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施行针刀治疗的管见,易秉瑛,安全施行针刀治疗的方法,针刀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是所有临床医师最关注的大问题。各位都有自己的经验和好方法。本人常用下列三法,不避浅漏,奉献管见,供同仁参考、敬请斧正: 1,熟知针刀手术常用部位的解剖; 2,利用好X线片; 3,“两快一慢”的针刀操作方法。,一,熟知人体解剖,1,尤其要熟悉血管、神经干的解剖:其行程、层次、体表投影等。 如上、下肢主要血管、神经干、头颈部的主要血管、神经的行程、层次、体表投影等。,上肢大动脉的体表投影示图,锁骨中点,肘窝中心,桡骨茎突内侧半横指处,豌豆骨,肱骨内上髁,连线1/3处,腋动脉体表投影,肱动脉投影,桡动脉体表投影,尺动脉
2、投影,上肢重要血管神经的体表投影示图,股三角内的重要结构,耻骨结节,股动脉,股神经,髂前上棘,股静脉,缝匠肌,内收肌,股动脉体表投影示图,耻骨结节,髂前上棘,股动脉跳动点,内收肌结节,股动脉体表投影,坐骨神经及其分支,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的体表投影,髂后上棘,第1点,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第2点,第3点(约为腘窝顶点),坐骨神经体表投影,胫神经体表投影,腓总神经体表投影,坐骨神经的体表投影,髂后上棘到坐骨结节连线的中、上1/3的交点处,为第1点; 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内1/3的交点处,为第2点; 股骨内外侧髁连线的中点处,为第3点; 依次将上述的第1点、第2点
3、、第3点連成一线,即为坐骨神经在股后侧的体表投影。,胫神经的体表投影,自腘窝的尖顶处,约沿膕窝与小腿后侧的中线、至小腿内踝后缘约一横指处,引一条直线;此直线,即为胫神经的体表投影。,腓总神经的体表投影,自国窝的尖顶处开始,沿国窝的外上缘,向外下,至腓骨小头下方约1cm处之连线,即为腓总神经的体表投影。,颈前的血管神经干,颈深静脉,颈总动脉,颈总、颈外动脉的体表投影,颈前血管神经干体表定位,颈总(分为颈内、颈外)动脉在颈前部的体表投影,可以明确确抺到其跳动而定位。 颈内、颈深静脉与动脉系统伴行; 颈外静脉,嘱患者深吸气后屏气,即清楚可见。,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的体表投影,从胸锁关节向上引一条直线,
4、到乳突尖与下颌角连线的中点;以曱状软骨上缘为界,将此直线分为上、下两段: 上段,为颈外动脉的体表投影; 下段,为颈总动脉的体表投影。,2,熟知头面、躯干、四肢某些重要区域的局部解剖,如头面部的腮腺咬肌区、蝶颚窝; 颅与脊柱交接部的枕下三角区; 四肢的股三角、腘窝、踝管、肘管、腕管等区域的局部解剖。,腮腺咬肌区、,腮腺咬肌区的境界,腮腺咬肌区,是指腮腺和咬肌所覆盖的下颌支外表面和下颌后窝之区域。此区的境界: 上界:平颧弓和外耳道之间的连线; 下界:平下颌骨下缘平面; 后界:为乳突及胸锁乳突上部的前缘 前界:为咬肌前缘(用力咬牙,在颊部可清楚触及咬肌的前缘)。,腮腺咬肌区内的结构,主有腮腺、面神经
5、、颞浅动、静脉等重要组织器管。 腮腺、面神经,为此区尤为重要的组织器管。 在此处行针刀手术,定要熟知此处的局部解剖。,皮肤浅筋膜下腮腺咬肌区内的结构,腮腺的位置、层次、境界,腮腺位于外耳道前下方皮下浅筋膜的深面。位置表浅。 上邻:颧弓、外耳道和下颌关节; 下平:下颌角水平; 后平:乳突前缘和胸锁乳突肌上部的前缘; 前平:上颌第2臼牙牙冠后约2.03.0cm处(为咬肌和下颌支的后缘)。,腮腺实质内、周围的重要结构,腮腺实质内、浅面、深面,均有血管、神经纵行、横行、或交错穿过。 深面纵行的有:颈外动脉、下颌后静脉、颞浅动、静脉和耳颞神经等: 深面横行的有:上颌动静脉、面横动脉静脉等; 腮腺实质内穿
6、过的有:面神经分支,腮腺实质内、周围的重要结构,腮腺的浅面:有耳大神经分支。 故区由浅入深,依次为腮腺、面神经分支、下颌后动脉、颈外动脉、耳颞神经、腮腺深部份,再深面还有颈内静脉、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颈内动脉等。 因而此区不能随意进行针刀手术。,翼腭窝的位置、境界,翼腭窝,也叫蝶腭窝,是临床很有用的一个局部解剖区。可用于头、面、五官的治疗。是针刀界尚未很好应用的一局解区。 翼腭窝位置:位于颅底的下方、颧弓和下颌支的深面。 翼腭窝境界:后壁,为蝶骨翼突的外侧板 前壁,为上颌骨后壁的后侧; 内壁,为腭骨的外侧面; 外壁,向外开放,通向面部。,翼腭窝,翼腭窝,翼腭窝与周围的交通,向前,经眶上裂,通眼
7、眶。 向下,经翼腭管,通向口腔。 向内下,经蝶腭孔,通鼻腔。 向上,经园孔通向颅腔内。 向外,经翼上颌裂,通向侧面部; 此处即是由侧面部进入翼腭窝的入路,可用于临床穿剌、治疗。,翼腭窝内的重要组织结构,最重要的为三叉神经上颌神经及其分支:眶下神经:从眶下孔穿出,至面部;分布于下睑、鼻侧、面颊、上唇; 颧神经:分布颧突部皮肤; 上牙槽神经:分布上牙槽; 蝶腭神经节及其分支:副交感神经,分布于鼻腔、硬软腭、扁桃体等处的粘膜。,枕下部,枕下部,乃指上项线和下项线的体表投影所围成的区域。 含部份项部和部份固有颈部区。 是头颅与项部的相互延续区。 针炙学中的风府穴、风池穴正位于此区。 针刀医学常用手术区
8、。剌破环枕后膜,刀锋即入椎管内。,枕下部,枕外粗隆,乳突,上项线体表投影,下项线体表投影,枕下三角,头上斜肌,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环枕后膜,椎动脉,枕下三角底部,椎动脉,椎动脉,枕下区安全进针法,环枕后膜,硬脊膜外腔,脊髓,针对枕骨底部进针,二,利用好X线片,利用颈椎的正、侧位片。 从正位片上,测量椎弓根间距(而且应测量颈椎的最大椎弓根间距)的数值,以判断椎管横径的大小,从而可以精确确定棘旁点(即中线旁开)的定位,使每一位患者棘旁点确位于其项部的相对安全区内。,利用好颈椎侧位片,从颈椎X线侧位片上,则可以项部安全进针的深度: 皮肤椎管深度棘突顶第3线的距离该处软组织的厚度。 在患者项部该处进针深度,若小于此深度,就是安全的。,颈椎侧位片的三线:椎前、椎后、第3线,三,“两快一慢”的操作法,在针刀手术过程中,我觉得两快一慢针刀操作方法,是较安全、有效的针刀操作方法。 所谓“两快一慢”的针刀操作法:即快速进皮组织内缓慢探进,找准病灶点剌、剥离,以较快速度松解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