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欧 洲 新 生 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防治指南-2016 版 陈 超 复旦大学附属 儿科 医 院 卫生部新生儿 疾病 重 点实 验室Sweet D, Carnielli V, Greisen G, Hallman M, Ozek E, Plavka R, Saugstad OD, Simeoni U, Speer CP, Halliday HL Neonatology, 2016, European consensus guidelines on the management of RDS-2016 Update欧洲新生儿RDS防治指南 2007版:J Perinat Med, 2007, 35:
2、 175-186 中华儿科杂志,2008;46(1):30-34 2010版:Neonatology, 2010, 97(4): 402-417 中华儿科杂志,2011;49(1):27-33 2013版:Neonatology, 2013, 103(5):353-368 中华儿科杂志,2014;52(10):749-755 2016版:Neonatology, 2016, in pressRDS证 据 水平 和推荐等 级 推荐 等级 推荐分级的评 估、制 定与 评价 A 至少一项证据 等级1+ 的Meta 分 析、系 统综 述或 随机对照试验 ,直接 针对 目标 人 群, 或 者主 要 由证
3、据等级1+ 的 研究构 成的 系列证 据,直 接针 对目标人群并 证明结 果一 致 B 证据等级2+的系列 研究 证据, 直接针 对目 标人 群并证明结果 一致, 或者 根据 证 据等 级1+ 或1+ 研究推断的证 据 C 证据等级2+的系列 研究 证据, 直接针 对目 标人 群并证明结果 一致, 或者 根据2+ 研究 推断 的证 据 D 证据等级3 级或4 级,或 者根 据证据 等级2+研究 推断的证据 证据质量 高质量 A 中等质量 B 低质量 C 极低质量 D 推荐等级 强烈推荐采用干预措施 1 弱推荐采用干预措施 2背 景 从2007年 开始 欧洲RDS防治 指南经历3版修改 已 比
4、较成熟 但临床RDS 防治仍存在 一些问 题 需 要 更加优化 和精细 化背 景 因 此 ,欧洲新 生儿专 家小组 根据截止2015 年最新文 献的证 据 对2013版 欧洲RDS 防治 指南进行 修改一、产前预防-背景 产前激素预防 新生 儿RDS效果肯定 但如何规范使 用产 前 激素 仍存 在 不同 意 见 1、激素疗程仍 存在 争议 ? 2、胎龄小于24周 是否 使用? 3、择期剖宫产 激素 如何 使 用?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明确 1、应将存在早产 高危因素的孕妇转 运到有新生儿RDS 抢救经验的围产医 学中心(C ) 相同 胎龄 28-30周早
5、 产高危产妇转 运 的有RDS抢救经 验的围产医学 中 心(C1 )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 应 该给所 有孕 周35周有 可能发 生 早 产危险的 产妇 产 前 使用单疗 程倍 他 米 松,显著 降低 新生儿RDS 、IVH 和NEC 发 生率及新 生 儿 病死率(A ) 2、给所有孕 周23-35 周 有 可能发生早 产危险的产 妇产前使用 一个疗程的 激素(A ) 2、给所有孕 周23-34 周 有 可能发生早 产危险的产 妇产前使用 一个疗程的 激素(A ) 2、胎龄 35 周可能早产 产妇,产前 使用1个疗程 激素(A1 )一、产前预防-推荐
6、2007 2010 2013 2016 3 、 不推 荐使用第 二疗程 (A ) 3、如果仍存在 发生RDS的危 险,可以使用 第二疗程 (D),例如 在 多胎,激素 可能利大于弊 (C ) 3、在第1 个疗程激 素使用后2- 3 周 ,胎龄 33周,可 以使用 第2 疗程激素 (A ) 3、第一个疗程 激 素使用后间隔1-2 周,胎龄 32-34 周,可能出现 其 他产科指征, 可 考虑使用第2疗程 产前激素 (A2 )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仅讨论, 未列为建 议 4、胎龄足月 准备择期剖宫 产 的产妇,也 应该考虑产前 使用激素(B ) 4、胎
7、龄 39周产 程 未发动的 剖宫产 , 产前也可使用 激素 (B2)。当然胎龄 39周不应该择期 剖宫产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未提到 未提到 5 、 无绒毛膜羊 膜炎 的 晚期早产儿存在 早产高 危因素,也可 以考 虑 产 前使用1个疗程 激素 (C2 )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未提到 未提到 6、 对 有 早产症状的 产妇,做宫颈 长度 和纤维蛋白检 查, 以避免不必要 的住 院/使用保胎 药/ 产前 激素(B2 )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7 、 不推荐使用抗 分娩药
8、,没有证据 证实能改善预后 但可以短期使用, 以争取时间完成一 个疗程产前皮质类 固醇的使用和/ 或 将孕妇安全转运到 围产中心(A ) 7 、 可以短期 使用抗分娩药, 以争取时间完 成一个疗程产 前皮质类固醇 的使用和/ 或 将孕妇安全转 运到围产中心 (A ) 相同 7、对极早产 可 短期使用保胎 药,以争取时 间完成1个疗程 产前激素和/ 或 宫内转运到围 产中心(B1 )一、产前预防-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8、分娩前胎 膜早破的产妇 应每隔6小时 给予500mg的 红霉素,以减 少早产的可能 (A ) 8、对胎膜早 破的产妇应 使用抗生素, 以降低发生 早产的
9、危险 性(A ) 8、对先兆早 产 、胎膜早 破的产妇应 使用抗生素, 以降低发生 早产的危险 性(A ) 未提到二、产房复苏处理-背景 1、延迟脐带结 扎 延迟脐带结扎 逐渐 被 肯定 延迟时间逐渐 趋于 一 致二、产房复苏处理-背景 2、复苏用氧问 题 明确规定复苏 不能 使 用100% 纯氧 应该使用空 氧混 合仪非常 重要 先使用21-30% 氧浓度 根据血氧监测 仪, 根据 需要 调节氧 浓度二、产房复苏处理-背景 3、复苏通气问 题: 复苏过程中如 不控制潮 气量 , 过大 或过小 对未 成熟肺 都 有损害,常规 使用 正 压通 气对 早 产儿 并 不适 合, 虽然产房CPAP已广
10、泛应用 ,但 是 否能 减少 后 续PS 或 机械通气的使 用尚 不 清楚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1、如果可 能, 延迟结扎脐 带 至少30-45 秒 ,并使新 生儿体位低 于母亲,以 增加胎盘- 胎 儿输血(A ) 1、如果可 能, 延迟结扎脐 带 至少60 秒 , 并使新生儿 体位低于母 亲,以增加 胎盘-胎儿输 血(A ) 1 、 如果可能延迟 脐带结扎至少60s (B1), 如 无法延迟 断脐时, 挤压脐带血可 作为 备选 (B1 )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2、尽可 能使用低 浓度氧, 但要保证 心
11、率大于 100次/分, (B ) 2 、 使用空- 氧混合仪 , 尽可能使用 最低氧浓度, 在开始复苏 时使用30% 氧浓度,然 后根据情况 调节(B ) 2、使用 空-氧混 合仪,使用 脉 氧仪监测心率 和氧饱和度。 在开始复苏时 使用21-30% 氧 浓度,然后根 据心率和氧饱 和度调节(B ) 2 、 使用空氧混 合仪控制FiO2 , 28周以30% 开 始复苏,28-31 周使用21-30% 开始复苏,然 后 根据生后TcSO2 调整FiO2 (B2 )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复苏开始后, 使用面罩或鼻塞 式的CPAP压力至 少 5-6cmH
12、2O , 以稳定压力,建 立功能残气量(D ) 3、在自主 呼吸时,使 用面罩或鼻 塞CPAP , 压力至少 5-6cmH2O (B ) 相同 3、有自主呼吸 者使用经面罩 或 鼻塞CPAP稳定 呼吸,压力至 少 6cm H 2 O (A1 )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如果复苏中 使用正压通气, 应使用能限制最 大 吸气峰压的复 苏装置,以避免 过大的潮气量, 减少肺损伤(D ) 3、为了保持适 当的PEEP,最 好使用T-piece 通气给氧(C), 如果需要正压通 气,应避免潮气 量过大(D ) 未列为 建议 3、对持续呼 吸暂停或心动 过缓患儿使
13、用 20-25cmH 2 O PIP进行轻柔 肺膨胀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4、对面 罩正压通 气效果欠 佳的患儿 或需要PS 的患儿需 要气管插 管(D ) 4、如果患 儿对正压给 氧没有效果 或预计需要 用PS,应 保留气管插 管(D ) 4、气管插管仅 用于对面罩正 压复苏无效者 (A),对需 要气管插管维 持生命的患儿, 应使用PS (A ) 4、对面罩正压 通气无效者需 气 管插管(B1), 需要气管插管 维 持生命者,可 使 用PS (A1 )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5、复苏中应根据 血氧监测仪指导 用
14、氧,避免氧过 高必须指出,生 后早期正常的血 氧饱和度可能在 50-80% (D ) 5、对气管插 管患儿,可通 过 比色法监测 CO2,以确定 气管插管的正 确位置(D ) 仅讨论,未 列为建议 未列为建议二、产房复苏处理-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仅讨论, 未列为 建议 5、新生儿 复苏是置于 远红外台上 的时间应控 制在10分钟 内,避免过 热(B ) 5 、 胎龄 28 周 的患儿 应在辐射保暖 台上 使 用塑料袋或密 闭的 包 裹材料,以减 少发 生 低体温 (A1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背景 肺表面活性物 质治 疗RDS的疗效已非 常 明确 目前该领
15、域研 究的 重 点是 : 最适合的剂量、 给 药时 间 最好的给药方法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对已患有或 有NRDS高危 因素者,应使 用PS,已证实 能降低死亡率, 减少肺气漏的 发生(A ) 1、对已患 有或有RDS 高危因素者, 应使用天然 型PS(A ) 1、对RDS 患儿应使 用天然型 PS (A ) 1、对RDS 患 儿应使用天然 型PS (A1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2、所有 胎龄 27w 者 ,应在 生后15min 内应 用PS , 胎龄 26w-30w 需要插 管 或 母亲
16、产前 未 使 用 激素者, 可 考虑使用PS 预 防(A ) 2、所有 胎龄 26w 早产 儿, 应在生后 15min内 预防 性使用PS 。 对 需 要气管插 管 的 所有早产 儿RDS , 也应 使用PS预防 (A ) 2 、产房预防 : 产 前 未使用激 素 或 需要气管 插 管 复苏的超 早早产儿(A ) 2 、 早期治疗 是PS 的标准治疗策 略 (A1),但是 有 时候可以在产 房 预防,例如需要 气管插管复苏 的 时候(B1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对未曾治 疗的患儿, 如临床出现 RDS证据, 需氧进行性 增加,应尽 早使用
17、PS (A ) 3、对未 曾治疗的 患儿,如 存在RDS 证据,应 早期使用 PS(A ) 3、早期使用 PS指征:胎 龄30% , 胎龄26周 者, FiO240% (B ) 3 、RDS患儿应 早期使用PS,给 药时机:胎龄 0.30 , 胎龄26 周 FiO 2 0.40 (B2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4、天然PS疗效优 于 人 工合成PS,牛 肺PS与猪肺PS 疗 效相同(A ),但 猪肺PS 200mg/kg 相比牛肺PS在降低 死 亡 率方面更 有优 势(B ) 4、对中重度 RDS患儿, 开始治疗时 猪肺PS 200mg/kg
18、比 100mg/kg 效 果更好(B ) 4、固尔苏 初始剂量 200mg/kg 比 100mg/kg 效果更好 (A ) 4、对抢救性 治疗,固尔苏 首剂剂量 200mg/kg 比 100mg/kg 效 果更好(A1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5、缩短 呼吸机 使用时 间,尽 早撤离 呼吸机 (B ) 5、应尽早 撤离呼吸机, 改为无创呼 吸支持 (CPAP或 (NIPPV) (B ) 5、应考虑使用 INSURE技术, 对比较成熟的 患儿使用PS后 就可以拔管, 改用CPAP或 NIPPV(B ) 5、对CPAP失败病 例,可以考虑 使用 I
19、NSURE 技 术(A1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明确 未明确 未明确 6、对有自主呼 吸病 例,LISA 和MIST 方 法可以取代INSURE 技术(B2 )三、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应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7、如果有证据提 示RDS在进展,持 续不能离氧,需要 机械通气,或在 6 cmH2O 压力CPAP 下氧浓度50% 者, 需要使用第 2 剂或 第 3 剂PS(A ) 7、如果有证据 提示RDS 在进展, 如持续吸氧,需 要机械通气, 应 使用第 2 剂PS, 有时需要第 3 剂 (A ) 7、相同 7、相同四
20、、氧疗问题-背景 目前还不知道RDS急 性 期 应该 达到 的最佳血氧饱和度 但氧疗早产儿 ,SaO2 应 控制 在90%-95%,不能超过 95% , 以减少ROP 和BPD (N Engl J Med 2003;349:959, Neonatology 2007;91:319 )四、氧疗问题-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吸氧的患 儿,在任何 时候血氧饱 和度都应 95%, 从而减 少ROP和 BPD的发生 (D ) 1、吸氧的患 儿,血氧饱 和度应维持 在85-93% 之 间(D ) 1、吸氧的早产 儿,血氧饱和 度应维持在90- 95% 之 间(B ) 1、需要吸氧
21、 的早产儿, 目标血氧饱 和度应维持 在90-94% (B2 )四、氧疗问题-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明确 未明确 未明确 2、为达到目标 血氧饱和度, 报警范围设置 在89% 和95% (D2 )四、氧疗问题-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应用PS 后,应尽快 降低FiO2 , 避免发生血 氧高峰, 后 者与I 和II度 IVH有关(C ) 3、 应用PS后, 应尽快降低 FiO2,避免发 生血氧高峰 (C ) 相同 未提到四、氧疗问题-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 、可考虑肌注 Vit A ,能减少 BPD的发生,每 周3次,
22、连续使 用4周(A ) 不提了 未提到 未提到四、氧疗问题-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3、新生儿应 避免发生 SaO2波动 (D ) 3、新生儿应 避免发生 SaO2波动 (C ) 未建议五、无创呼吸支持-背景 在许多RDS患儿nCPAP已替代机械通气(Pediatrics 2010 ) 越早使用CPAP,就越减少使用机械通气( Cochrane Dataebase Syst Rev 2002;2:CD002975 ) 如出生时即用CPAP,可减少使用PS和机械通气(N Engl J Med 2008;358:700 ) 减少轻度RDS转运到三级医院(Pediatr
23、ics 2007;120:509 )五、无创呼吸支持-背景 撤机后使用CPAP可减少再 次插 管 ,压 力5 cmH2O (Cochrane Dataebase Syst Rev 2003;2:CD00143 )五、无创呼吸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对所有存在 RDS高危因素 的患儿,如胎 龄30周未使 用机械通气者 都应使用 CPAP,直到 临床状况被进 一步评估(D ) 1、对所有存在 RDS高危因素 的患儿,如胎 龄 30周 未 使 用机械通气者 都应使用 CPAP,直到 临床状况被进 一步评估(D ) 相同 1、对所有存在 RDS高危因素, 如胎龄 30
24、周 未 使用机械通气 者 出生时可以开 始 使用CPAP (A1 )五、无创呼吸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2、刚撤机 患儿 CPAP压 力 至少 6 cm H2O , 可以减少 再次插管 (A ) 2 、 CPAP 压力至 少 5 cm H2O (A ) 2、应使用比较 短的双鼻孔鼻 塞CPAP(而不 是单鼻孔鼻塞) 以减少气管插 管,CPAP压力 至少 6 cm H2O , CPAP压力取决 于临床病情(A ) 2 、CPAP很少不耐 受,使用较短 的双 鼻孔鼻塞或面 罩 , CPAP压力先用6- 8cmH2O (A2), 然 后根据临 床表现、 TcSO2 和灌注
25、情况 调节(D2 )五、无创呼吸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为减少 机械通气的 使用,RDS 患儿应早期 联合使用 PS和CPAP (A ) 3、为减少机 械通气的使用, RDS患儿应早 期联合使用PS 和CPAP(A ) 3 、RDS最佳 治疗方案是在 CPAP同时尽 早开始肺表面 活性物质治疗 (A ) 3 、CPAP 联 合PS早期治 疗 是RDS 最 优治疗方案 (A1 )五、无创呼吸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不明确 4 、NIPPV可 以减少CPAP 无效患儿拔 管失败的风 险,但远期 优势还不确 定(A ) 4、使用呼吸
26、机 提供 的 同步NIPPV(而不 是BIPAP 装置), 可 降低拔管失败 率, 但 远期优势(降 低BPD 发生率)还不 清楚 (B2 )NIPPV vs CPAP Lemyre et al. Cochrane 2014 拔管失败 慢性肺病五、无创呼吸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不明确 未建议 5 、 高流量鼻导 管通 气 (HFNC)可用于撤离 呼吸机后阶段CPAP 的 备选方法(B2 )六、机械通气策略-背景 通气策略和技 术比 通 气模 式更 重 要 每个医院都该 应用 自 己最 熟练 最 成功 的 通气 方式 用IPPV后,仍有严 重呼 吸衰 竭 ,
27、可 改 用高 频震 荡 通气 高频通气可减 少肺 气 漏(RR 0.73 ) ( Cochrane Dataebase Syst Rev 2000;2:CD00438 ) 但是否会增加 早产 儿IVH尚 有 争议(RR 1.77 )六、机械通气策略-背景 要避免低碳酸 血症 ,减 少BPD 和PVL 即使在很小的 早产 儿 ,如 常频 通 气MAP6-7 cmH2O 或高频通气CDP 在8-9cmH2O都可以成功撤 机六、机械通气策略-背景 现在非常明确 ,气 管 插管 和机 械 通气 与BPD和神经 发育异常密切 相关 , 应尽 可能 避 免或 缩 短机 械通 气 可采取如下措 施: 咖啡因
28、、CPAP 、NIPPV 、PS 、INSURE 、 可允许性高碳 酸血 症 、早 撤机六、机械通气策略-背景 使用咖啡因 咖啡因治疗早 产儿 呼 吸暂 停的 近 期疗 效 比较 好 为观察远期结 果, 最 近进 行了 一 项大 规 模研 究 2006例,体重1250克,生后10天 内开 始用咖 啡因 直到呼吸暂停 消失 , 对照 组用 安 慰剂 (N Engl J Med 2006; 354:2112-2121 )六、机械通气策略-背景 近期结果: 提早1周撤离机 械通 气,BPD降低(36% VS 47% ) 远期结果:随 访18个月 病死率和残疾 率降 低 ,OR 0.77 脑瘫降低,O
29、R 0.58,认知延迟率降低,OR 0.8 (N Engl J Med 2007;357:1893-1902 ) 机械通气后越 早用 效 果越 好 (J Pediatr 2010;156:382 ) RDS撤机时应常规使用咖 啡 因 (Neonatology 2008; 93:284 )六、机械通气策略-背景 出生后激素治 疗 一些气管插管RDS出现肺损 伤和 炎症 , 进展 为BPD 地塞米松可有 效促 进 拔管 ,降 低BPD发生率 但有明显远期 不良 反 应, 生后 第1周 内使 用增加 脑瘫 目前不推荐超 早期 和 大剂 量激 素 治疗 2010美国儿科学会推 荐对 出生1-2周 后仍
30、 依赖呼 吸机 可考虑使用低 剂量 地 塞米 松( 0.2mg/kg/d ) 也有用更低剂 量地 塞 米松 (0.05mg/kg/d)促进拔管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呼吸衰 竭的患儿 应使用机 械通气提 高存活率 (A ) 1、呼吸衰 竭的患儿应 使用机械通 气提高存活 率(A ) 1、当其他 呼吸支持无 效时应该使 用机械通气 (B ) 1、其他呼吸支 持 手段失败后才 考 虑使用机械通 气 (A1),尽可能 缩短机械通气 使 用时间(B2 )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2、各种机械通 气模式都可能 发生肺损伤,
31、 应尽可能缩短 机械通气使用 时间,抓住机 会成功拔管(D ) 2、应尽可 能缩短机械 通气使用时 间,以减少 发生肺损伤 (B ) 2、相同 2、选择以潮气 量为目标的 通气 模式,可缩短 机 械通气时间, 降 低BPD 和IVH (A1 )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 、 低碳酸血 症 会增加BPD 和脑室周围白 质软化的危险 性,应尽可能 避免(B ) 3 、 低碳酸血 症 会增加BPD 和脑室周围白 质软化的危险 性,应尽可能 避免(B ) 相同 3、避免低碳酸 血 症 (A1)与避免 严重高碳酸血 症 (C2)一样,是 减少脑损伤的 重 要措施六
32、、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 到 3、在撤离机 械通气时,应 尽量耐受中等 程度的高碳酸 血症,使pH 维 持在7.22以上 (D ) 3、在撤离机械 通气时,应尽量 耐受中等程度的 高碳酸血症,使 pH维持在7.22以 上 (B ) 3、撤机时,若 pH大于7.22,可 接受中等程度 的 高 碳酸血症 (B2 )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4、早产儿呼吸暂停 和准备撤离呼吸机时 应 使用咖啡因 (A), 对所有需要机械通气 的高危险新生儿,如 体重1250克,使用 CPAP或NIPPV者, 都应考虑使用咖啡因
33、(B ) 相同 4 、 使用咖啡因 帮 助撤机(A1), 对所有使用呼 吸 机的高危儿, 如 BW 1250g,或 无创呼吸支持 下 考虑早期使用 咖 啡因 (C1 )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仅讨论, 未列为建 议 5、机械通气1-2 周后仍依赖呼吸 机者,可以使用 短疗程、低剂量 或超低剂量地塞 米松,以促进早 拔管(B ) 5 、 机械通气1- 2 周 需考虑使用 短 疗程低剂量地 塞 米松阶梯治疗 , 有 助于拔管 (A2 )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到 仅讨论,未列 为建议 仅讨论,未列为 建议 6 、
34、不建议常 规使用吸入激 素 降低BPD , 需要进一步的 资料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仅讨论,未 列为建议 7、高频机械 通气用于抢救 性治疗可能更 有效(B ) 仅讨论,未列 为建议六、机械通气策略-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8、拔管后使 用鼻塞CPAP , 可减少再次 插管(A ) 8、拔管后 使用鼻塞 CPAP,可 减少再次插 管(A ) 8、拔管后使 用鼻塞CPAP , 可减少再次 插管(A ) 8、拔管后使 用 鼻塞CPAP , 可减少再次插 管(A )七、监护和支持治疗-背景 为使RDS患儿达到最好治 疗 效果 适合的支持
35、疗 法是 必 要的 包括维持体温 、液 体 疗法 、营 养 支持 、 治疗 PDA及稳定循环功能维持 合 适的 血压1、体温控制-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腋温要维持 在36.1-37C , 腹部皮肤温度 维持在36- 36.5C (C ) 1、在任何情 况下体温要 维持在36.5- 37.5C (C ) 相同 相同2、液体和营养支持-背景 最近的随机对 照试 验 证据 尚不 足 以认 为 液体和电解质 疗法 在RDS 和BPD发病中起主要 作用 生后第1天 细 胞外 液体 过多和 高钠都 是生 理性的 每天称体重有 助于 指 导液 体疗 法2、液体和营养支持-背景 液
36、量过多可能 会增 加PDA 、BPD 和NEC发生率 但几乎没有证 据显 示 严格 限液 有 积极 疗 效 大部分患儿静 脉补 液 从70-80ml/kg/d开始 最初要限制补 钠, 尿 多后 再加 钠 。 没有证据支持 在RDS时使用 利尿 剂2、液体和营养支持-背景 早期随机试验 显示 胎 龄28-30周 早产 儿使 用肠道 外 营养可以提高40% 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 但RDS本身并不是肠道喂 养 的禁 忌症 如果临床稳定 即使 有 脐动 静脉 置 管仍 可 以 进行小剂量的 母乳 喂 养2、液体和营养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当暖箱湿 度大于80% 时,大
37、部分 患儿静脉补 液从70- 80ml/kg/d 开 始(D ) 1、当新生儿 在常规湿度的 暖箱中,大部 分患儿开始时 的静脉补液量 为70-80 ml/kg/d (D ) 相同 1、在常规湿度 暖箱中,大部 分 患儿开始时的 静 脉补液量为70- 80ml/kg/d (B2 )2、液体和营养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早产儿液体 和电解质疗法 因人而异,允 许体重每天下 降2.5-4% (总 共15% ),而 不是每天固定 增长的(D ) 1、早产儿液 体和电解质疗 法因人而异, 在生后5天, 允许体重每天 下降2.5-4% (总共15% ) (D ) 1、应根
38、据 血钠水平 和体重下 降情况调 整补液量 (D ) 1、早产儿 液体量应个 体化,根据 血钠水平和 体重下降情 况 调整(D1 )2、液体和营养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2 、生后数天限 制补钠,尿量 增多后逐渐增 加补钠,需要 小心监测液体 平衡和电解质 水平(B ) 2 、生后数天限 制补钠,尿量 增多后逐渐增 加补钠,需要 小心监测液体 平衡和电解质 水平(B ) 相同 相同2、液体和营养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应早期 肠 外 使用蛋 白 质 、热卡 和 脂 肪,可 增加 存活率(A ) 3、生后 第1 天 开 始 全量肠外 营
39、养(A ) ,包 括 蛋 白质 3.5g/kg/d和脂 肪酸3g/kg/d , 在10% dextrose溶液 中 3、生后 第1 天 开始肠外营 养 , 避免生长受 限 , 如 能 耐受,可 以 快 速加致 蛋 白质3.5g/kg/d 和脂肪酸 3g/kg/d (C ) 3、生后 第1 天 开始 肠外营养,第1 天 蛋白质2-2.5g/kg/d (B2),脂肪酸从 第1天开始,并 快 速 达到3g/kg/d (C )2、液体和营养支持-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4、病情稳定 的RDS患儿应 使用肠道微量 法喂养,可缩 短住院时间 (B ) 4、应在生后第 1天开始最低量
40、的肠内喂养 (B),早期快 速增加肠内喂 养越来越普遍, 但缺乏A类证据 支持 4、应在生 后 第1天开 始微量肠内 喂养(B ) 4、如血流动 力学稳定, 生后 第1天开 始用母乳肠 内 喂养 (B1 )3、抗感染治疗-背景 在众多高危因 素之 中 ,早 产会 增 加GBS感染 且早发性GBS肺炎的临 床表 现 与RDS很相似 因此对所有RDS患儿都应 该 检测 血培 养 同时寻找其它 感染 证 据, 如血 小 板减 少 或CRP增高 所有RDS患儿都应使用针 对GBS的抗生素 直至血培养排 除败 血 症,48小 时血 培养阴 性可 停药3、抗感染治疗-推荐 2007 2010 2013 2
41、016 1 、应常规做血培 养,然后静脉使用 青霉素或氨苄西林 (D )。虽然尚缺 乏随机对照试验支 持这一做法,但可 能会减少早发性 GBS感染者的病死 率 1 、 应使用 抗生素, 直到败血 症被排除。 1 、 使用抗生 素 ,直到败 血症被排除。 应尽量使用 窄谱抗生素, 减少不必要 的抗生素, 1 、RDS患儿通 常 使用抗生 素, 直到败血症被 排除,应尽量 使用窄谱抗生 素,减少不必 要的抗生素使 用3、抗感染治疗-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应常规做 血培养,然 后静脉使用 青霉素或氨 苄西林(D )。 1、通常使 用青霉素或 氨苄青霉素 与氨基糖甙 类联合
42、。 (D ) 1、通常使用 青霉素或氨苄 青霉素与氨基 糖甙类联合 (D ) 1、通常使用青 霉素或氨苄青 霉 素与氨基糖甙 类 联合(D2),一 旦 败血症被 排除, 尽快停用抗生 素 (C1 )3、抗感染治疗-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提 到 2、根据当地真 菌感染的发生 率和危险因素, 每个NICU应建 立早产儿预防 性使用抗真菌 药 的方案(D ) 2、在侵袭真菌感染 高发的NICU, 对出生 体重1000克或胎龄 27周早产儿,推荐 预防性使用氟康唑: 生后第1天 开始用药, 3mk/kg/ 次,每周2次, 连用6周(A ) 未建议八、维持组织灌注-背景 低血压
43、会加重 早产 儿 病情 变化 和 导致 死 亡 但治疗低血压 有利 于 远期 预后 证 据不 足 多数医生认为 应维 持 平均 动脉 压 大于 相 应胎 龄周 数 在早产儿,收 缩压 与 心输 出量 并 不成 正 相关 但心输出量和 组织 灌 注情 况是 决 定预 后 的关 键因 素维持组织灌注-背景 在RDS急性期低血压很少 是 由于 低血 容 量引 起 的 所以扩容液量 应限 制 在10-20ml/kg 使用胶体液与 死亡 率 增加 和氧 气 依赖 相 关 因此在低血容 量情 况 下首 选晶 体 液括 容维持组织灌注-背景 多巴胺治疗早 产儿 低 血压 比多 巴 酚丁 胺 更有 效 但如果
44、是心衰 导致 的 低血 压最 好 选用 多 巴酚 丁胺 常规治疗失败 者可 选 用氢 化可 的 松治 疗 低血 压 但可能会增加 肠穿 孔 的危 险性 特别与消炎痛 同时 使 用时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低血压 伴有组织 低灌注应 建议积极 治疗(C ) 1、当证实 存在组织灌 注不良时, 应积极治疗 低血压(C ) 相同 1、低血压伴有 组织 低 灌注,例 如少尿、 酸中毒、毛细 血管 充盈时间延长 应给 予治疗,不应 仅依 据数值(C2 )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未列入 未列入 未列入 2、血红蛋白应 维持 在正
45、常 值,推荐呼吸 支持 下Hb 水 平:第1 周11.5 g/dL (HCT35% ),第2 周10 g/dL (HCT30% ),2 周 以后8.5g/dL (HCT 25% ) (B2 )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2、多普勒超声 评估血流动力学 改变有助于诊断 低血压的发生机 制和指导治疗 (D ) 2、当低血压开 始治疗和选择 治疗方法时, 心超检查有助 于更好地作出 决策(B ) 未列入 未列入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3、在没有心超 的情况下,治疗 低血压首选 0.9%NaCl 10ml/kg 扩容以 纠正可能存在的
46、 低血容量(D ) 3、如除外心 功能不全, 0.9%NaCl 10-20 ml/kg 扩容应作为 纠正低血压 的第一线治 疗(D ) 3、如除外心 功能不全, 0.9%NaCl 10 ml/kg 扩 容应作为纠 正低血压的 第一线治疗 (D ) 未建议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4、如扩容 后不能维持 理想血压, 应使用多巴 胺(2- 20g/kg/m in )(B ) 4、如扩容后不 能维持理想血 压,应使用多 巴胺 (2- 20g/kg/min ) (B ) 4、如扩容后不 能维持理想血 压,应使用多 巴胺 (2- 10g/kg/min ) (B ) 未建
47、议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5、如果最大剂 量多巴胺使用后 仍不能维持血压, 可以使用多巴酚 丁胺(5- 10g/kg/min ) 或肾上腺素 (0.01g /kg / min)(D ) 5、如果血压仍低 和心功能不全需 要治疗, 多巴酚 丁胺(5-20g/ kg /min)作为第 一线用药,肾上 腺素(0.01- 1.0g/ kg/min ) 作为第二线用药 (D ) 5、如果血压仍 低和心功能不 全需要治疗, 多巴酚丁胺(2- 20g/ kg /min ) 作为第一线用 药,肾上腺素 (0.01-0.05g/ kg/min)作为 第二线用药(D ) 未建议
48、维持组织灌注-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6、常规方 法无效的难 治性低血压 可以使用氢 化可的松 (1mg/kg, q8h)(B ) 6、常规方法 无效的难治 性低血压可 以使用氢化 可的松 (1mg/kg, q8h)(B ) 6、常规方法无 效的顽固性低血 压可以使用三线 药物:氢化可的 松 (1mg/kg , q8h)(B ) 未建议用于治疗早产儿低血压的药物 药物 剂量 注释 证据 等级 0.9% NaCL 10 ml/kg 明 确 存在低血 容量 D 多巴胺 2- 1 0 g/k g/m i n 通 常 作为一线 用药 B 多 巴 酚丁胺 2- 2 0 g/k g/
49、m i n 怀 疑 存在心功 能不全 D 肾上腺素 0.01- 0 . 0 5 g/ k g/ m i n D 氢 化 可的松 1mg/kg 每8小 时一次 顽 固 性低血压 治疗三 线药物 B动脉导管开放的治疗-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如果决 定治疗关闭 PDA,则消 炎痛和布洛 芬疗效相仿 (B ) 1、如果决定 治疗关闭 PDA, 消炎 痛 和 布洛芬 具有相似的 疗效(B ) 相同 1、如果决定关 闭 PDA , 消炎痛 和 布洛 芬 疗效相似, 布 洛芬 致肾衰竭和NEC更少 (A2 )动脉导管开放的治疗-推荐 2007 2010 2013 2016 1、预防性消炎 痛治疗可以减少 PDA和IVH 发生, 但远期疗效无区 别,故不强力推 荐使用(A ) 1、对无症状或有 症状的PDA进行 药物或手术治疗, 必须基于临床表 现和心超检查显 示,患儿不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