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侯德榜制碱法工艺原理【情景】侯德榜制碱法工艺流程如下:1、将氯化钠溶于水制成 饱和 氯化钠溶液。2、先通入 NH3 达饱和3、再通入 CO2 至饱和4、过滤,得到碳酸氢钠固体.5、加热固体,得纯碱 .6、滤液,主要是氯化铵。让其和碳酸钙分解生成的 CaO(溶于水生成 Ca(OH)2)反应重新放出 NH3,循环使用。或在初始滤液中继续加固体 NaCl 还可以得到碳酸氢钠固体;或在初始滤液中通氨气得到氯化铵。【讨论】1、Na HCO3(s) = Na+(aq) + HCO3-(aq)这是一个“沉淀”溶解平衡。为了得到 NaHCO3,只要 Na+和 HCO3-浓度足够高即可。因为我们需要饱和氯化钠溶
2、液,这样 Na+浓度最大。当然使用饱和 NaOH 溶液更好,因为可以得到的 Na+可以更高,但工业成本太大,不现实。2、先通氨气后通二氧化碳显然为了得到最大浓度的 HCO3-。假如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由于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很小,最后得到的HCO3-浓度很小,况且假如通入的氨气过量,则得到的 HCO3-浓度更小,无法使 NaHCO3(s) = Na+(aq) + HCO3-(aq)平衡往左移动 ,工业目的无法达到。相反,先通氨气再通过量的二氧化碳,则看保证都得到碳酸氢铵。在通二氧化碳一段时间以后,继续再通氨气,理论上可以得到的碳酸氢铵浓度更大,得到的 HCO3-浓度更高,则越溶液得到 NaHCO3(s)。3、分离碳酸氢钠固体显然使用过滤的方法,因为这是一个难溶于水和水溶液之间的混合物的分离。4、在初始滤液中 继续加固体 NaCl,显然是为了提高 Na+浓度,使得 Na HCO3(s)继续 i 析出;在初始滤液中 通氨气得到氯化铵的道理也一样。5、摩尔盐的制备原理和碳酸氢钠制备的道理也一样。6、“沉淀” 溶解平衡不仅仅局限在难溶物质,只是可溶或者易溶物质的Ksp 更大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