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远程心电监测在心律失常病人随访中的应用,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方丕华,一、远程心电监测简介,远程心电监测是远程医疗的一部分,是利用先进的通信、电子和计算机技术进行远距离心电监测的一方法。根据信号传输技术的不同,可分为经电话传输和经无线通讯网络传输。,一、简介,(一)经电话传输,电话音频传送,有线,无线,经电话传输工作模式,(二)经无线网络传输(GPRS),一、简介,监测仪,第三代心博士,“心博士”远程心电监测仪的操作说明,按此示意图将监测仪正面朝下平放置于胸前,监测仪下缘与两乳连线上缘,水平居中。将监测仪固定在此位置并紧贴于胸前,按下侧面的心电采集
2、快捷键开始心电采集,采集结束后将有提示音响起,完成全部采集过程,操 作:输入用户手机号及查询密码。 注意: 初试密码为用户手机后4位号码,登陆系统后 可自行修改。,个人登陆查询,远程心电监测界面,患者资料管理,远程监测报告,二、远程心电监测的价值,(一)对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最大,能对95以上的心律失常做出正确诊断。 有助于对心悸、胸闷、晕厥的病因诊断。 胸闷常被认为是“冠心病”的症状,实际上常常是心律失常所致,因此,远程心电监测有助于排除“冠心病”。,窦性心律,窦性心动过速,房性早搏,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心房颤动,室性早搏,间歇性房室阻滞,心室颤动,男性 43岁,反复晕厥 1年余,心室预
3、激图形,起搏器心电图,AAI,双腔起搏器功能未见异常,DDD,(二)医生患者均受益,患者: 解决了看病难 减少了医疗费用 避免误诊误治 医生: 及时了解患者病情 及早发现各种治疗的毒副作用和并发症 减少医疗纠纷,(三) 阜外医院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 远程心电监测的临床观察,(一) 监测方法患者在院外携带远程心电监测仪可根据症状随时或 定期发送心电信息(每次可采录到30秒的心电信息)。 医院对接受到的心电信息,由专业的医生处理,可及时发现有无其它心律失常的发生和房颤复发,以客观地评价手术效果,并根据传送的心电信息等情况指导、调整用药。如有特殊问题,医生可随时通过远程心电监测仪以短信形式和患者联系
4、。,(二)基本资料,92名房颤患者接受单一术者初次环肺静脉电隔离射频消融术,其中56名为阵发性房颤,36名为持续性房颤。 术后3月内接受TTECG监测,并开始进行规律定期临床随访(24h-Holter和门诊/电话询问)12月,(三)结果,共收到18969份TTECGs,其中严重干扰TTECG 733份,有效率为96.1%,结果结果(1),结果(2)(术后第3月随访结果),与心电图和24h Holter随访比较,应用TTECG随访术后90天房颤复发率明显增高 : 51.1% vs 23.9%,P=0.002。 消融治疗成功率TTECG明显低于常规临床随访结果 57.6%(53) vs 70.7%
5、(65), P=0.03,根据术后第12月的随访结果,房颤复发率为35.9%(38/97),其中阵发性房颤为32.1%(18/56),持续性房颤为41.7%(15/36)。,结果(3)(“空白期”内心律失常),与无复发组相比,房颤复发组患者术后3月内房颤发生率较高(中位数:27.8% vs 10.6%,P0.01),且维持在较高水平(术后3月分别为24.4%、32.4%、28.1%,P=0.65)。,结果(4)(“空白期”房颤负荷变化),无复发患者术后3月亦可出现房颤,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房颤发生率降低(术后3月分别为18.6%、11.0%、4.9%,P0.01)。,结果(5),无症状性房颤占1
6、4.1% 而患者因有症状记录的远程心电图中,有12.9%为窦性心律,并无任何心律失常,结论,TTECG监测系统用于房颤消融术后随访优于常规心电图和24h-Holter。 无论远期随访房颤是否复发,术后“空白期”内可以出现各种房性心律失常。 “空白期”内出现的房颤复发并不能代表远期复发,但是房颤发作频率无明显下降者远期随访具有较高复发可能性。,三、远程心电监测的局限性,因只有一个导联,出现ST-T改变时,对临床意义的判断一定要结合病史,切不可单独以一个导联的心电图诊断“心肌缺血”或“冠心病”。 因信息相对少,应避免诊断上的片面性,防止误诊误治 昂贵的医疗费用,谁买单?患者?保险机构?政府? 医务
7、人员的劳动如何得到相应的回馈?,远程医疗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标准化问题:只有各个远程医学子系统都遵循标准化 协议,才可能使远程医学得以广泛应用。如DICOM、HL7标准的广泛使用。 二、相关技术设备问题:三大支撑技术是远程医疗发展的基础,目前,通讯网络带宽不足,是远程医疗的“瓶颈技术”,偏远地区通讯设施落后,无法进行远程医疗。远程监测装置(采集各种临床数据、图像等)有待发展和完善,远程心电监测也在蓬勃发展。 三、体制和法规问题:由于远程医学的特殊运作环境为其提出了新的问题,其中包括医生资格认定问题、医疗责任划分 问题、医疗费用负担办法问题以及患者隐私权保护跨地区远程医疗的合法性等问题,相应法律法规的健全将是今后的一项关系到远程医学能否健康发展 四、传统观念束缚,推广有一定的难度。,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