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理解题目加答案_(1).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76237 上传时间:2018-10-06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理解题目加答案_(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理解题目加答案_(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鲁滨孙漂流记练习(一)九月三十日这一天,是我上岛的纪念日。像去年一样,我严肃虔诚地度过了这一天。我来到这岛上已两年了,但与两年前刚上岛时一样,毫无获救的希望直到现在,我才充分意识到,我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幸福得多。尽管我目前处境不幸,但我过去过的却是一种罪恶的、可憎的、令人诅咒的生活。我现在完全改变了对忧愁和欢乐的看法,我的愿望也大不相同,我的爱好和兴趣也变了。与初来岛上相比,甚至与过去两年相比,我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欢乐。过去,当我到各处打猎,或勘查岛上环境时,一想到自己的处境,我的灵魂就会痛苦不堪;想到自己被困在这些树林、山谷和沙滩中间,被困在没有人烟的荒野里,我觉得自己就像是个囚犯,那茫茫

2、的大海就是我牢狱的铁栅栏,并且永无出狱之日。一想到这些,我总是忧心如焚。即使在我心境最宁静的时候,这种念头也会像暴风雨一样突然向我袭来,使我扭扯双手,像小孩一样号啕痛哭。有时在劳动中,这种念头也会突然袭来。我就会立刻坐下来,长吁短叹,两眼死盯着地面,一两个小时一动也不动,这就更令人痛苦了。因为,假如我能哭出来,或用语言发泄出来,苦恼就会过去;悲哀发泄出来后,心情也会好一些。1、 本段选自_国著名作家_的作品 _ ,小说中的“我”来自_国,在荒岛上度过了_年。2、 阅读本段,说说“我”此时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态度与初到荒岛时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我们可以获得怎样的人生启示?_ (二)下一个问题是

3、我需要一个石臼舂粮食。因为我明白,仅凭自己的一双手,是无法做出石磨的。至于如何做石臼,我也一筹莫展。三百六十行中,我最不懂的就是石匠手艺了,更何况没有合适的工具。我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想找一块大石头,把中间挖空后做个石臼。可是岛上尽是大块岩石,根本无法挖凿,而且石质不硬,是一些一碰就碎的沙石,经不住重锤去舂,而且即使能捣碎谷物,也必然会从石臼中舂出许多沙子和在面粉里。因此,当我花了很长时间找不到适当的石料时,就放弃了这个念头,决定找一大块硬木头。这要容易得多。我弄了一块很大的木头,大得我勉强能搬得动。然后用大斧小斧把木头砍圆;当起初具圆形时,就用火在上面烧一个槽。火力和无限的劳力,就像巴西的印第

4、安人做独木舟那样终于把臼做成了。又用铁树做了一个又大又重的杵。舂谷的工具做好后,我就放起来准备下次收获后舂谷做面粉,再用面粉做面包。第二个需要克服的困难是,我得做一个筛子筛面粉,把面粉和秕糠分开。没有筛子,就无法做面包。做筛子想想也把我难倒了。我没有任何材料可以用来做筛子,也就是那种有很细很细网眼的薄薄的布可以把面粉筛出来。这使我停工好几个月,不知怎么办才好。除了一些破布碎片外,我连一块亚麻布也没有。虽然我有山羊毛,但我根本不知道怎样纺织,即使知道,这里也没有纺织工具。后来,我忽然想起一个补救办法,也是当时唯一的办法,那就是在从船上搬下来的那些水手衣服里,有几块棉布和薄纱围巾。我拿了几块出来做

5、成三个小筛子,总算能凑合着用,这样应付了好几年。至于后来怎么办,我下面再叙述。1、 用分别用三个字概括选文中鲁滨孙所做的两件事,并结合作品的其他情节写出三件以上主人公战胜困难的事情。_2、结合本文段及其它文段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简要分析主人公的性格特点。_2_鲁滨孙漂流记阅读练习1小说家 ,他是该国文学史上第一个重要的小说家,有 的美誉,他的文章影响了后来期刊文章和报纸的发展。2 鲁滨孙漂流记是以第 人称写的长篇小说。3鲁滨孙第一次出海的目的地是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4鲁滨孙第二次出海是去 经商,这一次他成功了。5鲁滨孙第三次出航极为不幸,他们遇到了 ,被俘虏,变成了奴

6、隶,逃出后抵达巴西。6鲁滨孙第四次航行是去 ,遭遇飓风,一连十二天。当行驶到 一个岛屿附近时,船突然触礁,遂遭灭顶之灾。7鲁滨孙登陆小岛的日期是 。8在鲁滨孙登陆小岛的第 个年头,他造成一艘小船,做了一次环岛旅行。9鲁滨孙有一包钱币,约值 金镑,可对于岛上的生活来说,它们却是 。10鲁滨孙来到岛上第 年的 月,突然发现岛上出现了一群 。两年后,他救下这群 带来的一个俘虏,那天是 ,因此,这个俘虏名叫 ,他成了鲁滨孙的仆人。11.鲁滨孙漂流记的主题。主要地反映了笛福的宗教观,他认为上帝是辅佐人克服困难的外在的精神力量,具有安慰人心的作用,并对人精神的自我完善起到了推动作用;人是自然的主人,人以战

7、胜自然显示自己对于自然的主宰地位,人与自然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这篇小说中,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的化解结果就是人战胜了自然。12. 鲁滨孙的形象:鲁滨孙是一个不安分的冒险者;鲁滨孙是一个勇敢的实践者;鲁滨孙展现了一个独立人格的大写的人。13鲁滨孙在流落孤岛之前,都有过的经历?对他今后历险的影响和意义 鲁滨孙在流落孤岛之前,都有过这些经历:鲁宾逊第一次出海去伦敦 ,不料却遇到了可怕的风浪,好容易才保住了性命。鲁宾逊第二次出海去非洲经商, 这一次他成功了。鲁宾逊第三次出航去非洲的几内亚做生意时极为不幸,被一艘土耳其的海盗船俘虏,被卖为奴隶。经过许多危险,鲁宾逊逃到了巴西,在那里独自经营一个甘蔗种植园

8、,生活过得很顺心。对他今后历险的影响和意义:流落岛前的经历使他积累了一些必要的航海知识, 使其在性格上逐渐成熟, 另外,他在巴西作种植 园的经历和财产也为他以后的生活打下物质基础。14鲁滨孙能够在孤岛上生存下去的条件。 首先是他得到了遇难般只上的大量的物品,这里客观条件。第二个条件是他的人生态度积极乐观,不屈不挠的精神。15食人生番的情节描写精彩。它生动地揭示出鲁滨孙思想中情感与理智的斗争。16鲁滨孙宗教信仰的动机。鲁滨孙在流落孤岛后,在病痛和寂寞的状态下发现了一本圣经 ,而且他开始反省自己,面对上帝发自肺腑的忏悔,而圣经中的“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求你,你也要荣耀我”使鲁看到了希望, 圣经成为他的精神食粮。17 “星期五 ”这一人物形象。“星期五”对于鲁滨孙来讲是一个最忠实、最可爱、最诚恳的仆人,他聪明,又勤劳,对鲁滨孙忠心耿耿,具有心地善良,尊敬老人等美好品德,性格中也不乏天真、活泼的元素。18 鲁滨孙漂流记的结局与一般小说相比不同之处 它的结局是开放形的结局,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鲁滨孙说他以后还有更惊人的遭遇,留待将来记述,给人一种充满期待,意犹未尽之感,留下悬念,吸引读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职业教育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