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落日的幻觉,课时目标,1.阅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提炼信息语句。 2.明确文章的说明内容、方法、顺序等。 3.正确对待文学欣赏与科学理论,明白自然界的奥秘是无穷无尽的,培养善于观察、探究身边自然现象的能力。,情境导入,筷子断折是一种光学现象,其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这种有趣的现象也很多。老师很喜欢唐代诗人王维使至塞上中的两句话“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两句诗语言质朴,意境博大深远,但落日真的是圆的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梦幻的夕阳,走进落日的幻觉。,字词清单,绮(q)丽 殷(yn)红 日薄(b)西山 气息奄奄(yn),请给下列生字注音。,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的意思 (1)绮丽:颜色美
2、丽,多用来形容风景。 (2)殷红:带黑的红色。 (3)日薄西山:意思是太阳快要落山了。 (4)气息奄奄: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将没落 (5)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出自唐李商隐登乐游原,意思是虽然夕阳无限美好,可惜的是已接近黄昏时刻。,课文解析整体感知,1. 欣赏落日图片,快速默读课文,试用一句话概括本文内容。 文章介绍了落日的幻觉这类自然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课文解析整体感知,2.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这篇文章介绍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课文解析整体感知,3.落日的幻觉集中在哪段?落日的幻觉具体有哪些?产生这些幻觉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课文解析整体感知,颜色深黄、殷红,接
3、近地平线时太阳变扁了,太阳好像变大了,光线散射和光波长短原理,地球表面和大气层的弯曲,光线散射,大气层密度不同,眼睛的叠合效应,光线折射的原理,未说明原因,各种仪器观察证明其实并没有真的变大,神秘的暗弧,暗弧外面有亮弧,西方天空出现迷人的紫光,课文解析精研细读,4.从表格来看,文章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由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5.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 本文是一片科普文章,介绍了日落时一些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启发人们要用科学的精神对待周围的一切,求一切事物之实,求一切事物之真。,课文解析精研细读,6.本课中,同学们认识到了落日给我们产生的各种幻觉,那么,生活当中你还遇到过其他幻觉吗?知道其中的
4、科学道理吗? (1)坐在行使的车上,会觉得车外的树木、建筑物迅速地往后倒去,这也是我们的幻觉。这是我们把车当做“静止”的参照物造成的。 (2)在沙漠中或是在海边,有时会看到“海市蜃楼”。这是光从不同的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光速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的道理。,课文解析拓展延伸,本文在说明过程中也运用了一些说明方法,请说说下列句子各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1.“全天无云,不要忘记回头,你会发现背后的天空中现出神秘的蓝灰色暗弧,暗弧外面还镶有明显的亮弧。” 摹状貌 :使描绘的对象更加生动形象,也增加了其趣味性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
5、很大的玉盘远挂天边。” 列数字、打比方 :运用数字增强其科学性,打比方使得说明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课文解析拓展延伸,3.“一般来说,黄昏时空气中的烟尘要比清晨多,因此,落日颜色又不同于旭日。” 作比较:将黄昏时的空气与清晨的空气进行比较来更清晰的阐述落日与旭日颜色不同的原因,更具说服力。 4.“落日下缘接近地平线时,折射使落日的高度和宽度之比为20.5:32,观赏者眼睛里的太阳自然就是扁的。” 列数字:运用数字增强其科学性,使得说明更具说服力。,2018/10/4,课文解析拓展延伸,课文讲的是科学知识,讲的通俗易懂,这是显而易见的,我们重点研究“生动形象”,请大家朗读全文,并试着品析下列语言的
6、表达效果。 1.“人们都喜欢观赏日出,无不赞叹太阳升起时的壮观景象。” 用双重否定句,强调了人们的赞叹。 2.“可惜这种美丽的紫光并不多见。” 用“可惜”更表现了人们对美景的依恋。,结构图示,变扁:光速变慢,折射使落日高度 1.形状变化之因 和宽度之比发生不均变化变大:科学证明没变大(作为疑问)深黄、殷红:光线通过大气层时散射,红黄穿透能力 2.色彩变化之因 底层光线强度衰减暗弧地球影子亮弧:高层大气密度小,光散射弱紫光:红色光与蓝色光叠合的产物,主题概括,本文通过对落日美景的描述,阐释了落日的幻觉产生的原因,提倡大家要多观察,勤思考,求得科学的严谨。,课堂小结,学习了本文,我们认识到眼见不一定为实。所以我们要以科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不要被幻觉所迷惑。同时,我们也应该想到,如果生活没有了幻觉,我们的人生将是多么暗淡无光。所以,我们既要不被虚幻得表象所迷惑,又要充分享受虚幻带给我们的美丽景象。在美丽中快乐,永远做一个幸福的人。,课时训练答案,(1)q (2)b (3)zhu (4)xun 2. (1)“阴”改为“殷” (2)“密”改为“秘” 3. B 4. (1)举例子 列数字 作比较 (2)列数字 作诠释 5. 科学与生活事理说明 黄天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