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传统山水画,强调面对大自然的想象活动,追求诗的意境,创造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历代画家以笔情墨趣营造可游、可居的图画,追寻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理想。他们寄情于山林云水之间,抒发对生活的真切感悟。,富春山居图 元代 黄公望,横岭侧峰、丘壑连绵;烟水缥缈,波光粼粼;劲松沉雄、远树含烟;平沙远渚,水郭村野,既见山川雄伟之气势,又显出平淡简远之意态。,中国山水画强调“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原则,据此选择富春山居图中的一段,描述你的感受。,思考练习,树木和山石,树的造型千变万化,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棵树;树的结构规律大致相同,万变不离其宗。,下笔当取势,确定树干的姿态,再根据树木结构规律完成。,
2、树干前后左右出枝体现空间感,树枝当争当让,或增或减,穿插自然。,树木组合遵循统一变化的法则,强调大小对比、前后空间关系的变换,更注重树木之间相互呼应的情意性。,树的组合要有大小之别、互相顾盼,穿插自然,忌讳根顶俱齐,等距排列。,点叶则要注意聚散,增枝点叶须适度把握繁简疏密。,“点”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你感受到柳树和帆船之间的关系吗?,想画出树的生动姿态就要了解树的结构规律,更重要的是根据表现的主题进行联想和发挥。,绿柳白帆图 现代 齐白石,墨色的浓淡变化使画面层次丰富,充满生机。,山水册页 清代 梅清, 石分三面,表现体积。 轮廓左右要有浓淡之分,表现阴阳向背。, 石的组合要大小相间、错落有致
3、。, 用皴法表现石头的表面纹理,使之厚重并富有体积感。,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画山先定外形轮廓,然后皴出山体结构,点染而成。山的造型要注意脉络贯通,山势起伏,层次分明。,山水画的布局,幽涧寒松图 元代 倪瓒,宾主,呼应,确定一幅画中山脉峰峦的宾主关系,或相对呼应,或环抱其中,形成变化统一的整体。,极目远望为平远,景色浩渺无际。仰望山巅为高远,峰峦之势高耸突兀。由前窥其后为深远,山重水复层层叠叠。,山水 清代 弘仁,清卞山居图 元代 王蒙,潇湘奇观图 南宋 米友仁,山有三远: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色清明,深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
4、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意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冲澹。明了者不短,细碎者不长,冲澹者不大。此三远也。,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出的观点:,平远,就是自近山而望远山,是一种俯视的境界。如元代的倪瓒就是一位善作平远山水的高手。他作江岸望山图,以一种极其简洁的笔法描绘了平远风光,正如题画诗所云:“江山春风积雨晴,隔江春树夕阳明。疏松近水笙声回,青峰浮岚黛色横。秦望山头悲往迹,云门寺里看题名。蹇余亦欲寻奇胜,舟过钱塘半日程。“,高远,就是“自山下仰山巅“,反映的是一种仰视所见的巍峨宏伟的山势。范宽的溪山行旅图,就是以高远法的构图方法创作的成功之作。
5、他的艺术特色,除了用笔雄强、坚实之外,还善于以仰视的手法,表现山峰的高远,正如赵孟頫所评:“山势逼人。“,深远,就是“自山前而窥山后“。王蒙作青卞隐居图是以深远见胜的杰作。作品纵141厘米,横42.2厘米。青卞山本是江南不起眼的小山。王蒙以三远法加以夸张,为了突出一个“隐“字,作者以“S“形的连续取势,以重山复岭、密树深溪等景象的交替组合来增加山势的深度,沿着溪流的寻索,几经曲折方能在山坳的深处见到一座草堂,其中,有一人依稀可辨,这抱膝倚床而坐者正是画中的主题人物;隐居者。青卞隐居图的成功,就在于塑造了一个深邃莫测的深远空间。,云雾聚散,泉流蜿蜒,使画面布局变化万千,层次丰富,虚实相间。,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舟船、屋宇、桥梁、栈道等,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宣示作品主题,并在构图中起着重要作用。画点景的人、物结构要简洁、用笔与整体协调一致,山水景物浑然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