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统文化独 特的自我创 新之路张岂之先生 在清华大学 的演讲张岂之张岂之,出生于 1927 年,江苏南通人 ,中国著名历 史学家、思想史家、教育家。长期从事中 国思想史、哲学史和文 化素质教育 研究,在半个多世 纪的研究和 教学过程中 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研究 及学术领导 经验,主持过一些 重大科研项 目。现任西北大 学名誉校长 、中央马工程 首席专家、中国思想文 化研究所所 长、西北大学和 清华大学教 授、博士生导师 。(苑洁/摄)荀子董仲舒王夫之顾炎武演讲人:张岂之 地点:清华大学近 春园 时间:2014 年 12 月国家主席习 近平在纪念 孔子诞辰 2565 周年 国际学术研 讨会开幕式 上
2、曾说,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作为 其核心的思 想文化的形 成和发展,在 2000多年之久的 历史过程中 ,可以看到这 样几个特点 :一是儒家思 想和中国历 史上存在的 其他学说既 对立又统一 ;二是儒家思想和中国历 史上存在的 其他学说都 是与时俱进 的;三是儒家思 想和中国历 史上存在的 其他学说都 坚持经世致 用的原则。我体会,上面三点说 明了中华传 统文化独特 的自我创新 之路。我想对此做 一些阐释,供朋友们参 考。不同学派的 “相反而相成 ”春秋(前 770 至 前 476 年 )战国(前 475 至 前 221 年 )这 500 年 左右,是中国古代 历史发生剧 变的时期,从血缘宗法
3、社会向统一 的传统社会 的发展时期 。当时产生了 丰富多彩的 “诸子学”,有阴阳家、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纵横家、农家、兵家、杂家、小说家。各个学派的 思想相互争 辩,又相互借鉴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 局面。东汉时代史 学家班固在 汉书艺文志中说,不同的思想 学派“相反而相成 ”。举一例来看 :春秋战国时 期,道家主张“天而不人”,要人们向大 自然回归。儒家荀子批 评这个主张 是“蔽于天而不 知人”。儒家认为,仁义道德是 天地万物的 普遍法则。道家批评说 ,儒家这个观 点狂妄无知 。庄子举例说 ,毛嫱、西施是人见 人爱的美女 ,但鸟类看了 都会高飞而 去,鱼儿见了会 沉溺水底
4、,可见人的审 美标准不能 为鸟类鱼类 认同;又如人喜欢 住在华美的 屋子里,泥鳅却要生 活在污泥里 ,而猿猴却喜 欢栖身于树 林中,可见人们居 住需求不能 为动物界认 同。如此类推,怎么能说仁 义道德是天 地万物的普 遍法则呢?可见道家和 儒家有许多 不同的观点 ,但是儒家也 看到道家在 “天道”探索中所取 得的理论成 果,认识到在知 人时不可不 知天,因而也从理 论上努力为 儒家学说提 出自己的“天道”依据;在这方面,子思、孟子取得了 很大成就。而道家在批 评儒家夸大 “人”的作用的同 时,也意识到儒 家的理论成 就,在战国中晚 期,道家的后学 、即秦汉之际 的道家,就试图调和 道家自然天
5、道观与儒家 道德教化的 矛盾,吸取儒家关 于人的认识 学说的某些 成果,如吕氏春秋一书就体现 了融汇儒、道思想的特 色。中国古代思 想学说“相反而相成 ”,有了长远的 生命力。讲到这里,有必要介绍 孔子“和而不同”的文化观。春秋时期,“和”与“同”的区分是很 清楚的。晏子曾对齐 景公说,“和”就像八音的 和谐,一定要有高 低、长短、徐疾各种不 同的声调,才能组成一 首完整和谐 的乐曲。孔子丰富了 “和”与“同”的概念。他的论点是 :“君子和而不 同,小人同而不 和”。就是说,君子以“和”为准则,听取各种不 同的声音,独立思考,加以判断。“和”不是争,而是在相互 影响中使事 物得到发展 。“百家
6、争鸣”是“和而不同”的具体表现 ,包含有百家 相助相长的 内容。现举一例。中国古代出 现了完整的 关于“大同”社会的理想 ,见于礼记礼运篇,这是战国末 年或秦汉之 际儒家学者 的著作,其中关于“大同”社会有一段 具体的描述 :“大同”社会以“天下为公”为最高准绳 ,不同于“天下为家”的社会。在“大同”社会中,社会财富不 是私人所藏 有的,而是为大家 所共同享有 的。在“大同”社会中,人人都要为 全体利益而 劳动。在“大同”社会中,育幼、养老都有很 好的安排,能劳动的人 从事劳动,而失去劳动条件的人,由集体供养 (故人不独亲 其亲,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疾 废者
7、皆有所 养;男有分,女有归)。在“大同”社会中,大家相爱,没有权谋欺 诈和盗贼掠 夺,和平地生活 而没有战争(“是故谋闭而 不兴,盗窃乱贼而 不作,故外户而不 闭”)。在“大同”社会中,公共事务由 大家来办理 ,在分工上可 以选出人们 信赖的人担 任必要的工 作(“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篇还说,在禹、汤、文王、武王、成王、周公时期,并非“大同”,乃是“小康”时代,由小康才能 进入大同。这样的“大同”理想,不但继承了 早期儒家思 想,而且在不少 地方也继承 了墨家思想 ,例如“选贤举能”和“尚贤”原则相似;“老有所终”一段又相似 于墨子兼爱中的一节,甚至“大同”这一名称也 可能从墨家
8、所说“尚同”沿袭而来。同时,礼记礼运篇有些地方也 受了老子思 想的影响,如称“大同”世界为“大道之行”,而“大道”则是道家的 术语。可以说,“大同”理想主要源 于儒家,同时也吸取 了墨家和道 家的某些思想,而非一家之 专利,是“和而不同”文化观的体 现。正因为有这 种精神,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能够 生生不息,连绵不断。儒学是与时 俱进的思想 学说儒学和中国 历史上其他 思想学说都 是与时俱进 的,也有些学说 由于各种复 杂的原因,未能传承下 来,如墨家。还有的已融 合于其他思 想,如阴阳家。这里我以在 中国思想文 化史上占主 导地位的儒 学为例来做 具体的阐释 。孔子(公元前 551 年 公元前
9、 479 年)是春秋时期 鲁国昌平陬 邑(今山东曲阜 东南)人。他创立的学 派称为儒学 或儒家。何谓“儒”?商代,“儒”是对主持祭 祀人员的称 谓。春秋时期,儒成为以传 统礼仪知识 谋生的人。孔子是一位 学问渊博、道德高尚的 儒。他精通“六艺”即诗、书、礼、乐、射(射箭)、御(驾车)。又研究整理 了西周时期 的重要文献 :诗书礼乐周易和春秋。后因乐经佚失,称为五经。在孔子所处 的春秋末期 ,西周以来的 旧礼制难以 继续维持下 去,对此孔子在 感情上并不 认同,但是他以自 己的实际行 动,办起了“私学”,主张“有教无类”:不论是贵族 或平民,也不论出身 何处,都可以到他 的私学来学 习。由此可见
10、,孔子选定了 一条路,就是用教育 和文化去改 造社会的道 路。孔子逝世后 ,弟子门人将 其言论加以 整理、订正,编纂成书称 为论语,它成为中华 传统文化中 的重要经典 。在思想上,孔子有三个 重要的理念 ,即:1.“道”:人生目标、理想,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君子忧道不 忧贫”等;2.“仁”,即爱人,由亲亲扩展 到爱大众,进一步主张 “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 人”。这是孔子的 核心理念。3.礼与乐,孔子认为这 是社会和谐 的基石。西汉时期大 史学家司马 迁写的史记中将孔子列 为“世家”,对孔子身世 做了详细记 载,写了赞语:“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
11、能至,然心向往之 。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至王 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史记还写了孔子 弟子们的列 传。战国时儒学 分为八派,其中有两派 影响最大:一是子思、孟子学派;一是荀子学 派。孟子主张治 国者应实行 “仁政”,具体说,就是农民要 有一定的财 产权,征税要有限度,使农民生活 改善。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孟子还从哲 学理论的高 度论述人不同于其他动 物,与生俱来的 有恻隐之心 、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经过后天的 学习,将这些人性 中的潜质加 以发扬,形成君子必 须具有的仁 、义、礼、智四性。在孟子看来 ,人与其他动 物的区别在 于人有道德
12、操行,即道德自觉 ,而其他动物 没有。孟子还提出“大丈夫”的概念:“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君子身处富 贵温柔之乡 ,不能丧失志 向,身处贫贱困 苦之地,不能改变人 格;身处强暴威 胁之时,不能丢掉气 节,这才是真正 的“大丈夫”。这些成为中 华民族精神 家园中的宝 贵财富。战国末年以 荀子为代表 的儒家学派 ,主张吸收法 家的若干思 想,主张德治与 法治二者相 结合,这影响了后 来中国封建 社会中治国 理政的思想 。当中国历史 演进到汉武 帝时期,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武帝接受大 儒董仲舒的 建议,在思想文化 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力求使政治 、经济和思想 文化很好地
13、结合起来,以巩固统一 的多民族国 家。我们从中国 历史中看到 :儒学真正形 成为国家的 主流意识形 态,是逐步实现 的,并非一蹴而 就。历史情况是 这样:公元前 136 年汉武帝 立五经博士 ,鼓励读书人 深入研究儒 家经学。经学是解释 和阐述儒家 经典的学问 。在经学建立 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是:五经用汉代和汉 代以前的文 字写成,有所不同,于是有了经 今古文之争 ,士大夫各自 引经据典,争论不休。还有,当时在汉代 流行的一些 神学迷信也 影响了人们 对五经的理解。再有,解释儒家的 经书,从其中要提 炼出怎样的 理念?以上的问题 不解决,很难使儒学 真正成为国 家的主流意 识形态。这种情况
14、一 直延续至东 汉章帝时才 得到解决。汉章帝建初 四年(公元 79 年 )在京师洛阳 白虎观召开 了一次儒家 经学的会议 ,皇帝亲自裁 决,统一对经书 的理解,规定对经书 的阐述都必 须贯穿“三纲五常”的核心理念 。所谓“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要指出的是 ,孔子没有讲 过谁为纲的 问题,他只是说做 君的要像做 君的样子,为父的要像 父的样子,为人子要像 儿子那样。但“三纲”并非为此,它反映封建 宗法制度的 特质,三纲的君臣 关系是政治 关系,父子、夫妻是血缘 关系,师长、朋友从属于 政治关系和 血缘关系。三纲说对封 建宗法制度 来说确实抓 住了
15、最基本 的原则,以君权和父 权来稳定统 治秩序,这种人身依 附的关系体 现了封建宗 法制度的本 质特征。三纲适合于 中国的传统 封建制社会 ,不适用于今 天。从中国历史 可以看到,由于封建社 会的需要,西汉时有“五经”,东汉时“五经”加孝经论语,成为“七经”。唐朝为“九经”,宋代为“十三经”。在中国封建 社会中,皇权统治以 经学为武器 ,而民间也以 经学作为维 系社会关系 的价值准则 。历代的官方 版刻经籍、社会启蒙读 本、民间乡约村 规、家规家教等 都同经学有 关,反映出主要 以儒家思想 治天下的状 况。到唐代,唐太宗李世 民认为对儒 家经书的解 释不统一,命大臣撰五经正义。这部书没有 达到
16、预想的 目的。因为时势不 同,自东汉初从 印度传来的 佛教已有数 百年的历史 ,佛教与儒学 的关系成为 统治阶层和 文人学士共 同关心的大 问题。还有,东汉初形成 的中国土生 土长的宗教 道教,在唐代也有 很大影响。在唐代不可 能再出现罢 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局面。中华文化善 于研究、改造、吸收外来文 化,并非简单的 排斥。唐代统治阶 层中有人相信佛教和道 教。许多文人学 士坚守儒学 主旨,但认为应吸 收佛、道中的某些 理论观点,以充实儒学 。佛教传入中 国,对中国思想 文化的影响 ,从理论方面 看,大体是三个 方面:1.佛教中某些 宗派关于人 的主体意识 “心”的论述,影响了儒学 ;2.
17、佛教中某些 宗派对“本体”理念的阐述 对思想家们 有很大影响 ;3.佛教对“高深智慧”的重视也影 响了儒学。中国儒学平 实易行,只谈人的生 命、生活,不谈生前死 后,在理论思维 上需要提升 ,将印度佛教 改造成为中 国佛教,也就是佛教 儒学化。这方面的文 化思想体现 在宋、明理学中。宋、明理学在本 体论、心性论,在哲学思想 方面比早期 儒学有了很 大进展。至于道教关 于人长生不死的论述,其中有大量 迷信,也有一些值 得关注的理 论思维,这些也需要 有所分析,有所取舍,使儒学更加 充实。正如南宋时 理学大家朱 熹在一首诗 里所写:“半亩方塘一 鉴开,天光云影共 徘徊。问渠那得清 如许,为有源头活
18、 水来。”儒学有活水 源头,与时俱进,故儒学才有 长久的生命 力。从唐代开始 ,到北宋时形 成理学,南宋时理学 体系进一步 完整,“三教合一”真正定型。所谓“三教合一”,佛教、道教是宗教 ,而儒学并非 宗教,是一种有效 的教化,“以文载道,以文化人”。“经世致用”的丰富内涵“经世致用”是中国古代 思想文化的 重要特征之 一。“经世致用”指高尚的情 操、境界,一种博大的 胸怀。“经世致用”把国家和民 族与个人联 系在一起,表现为民族 气节和操守 ;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反对压迫、掠夺和侵扰 ,这是中国古 代的爱国主 义的标志。西汉统一多 民族国家的 “国格”观念,与经世致用 联系在一起 。如董仲舒
19、倡 导“无辱宗庙,无羞社稷”,强调“君子生以辱 ,不如死以荣 ”。史学家司马 迁将“国”放在首位,称赞“先国家之急 而后私仇”的观点。汉武帝时苏 武出使匈奴 ,19 年受尽 折磨而不改 其志,始终坚持民 族气节,留名青史。中国古代的 爱国主义,往往和“忠君”联系在一起 ,对此我们应 进行具体分 析,不可由此而 否定中国古 代的爱国主 义。中国思想文 化史告诉我 们:做人和做学 问这二者应 当统一,而前者比后 者更加重要 。将学问用在 匡时济世上 ,首先要有高 尚的人品,要有气节和 操守,特别在国家 民族的大节上,不允许有污 点。如果做不到 ,所谓“经世致用”就失去了灵 魂。因而在中华 传统文化
20、中 ,“经世致用”不只是一种 方法,而是信念、理想、大道所表现 出的高尚品 格。还有,“经世致用”又表现为“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的博大胸怀 。宋代政治家 范仲淹(989 1052 年 )所写岳阳楼记名文,就是这方面 的代表作。在此文中,他提出一个 重要的问题 :为官者怎样 才能不因环 境变迁而改 变自己的志 向?不因个人得 失而转移个 人的感情?他回答说:在朝廷做官 ,要情系百姓 ,不在朝廷也 要有对于国 家的忧患情 怀,“先天下之忧 而忧,后天下之乐 而乐”,就是这种情 怀的文字表 述。“经世致用”也是不畏强 暴的求实精 神的体现。这种精神在 明末清初社 会矛盾激化 的时代,
21、在一些思想 家的著作中 有比较充分 的表现。他们将“经世致用”推进到一个 新的高度。这里我想以 黄宗羲(1610 1695 年 )的明夷待访录 一书为例略 作说明。他说,夏、商、周三代,“以天下为主 ,君为客”。三代以下情 况大变,是“以君为主,天下为客”;由于主(人)客(人)颠倒,君主将天下 视为己有,独占天下之 利。君主没有取 得天下以前 ,不惜“屠毒天下之 肝脑,离散天下之 子女”,去追求一己 之私利。得到天下以 后,又不惜“敲剥天下之 骨髓,离散天下之 子女”。由此,黄宗羲得出 的结论是:“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这是他的反 对君主专制 制度(针对明朝末 年的状况)的言论,是当时经
22、世 致用精神的 表现。黄宗羲经世 致用思想还 表现在他对 工商业的重 视,具有“富民”思想。他反对奢侈 浪费、沉迷享乐的 社会习俗,认为治理天 下的根本在 于使百姓“去凶一循于 礼”,凡是对民无 用而有害者 ,一概去除。总之,在中国思想 文化史上,经世致用不 只是端正学 风的要求,而是体现出 一种深沉的 对于真理的 追求精神。当然,经世致用也 是我国历史 长期积累的 端正学风的 文字表述。论语学而第一句话是 :“子曰: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这里,“习”有两个含义 ,一是温习,一是践行。在孔子看来 ,学生们躬行 实践,将所学到的 理论用于实 际行动,十分必要。总之,儒学倡导“行胜于言”。战国
23、末期的 荀子认为行 是知的来源 ,“不闻不若闻 之,闻之不若见 之,见之不若知 之,知之不若行 之,学至于行而 止矣”,强调知来源 于行,行高于知,学问的目的 在践行。清初思想家 王夫之(1619 1692 年 )解释什么是 “行”,他说:行就是“以身心尝试 ”,指人的有目 的的行为,含有试验的 含义。还要提到清 初思想家顾 炎武(1613 1682 年 ),他倡导“经世致用”之学,主张把“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相结合。他在给友人 的信中说,他有许多时 间在长途跋 涉中度过,很少在一个 地方停留三 个月以上。朋友们赠送 了两骡两马 ,用以驮负所 需书籍笔墨 。旅费靠友人 接济,间或做些小 买
24、卖。一年有大半 时间在旅店 中度过。他边调查边 记录,在此基础上 写出了有价 值的学术著 作天下郡国利 病书、日知录等名著。从以上叙述 可以看到,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经世致用”包含有学者 的人品、视野、学风、精神诸多方 面的融汇和 结合,内涵丰富深 刻。中华传统文 化传承发展 的基础这是一个很 大的题目,我只谈两点 ,供大家参考 。首先,中华传统文 化中包括深 刻的哲学理 论思维,其中的变易 之学(或“有对”之学)成为重要的 理论基石。春秋战国时 期,人们对于事 物“有对”和变化的思 想,在孙子兵法、论语、道德经(老子)、墨子、易大传中有深刻的 论述。道德经提出美丑、难易、长短、高下、有无、损
25、益、刚柔、强弱、祸福、智愚、巧拙、大小、生死、胜败、攻守、进退、动静等,认为一方不 存在,对方也就不 存在。道德经讲两个方面 “相生”、“相成”、“相形”、“相倾”、“相和”、“相随”等。引申开来,在思想文化 上,要有所继承 ,也有不取,践行“贵柔守雌”。易大传与此不同,主张刚强为 主,柔弱为副。孙子兵法发展了老子 的“有对”思想。老子“有对”思想的弱点 在于把变化 看作是无条 件的,因而人们对 事物发展的 前景无法预 测。孙子兵法比道德经深刻的地方 在于它指出 了转化的条 件,在各种条件 中,人是最重要 的,把人的主观 能动性提到 一定的高度 。先秦时期的 “变易”之学:“有对”之学,到宋代
26、,由于自然科 学的发展,又有很大的 提升,比如,北宋时关中 学者张载(1020 1077 年 )在其著作中 ,说明事物运 动,“动非自外”、“动必有机”(内因)。他举例说,“人一身中两 手为相似,然而有左右 。一手之中五 指而复有长 短,直至于毛发 之类亦无有 一相似”,正是这种“不齐”,才使得“两端”发生相吸而 又相斥的关 系,于是才有人 类的繁衍、社会的进步 。同时张载也 指出,相互排斥的 “两端”并非永远对 立,“有反斯有仇 ,仇必和而解 。”中华传统文 化中的变易 之学(“有对”之学)最后归结到 人自身,这就是周易中所说“自强不息”。这里要提到 ,近代学者梁 启超于 1911 年到清
27、华演讲,用周易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清华学 子,后来成为清 华的校训。其次,中华传统文 化一贯重视 历史记载,中国古代的 文献典籍汗 牛充栋。其中古代史学特别关注 社会典章制 度和思想文 化(含物质文化 和非物质文 化)的记载。司马迁作史记,其礼、乐、律、天官、封禅、河渠、平准八书,全面记载了 汉武帝以前 的典章制度 。班固撰汉书,改书为“志”,成律历、礼乐、刑法、食货、祭祀、天文、地理、沟洫、艺文十志。唐代还出现 了专门的制 度史专著,如刘知幾的 儿子刘秩著 政典,杜佑撰通典。总之,中国古代史 书记载了中 华文化的各 个方面,近似于社会 生活的百科 全书,因而中华文 化的各个方 面
28、的成就都 有文字记载 ,便于世代相 传。还要提到,中国古代教 育保证了文 化传承的连 续性。夏朝距今四 千多年,那时已出现了学校。西周时学校 制度初具规 模,包含国学和 乡学两个系 统,春秋时演变 为官学与私 学。春秋末期孔 子办私学,打破西周官 学的入学等 级性,实行面对社 会的开放教 育。这样文化的 传承就有了 宽广的渠道 。唐末五代时 期的书院,经北宋时期 初步发展和 南宋时的突 飞猛进,出现了一些 著名的书院 ,如白鹿书院 、岳麓书院、嵩阳书院、石鼓书院、应天书院等 。这些书院由 名师主持,师生之间探 讨学术,促进了中华 文化的传承 与创新。朋友们,我讲的太长 了,在结束演讲 时,我想说:我们要加强 文化自信,必须对绵延5000 多 年的中华文 化多下功夫 学习、思考,把优秀的成 果消化吸收 ,成为我们的 精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