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歧义句是在理解上会产生两种可能的句子,换句话说,就是可以这样理解也可以那样理解的句子分类:1、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2、多音字、多义词(多义短语)造成的歧义句3、结构切分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句4、停顿引起的歧义句5、标点符号不当造成歧义1、指代不明造成的歧义句:(1)代词表意不明例如:开刀的是我父亲。“我父亲”既可以是施事者(持手术刀为别人开刀) ,又可以是受事者(被人开刀) ,因而造成歧义。消除办法:明确代词为施事或受事。A 我父亲正在为病人开刀。 (施事) B 医生正在为我父亲开刀。 (受事)例 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
2、不少的努力。解析:“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解析:“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解析:“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2)修饰两可造成的歧义句例如: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两个学校,又可理解为学校的两个教师。消除办法:选择语义明确,修辞正确的量词。A 两所学校的教师都来了。 B 学校的两位教师都来了。例: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 分析:“这种主张”到
3、底是指“接受” ,还是“反对” ,交代不清。例 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解析:“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 ,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例 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解析: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 ,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 ,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 “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例 3: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解析:“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
4、,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3)兼类词造成如:这辆车没有锁。“锁”既可作名词,又可作动词。因而这句话既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锁住” ,又可理解为自行车没有“配锁” 。消除办法:将兼类词固定为所要表意的词类。A 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锁住。 B 我这辆自行车没有配锁。2、多音字、多义词造成歧义例如:这本书是黄色的。“黄色”是个多义词,既可指颜色,又可指内容,因而形成歧义。消除办法:将多义词化解为单义词。A 这本书是黄颜色的。 B 这是一本淫秽不堪的黄色书。3、结构切分不确定造成的歧义句例如:咬死了猎人的狗。这个句子可以划分为动宾结构,又可划分为偏正结构。消除办法:动宾结
5、构用被字句,偏正结构用用把字句。A 猎人的狗被咬死了。 B 狗把猎人咬死了。例 2:他们两个是高中的学生。解析:既可以理解为两个高中学校,也可以理解为同一学校的两个学生。例 3:我要炒肉丝。解析:“炒肉丝”既可以理解为动宾结构“炒肉丝”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是菜名,是一个名词。4、停顿引起的歧义句例如, “人多病少财富”就有意思截然不同的两种标点。A 人多,病少,财富。 (大吉大利) B 人多病,少财富。 (倒霉透顶)消除办法:根据所要表达的意思,正确标点。例如:他谁都瞧不起。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他瞧不起所有人” ,又可理解为“所有人都瞧不起他” 。消除办法:改为语意明确的反问句。A 谁瞧得起他?
6、 B 他瞧得起谁?例 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解析:“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 。(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解析: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 ,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解析: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5、标点符号不当造成歧义辨析病句要认真,雾里看花莫慌神; 基础知识先到位,再察病源记类型。 语序颠
7、倒结构乱,搭配失调意不明; 成分残缺或累赘,逻辑荒唐理不真。 辨识从来有标准,合符规范当乎心。 或凭语感漫审读,多年经验不可轻; 或将枝干勤疏理,删繁就简看得清; 或造样句多类比,伪装识破现原形; 或推事理查判断,偶向逻辑求救兵。 见到长句莫心急,定状叠加有章程; 见到短句莫大意,赘语多从此处生; 见到“是” “否”找对应,小心双提与单承; 见到“无” “不”快相乘,多重否定迷宫深。 语修逻上功夫到,确保辨句不失分。考点复习1、词的多义导致歧义(1)县里通知说,让赵乡长本月 15 日前去汇报。 (“前”做形容词,表以前之意,时间范围大;“前”做动词,表往前走之意,则只能在 15 日这一天去县里
8、)(2)上海医科大学涌现出一批年轻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带头人”具有多义性:年轻的学科带头人年轻学科的带头人)(3).上课了,小王还没到校,班主任焦急地说:“她可是从来不请假的呀”(“从来不请假”有歧义,既可指小王一贯不守纪律,不请假;又可指小王平时严于要求自己,遵守纪律,总是按时到校,没请过假)(4).其中只有极少数的译作真正译出原作的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 “风格和语言的一致性”既可理解为“风格”和“语言”都要保持与原作的一致,也可理解为“风格”与“语言”之间要保持一致。)2、停顿歧义(1)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入了两家银行。(“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有歧义,可读为
9、“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或“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2)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能力有限) ”,也可理解为“这份报告,我写不好(可能由于身份等因素) ”。)(3)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连忙把别后的情况告诉我们,还热情地拉我们上他家去。(这句停顿不同,有两种理解: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 ,一是“老胡看到/我们非常惊讶”)(4)医学家普遍认为,一个人如果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就会影响机体的正常含水量。 (“不适当地增加饮水”可作两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针对饮水很少的人说的,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一是针对饮水过多的情况说的,如在运动后大出汗的情况
10、下,读的时候停顿为“不适当地/增加饮水” )3、指代不明:(1)欣赏一首好诗不容易,创作一首好诗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小李对诗歌情有独钟,因此,他平时在这方面做了不少的努力。 (“这方面”指代不明,到底是指欣赏好诗,还是指创作好诗?)(2)不几天,刘备领大军到了零陵。零陵太守刘度派大将邢道荣和他的儿于引兵出战。(“他”是指“刘备”呢,还是“邢道荣”呢?读者难以捉摸)(3)小倩告诉我说,等她把那张参加比赛的水粉画“磨蹭”完了,我们就可以一起去青岛旅游了。( “她”可指代小倩,也可指另外一人)(4)电影英雄上映以后,李冯的同名小说也备受青睐,观众认为其画面精美,善于营造视觉氛围。(陈述对象混乱, “
11、其”指代不明,容易让人误解为指代的是“李冯的同名小说”)(5)从清理结果看,全省地、厅级干部,住房面积在规定标准以下的、在标准范围以内的和超过标准的各占三分之一,其中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其”指代不明。 “严重的占百分之八”存在歧义。全句可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超标者的百分之八” ,或改为“各占三分之一,超标严重的占全省地、厅级干部总数的百分之八” 。)4、修饰两可(1).一个外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今年底将要建成投产。(“一个” 在句中做定语,既可以修饰“外商” ,也可以修饰“木材加工厂”)(2).局长嘱咐几个学校的领导,新学期的工作一定要有新的起色。( “几个学校的领导”有歧义, “
12、几个”可以理解为修饰“学校” ,也可理解为修饰“领导” ,修改时可换用有关量词,分别用“所” “位”等表示修饰“学校”或“领导” 。)(3).著名航天专家梁启超之子梁思礼做梦也没想到自己会在 70 大寿刚过不久,在一个阳光照耀的正午失足跌人 6 米深的井里。(“著名航天专家”是“梁启超”的定语,还是“粱思礼”的定语、不明确)(4).钱钟书先生的夫人杨绛先生在把稿酬版税捐赠清华大学的仪式上说:“我以代表的身份在这里讲话,我一个人代表三个人:我、已去世的钱钟书先生和女儿钱瑷。 ”(“已去世的”可以修饰“钱钟书先生” ,也可以一直修饰到“钱钟书先生或女儿钱瑷”整个内容,有歧义)方法总结 (1) “数量词+名词”检查是否患句意歧义。(2)望见有和(或)连接的成分,检查是否患歧义。(3)望见多定、多状、多补,检查是否患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