)+c(H+)=c(CH3COO-)+c(OH-), 物料守恒:2c(Na+)=c(CH3COO-)+c(CH3COOH),整理得c(CH3COO-)+2c(OH-)=c(CH3COOH)+ 2c(H+),B错误;C项,所得混合溶液的pH等于7,水电离出的c(H+)10-7 molL-1,C错误;D项,pH=3的盐 酸中c(H+)和pH=11的氨水中c(OH-)相等,由于NH3H2O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则NH3H2O浓 度远大于Cl-浓度,反应后溶液呈碱性,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