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路 桥 区 教 育 科 研 小 课 题 研 究 申 报 表课题名称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研究所在单位 申报时间 2015.3课题负责人 合作研究者研究方案一、研究为何?(背景、分析、意义等)背景:随着数学教育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在解决问题方面明确地提出了要“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要求。自此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形成解决问题策略为目标的教学方式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近几年各个版本的数学教材中都编排了“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但教学中我发现“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分析:新课标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生成过程中的掌握与理解,注重的是学生的思维
2、情况和数学学习能力,而我们在教学中只注重双基目标的达成,忽视了思维训练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不过硬,不能在数学问题的解答上游刃有余。意义:解决问题不仅是学习数学的一个目标,也是学习数学的一种主要方式。小学生通过不断的解决问题过程中,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变量(概念)界定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的方法,实现问题“给定”到“目标”的转换,达到问题解决的目的的一种内部心理机制。 二、研究什么?研究目标(假设)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探索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使数学教师对
3、解决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构建一种操作性强、实效性高的“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师专业能力的成长。研究内容 我的研究以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为载体,力求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形成解题策略。1、解决问题中问题的感知与理解理解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开始,问题的理解与感知会受到学生的认识水平、思维水平、年龄特征、问题的内容、问题的难度、解决问题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感知与理解,教师应深入研究教材特点,针对教材系统研究和探索有关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方法。2、解决问题中解题策略的寻求和确定经过了对问题的感知和理解,接下来的重要步骤就是寻求和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课堂
4、教学和数学专题活动,培养学生策略意识,并运用数学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效率。我想通过教师的引导、扶持行为,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解题策略。3、解决问题策略的实践与调整学生在确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后,就要按照方法开始实践。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状况,就需要及时进行调整。有困难的学生引导他们借助图画、符号、文字等形式把解决问题的想法表现出来,使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达到深化,并内化成自己的策略,发展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以上是我的初步设想,我准备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思考、实践、调整、再实践,以求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三、如何研究?(研究设想或研究方法、步骤等)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根
5、据课题研究的需要,收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对典型案例进行深层次的研究,探求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实验经验和教训,完善操作措施,将获得的经验上升为理论。本课题研究的其他方法还有对比法、调查法等。研究步骤:1学习准备阶段:(2015 年 2、3 月)(1)进行有关解决问题理论的学习。(2)确立课题方案。2课题研究阶段:(2011 年 3月2013 年 5月)(1)制定研究计划。(2)通过课例开展进行针对性研究。(3)收集整理课例研究中的心得、体会、经验,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策略。3成果总结阶段:(2014 年 6月)系统总结解决问题策略研究的成果。四、预期收获(论文、课例、案例等)1.研究报告 2.论文3.课例4.案例5.其他过程性材料五、学校审核意见教科室负责人签名: 单位盖章(教科室、教务处或学校) 年 月 日六、区教科所审核意见领导签名: 单位盖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