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二历史试题.doc

上传人:dzzj200808 文档编号:3162150 上传时间:2018-10-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二历史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本卷第 1页(共 10页)_ _武威一中 2013-2014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命题 梁柱华一、选择题(共 30小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 )1、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宋明理学家提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 。他们共同强调的是 A、人的主观感受的重要性 B、以天理为中心的世界观C、知行合一的认识论 D、外界事物存在的客观性2、某中学历史探究课上,学生从“穿衣”的角度表达他们对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他们的描述符合儒家思想的是A.甲生说:穿衣服应合乎大自然的变化,天气冷多穿一点,天气热少穿一点B.乙生说:穿衣服体现了人们的身份地位,什么样的身份就穿什么样的衣服C.丙生说:

2、讲究衣服穿着是一种浪费,穿得简单、甚至破旧的衣服也未尝不好D.丁生说:穿衣服何必麻烦,按照统一的规定,大家都穿一样的制服就可以了3、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 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于一个朝代的是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王冕墨梅图 D徐渭牡丹蕉石图4、2010 年 11月 17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中医针灸和京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下列有关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京剧具有独特的表演风格 B、京剧以皮黄唱腔为主,融合了汉剧和徽剧C、形成于明末清初 D、是全人类应该保护的精神文化遗产5、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

3、文献中的是 本卷第 2页(共 10页)_ _6、1718 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 ,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德及其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以上史实说明了儒家思想总体上符合欧洲资本主义的需要 儒家的“大一统”思想符合德意志国家统一的需要 中国的考试制度有利于法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等级制 儒家的“民贵君轻”思想对欧洲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君主制有重要指导意义A B C D7、下列二幅图片所反映的都是中外历史上的著名作品,它们共同的主要特点是A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B反映新经济

4、因素的产生或发展C促进了艺术的改革与创新 D推动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8、下列作品主要体现“现实主义”风格的是 诗经 杜甫的石壕吏 拜伦的唐璜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A B C D9、郑燮的墨竹图 ,写修竹数竿,顾盼有情,疏爽飞动,浓淡相映,虚实相照,傲气风骨让人感慨。这种借物抒情,表现自我,追求神韵意趣是什么绘画的特点 A、山水画 B、花鸟画 C、中国文人画 D、民间绘画 10、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11、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研究中国近代历史的过程中提出

5、了“转石效应”改革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经发动,便如危崖转石,非达于平地不止,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之后,浪潮就会冲击到法律和政治领域。依据上述观点,在中国近代史上引发“转石效应”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12、下列论述的基本观点倾向于近代维新派的是A.“夫不可变者有伦纪、圣道、心术也,非工商器械、工艺也” 本卷第 3页(共 10页)_ _B.“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固,在人心不在技艺” C.“当世恶疾,帝制为最,唯合众共和为世界之潮流,顺者昌,逆者亡”D.“君权与民权合者情意通,议法与行法分则事易就,二者斯强也” 13、 “我想我的前身原本是

6、有用的栋梁我活埋在地底多年到今朝才得重见天光”这种语体和风格的诗最早可能出现于A鸦片战争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新中国建立初期14、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发展,下面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15、1978 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直接推动了中国社会全面的A体制改革 B. 拨乱反正C经济建设 D. 对外开放1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哪些会议上A七大、十五大、十六大 B.七大、十三大、十五大 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 D.八大、十三大、十四大 17、右图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

7、学园 ,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师生二人应该是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 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 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广阔的学科领域 18、右图: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 ,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这幅图产生的主要背景是:A天主教、东正教、基督教三教合流B宗教改革C16 世纪新教的势力超过天主教本卷第 4页(共 10页)_ _D16 世纪天主教仍然居于绝对统治地位19、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

8、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 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 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20、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得斯的德行诗:“有个故事说,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由纯洁女神们掩护凡人眼睛看不见除非从心底流出血汗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普罗泰戈拉 B苏格拉底 C梭

9、伦 D彼特拉克 21、17、18 世纪,欧洲启蒙运动兴起和发展,思想家们提出了各自主张。下列思想家与其思想主张之间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伏尔泰反对君主专制, 孟德斯鸠反对暴力革命, 康德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 卢梭社会契约论和主权在民。A、 B、 C、 D、22、下列作品不属于浪漫主义的是 悲惨世界 英雄交响曲 自由引导人民 战争与和平四海一家 向日葵A. B. C. D.23、下列作品反映了一个共同的主题。这一主题是A爱国主义和民族斗争精神 B反封建残余C现代主义的特色 D浪漫主义的风格24、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理存于欲” , “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其思想 本

10、卷第 5页(共 10页)_ _A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25、图 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A “超越时空的梦想” B “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 “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 D “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26、 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中有这样的评述:“两个学说都发现了变化的原因在于斗争生存竞争和阶级斗争。 ”这两个学说最终形成于A. 17世纪初期 B.18 世纪中期 C.19 世纪中期 D.20 世纪初期27、“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

11、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 B.毕加索 C.贝多芬 D.巴尔扎克28、 “一批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精神归宿的流浪者”指的是 、现实主义作家 B、现代主义作家 C、浪漫主义作家 D、批判现实主义作家29、现珍藏于英伦敦泰特画廊有一副静物画。它的黄色极其重要跳跃,每朵花就像一团火,细碎的花瓣和叶则像火焰,让人感受到灼热阳光下的灿烂,推断这幅画的作者是A米勒 B罗丹 C莫奈 D凡高 30、被西方教会势力指责为“意在扰乱对神的信仰,企图毁灭上帝” ,而中国启蒙思想家严复则认为“其彰人耳目,改易思理,甚于奈端(牛顿)氏之天算格致”的学说是A日心说 B进化论 C量子

12、论 D相对论本卷第 6页(共 10页)_ _武威一中 2013-2014学年度()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卷答题卡二:材料题(共 3小题,第 31题 14分,第 32题 11分,第 33题 15分,共计 40分。 )31、 (14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某校计划在在实验楼走廊上张贴两位中外科技界名人的画像。以下为可供选择的人物清单:牛顿、爱因斯坦、伏尔泰、列宁、孙中山。材料二 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写到“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而不是取决于工具。刀子对人生活是有用的,但是它能够用来杀人。我们的惟一希望在于,拒绝任何有

13、助于战争准备或战争意图的行为” 。 材料三 科学不仅刷新了我们的世界图景,也刷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科学成功的背后,我们必须看到一个潜在的危险正在暴露出来:人类通过大规模地开发大自然,虽然掌握了更高的能量,有了支配自然界的能力,但却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吴国盛科学的历程(1)请从材料一所提供的人物清单中选出符合要求的两位人物并说明其成就。 (6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爱因斯坦的主要观点。 (4 分)(3)怎样理解材料三中科学“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种“潜在的危险”?(4分)本卷第 7页(共 10页)_ _32、 (11 分)中外教育史表明,教育内容变革与社会发展密切

14、相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代书院(有别于官学的另一种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与地方官学、国子监的课程设置相近,以四书五经为主。19世纪 60年代起,我国出现一批新式学堂,开设了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军械、行军布阵等课程。材料二 1912年 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壬子癸丑学制” ,实行废除读经等改革措施。袁世凯上台以后,规定“各学校均应崇奉古圣贤,以为师法” , “中小学均加读经一科” 。材料三 1917 年北京大学开始改革时,陈独秀刚满 38岁,胡适 26岁,钱玄同 30岁,刘半农 28岁,鲁迅 36岁,李大钊 29岁,蔡元培 41岁。同年,林纾已经

15、 65岁,严复已经 63岁,辜鸿铭 60岁,段祺瑞 53岁。北大的新旧之争就不奇怪了。材料四 论语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朱熹集注:“述,传旧而已;作,则创始也。 ”)(1)洋务运动时期的新式学堂与清代学堂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2 分)(2)蔡元培和袁世凯对于读经的做法,其各自目的是什么?(4 分)(3)根据材料概括当时北大教员构成的特点, (1 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原因。 (2 分)(4)你是如何看待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思想的?(2 分)33、 (1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文物制度迥异外洋獠猛(草木丛杂,野兽出没)之俗,所以郅治国邦,固丕基(大的

16、根本)于本卷第 8页(共 10页)_ _勿坏者,固自有在。必谓转谓,转弱为强之道,全由于仿习机器,臣亦不存此方隅只见,顾经国方略有全体偏端,有本有末,如疾方亟,不得不治标,非谓赔补修养之方,即在是也。 李鸿章全集 材料二 严复曾多次将中学与西学作比较:“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言平等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 。 侯官严氏丛刊 材料三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受,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世界。欧、美为其不能解决社会问题?因为没有解决土地问题。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比方地主有地价值一千元,可定价为一千,或多

17、至二千,就算那地将来因交通发达价涨至一万,地主应得二千,已属有益无损;盈利八千,当归国家。这于国计民生,皆有大益。少数富人把持垄断的弊窦自然永绝,这是简便易行之法。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1)据材料一,概括李鸿章的观点。(3 分) (2)据材料二,严复认为中学和西学有何差异?(2 分) (3)据材料三,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思想?他认为“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 的原因有哪些?解决的方法是什么?孙中山提出这些思想和方法的结果如何?其原因有哪些? (7 分) (4)据上述材料,指出三人提出各自观点的意图。(3 分) 本卷第 9页(共 10页)_ _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历史试

18、卷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 2分、共 60分。 )1-5 ABCCD 6-10 CBBCD 11-15 ADCDB 16-20 AABBB 21-25 CBACB 26-30 CBBDB二:材料题(共 3小题,第 31题 14分,第 32题 11分,第 33题 15分,共计 40分。 )31、(14 分)(1)牛顿的成就:创立了经典力学体系,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使科学摆脱了神学的束缚。 (3 分)爱因斯坦的成就:创立相对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的过程中一次质的飞跃。狭义相对论改变了牛顿力学的时空观念,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广义相对论改变了人们对宇

19、宙的认识,是对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的重大突破。 (3 分)(2)爱因斯坦的观点:科学是一种强有力的工具,如何使用它,它是给人赐福还是给人降祸,取决于人本身;反对将科学成果用于战争。 (4 分)(3) “动摇了人类生存的根基”主要指科技发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如环境、社会、伦理等问题。(2 分)应对: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下进一步提高科技水平;加强国际合作;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性发展。 (2 分)32、(11 分)(1)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2 分)(2)蔡元培:反对封建统治思想,传播民主共和思想。 (2 分)袁世凯:尊孔崇儒复古,为专制统治服务。

20、(2 分)(3)特点:年龄倾向年轻化,新旧思想共存。 (1 分)原因:蔡元培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 (2 分)(4)答案一:这是孔子的谦词。孔子编六经,实际上是述中有作;孔子的思想自成体系,开儒学先河。 答案二:这一思想不值得提倡和学习。它崇古唯书,缺乏创新精神;可以学古,但要推陈出新。 (2 分)33、(15 分)(1)观点:中国国情与西方不同;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3 分)(2)差异:中学重等级和封建道德;西学重平等和法律。(2 分) (3)思想:民生主义。(1 分)原因:没有解决土地问题;没有解决劳资的矛盾和对立。(2 分)方法:核定地价。(1 分)没有实施,没有实现。(1 分)原因:辛亥革命没有触动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2 分) 本卷第 10页(共 10页)_ _(4)意图:李鸿章:利用西方科技维护清王朝统治;严复:关注西方的平等法治,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孙中山:防止革命后在中国出现西方式的社会问题。(3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试题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