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农业的区位选择,一,二,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1.农业区位,(2)实质: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 2.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一,二,链接生活太湖平原是我国传统的桑蚕丝主产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桑蚕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继而出现了“东桑西移”现象,即把蚕茧主产区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转移。影响“东桑西移”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是什么? 提示:西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价格低。,一,二,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 (1)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
2、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成因: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2.案例混合农业 (1)生产方式:主要是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 (2)典型地区: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其经营方式是种植小麦和牧羊相结合。 链接生活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吗? 提示: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只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小,故不属于混合农业。,探究一,探究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主题活动 玫瑰原产于我国华北,性喜阳光,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的条件下生长繁茂,一般为3月初老枝萌芽,4月初展叶,4月中旬孕蕾,5、6月开花,花期约20天。微酸性土壤和微碱性土壤均能
3、生长。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玫瑰的主要产区。,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影响华北地区成为玫瑰花原产地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影响玫瑰生产的自然条件除气候外,还有哪些因素? 提示:(1)气候因素中的光照、热量、降水等。 (2)地形、土壤、水源等。,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各因素对农业生产及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如下。 (1)自然因素。,探究一,探究二,(2)社会经济因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2.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人们通过培育良种和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措施,扩大某种农作物的种植范围。例如
4、,橡胶种植范围向北扩展到22N。 (2)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生产。例如,修筑梯田防治水土流失。 (3)市场需求的变化影响农业生产。 (4)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对农业区位产生影响。例如,荷兰成为世界花卉生产供应国。,探究一,探究二,3.农业生产主导因素的判定 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但具体到某特定区域,各种因素的影响不同,其中有一个因素起关键作用,这个因素就是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探究一,探究二,享有“中国蔬菜之乡”盛誉的寿光市,
5、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传承悠久的历史背景。寿光地区有适合蔬菜种植的自然条件,又是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发祥地。在这里,国际领先的一流技术高密度集聚。世界最先进的蔬菜培育、种植、贮运、园艺等方面技术的逐渐引进,使这个地区成为农业高技术的角逐平台。寿光农民引进国外蔬菜品种,引种南方蔬菜品种,改变蔬菜生长周期,改变蔬菜生长状态,使产品的独特性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1)寿光发展蔬菜生产的有利区位条件有哪些? (2)寿光蔬菜行销全国,甚至出口日本、韩国,其得益于哪些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利用图文材料中有关信息,运用农业区位理论,从自然、社会经济因素方面分析。第(2)题,蔬
6、菜易腐烂变质,长距离运输必须有便捷的交通与相应的冷藏、保鲜技术。 答案:(1)自然因素: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秋季日照充足;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广阔、交通便捷、科技水平高、劳动力丰富、政策支持等。 (2)交通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探究一,探究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主题活动 图甲为澳大利亚某河流沿岸地区不同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图乙为该区域农事安排图。,图示区域农场内一般划分为若干个区域,分别为小麦地、放牧地、休耕地等,在土地上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以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用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小麦的耕作活动
7、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恰好是交替进行。,探究一,探究二,结合材料探究:(1)为什么说该农场是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2)为什么说混合农业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提示:(1)土地交替使用,充分保持麦田肥力;羊粪回田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2)农民对农场的土地利用,可根据市场的需求决定是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探究一,探究二,名师精讲 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一,探究二,2.混合农业 (1)混合农业的概念、类型和分布可用下图表示。,探究一,探究二,(2)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区位因素。,探究一,探究二,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特点。,探究一,探究二,典例剖析 【例题2】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8、探究一,探究二,(1)图例Q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地中海农业 B.混合农业 C.畜牧业 D.种植业 (2)该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有( ) 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强,农场主收入较稳定 便于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 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与当地湿润多雨的气候相适应 A. B. C. D.,探究一,探究二,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例Q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位于澳大利亚西南部和墨累达令盆地,所以是混合农业。第(2)题,该农业区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农民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对市场适应性强,收入稳定。澳大利亚地广人稀,不可能投入大量劳动力进行
9、精耕细作。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农业区大部分位于年降水量小于500毫米的地区。 答案:(1)B (2)C,读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图,完成第12题。,1.决定下列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分别是( ) 华南的双季稻种植 宁夏平原的水稻种植 新疆吐鲁番盆地的瓜果生产 上海郊区的乳畜业 A.热量 水源 光照 市场 B.水源 地形 热量 市场 C.地形 国家政策 土壤 科技 D.土壤 热量 地形 国家政策,2.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未表示出来的重要因素还有水源、科技等 B.政策的导向是使市场对农业区位影响在地域上扩展的主要因素 C.交通条件的改善是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的主要原因
10、D.一般情况下,图中各区位因素是相对不变的 解析:第1题,双季稻需要充足的热量;宁夏平原水稻的种植依赖于黄河水灌溉;新疆因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使得瓜果质量好;上海郊区乳畜业的发展得益于上海市巨大的市场需求。第2题,图中没有反映的因素有水源、科技等;各个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相对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较快;社会经济因素中的科技因素促使农业向区域专业化方向发展。 答案:1.A 2.A,读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完成第35题。,3.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 D.华北平原 4.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
11、和土壤 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 D.积温和降水 5.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 A.热量和水分 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 D.市场和政策 解析:第3题,该地区有香蕉等热带作物,最有可能位于雷州半岛。第4题,该区域修筑河堤,开挖鱼塘,发展立体农业,对地形与水分条件进行了改造。第5题,随海拔的变化,热量、水分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农业类型也发生了变化。 答案:3.C 4.B 5.A,6.读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示意图和墨累达令盆地混合农业良性生态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区的主要分布特点是什么?该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这种土地交替使用的生产方式,具有的优点有: ; ; 。,解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形成的区位条件应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两方面分析。土地交替使用对保持土壤肥力、合理安排农事活动以及适应市场变化都有好处。 答案:(1)分布于国土的西南、东南部。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距海洋较近,交通便利;机械化水平高;科技先进。 (2)农场成为一个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有利于农民有效利用时间,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生产的规模和类型,农业生产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市场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