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应该怎样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知与行的关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34113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该怎样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知与行的关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应该怎样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知与行的关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应该怎样从实践的角度理解“知”与“行”的关系?冬夜读书示子聿中,作者陆游写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了我们知易行难,不能死读书,要做到知行统一。而明朝思想家王阳明也提出: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科学知识,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是王守仁的“知行合一”思想中的两层意思。所以中国古代的哲学家认为,不仅要“知”,尤其应当“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当然,这里所说的“知行合一”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近代陶行知,在他的生活教

2、育论中倡导“知行合一”,认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知识,见解,延伸出判断、选择等意义。行,行为,行动,延伸出实践,付诸实现等意义。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的直接现实性过程,而行也正是如此,只有通过行才能够获得认知。知是有目的,是为了适应现实需要而产生,知的正确是由行来检验,知是由行来推动发展。因此行决定知。正如同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众人的不懈努力才使发明成果得以产生,推动科学理论的总结和发展。毛泽东曾经写过实践论,并用其中的观点在延安的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做过讲演。文中提到“我们的结论是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知和行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实践与认识、知和行,正是两组对应的范畴。所以,

3、知与行的关系其实就是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归根到底是由客观物质世界和人类社会实践的辩证发展过程决定的,同时又取决于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和无限性相统一的辩证本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发展的思想指导。认识运动是一个有规律的辩证发展过程,经过由实践到认识,又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实现认识与实践、主观与客观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实践与认识具有辩证的统一的关系。在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

4、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总之,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

5、,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活动的进程;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再次,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总之,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毛泽东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