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06.03.31 股務訊息股務訊息主 管 機 關 訊 息金管會 公開發行公司 106 年度股東會應注意事項新 聞 訊 息稅務法務 行政院院會審查通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51條、所得稅法第112條、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50條、第60條、 貨物稅條例第31條、 菸酒稅法第18條、第23條及規費法第20條修正草案財經要聞 勞保費率上限降至12 五稅滯納金利息 免繳 台經院:製造業景氣亮綠燈 37個月來第一顆 減資此起彼落.成主管機關敏感字眼金融要聞 5年1,500億 存保帶頭錢進ETF 結匯高峰!台幣意外貶破30.3 年報編製不實 金管會將優先抽查 人幣落漆 連5月被加幣超越 股利課稅 券商
2、公會提三方案 員工揭弊 將立法保障金管會:公開發行公司 106 年度股東會應注意事項106 年度股東常會將陸續召開,為利公司及早規劃股東常會召開時程、編製年報及順利於股東會討論重要議案,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下稱金管會)提醒公開發行公司下列事項:一、 年報之編製:(一) 新增項目:金管會業於 106 年 2 月 9 日修正公開發行公司年報應行記載事項準則,該次新增之內容包含公司如有證券交易法第 14 條之 3 或其他獨立董事有反對或保留意見之議案、證券交易法第 14 條之 5 或其他未經審計委員會通過,而經全體董事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之議決事項,均應於年報記載該議案之董事會相關資訊,公司董事之酬金揭
3、露應包含董事酬金、兼任員工及非員工職務領取之酬金等,相關修正內容及附件已放置於金管會網站中,提醒公司務必依修正後之相關規定編製 105 年度年報。(二) 常見缺失:金管會為協助公司編製年報,業請臺灣證券交易所及證券櫃檯買賣中心逐年審閱上市(櫃)及興櫃公司年報編製內容,往年公司編製年報常見缺失主要為:董事、監察人如屬法人股東代表者,漏未揭露該法人之股東之相關資訊、未依規定揭露董事及監察人之酬金、漏未揭露截至年報刊印日止,發生對股東權益或證券價格有重大影響之事項等,相關彙整缺失可於該二單位之網站查詢。二、 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設置:(一) 為持續強化公司治理之內部監督機制,並順應國際發展趨勢,金
4、管會前已分階段發布強制設置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適用範圍,依規定所有上市(櫃)公司均應於 106 年底前完成設置獨立董事;另公開發行股票之金融控股公司、銀行、票券公司、保險公司、證券投資信託事業、綜合證券商、上市(櫃)期貨商,及實收資本額達新臺幣 100 億元以上非屬金融業之上市(櫃)公司,均應於 106 年底前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替代監察人;實收資本額新臺幣 20 億元以上未滿 100 億元非屬金融業之上市(櫃)公司,則應依其董(監)事任期屆滿情況自 106 年至 108 年完成設置審計委員會替代監察人。(二) 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選舉,應依公司法第 192 條之 1 規定採候選人提名制度,並
5、載明於章程,故公司辦理獨立董事提名相關事宜,應確實注意依公司法規定進行公告程序及審查作業等事項,另上市(櫃)公司亦應依臺灣證券交易所及櫃檯買賣中心規定,於公開資訊觀測站詳實揭露提名審查標準及作業流程,以保障股東權益。鑒於年報有利股東瞭解公司過去一年營運狀況及未來發展方向及作為其是否出席股東會之參考,各公開發行公司應於股東常會將年報資料分送股東。另應於今年完成設置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之公司,獨立董事選舉亦應注意依相關規定辦理,以利於今(106)年股東會選任獨立董事及審計委員會。聯絡單位:證券期貨局證券發行組聯絡電話:2774-7120 如有任何疑問,請來信:http:/fscmail.fsc.g
6、ov.tw/FSC-SPS/SPSB/SPSB01002.aspxTop稅務法務:行政院院會審查通過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51 條、 所得稅法第 112 條、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50 條、第60 條、 貨物稅條例第 31 條、 菸酒稅法第 18 條、第 23條及規費法第 20 條修正草案財政部表示,為符合司法院釋字第 746 號解釋意旨及考量滯(怠)報金具行為罰性質,屬罰鍰之一種,不宜加徵滯納金及利息,爰擬具遺產及贈與稅法第 51 條、所得稅法第 112 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 50 條、第 60 條、貨物稅條例第 31 條、菸酒稅法第18 條、第 23 條及規費法第 20 條修
7、正草案陳報行政院,經行政院於今(30)日第 3542 次院會決議通過,主要修正內容如下:一、 刪除上開稅法及規費法有關滯納金加徵利息之規定。二、 刪除所得稅法、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貨物稅條例及菸酒稅法有關滯報金、怠報金加徵滯納金及利息之規定。財政部指出,上開修正草案業經行政院院會通過,行政院將於近日核轉立法院審議,該部將積極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溝通,俾於立法院第 9 屆第 3 會期完成修法程序,落實公平合理課稅,保障人民權益。新聞稿聯絡人:吳科長惠琦聯絡電話:02-2322-8193Top財經要聞:勞保費率上限降至 12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呂雪彗台北報導勞保年金改
8、革出現髮夾彎!勞保年金改革版本昨正式出爐,其中勞保費率 107 起每年調升0.5 個百分點,5 年後至民國 111 年調升到 12,與年改會版本上限調至 18不同,同時政府負最後支付責任入法,保證每位勞工都領得到年金。如此轉折可說在 5 月 1 日勞動節之前,送給企業及勞工一份大禮。據估計,每調高 0.5 個百分點費率,雇主為每位勞工每月多支付 105 元,平均每一投保單位每月企業多支出成本約 1,600 元。總統府年改會昨表示,希望年金明年上路,仍需視立法院審議時程而定。至勞保費率上限為何轉彎,與年改版不同?政委林萬億在會後記者會表示,不應該現在替未來的人決定,5 年後精算餘額情況再決定比較
9、合理,他私下也坦言,企業勞工對費率上限達 18反彈甚大, 應給大家一個空間 。行政院會昨拍板通過勞工保險條例修正案,勞保保險費率上限最受矚目,因為一改年改會及國是會議版本,取消上限 18規定,與公教人員不同,107 年起從每 2 年調高 0.5 個百分點,改為每年調高 0.5 個百分點,即明年自 9.5調升至 10後,民國 111 年費率將達 12,就不再往上調,屆時再精算餘額情況檢討保險費率,此與年改會版在民國 112 年檢討,擬改為每年調升1,調至 18為止的腹案不同。以受僱勞工每月投保薪資三萬元為例,每調高費率 0.5 個百分點,勞工支付 2 成每人每月平均將增加 30 元,職業勞工每月
10、增加 90 元,而雇主負擔 7 成每名勞工支付增加 105 元。官員說,以 50 萬個投保單位來說,調升 0.5 個百分點企業總負擔為 95 億元,平均每一投保單位企業每月負擔約增加 1600 元。至年金給付平均投保薪資採計年限,將從目前採計最高 60 個月(5 年) ,第 1 年仍維持 60 個月,自實施第 2 年起,每年延長 12 個月,至第 11 年即民國 117 年調整為最高 180 個月(15 年)的平均。勞保年金改革,這次強化政府責任,將政府負擔最終給付責任入法,且自 107 年起每年會從公務預算撥補 200 億元挹注勞保基金。如此設計,保證每位勞工都可領得到年金。另便利民眾職域轉
11、換,未來勞保年資可和軍、公、教、農保與國民年金保險併計年資,年資滿 15 年且年滿 65 歲的人,可請領老年年金,但年資併計,分開請領,如此多元計算年金,不再出現年金孤兒 。林萬億強調,勞保年金原本預計基金用罄時間延後至民國 125 年,目前經過精算後,基金用罄時間,會再遞延若干年。未來勞保年金每 5 年、10 年定期檢討,不排除推動第二次改革。(工商時報)Top財經要聞:五稅滯納金利息 免繳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呂雪彗、王姿琳台北報導行政院會昨天拍板,未來所得稅、營業稅、貨物稅、菸酒稅、遺贈稅等五稅目及規費法,有關滯納金加徵利息規定,一律取消,另像所得稅、營業稅未申報
12、或未繳納,有滯報金、怠報金等行為罰,但財政部另再加徵滯納金及利息部分,這次也一併檢討刪除,如此以 105 年度計算,財政部少收約 5,000 萬元。大法官會議在 2 月 24 日作出決議,指滯納金是政府為督促民眾繳稅而設,但並無再加徵利息餘地,且滯納金兼具遲延利息性質,如再加徵利息,是重複計算、不符合憲法比例原則,屬於違憲。財政部這次參考司法院釋字第 356、616 號解釋意旨,滯報金及怠報金都是針對納稅義務人違反納稅義務的制裁,屬罰鍰的一種,具行為罰性質,考量各稅法對於罰鍰並無加徵滯納金及利息的規定,對滯報金、怠報金再加徵滯納金及利息的話,欠缺合理性,有違比例原則,因此一併予修正刪除,但仍保
13、留滯報金及怠報金的行為罰。目前有滯報金及怠報金稅目,有所得稅法、營業稅法、貨物稅條例及菸酒稅法,以營業稅法為例,若納稅人應申報未申報,要繳滯報金,每逾二日加徵 1,最低不得少於 1,200 元,最高不得逾 1 萬 2000 元。逾 30 日若仍不報,按應納稅額的 30加徵怠報金,最少 3,000 元,最高 3萬元;若沒應納稅額,仍需繳滯報金 1,200 元,怠報金 3,000 元。修法後不再加徵本稅的滯納金及利息。財政部政務次長蘇建榮指出,修正法案下周就會送立院審查,本會期通過的機會很大。但在修法程序完成前,除遺贈稅欠稅滯納金因大法官宣告違憲,因此已立即停止加徵利息外,其餘稅目欠稅滯納金,仍會
14、依法加徵利息。(工商時報)Top財經要聞:台經院:製造業景氣亮綠燈 37 個月來第一顆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陳碧芬台北報導全球景氣便車再發威,台灣經濟研究院 30 日公布 2 月製造業景氣調查結果,整體製造業景氣燈號轉為綠燈,結束連 4 個月黃藍燈的紀錄,代表景氣從低迷走向持平,更是 103 年 2 月以來的第一顆綠燈。台經院分析,台灣製造業景氣亮出久違 37 個月的綠燈,原因是近期全球主要國家經濟情勢逐漸復甦,帶動我國進出口成長率、外銷訂單、生產指數等數據表現亮眼,加上比較基期較低,拉抬製造業需求面動能。但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提醒,製造業景氣基本上確實有好轉趨
15、穩,整體製造業景氣信號值 2 月為 13.03 分, 剛好通過綠燈門檻值的下限 ,下月實際值公布後會進行修正,仍可能影響 2 月的實際燈號。此外,孫明德也說,製造業重點產業電子零組件業、半導體業正處於傳統淡季,同時,3 月中旬以來國際原油價格下跌,對原物料相關產業是負面消息,且今年以來,額外面臨新台幣過強的匯率變動因素影響,新台幣 3 月上漲的兇猛,廠商收入有潛在匯損影響, 接下來不太樂觀,仍是要保守些 。台經院助理研究員方俊德分析,2 月景氣信號各主要組成項目中,以需求面增加 1.61 分增幅最大,經營環境面增加 0.81 分,售價面與原物料投入面分別減少 0.40 分與 0.14 分,後面
16、減少的兩項,以躉售物價指數(WPI) 、出口物價指數檢視,可以看出台幣升值造成的跌幅,這正是強勢匯率衝擊出口表現的結果。就產業別來看,方俊德指出,原物料相關產業的表現,2 月相對較為亮眼,如石油及煤製品業、化學材料、金屬基本產業,反映了原物料與能源價格較去年同期為高,帶動相關工業產品報價上揚。他指出,台灣製造業強項的半導體產業,受到大陸智慧型手機需求不如預期影響,半導體供應鏈處於庫存調整階段,加上匯率變動因素,致使以新台幣計價的出口物價指數年跌幅擴大,影響該產業售價面表現。整體來看,電子零組件、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等景氣仍維持低迷的黃藍燈,要待及第 2 季末、第 3 季初進入旺季,才有機
17、會亮出綠燈。(工商時報)Top財經要聞:減資此起彼落.成主管機關敏感字眼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黃鳳丹台北報導企業減資風潮一年燒得比一年旺,今年來預計辦理現金減資的上市櫃公司已有 23 家,3 月都還沒過完就已追平去年歷史最高紀錄,資本市場籌資功能倒退嚕 ,似乎也讓證券主管機關備感壓力。就在證交所、櫃買中心昨(30)日不約而同發出華新科、信昌電陶重大訊息通知時,內容小心翼翼寫著將說明資本結構調整情事 ,一改往常直白的寫出第十一條第一項第 7 款規定情事-現金減資案 。資本結構調整比起現金減資的說法給人觀感更積極,證券主管機關刻意換個說法,有意導正視聽,區分究竟是為打掉長年
18、累積的虧損而減資 、 實施庫藏股過後的減資 ,還是大家最在意的現金減資退還股款 。企業瘋狂減資的浪潮,讓市場直覺反應背後一定有問題 ,但證交所、櫃買中心就位階而言,只具有資本市場籌資平台角色,牽涉最大的稅制更不在其掌控範圍,卻承受極大壓力。專家指出,企業年年獲利穩定,想多發點錢給股東,卻要被多重課稅,倒不如透過現金減資退還股款,稅賦待遇最完美,但明明是有賺錢的公司,跟減資掛上鉤感覺不好聽。這一波波的現金減資浪潮,究竟對股東是利是弊,追根究底主因與稅制有關,但在稅制改變之前,專家指出,總比企業經理人把公司滿手現金拿去亂投資,成就個人、卻不利股東,直接辦理減資的做法更誠實 。減資不僅成為主管機關的
19、敏感字眼,其實減資給人帶來的負面形象 ,也是許多老字號企業所不敢面對,淨值長年偏低,卻不敢透過減資提升淨值,因為大股東覺得有損顏面 。(工商時報)Top金融要聞:5 年 1,500 億 存保帶頭錢進 ETF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彭禎伶台北報導台股添新資金動能。由於金融市場上已無需緊盯的問題銀行或保險公司,因此每年金融業上繳的 2金融營業稅,今年預估約 247 億元的資金,金管會將移給存保公司負責投資理財,除了投資公債、定存,存保董事會曾決議可定期定額投資台股 ETF。金管會表示,存保公司董事會先前已通過可投資 ETF,會在安全可控、符合存保資金安全性及流動性的前提下,定
20、期定額適量投資台股 ETF,未來金管會移給存保公司代管的 2金融營業稅,也可望比照,這筆資金 5 年可逾 1,000 億元,加上存保基金,規模可達 1,500 億元。同時為了提振台股交易量,金管會也已交由證基會從 4 月開始,在全台舉辦 6 場發現台股投資價值的講座,希望吸引國內散戶對台股的投資興趣。先前金管會鼓勵周邊單位帶頭定期定額投資 ETF,除了為台股新增穩定的投資動能外,經驗顯示,若定期定額長期投資台股 ETF,投報率有 5以上。過去為了處理問題銀行及問題保險公司退場機制,將金融業繳交的 2金融營業稅,移到金融重建基金(RTC)與保險安定基金,RTC 及存保公司聯手賠付了 9 家問題銀
21、行與信託投資公司、47 家基層金融,共賠付 2,860 億元。而安定基金則賠付國華人壽、國寶人壽、幸福人壽及朝陽人壽的退場,共約 1,189 億元。安定基金為了賠付向金融機構借款,在今年 2 月已全數還清,朝陽人壽只賠付 2 億元,不必借款,金管會評估在這些銀行、壽險公司退場後,目前市場上的金融機構都極健康,2金融營業稅建議繼續課徵,備而不用,移給存保公司代為管理、投資,作為金融安全網的一部分。今年金管會即編列 247 億元的預算,即是預估今年 2金融營業稅的金額,要移給存保公司代管,過去存保公司資金運用多數是投資政府公債、存放中央銀行或定存,但有一授權即存保董事會同意的資金運用方式。(工商時
22、報)Top金融要聞:結匯高峰!台幣意外貶破30.32017-03-30 14:29 聯合晚報 記者陳雲上台北報導新台幣兌美元匯率終止連二日創高後,昨日重貶 1.15 角,今早開盤台幣小升 2.5 分,以今日最高價 30.26 元開盤,台幣反轉走貶,貶破 30.30 大關,下探至 30.329 元,午盤暫收 30.32 元,台幣貶值 3.5 分,成交量 3.77 億美元。匯銀人士指出,今、明二天,原是出口商月底、季底結匯高峰,台幣理應看升,但受到美元反彈影響,台幣不升反貶,早盤台幣開升,之後進口商逢低搶進美元,9 點半過後,台幣兌美元反而貶破 30.3 大關,朝貶值方向邁進。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匯率
23、連二日走貶後,今早回升 26 個基本點,來到 6.8889 元,即期匯率高低介在 6.8949-6.8878。日圓兌美元守在 111.42-110.94 之間,韓元介在 1117.2-1108.69 之間。歐元兌美元重挫,跌破 1.08 大關,高低介在 1.0769-1.0739 美元。英鎊兌美元守在 1.2450-1.2428 美元左右。Top金融要聞:年報編製不實 金管會將優先抽查2017-03-30 22:44 經濟日報 記者吳靜君即時報導金管會今(30)日說,若公司年報編製不實,未來這些公司送審增資案時,金管會將會優先抽查、並仔細詳查,且依規定,情節嚴重者可以處負責人 240 萬元罰鍰
24、。股東會旺季將至,金管會提醒各公司股會會應注意事項,包括年報編制、設置獨董和審計委員會。今年年報新增項目,包括獨立董事有反對或保留意見、或是未經審計委員會通過但全體董事2/3 以上同意的議決事項等,都需在年報中記載,公司董事酬金揭露也須包含董事酬金、兼任員工及非員工職務領取酬金等。Top金融要聞:人幣落漆 連 5 月被加幣超越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記者許昌平綜合報導人民幣似乎逐漸喪失光環。根據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SWIFT)最新數據顯示,2 月人民幣全球支付額較上月增加 4.10%,在國際支付中的使用占比為 1.84%,但仍位居第 6,排在美元、歐元、英鎊、日圓、
25、加幣之後。根據 EconoTIMES 評論,由於經濟成長停滯,高比例債務不確性,資本管制及去年貶值的弱勢,人民幣正在失去它在國際支付系統的地位。根據 SWIFT 資料顯示,2016 年人民幣全球支付額較上個年度大幅下滑 29.5%,顯示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下降。路透報導,SWIFT 提供的報告顯示,相較 2015 年 12 月人民幣在全球支付中使用占比 2.31%、排名第 5,目前人民幣在全球支付的比重已連續 5 個月被加幣超越,位居第 6。香港是最大離岸市場全球支付排名第 1 的是美元(41%) 、其他依序分別為歐元(32%) 、英鎊(7.4%) 、日圓(3.3%)以及加幣(1.89%) 。SW
26、IFT 資料顯示,香港依然是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其人民幣支付額占所有離岸人民幣支付額的 75.93%,較上個月增加 2.03 個百分點;英國、新加坡和美國位居其後,比例分別是5.88%、4.08%和 2.77%,均較上月略降。人行連 5 日停逆回購從 2015 年第 4 季後,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開始放慢,很大程度是由匯率波動引起。在 2015年之前,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的預期比較強,加上那時人民幣資產收益率較高,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強烈。2015 年之後,隨著美國退出量化寬鬆,中美利差開始減小,更重要的是,人民幣開始面臨較強的貶值預期,投資者持有人民幣的意願減弱。30 日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回升
27、;據大陸外匯交易中心公布,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較上一交易日回升 26 點,報 6.8889 兌一美元。同時,30 日有 400 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到期,大陸人行繼續暫停公開市場逆回購操作,屬連續第 5 日暫停。(旺報)Top金融要聞:股利課稅 券商公會提三方案2017 年 03 月 31 日 04:10 陳昱光台北報導內外資稅負差距過大,導致大戶出走、散戶退場,假外資增加等現象,券商公會針對國人股利所得稅制,提出採分級分離課稅、自選 20分離課稅或 27 萬元定額免稅,以及可扣抵稅額恢復全額扣抵等 3 項建議,盼 5 月稅改時,資本市場稅費制度能進行適度修正。券商公會理事長簡鴻文表示,104 年實
28、施綜所稅最高稅率增至 45,與可扣抵稅額減半後,使得股利所得稅負出現高於薪資所得,以及內資股利所得稅負最高達到 51.42,大幅超過外資33.6的不合理現象。且由於自然人投資者稅負逐年加重,也引發大戶轉向海外投資,加速資金外流,衝擊資本市場動能,造成台股成交量萎縮、籌資功能降低,連帶影響政府證交稅收減少。為此,券商公會研擬 3 項股利所得稅改方案,第一是採取分級、分離課稅,將個人綜所稅與股利所得稅分開計算,根據綜所稅累進稅率高低,分別適用 0、15、20三種級距的股利所得稅率,避免內外資稅負差距過大,並符合量能課稅原則與國際慣例。其次,建議由投資人自行選擇股利所得採 20分離課稅,或是給予 2
29、7 萬元的定額免稅,讓內外資課稅待遇達到一致,股利所得較低者也有 27 萬的免稅額,適度降低稅捐。不過,上述兩種建議皆有低所得者將不再適用兩稅合一退稅優惠的缺點。第 3 種方案則是維持兩稅合一制度,恢復可扣抵稅額全額扣抵,消除股利所得重複課稅現象,惟對於政府稅收影響較大,高所得者與外資仍有稅負差距過大的爭議。元大證券董事長賀鳴珩指出,目前台灣直接金融占比已大幅落後世界平均,不利企業與經濟長期發展,且資金流動快速,稅率差異所帶來的影響更大,建議將個人與外資所得稅率調整至兩者接近,並可參考鄰近與競爭國家稅制,強化國際競爭力。簡鴻文說,香港及新加坡的股利所得免稅,日韓以分離課稅為主;中國大陸也屬於分
30、離課稅,依照持股時間課徵 020稅率,參照鄰近國家,皆未併入綜所稅計算;美國與英國則採分級分離課稅,視個人綜所稅率決定股利所得適用稅率。他並籲請財政部針對擴大稅基以及稅收全面考量,朝向公平務實、減政便民的方向改革,接軌國際制度。(工商時報)Top金融要聞:員工揭弊 將立法保障2017-03-31 05:48 經濟日報 記者王聖藜台北報導司改國是分組會議昨天討論反貪腐機制議題,決議由法務部推動揭弊者保護法減免檢舉人的法律責任,另對私人部門如鴻海、台積電等曾爆發內鬼案的企業貪瀆,會中也決議應盡速推動公益通報法立法,讓企業內部人勇於檢舉不法。法務部草擬的揭弊者保護法草案條文計 29 條,除明文規定保護檢舉人外,另明文規定需給予檢舉獎勵,並依照貪汙、槍砲等不同案件的給獎辦法給獎。公部門的反貪機制外,近年來私部門企業貪瀆層出不窮,今年初,台積電傳出有主管涉收賄逾 10 億,讓董事長張忠謀氣炸;此外,鴻海集團的技術委員會前主委廖萬成被控向供應商收受逾億元的回扣、宏達電前副總簡志霖被控收回扣案,華碩、和碩等科技業者,也都曾爆發相關弊案。司改分組會議的委員決議應儘速制訂私部門的公益通報法 ,讓私人機構從業人員可以在法律保護下勇於檢舉,法律如何制定視揭弊者保護法立法成效進行調整。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