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9版高考地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20张PPT) .pptx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97586 上传时间:2018-10-07 格式:PPTX 页数:120 大小:4.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地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20张PPT)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120页
2019版高考地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20张PPT)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120页
2019版高考地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20张PPT)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120页
2019版高考地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20张PPT)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120页
2019版高考地理(5年高考+3年模拟)精品课件江苏专版: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共120张PPT)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1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单元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高考地理 (江苏省专用),考点一 地形、气候与人类活动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桃花源记中描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1.(2014江苏单科,1,2分,难)“桃花源”的地形最可能是 ( ) A.山间峡谷 B.山前平原 C.山间盆地 D.平缓高原,五年高考,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古代经典散文叙述来分析地形地貌特点的能力。古文描述的是 群山环绕的疏朗空旷之地,地形可能为山间盆地。,易错

2、警示 把握题干中的“初极狭”“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避免选择山前平原或山间峡 谷等。,2.(2014江苏单科,2,2分,中)“桃花源”环境与下列因素紧密相关的是 ( ) A.地理位置 B.灌溉系统 C.农业科技 D.水力资源,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形成的影响因素。通过题意可知“桃花源”这种与世隔绝 的人间仙境,其形成与山间盆地的独特地理位置关系密切。,方法技巧 本题用排除法事半功倍,桃花源这样自然环境优美、生活怡然自得的田园风光与 科技、水力、灌溉系统没有直接关系。,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

3、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3.(2013江苏单科,13,2分,易)四个地区气温变化与CO2浓度变化呈 ( ) A.正比关系 B.正相关关系 C.反比关系 D.负相关关系,答案 B 本题以CO2浓度变化与部分地区温度变化相比较为背景材料,考查判读地理图表的 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19602010年的50年间,CO2浓度不断上升,全国和 其他三地温度曲线呈波动上升趋势,两者呈正相关关系,B项正确。,易错警示 图中有关地区气温曲线有升有降,但总体是波动上升趋

4、势。,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全球变暖相关数据变化趋势示意图,全球变暖导致的环境变化越来越引人关注。地理小组的学生将上图中近十几年来(阴影所示) 相关数据的变化趋势与以前进行了比较。,1.(2017天津文综,10,4分)学生经比较后得出的结论,与上图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 ) A.海洋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减速上升 B.地球表面增温趋缓,海平面仍在上升 C.火山喷发频率增加,海平面加速上升 D.800米以下海洋储热量增加,海平面减速上升,答案 B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化。图示年平均陆面、海面温度变化曲线在2000年以后都高 于多年平均值,但曲线斜率变小,说明地表增温

5、趋缓;图示海平面变化曲线近年来大于多年平均 值,且斜率较大,则海平面仍在加速上升,则A、D错误;图示火山喷发出现的主要年份对应的时 间间隔,反映了从1960年至2000年前呈现频率增加趋势,但从图示最后一次喷发后又较长时间 无喷发,又体现了频率变小特征,故C错误。故B正确。,读图文材料,回答下题。多年冻土结构示意图,冻土是指温度在0或0以下,含有冰的土层或岩层,分为季节冰土和多年冻土。我国科学家 考察了全球变暖对青藏高原多年冻土的影响及其产生的后果。,2.(2017天津文综,11,4分)据图文信息判断,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

6、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答案 D 本题考查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活动层与永冻层的界线应该是7月份(气温最高 月)0等温线。全球气候变暖,该界线下降,活动层变厚、永冻层上界下降,A、C项错误;全球 变暖,春耕播种时间提前,B项错误;活动层增厚,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D项正确。,审题方法 将活动层与永冻层的界线看成气温最高月份0等温线,准确判断全球变暖对这条 线的影响。注意影响建筑基础稳定性的是活动层而不是永冻层。,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3.(2016北京文综,5,4分)图中 ( ) A.处冰川融化,湖泊

7、水位升高 B.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答案 D 本题考查河流特征及流域开发。读图可知,处冰川融水不会成为湖泊的补给水 源,A项错误;处有瀑布出现,河流落差较大,B项错误;处谷宽,流速慢,不适合修水库,C项错 误;处位于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农业生产,D项正确。,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 下面两题。,4.(2014福建文综,3,4分)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气候变暖 B.地壳抬升 C.流水搬运 D.风力侵蚀,答案 A 本题考

8、查全球气候变暖以及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据图中两个年份的冰川面积对 比可以得出,2011年冰川面积缩小明显,主要是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造成的,故A项正确。,5.(2014福建文综,4,4分)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 ( ) A.冰蚀作用增强 B.绿洲面积增大 C.干旱程度加剧 D.流域面积扩大,答案 C 本题考查气候变暖的影响。流域冰川面积变小趋势不变,冰川侵蚀作用减弱,A项 错误。冰川面积减小,水资源减少, 流域内绿洲面积也会减小,B项错误。冰川面积减小,水资 源减少,干旱程度会加剧,C项正确。河流的流域面积与冰川面积变化关系不大,D项错误。,6.2017课标,37(1)(2),

9、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白令海峡(下图)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 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 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 难以徒步跨越。,(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 (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答案 (1)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 (2)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

10、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解析 本题以白令海峡自然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为主要线索,考查考生获取信息, 结合地理原理分析自然地理特征、分析影响人类的自然地理背景等能力。 (1)本题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根据图文材料可知,白令海峡纬度高,封冻时为冬季,由此推 出昼短和严寒;冬季大陆内部形成强大高压系统,故位于两个大陆中间的白令海峡气压相对较 低,受低压控制气流上升,多暴雪;由于“海峡两侧为山地”,海峡狭管效应明显,加大风速。 (2)本题考查推理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知,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一 年中,夏季最温和,其他季节过于寒冷,不利于人类活动。,

11、审题关键 第(1)题应限定在“冬季”和“人们难以徒步跨越”两个条件的前提下分析自然 原因。,C组 教师专用题组 2013年5月2日中国科学报:据美国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测定的数据,大气二氧化碳(CO2)浓度日均值将于今年5月初超过400ppm。下图是CO2浓度曲线()与全国温度曲线()、黄河流域温度曲线()、江苏省温度曲线()、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温度曲线()比较图。读图回答下题。,1.(2013江苏单科,14,2分,易)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年际波动不一致说明 ( ) A.CO2浓度不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B.纬度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C.海陆位置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

12、温波动的唯一因素 D.海拔高度是影响各地年平均气温波动的唯一因素,答案 A 本题考查影响气温变化的因素。各地年平均气温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比如CO2的浓 度、气候变化以及自然灾害、人为因素等动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等静态因 素不会影响年平均气温的波动,B、C、D三项错误;CO2浓度不是唯一影响因素,A项正确。,审题技巧 影响气温的因素有多种,纬度、海陆位置、海拔显然不是当中的唯一因素。,下图是1992年和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对比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2.(2011江苏单科,1,2分)1992年至2003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13、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答案 D 人烟稀少的格陵兰冰原面积缩小,只能是气温升高使冰川融化所致。故D项正确。,3.(2011江苏单科,2,2分)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答案 A 全球冰川大量消融以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但全球的水量大致是一个定值,不会 因此而增加,只能说全球液态水量增加,故B项错误;海面上升会导致海洋面积增大,陆地面积相 对缩小,海岸线长度会因之而减小,故C项错;全球变暖是原因,冰川消融是结果,故D项错误。只 有A项完全符合题

14、意。,4.(2010江苏单科,24,3分)全球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产生较大影响,其主要原因是(双选) ( ) A.作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B.旱涝灾害增多 C.某些物种灭绝 D.土壤肥力下降,答案 AB 气候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类和生长发育;全球气候变化会导致旱涝灾害增多,从 而影响粮食生产。,5.(2015广东文综,11,4分)调查研究发现,内蒙古东部某农牧交错区(4332N4432N)居民点 的密度,阴坡大于阳坡。其合理的解释是阴坡冬半年 ( ) A.冻融作用影响小,房屋地基较稳定 B.正好地处背风坡,利于抵御强寒潮 C.积雪较厚,便于牲畜和冬小麦越冬 D.采光更为充分,利于居民照明取暖,答案

15、 A 季节性冻土层的冻结与融化,会使房屋地基不稳,从而影响房屋安全。该区域纬度 较高,山地阴坡冬半年太阳光照条件劣于阳坡,且阴坡为冬季风的迎风坡,故阴坡白天气温更 低,气温日较差小于阳坡,使阴坡冻融作用小于阳坡,所以阴坡居民点密度大于阳坡。以上分析 也可排除B、D两项;该纬度主要种植春小麦,可据此排除C项。,评析 本题以居民点密度分布差异为背景,考查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选项中涉及了地形对 小气候的影响、气候对建筑、农业生产的影响等核心知识点,对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具体问题 能力要求较高。,考点二 自然资源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一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

16、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 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8月浮游植物密度的 水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7课标,7,4分)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 ) A.递减 B.先减后增 C.先增后减 D.递增,答案 D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根据图例读图可知,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递 增,D项正确。,2.(2017课标,8,4分)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 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答案 C 本题考查生物资源。根据材料“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 正相关”可知,在

17、图示海域空间尺度比较小的情况下,其水温和到达水面的太阳辐射差别不大, 不会是影响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而夏季为长江汛期,径流带来大量的泥沙和 丰富的营养盐,相对来说,离河口越近的海域其营养盐越丰富,这与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 分布不相符合,故营养盐不是主导因素。在有充足的营养盐条件下,离河口越远,水体含沙量越 少,水体透明度越好,再加之光照充足,因此有利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C项正确。,知识归纳 世界渔业资源分布:整体来说,大陆架地区渔业资源丰富,温带大陆架地区更加丰 富。其中寒暖流交汇处、河流入海口处、上升补偿流分布区更容易形成渔场。,3.(2017课标,9,4分)与夏季相比,冬

18、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 )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 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 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答案 A 本题考查海洋生物。夏季长江流域内降水丰富、水温较高、光照较强、营养盐丰 富,冬季反之,故与夏季相比,图示海域冬季浮游植物总数量减少。冬季河流流量小,密度高值 区向陆地方向移动,A项正确。,规律总结 明确河流流量越大,带来的泥沙和营养盐越丰富。,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可作为淡水资源。下图示意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 -4日数的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4.(2015课标,7,4分,0.

19、542)图示甲、乙、丙、丁四海域中,海冰厚度最大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B 本题考查等值线的判读和海冰的形成条件。由材料知,海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水 温低、海水含盐量低,另外,水面稳定更适宜海冰形成。由图中等值线可知,甲、乙、丙、丁四 海域相比,甲、乙两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最多,更易结冰,但相对于甲,乙更接近陆地, 海水含盐量低,海湾处水面较稳定,更易结冰,使海冰厚度最大,故选B。,5.(2015课标,8,4分,0.329)下列城市附近海域,单位面积海冰资源最丰富的是 ( ) A.葫芦岛 B.秦皇岛 C.大连 D.烟台,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海冰资源分布的因

20、素。一般而言,海水温度低于-4的日数越 多,海冰厚度越大,则单位面积海冰资源越丰富。四个选项中葫芦岛附近海域年平均气温低于 -4日数多于60天,日数最多,故A项正确。,6.(2015课标,9,4分,0.449)推测目前没有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的原因是 ( ) A.成本过高 B.破坏环境 C.资源量不足 D.市场需求不足,答案 A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开发的条件。材料中提到“海冰含盐量接近淡水,适当处理后 可作为淡水资源”,渤海海域面积较大且年平均气温低于-4日数较多,因此海冰资源丰富,C 项错误;大规模开采渤海海冰对环境影响较小,但成本高,故B项错误,A项正确;渤海沿岸水资源 需求量大,D项错误。,

21、7.(2016课标,37,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 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 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6分)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6分)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8分)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 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4分)

22、,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3分)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 淹没等问题。(3分)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3分)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3分)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2分)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2分)当地基 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2分)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2分)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等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 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4

23、分),解析 (1)注意要“分别”比较,“指出”优势。风能的优势要针对煤炭和水能开发的不足来 分析;煤炭是污染较高的非可再生能源;水能开发一般要修建水库,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风能开发的自然条件首先表现在风能资源上(注意材料中的“世界风库”、年大风日数等 信息);其次,风能开发要占用土地,而图示该地土地面积大、多戈壁。 (3)该地地处我国西部,沙漠、戈壁广布,人口、城市少,经济落后,远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故在 市场需求、电力传输等方面具有劣势;另外,据材料可知,风电建设成本高,对资金有较高要求, 而该地明显不具有资金优势。 (4)注意关键信息“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的含义,说明风力发电具有不

24、稳定性,而配建热电站 等可保证电网电力供应的平稳。,教师专用题组 下图是19902010年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读图回答以下两题。,1.(2012江苏单科,15,2分)能源消费与GDP的增长特点是 ( ) A.单位GDP能源消费2002年最低 B.能源消费量2007年开始下降 C.能源消费与GDP的年均增速相同 D.单位GDP能源消费呈下降趋势,答案 D 本题以我国能源消费与GDP增长变化图为载体,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由图可 知,我国GDP的增长快于能源消费增长,故单位GDP能源消费逐年降低,在2010年最低,故A、C 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能源消费量是逐年增加的,故B选项错误。,

25、2.(2012江苏单科,16,2分)能源与GDP增长的关系是 ( ) A.能源消费增长会减缓GDP增长 B.GDP增长速度取决于地区能源储量大小 C.GDP增长是影响能源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D.我国能源丰富,可以满足GDP高速增长的需要,答案 C 本题考查GDP与能源增长的相关关系。由图可知两者共同增长,故A项错误;能源 是可以在地区间进行运输和传送的,故B项中“取决于”说法错误;我国目前每年从海外进口 大量石油,故D项错误;结合图和现实,C选项明显正确。,3.(2010江苏单科,28,14分)图甲为1990年和2006年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图乙为2006年 各地区原油生产、原油加工和乙

26、烯生产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读图回答问题。图甲 图乙 (1)图甲所列国家中,与1990年相比,2006年新增的石油进口国中比重最大的三个国家依次是 、 和 。(3分),(2)为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安全,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国外方面: 。国内方面: 。 (3)读图乙,原油生产比重明显大于原油加工比重的地区有 ,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原油 加工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华东地区原油加工、乙烯生产比重大的主导因素是 。(3分) (4)石化工业园是由石油化学工业企业集聚而形成的,其主要优点有 和 。(4 分),答案 (1)沙特阿拉伯 安哥拉 俄罗斯 (2)拓展石油供应渠道(来源地多元化);保障石油运输安全(运输

27、方式多样化) 加强石油勘探开 发;建立石油储备基地 (3)西北、华北、东北 原料 市场 (4)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解析 (1)对比分析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地结构图中内外圈各国的进口比重较易解答。 (2)石油供应安全主要从开辟石油来源渠道和建设石油储备基地两大角度分析。 (3)对比分析图中柱状高低及折线状况较易解答本题。注意图示图例代表的内容。 (4)工业集聚利于降低运费和能耗,节省建设投资,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同时也有 利于集中治理污染。,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 此完成下题。,4.(2014全国文综

28、,9,4分)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生物资源 D.太阳能资源,答案 B 本题考查区域资源状况。依据图中经纬度、时令河及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等信息, 可判断该地气候干旱,水资源缺乏。,风功率密度等级可以反映风能资源丰富程度,等级数越大风能资源越丰富。下图为南海全年 风功率密度等级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5.(2014四川文综,5,4分)结合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于夏季判断,对该海域风能资源总量 形成作用最大的风是 ( )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答案 A 本题考查我国季风环流。南海风功率密度等级冬季高,风能资源丰富,风力大。冬 季

29、时,南海位于亚洲高压南侧,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影响,以东北风为主,因此本题 选择A项。,评析 本题难度中等,考查综合分析问题、地理空间判断能力。解题关键是明确南海冬季位 于冷高压南部。,6.(2014四川文综,6,4分)从资源利用角度考虑,目前在下列四地建大型风力发电站最合理的是 ( ) A.地 B.地 C.地 D.地,答案 B 本题考查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和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地靠近经济发达地区, 能源需求量大,风力资源丰富,利用最方便,B项正确。,下图示意三峡库区滑坡频率(月滑坡次数占全年滑坡次数的百分比)与月均降水量关系。读下 图,完成下题。,7.(2014重庆文综,7,4分)三峡

30、水库蓄水后库区渔业天然捕捞量增加,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生植物增加 B.水体富营养化 C.鱼的种类增加 D.水面面积扩大,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渔业资源的分析能力。渔业资源丰歉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 响:一是生存空间即水面面积状况;二是食物即浮游生物的多少;三是鱼的种类多少。结合材 料知水库蓄水主要改变的是鱼类的生存空间即水面面积。,考点三 自然灾害 A组 自主命题江苏卷题组 中央气象台2017年5月5日6时发布沙尘暴蓝色预警。下图为运用3S技术生成的“5月5日8时 至6日8时全国沙尘落区预报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双选),1.(2017江苏单科,19,3分,难)本次沙尘暴的沙源主要

31、为 (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AC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图示扬尘或浮尘区大致由西向东延伸、由北向南延伸,则沙 源应位于西北方,故主要为甲和丙。,2.(2017江苏单科,20,3分,中)扬尘、沙尘暴天气造成的影响主要有 ( ) A.传播流感病毒,诱发呼吸道疾病 B.增加PM10含量,加重大气污染 C.加重大气的酸性,腐蚀文物古迹 D.影响大气能见度,引发交通事故,答案 BD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影响。扬尘、沙尘暴天气可增加大气中固体颗粒物的含量, 加重大气污染,从而使到达地面的太阳光减少,降低大气能见度,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故B、D正 确。,知识拓展 沙尘暴的成因:首先,沙源区有大

32、量沙源,且上升气流强,能扬起沙尘;其次,有强风作 为动力,把扬起的沙尘带到其他地区,一般强风是由快行冷锋引起的。,下图为2015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下题。,3.(2015江苏单科,9,2分,中)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答案 B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江苏大部分受高压影响,并受暖气团控制,天气应 温暖晴朗,A错;重庆受冷锋影响,降水强度大,易引发滑坡泥石流,B对;青海受高压脊控制,晴天, C错;浙江沿海无低压中心,不可能受台风袭击。易

33、错警示 不清楚重庆的地理位置,无法准确 判断具体的天气状况。,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下图示意2015年3月922日气旋“帕姆”的移动路径。读图,回答下题。,1.(2015北京文综,10,4分)该气旋 ( ) A.标志当地进入台风多发季节 B.引发滑坡、赤潮等次生灾害 C.造成的灾情可以用GPS监测 D.对瓦努阿图的危害最大,答案 D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地理信息技术。夏季进入台风多发季节,而3月9日已是南半 球秋季,A项错误;赤潮与气旋无关,B项错误;灾情监测需要RS技术,C项错误;“帕姆”在瓦努 阿图地区为热带气旋和强热带气旋,风力大、降水量大,危害最大,D项正确。,2.(201

34、5广东文综,10,4分)下图为地震灾后城市重建选址地质因素分析示意图。从地质安全角 度考虑,图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中,最适宜城市重建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答案 D 从地质安全角度考虑,城市应建在地震破坏程度小、次生灾害发生频率小的区域, 同时不能建在断裂带附近;图中丁处符合,故选D。,读下图,回答下题。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3.(2014天津文综,4,4分)在上图所反映的季节里,造成我国华北地区旱灾的原因是 ( ) A.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 B.水源短缺,农田需水量大 C.降水量较少,土壤干燥 D.植被稀少,涵养的水源少,答案 B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主要原

35、因是该季节华北地区水源缺乏且农田需水量大,A、C和 D选项只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缺乏的原因。故选B。,评析 该题考查华北春旱原因,难度较大,特别是A选项迷惑性强。解题关键是抓住干旱和旱 灾的差异。,4.(2016浙江自选,11,10分)矿山地质灾害是人类在采矿过程中发生的泥石流、地面塌陷、地 裂缝、滑坡和崩塌等灾害。矿产开采方式、矿区地质地貌、降水特征、地表植被覆盖率等 因素与矿山地质灾害发生直接关联。下图为我国两省矿山地质灾害分布图,其中甲省盛产煤 炭,乙省盛产有色金属,两省矿产露天开采比例不高。完成(1)(3)题。,(1)甲省西部区、乙省西部区均有分布的矿山地质灾害是(单选,3分) ( ) A

36、.崩塌、泥石流 B.滑坡、地面塌陷 C.崩塌、滑坡 D.地裂缝、地面塌陷 (2)甲、乙两省矿山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居多的共同原因是(单选,3分) ( ) A.耕地占比大,地表植被稀疏 B.位于我国二、三级地形阶梯之间 C.降水量集中,土壤侵蚀强 D.矿产开发以地下采掘为主 (3)比较两省矿山泥石流灾害的差异,并分析主要原因。(4分),答案 (1)C (2)D (3)乙省矿山泥石流灾害较甲省多发。乙省较甲省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乙省西部为山地,地 形起伏大。,解析 (1)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分布。读图可知,甲省西部区、乙省西部区均有分布的矿 山地质灾害是崩塌、滑坡,C项正确。(2)本题考查地

37、质灾害的成因。乙省为湖南省,地形崎岖, 耕地比重小,A项错误;甲省为山西省,位于第二级阶梯,B项错误;降水集中,土壤侵蚀强不是地 面塌陷、地裂缝多发的原因,C项错误;由材料可知,甲、乙两省矿产露天开采比例不高,都以地 下采掘为主,导致两省地质灾害以地面塌陷、地裂缝居多,D项正确。(3)本题考查地质灾害的 差异及原因。读图可知,乙省泥石流灾害比甲省多。甲省位于北方地区,故降水量偏少,持续时 间短,泥石流灾害较少;乙省位于南方地区,降水量大,持续时间长,且西部多为山地,地形起伏大, 故泥石流灾害多发。,5.(2015课标,43,10分,0.375)图a示意某地区地形及M城位置,图b示意M城年内各月

38、气温与降 水量。2011年,该地区9、10两月降水量远超常年,M城被水淹80多天,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a,b分析M城水患严重的自然原因。,答案 M城靠近河口,距海近,地势低平。(4分)全流域径流均汇集到M城附近入海。(2分)降水 量大而且集中。(2分)河水常受海潮顶托,下泄缓慢。(2分),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水灾的形成原因。一方面要结合题干要求只从自然原因分析;另一方面 结合当地的位置从气候、地形、海水等方面分析其对降水汇集及下泄的影响。,6.(2015课标,43,10分,0.538)近年来,沿海地区城市遭受严重涝灾的现象时有发生。读图,分析M市易出现重度涝灾的自然原因。,答案 地处平原,地势低

39、平,受南部山区洪水和河流上游汇水的共同影响;(3分)排洪通道少,且 易受到潮水和其他河流洪水的顶托,排水不畅;(4分)处于台风过境或登陆区,台风常带来强降 雨。(3分),解析 结合图中相关信息分析涝灾的自然原因主要是地势低平、降水较多、河流来水量 大、排水不畅、沿海潮水顶托等。,7.(2015福建文综,40B,15分) 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近海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下图示意我国 东南沿海某省超警戒风暴潮平均发生次数的逐月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该省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主要季节,并分析其原因。(9分) (2)简述该省防御风暴潮灾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6分),答案

40、(1)季节:主要集中夏、秋季节。 原因:该省沿海夏、秋季节多台风活动,易形成超警戒风暴潮;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起顶 托作用(或与天文大潮相逢),增加超警戒风暴潮发生的次数。 (2)加强风暴潮灾害的监测和预报;加固堤防;保护生物(红树林、珊瑚礁)海岸,营造沿海防护 林;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群众防御风暴潮灾害的意识。 (其他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解析 本题考查我国东南沿海风暴潮的季节分布、成灾原因、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知识,以及 材料解读、表达能力。 (1)从风暴潮逐月次数统计表上可以看出,风暴潮集中在710月份,为夏秋季节。成因分析既 要从夏季风、台风频率方面考虑,又要从河流入海流量大,对风暴潮的

41、顶托作用方面考虑。 (2)防灾措施包括:监测预报、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宣传措施等方面,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避免要点缺失。,8.(2014课标,43,10分,0.375)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 区。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说明6月、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答案 特点: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夏季多,冬季少)58月相对集中,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 多。(4分) 原因: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降水多,且多暴雨,易引发地质灾害;(3分)7月,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地

42、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3分),解析 本题考查地质灾害随时间分布特点及其形成的自然原因。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分布 特点时,根据坐标图先总述,再说出集中月份和最多月份;6月地质灾害次数多,7月少,是因为该 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6月受雨带影响,降水多,而7月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少。,9.(2014山东文综,44,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农业生产以草地畜牧业为主。20世纪50年代以来耕地面积比重 增加。该地区是我国冰雹天气多发地区,但近60年来冰雹天气次数呈下降趋势,冰雹成灾次数 却呈明显上升趋势。下图为三江源地区19502011年各月雹灾累积次数统计图。(1)简述

43、三江源地区冰雹灾害的年内分布特征。(6分) (2)分析近60年来三江源地区冰雹成灾次数呈上升趋势的原因。(4分),答案 (1)年内分布不均(雹灾发生在410月,其他月份无雹灾);主要集中在59月;8月最多。 (2)冰雹对种植业的危害大于畜牧业;该区种植业面积增大。,解析 (1)据图说出时间分布特征,但要注意描述出最高、最低值。(2)教材中没有与该问内容 相关的知识,可以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耕地面积比重增加”做出推断。,C组 教师专用题组 1.(2013江苏单科,4,2分,易)芦山地震与2008年汶川8.0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 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 ( ) 震级较低

44、提前预报 防震意识强 救援及时 A. B. C. D.,答案 B 本题考查地震灾害。解题时需要结合时事:芦山7.0级地震,发生在2013年4月20 日。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有了汶川抗震的经历,积累了相关经验,故正确。地震目前还做 不到精确的提前预报。故B选项正确。,知识拓展 地震监测预报一直是各国政府重视的课题。地震突发性强、地震波传播速度快, 因此提前预报的难度极大。,下图为豫西部分地区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分布图。一旬为10天,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降水 密切相关。据此回答下面两题。(双选),2.(2011江苏单科,19,3分)图示地区年干旱旬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 ( ) A.总体上自东南向西北增大

45、B.总体上自西向东逐渐减小 C.自洛阳向南逐渐减小 D.有高值和低值中心分布,答案 AD 从图中可以判断出等值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数值从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 故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洛阳市向南有一条值为12的闭合等值线,其范围内是一相对高值区, 故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3.(2011江苏单科,20,3分)关于年干旱旬数分布特征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主要是由于该地受地形影响,降水较多 B.地区干旱程度高于地区的主要原因是纬度较高 C.地区等值线分布主要受河流影响 D.图中等值线分布是季风和地形共同影响的结果,答案 AD 多年平均年干旱旬数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直

46、接关系,所以年干旱旬数的分布特征 其实就是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地区等值线向东北凸出,说明该地干旱旬数小,降水多,这是 因为该地位于熊耳山的夏季风迎风坡上,故选A;地区较地区干旱是因为地区位于熊耳 山的背风坡,与纬度高低关系不大;地区等值线分布规律与位于崤山的夏季风背风坡相关,与 黄河的关系不大;导致豫西部分地区的年干旱旬数和降水分布规律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和季风, 故D选项正确。,2010年1月,海地发生7.3级地震,几十万人遇难;同年2月,智利发生8.8级地震,数百人丧生。下图 为两次大地震震中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4.(2010江苏单科,5,2分)两次大地震 ( ) A.震中都位于太平洋

47、沿岸 B.震中都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 C.能量源自地球内部 D.遇难人数的多少取决于震级的大小,答案 C 海地地震震中位于美洲板块内部、大西洋上;智利地震震中位于南极洲板块与美 洲板块交界处。地震属于内力作用,其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地震造成的损失不仅与震级大 小有关,还与震中距、震源深度、烈度、地面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状况等有关。,2010年3、4月间,我国西南数省遭遇大旱,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部分地区却在准备防 洪。据此回答下面两题。(双选),5.(2010江苏单科,21,3分)西南地区发生旱灾的主要原因有 ( ) A.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过大 B.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 C.属于干旱地区,

48、水资源不足 D.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蒸发量大,答案 BD 西南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农业用水量大,但不是过大,也不是造成这次旱灾的主要 原因,故A、C错误;西南数省遭遇旱灾主要是由于降水比常年偏少,气温较常年偏高,蒸发量大 造成的。,6.(2010江苏单科,22,3分)阿勒泰部分地区洪水的形成原因及应对措施有 ( ) A.暴雨引发洪水,建立预警系统 B.雨季降水形成洪水,修建水库 C.积雪融化引发洪水,疏浚河道 D.来自上游的洪水,修堤筑坝,答案 CD 新疆阿勒泰地区洪水是由于冬春季降雪比常年偏多,温度偏低,而3、4月间温度 突然升高,大量积雪融化引发的;由于该处多属内流河,对洪水采取疏浚河道、修

49、堤筑坝的措施 即可。,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据 此完成下题。,7.(2015课标,11,4分)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 加深河道 绿化河堤 分段拦冰 拓宽河道 A. B. C. D.,答案 C 本题考查自然灾害的防治。在防治凌汛危害的措施中绿化河堤是无效的,加深河 道是难以操作和不现实的,故排除,分段拦冰可以减缓冰坝的形成,拓宽河道可以提高泄洪 能力,故C项正确。,8.(2015广东文综,9,4分)夏季,我国部分城市城区常因暴雨而出现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下列措 施中,对减轻此类灾害基本无效的是 ( ) A.优化城区雨污管网 B.扩大城区湖泊面积 C.加高城区防洪大堤 D.疏浚城区河流水道,答案 C 本题考查城市内涝的治理措施。城区的防洪大堤主要是阻挡城区外部洪水进入城 区的,故加高防洪大堤,不能减轻城区因暴雨而导致的积水成灾的内涝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