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PPT课件.ppt

上传人:微传9988 文档编号:3149687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2.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PPT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PPT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PPT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PPT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PPT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王一眼盲,请人画像。画师甲如实画,王不悦,杀之;画师乙画二目炯炯,王大怒,亦杀之;画师丙则画王射猎,一目作微闭状,一目直视前方。王重赏。,故事一则,思考:为什么三个画师的遭遇有不同呢?,尊重事实 不犯王威,六月,齐侯来献戎捷。春秋.庄公三十一年,齐大国也,曷为亲来献戎捷?威我也。 公羊传,天王狩于河阳。 春秋.僖公二十八年,(周襄王)二十年,晋文公召襄王,襄王会之河阳、践土,诸侯毕朝,书讳曰“天王狩于河阳”。仲尼曰“以臣召君,不可以训”,故书曰“狩”。 史记 .周本纪,春秋笔法,春秋之称,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非贤人谁能修之?” 左传 译文:春秋的记述,用词细密而意

2、思显明,记载史实而含蓄深远,婉转而顺理成章,穷尽而无所歪曲,警诫邪恶而褒奖善良。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编写?,一曰:微而显(微言大义,暗含褒贬);二曰:志而晦;三曰:婉而成章(避讳)四曰:尽而不污,直书其事(实录)。 晋.杜预孔子所谓的直书有两重含义:其一是史实的标准;其二是史义(符合纲常伦理道德)的标准。,何谓“春秋笔法”?,(P28-P29),在叙述时,通过选择特定称谓或使用某些字眼,是非分明而又简约含蓄地表明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道德评判,以达到征实和劝惩的目的。,第一种“微而显”。不直说含意,但在具体语言环境中,意思自明。,在廉蔺列传的“完璧归赵”一节中,全是以“相如”相呼,独一句“引赵使者蔺

3、相如”出现了姓氏。别小瞧这一“蔺”字,这就是“春秋笔法”。在中国,如何称呼人,加不加姓氏,都有考究。太史公在叙事时不忘刻画人物,这一“蔺”字写尽了秦王前倨后恭,急切获璧的心态,胜过了千言万语。,第二种“志而晦”。文字并不复杂,但表达的意思却很隐晦,人们通过用词的不同,努力去获取更多的附加信息。,古文中表示杀的动词:弑、诛,各有深层含义。弑指以下犯上,诛则指有罪、有理而杀。 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八中梁王问关于周武王讨伐商纣之事:“臣弑其君可乎?” 孟子回答: “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中法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中进行了坦率的交谈 ”,“坦率”意味着双方存在明显的分歧,

4、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并且可以推知,双方有妥协的可能性,但离预定的目标有一定的距离,也不排斥事态会进一步恶化。,第三种“婉而成章”,即指避讳。从春秋始,避讳在中国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问。,避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司马迁为晁错作传时说,“上令晁错衣朝衣斩东市”。班固在叙述这一历史事件时却说,“绐载行市” 。,邱姓原来姓“丘”,缘何后改为“邱”呢?丘姓和孔子的名字犯了忌讳,所以就改“丘”为“邱”。 杜甫诗曰“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是谁?司马炎登基后,为了避其父司马昭的讳。 有个成语叫“皮里阳秋”,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为什么是阳秋呢?元帝司马睿有个妃子叫郑阿春,儿子当了皇帝后,就规定对春字

5、要避讳。 杜甫一生写过很多咏花诗,又在蜀地八年,海棠是蜀之名花,他为什么就从不写咏海棠之诗呢?杜甫母亲的小名叫海棠,为亲者讳。,避讳: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 记念刘和珍君,这段文字看上去只是鲁迅先生对“三一八惨案”很客观的叙述,但仔细揣摩,其中大有文章!“其一是手枪”,那么其二、其三是什么?长枪。官配手枪,兵带长枪,有官有兵,说明是有预谋的

6、;“从背部入”而不是从正面射击,属于偷袭;“还能坐”而“猛击两棍”,说明不是误伤;自然这是场大屠杀了。于是读者就可以对“三一八惨案”作出自己的结论:这是一场有预谋的、属于偷袭性质的大屠杀。,第四种“尽而不污,直书其事”。 这是指照事实录,不加掩饰。作者给读者提供足够多的客观事实,引导读者作出作者预期的结论。,第五种“惩恶而劝善”。好人就应该让他名垂青史,恶人就一定要把他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从春秋始,中国文人就有一种极强的责任感和是非观,即使因此受尽磨难,虽九死而犹未悔,留下了好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在五人墓碑记中,张溥就非常娴熟地运用了这种笔法。魏忠贤生前修造生祠,显然希望名垂千古,于是作者偏偏

7、不称他的名字,而只以“魏阉”“大阉”呼之;而被杀的五人,虽然“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由于他们能够“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作者认为他们应该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迹,所以不厌其烦地记录了五人的名字:“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扬,周文元”。这样作者就非常轻松地达到了惩恶而劝善的目的。,“春秋笔法”作为春秋最重要的叙述方式,遂被后世史家奉为圭臬。史传作为孕育中国古典小说的母体,其饱经“春秋笔法”浸润的叙述传统,自然而然地又被古典小说成功地继承、师法。于是,“春秋笔法”作为一种蕴涵着巨大文化能量的叙述手法,给包括红楼梦在内的古典小说以深远影响。,戚蓼生石头记序对红楼梦运用“春秋笔法” 阐释:“如

8、春秋之有微词, 史家之多曲笔。”脂砚斋在甲戌本第三回行间批中也指出, 红楼梦运用了“不写之写”、“指东说西”的“春秋字法”,具有“接榫甚便”的“史公之笔力”。,春秋笔法对后世的影响,雨村心下甚为疑怪,只得停了手,即时退堂,至密室,侍从皆退去,只留门子服侍。这门子忙上来请安,笑问:“老爷一向加官进禄,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雨村道:“却十分面善得紧,只是一时想不起来。”那门子笑道:“老爷真是贵人多忘事,把出身之地竟忘了,不记当年葫芦庙里之事?”雨村听了,如雷震一惊,方想起往事。原来这门子本是葫芦庙内一个小沙弥,因被火之后,无处安身,欲投别庙去修行,又耐不得清凉景况,因想这件生意倒还轻省热闹,遂趁年

9、纪蓄了发,充了门子。雨村那里料得是他,便忙携手笑道:“原来是故人。”,把做门子称为“生意”,而且说它是“轻省热闹”。是啊,在府里当差,不用干体力活,只要善于察言观色,奉承拍马,就可以狐假虎威,仗势欺人,收受贿赂,里外打点,大家都要求着你,巴结着你,既有权力,又有经济利益,左右逢源啊。,红楼梦通过回目对人物作褒贬的“春秋笔法” :第12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毒第52回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勇第56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敏第62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憨,红楼梦第98回中写林黛五弥留之际: 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做声了。 有人试图为黛玉这“好”字后面填空,但无法填出

10、,也无须填出,因为黛玉临终前,哀恨交集,至情倾泄,“用最小的面积,惊人地集中了最大量的思想。”,春秋“十年春,王正月,公败齐师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春秋“秋九月乙丑,晋赵盾弑其君夷皋。”,左传 ?。,晋 灵 公 不 君,听朗诵,正字音,胹 蹯 寘 畚 溜 衮 阙 鉏麑,饮 嗾 獒 箪 橐 戟 弑 诒,r,fn,zh,bn,li,gn,qu,Ch n,yn,su,o,dn,tu,j,sh,y,第一段:,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2);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4),使妇人载以过朝。,晋灵公:晋国国君,名夷皋,文公之孙,襄公之子。不君:不行君道。 厚敛:加重征收赋税

11、。雕墙:装饰墙壁。这里指修筑豪华宫室,过着奢侈的生活。 宰夫:国君的厨师。胹:煮,炖。熊蹯:熊掌。 畚:筐篓一类盛物的器具。,晋灵公不行君道:(他)大量征收赋税,用来雕饰墙壁(满足奢侈的生活);(他)从高台上用弹弓射行人,观看他们躲避弹丸(的样子);厨师没有把熊掌炖烂,(他)就把厨师杀了,(把尸体)放在筐里,让宫女们拿着经过朝堂。,译文:,作者开篇写了哪几件事,表现出晋灵公的什么特点?有何作用?,第一件事:“厚敛以雕墙”。表现了他的贪婪;,第二件事:“弹人而观其辟丸”。表现了他的荒唐;,第三件事:“杀宰夫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表现出他的残暴。,写出晋灵公的劣迹,表明晋灵公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12、赵盾、士季见其手,问其故,而患之。将谏,士季曰:“谏而不入(5),则莫之继也。会请先,不入,则子继之。”三进,及溜(6),而后视之,曰: “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对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 莫大焉。诗曰:靡不有初,鲜克有终(7)。夫如是,则能补过者鲜矣。君能有终,则社稷之固也,岂惟群臣赖之(8)。又曰:衮职有阙,惟仲山甫补之(9)。能补过也。君能补过,衮不废矣(10)。”,(5)不入:不采纳,不接受。 (6)三进:向前走了三次。及:到。溜:屋 檐下滴水的地方。 (7)这两句诗出自诗大雅荡。靡:没有 谁。初: 开端。鲜:少。克:能够。 终:结束。 (8)赖:依靠。 (9)这两句诗出 自

13、诗大雅杰民。衮:天子的礼服,借指天子,这里指周宣王。阙:过失。仲山甫:周宣王的贤臣。 (10)衮:指君位。,大臣赵盾和士季看见露出的死人手,便询问厨师被杀的原因,并为晋灵公的无道而忧虑。赵盾准备进谏,士季说:“如果您的谏言没有被采纳,那就没有人能接着进谏了。让我先去规劝,他不接受,您就接着去劝。”士季去见晋灵公时往前走了三次,到了屋檐下,晋灵公才抬头看他,并说:“我已经知道自己的过错了,打算改正。”士季叩头回答说:“哪个人能不犯错误呢,犯了错误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大的好事了。诗大雅荡说:没有谁没有个好的开头,但很少能坚持到底。如果这样,那么弥补过失的人就太少了。您如能有始有终,那么国家就稳固了

14、,哪里仅仅是臣子们有了依靠。诗大雅烝民又说: 天子有了过失,只有仲山甫来弥补。这是说周宣王能补救过失。国君能够弥补过失,君位就不会失去了。”,作者运用了繁简对比的手法。用繁笔写的是士季进谏 ,在下段则是简笔写了赵盾的进谏 。有显有隐,相互映衬。,从前后文看,两个大臣劝谏的过程是如何处理叙述上的详略的?为什么这样处理?,犹不改。宣子骤谏(11),公患之,使鉏麑(12)贼之(13)。晨往,寝门辟矣(14),盛服将朝(15)。尚早,坐而假寐(16)。麑退,叹而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17)。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有一于此,不如死也!”触槐而死。,第二段:,(11)骤:多次。(12)鉏麑

15、(ch n):晋国力士。(13)贼:刺杀。(14)辟:开着。(15)盛服:穿戴好上朝的礼服。(16)假寐:闭目养神,打盹儿。(17)主:主人,靠山。,可是晋灵公并没有改正。赵盾又多次劝谏,使晋灵公感到讨厌,晋灵公便派鉏麑去刺杀赵盾。鉏麑一大早就去了赵盾的家,只见卧室的门开着,赵盾穿戴好礼服准备上朝,时间还早,他和衣坐着打盹儿。鉏麑退了出来,感叹地说:“这种时候还不忘记恭敬国君,真是百姓的靠山啊。杀害百姓的靠山,这是不忠;背弃国君的命令,这是失信。这两条当中占了一条,还不如去死!”于是,鉏麑一头撞在槐树上死了。,译文:,本段写赵盾骤谏,招来杀身之祸。一方面可以看出赵盾的忠诚,另一方面也能深刻地记

16、住鉏麑的光辉形象。鉏麑奉灵公之命来刺杀赵盾,但当他看到“盛服将朝”的赵盾时,他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矛盾,忠义信难全,最后他选择了自杀。可见其乃忠义信之人也!,鉏麑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自杀?,第三段:,秋九月,晋侯饮赵盾酒(18),伏甲(19),将攻之。其右提弥明知之(20), 趋登(21),曰:“臣侍君宴,过三爵(22),非礼也。”遂扶以下。公嗾夫獒焉(23)。明搏而杀之。盾曰:“弃人用犬,虽猛何为!”斗且出。提弥明死之(24)。,(18)饮:给喝。 (20)右:车右。 提弥明:晋国勇士,赵盾的车右。 (21)趋登:快步上殿堂。 (22)三爵:三巡。 爵:古时的酒器。 (23)嗾:唤狗的声音。獒

17、:猛犬。 (24)死:为死。,秋天九月,晋灵公请赵盾喝酒,事先埋伏下武士,准备杀掉赵盾。赵盾的车右提弥明发现了这个阴谋,快步走上殿堂,说:“臣下陪君王宴饮,酒过三巡还不告退,就不合礼仪了。”于是他扶起赵盾走下殿堂。晋灵公唤出猛犬来咬赵盾。提弥明徒手上前搏斗,打死了猛犬。赵盾说:“不用人而用狗,即使凶猛,又有什么用!”他们两人与埋伏的武士边打边退。结果,提弥明为赵盾战死了。,译文:,初,宣子田于首山(25),舍于翳桑(26)。见灵辄饿(27),问其病。曰: “不食三日矣!”食之(28),舍其半。问之。曰:“宦三年矣(29),未知母之存否。今近焉,请以遗之(30)。”使尽之,而为之箪食与肉(31)

18、,置诸橐以与之(32)。既而与为公介(33),倒戟以御公徒,而免之。问何故,对曰:“翳桑之饿人也。”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第四段:,(25)田:打猎。首山:首阳山,在今 山西永济东南。 (26)舍,住宿。翳桑:首山附近的地名。 (27)灵辄:人名,晋国人。 (28)食之:给他东西吃。 (29)宦:给人当奴仆。 (30)遗:送给。 (31)箪:盛饭的圆筐。食:饭。 (32)橐:两头有口的口袋,用时以绳扎紧。 (33)与:参加,介:甲指甲士。,当初,赵盾到首阳山打猎,住在翳桑。他看见有个叫灵辄的人饿倒了,便去问他的病情。灵辄说:“我已经三天没吃东西了。”赵盾给他东西吃,他留下了一半。赵盾

19、问为什么,灵辄说:“我给别人当奴仆三年了,不知道家中老母是否活着。现在离家近了,请让我把留下的食物送给她。”赵盾让他把食物吃完,另外给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放在口袋里给他。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武士,他在搏杀中把武器倒过来抵挡晋灵公手下的人,使赵盾得以脱险。赵盾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就是在翳桑的饿汉。”赵盾再问他的姓名和住处,他没有回答就退走了。赵盾自己也逃亡了。,译文:,第三、四段写晋灵公设宴欲刺杀赵盾。有哪两个武士出场?试简要说说这两个武士的形象特点。,提弥明在赵盾赴宴后知道了灵公的阴谋,他不是贸然出击,而是首先讲礼法:“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以此作为让赵盾离开的理由,表现出机

20、智的一面。晋灵公不仅没有理睬提弥明所讲的君臣之理,反而唤猛犬去咬赵盾,这再次表现出晋灵公的“不君”。提弥明与猛犬和甲士们英勇搏斗,最终不敌身亡。,第三段中提到的武士是提弥明。,提弥明勇猛善战,而且讲究策略,第四段提到的武士是灵辄。,灵辄是在提弥明在与甲士们搏斗中出场,他本是灵公的甲士,却反戈一击,救出了赵盾。当赵盾询问恩人姓名时,他只说是“翳桑之饿人”。在灵辄此次出场前,作者运用了插叙的手法,补充交代了当年赵盾在首阳山救灵辄的一段往事。,灵辄则是知恩图报,是非分明。,第五段:,乙丑,赵穿攻灵公于桃园(34)。宣子未出山而复。大史书曰(35): “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宣子曰:“不然。”对曰:

21、“子为正卿, 亡不越竟,反不讨贼(36),非子而谁?”宣子曰:“呜呼!诗曰: 我之怀矣,自诒伊戚(37)。其我之谓矣。”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38)。赵宣子,古之良 大夫也,为法受恶(39)。惜也,越竟乃免。”,(34)赵穿:晋国大夫,赵盾的堂兄弟。 (35)大史:太史,掌纪国家大事的史官。 这里指晋国史官董狐。书:写。 (36)竟:同“境”。贼: 弑君的人,指赵穿。 (37)怀:眷恋。 诒:同贻”,留下。伊,此。 (38)良史:好史官。书法:记事的原则。 隐:隐讳,不直写。 (39)恶:指弑君的恶名。,九月二十六日,赵穿在桃园杀掉了晋灵公。赵盾还没有走出国境的山界,听到灵公被

22、杀便回来了。晋国太史董狐记载道:“赵盾杀了他的国君。”他还把这个说法拿到朝廷上公布。赵盾说: “不是这样。”董狐说:“您身为正卿,逃亡而不出国境,回来后又不讨伐叛贼,不是您杀了国君又是谁呢?”赵盾说:“啊!诗中 说:我心里怀念祖国,反而给自己留下忧伤。这话大概说的是我吧。”孔子说:“董狐是古代的好史官,记事的原则是直书而不隐讳。 赵盾是古代的好大夫,因为史官的记事原则而蒙受了弑君的恶名。 可惜啊,如果他出了国境,就会避免弑君之名了。”,译文,探究:如何理解孔子对赵盾的评价?为什么晋国太史董狐要记载“赵盾弑其君”?,赵盾按臣道,做到了“忠”和“敬”。他尊敬国君,对国君最忠,这表现在他的直言敢谏。

23、赵盾对晋灵公滥杀宰夫是谏诤了,且由此引起晋灵公谋害,他尽了忠君之职。所谓“敬”,还有一个内容,赵盾在职守上是做到了宵衣旰食。为了上朝,他起得很早,以至坐而假寐,并且是盛服等待,所以鉏麑感叹说赵盾是“不忘恭敬”。赵盾对老百姓是其养民也惠的!他对灵辄的善行不能不说养民也惠。从以上种种表现看,赵盾确乎是按臣道而行的一个良臣。,董狐认为是赵盾弑君。这看起来不公,但文章结尾为赵盾婉惜说:“为法受恶,惜也。”这里所说的这个“法”就是儒家的君臣之道!春秋是阐述孔子政治理想的,左传又是解释春秋的。春秋说赵盾弑君就是要求一个臣子要“忠之至“,忠到极致才成。也就是说赵盾忠的还不够,责备他呀!这是名分所在!,本文写晋灵公搜刮民财,残酷暴虐,最终被臣下杀死的故事,赞扬了赵盾的敢于直谏、忠于国事和董狐的不畏权贵、秉笔直书的精神。同时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道理做了形象化的说明 。,本文主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