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 雕 细 琢 折线统计图磨课历程,【素材选择的困惑】,统计的教学素材是很难选择,既要有科学性又要 注重课堂的实效性。,【素材选择的困惑】,误区:,金牌数是一个离散量,而不是一个连续量,不适合作为折线统计图的素材,无法凸显统计知识的价值。,【素材选择的困惑】,第一次磨课:选取了以环保为题材 。,素材一:温州2011年3月第一周空气污染指统计图,【素材选择的困惑】,素材二:,未来10年可能灭绝的各类动物种类统计,大熊猫近30年来数量变化统计,【素材选择的困惑】,我们发现:虽然内容比较丰富,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但从课堂反馈中发现离学生活实际比较远,学生不感兴趣。,课后思考:教学选择怎样素材才是最
2、贴近学生实际, 最令学生感兴趣的?,【素材选择的困惑】,第二次磨课:,我们设计了与学生最贴近,最熟悉的素材有关陈东的体温、体重、身高、视力等与人有关的素材贯穿到底,让 学生从始至终体验统计的过程,把陈东素材用足、用透。,陈东的体温记录统计表,素材一:,让学生感知折线统计图的产生的必要性及特点。,2011年第一小组的体重统计表,陈东710岁体重统计表,素材二:,通过对比让学生进一步的体会什么时候用条形统计图,什么时候用折线统计图。,素材三:,让学生学会制作统计图,并对学生进行保护视力,科学用眼的教育。,【素材选择的困惑】,课后思考: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横轴与纵轴上的信息, 体会横轴与纵轴上的信息的
3、重要性?,从学生的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发现很多学生在观察折线 统计图时,只看数量和折线的变化情况,而没有关注横轴、 纵轴上所反映的信息。,呈现三幅没有数据、没有标题的统计图,【素材选择的困惑】,第三次磨课:加一个环节,身高/厘米,(年龄),陈东的身高变化统计图,(年龄),身高/厘米,身高/厘米,(年龄),0岁,5岁,10岁,108,141,50,50,108,141,50,108,141,【素材选择的困惑】,课后感悟:统计教学中,素材的选择必须要具有浓 郁的生活气息,又要有现实的统计意义,这样的学习 才有利于建立起学生在生活中的统计意识。,【素材选择的困惑】,【读图与画图的困惑】,【读图与画图的
4、困惑】,孑然分开,你中有我,我中也有你,【读图与画图的困惑】,第一环节一味的读图,没有任何画图的渗透。画图的教学时,出现学生不会找点,所以老师教学时要牵着学生一步一步教画图的方法。将两个环节独立教学,没有相互联系。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辛苦。,课后思考:怎样在读图的过程渗透画图的思想?,第一次磨课:读图与画图孑然分开。,【读图与画图的困惑】,第二次磨课:你中有我。,39.5,0,36,37,38,体温/ ,6时,18时,6时,18时,6时,18时,18时,38,39,39,38.5,37.1,陈东的体温情况统计图,时间,40,6时,37,36.8,4月7日,4月8日,4月9日,4月10日,3
5、7.8,39.5,0,36,37,38,体温/ ,6时,18时,6时,18时,6时,18时,18时,38,39,39,38.5,37.1,陈东的体温情况统计图,时间,40,6时,37,36.8,4月7日,4月8日,4月9日,4月10日,37.8,39.5,0,36,37,38,体温/ ,6时,18时,6时,18时,6时,18时,18时,38,39,39,38.5,37.1,陈东的体温情况统计图,时间,40,6时,37,36.8,4月7日,4月8日,4月9日,4月10日,37.8,陈东的体温变化统计图,【读图与画图的困惑】,课后思考:教材安排是重在读,让学生读懂图意,分析数据,而不是重在画。在画
6、图与读图的定位上这次教学犯一次错误:前面读图中渗透画图的方法,学生已有了画图起点,后面教师又进行画图的重复教学。正因为时间花在作图上,所以读图的时间就少得可怜,就匆匆结束?看来我们不能让学生成为画图的高手,读图的“哑巴”。,【读图与画图的困惑】,第三次磨课:我中也有你。,年龄,4.0,4.2,4.4,4.6,4.8,5.0,6岁,7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陈东6-12岁的视力变化统计图,视力,5.2,5.2,5.2,5.0,4.8,年龄,4.0,4.2,4.4,4.6,4.8,5.0,6岁,7岁,8岁,9岁,10岁,11岁,12岁,陈东6-12岁的视力变化统计图,视力,5.2,
7、5.2,5.2,5.0,4.8,从整体来看,陈东的视力变化呈怎样的趋势?,【读图与画图的困惑】,课后感悟:上海的曹培英老师曾形象地把完整的统计过程比喻为一条鱼,过去对“鱼头”(数据的采集)、“鱼尾”(图表的解读)重视不够,把主要精力放在“烧中段”(图表的制作)上,而我们现在主张“烧全鱼”。,【素材选择的困惑】,【读图与画图的困惑】,【意外的发现】,删一张图片:,心电图:不是折线统计图!,磨课后的感受,磨课”的道路上学生是最好的老师; 个体的成长需要团队的精神; 老师要及时反思和积累,这样教师才会在磨课中成长起来。 这节课还不是终结课如果可能,我们将继续磨下去。 感谢磨课的经历!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