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是官员,有品级(比如知县正七品,县丞正八品,主簿正九品) ,叫“品官” 。又因为自隋以后,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 。吏则“不入流” ,由长官自己“辟召” ,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 ,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 。他们是官府中的 “服役人员” ,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性服务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 狗吏” ) ,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 。此外
2、,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 ,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不过胥吏的地位虽然低,政治影响却大,因为国家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是靠胥吏来处理的。进士、翰林出身的“官”们, “学问”虽好,能力却很可疑。他们往往不屑于(其实也未必能)处理繁琐的具体事务。 “吏”却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而且,由于胥吏没有别的出路,无法像官那样步步高升,也就更加努力地把自己打造成“专门人才” ,并在执法领域“大显身手” 。结果,在处理国家事务和地方行政时,官是外行,吏是内行。外行虽然在名义上领导内行,内行却可以在实际上糊弄外行。要知道,帝国的政策和法令往往都是些“原则性意见
3、” ,是用漂亮的文言文写成的,因此是含糊其辞和语焉不详的,具体尺度全靠执行者掌握。官们既然不懂行,则升迁的快慢,处分的轻重,赋税的多少,工程的增减,便都由吏们说了算,或者被胥吏牵着鼻子走。所以,明末的顾炎武,便说当时的情况是“百官者虚名,而柄国者吏胥也” 。清末的郭嵩焘,也说有清一代是 “与胥吏共天下”。一个王朝的政治,如果居然实际上是由一大批永无出头之日的办事员(胥吏)来操纵的,那光景大约意见可想而知。参考资料:易中天 帝国的惆怅古代的官场中有“官”和“吏”的区别。官之所以为官,在于可以“管”人,掌握人的命运,包括“吏”的命运。 “吏”是做事的,比如那些班头、文书先生、账簿先生、师爷等等,虽
4、然管的事大小不同,多少不同,但都可以影响到一些事情能不能办、如何办、办得顺不顺利等。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公务员中间阶层群体,可以看做现代的“吏阶层” ,是相对于“官“ 而言。但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的“公务员“并不是官方文本正式表述意义上的 “公务员“,而是日常百姓生活中习惯称呼意义上的机关基层公务员。比如,按照公务员法,国务院总理也是一级公务员,但他不是我们的讨论对象,我们通常把这些较高级的“公务员“称为“ 官员 “。至于什么级别以下的公务员可以作为中间阶层意义上的“吏” ,是个比较头痛的难题,因为中国的机关公务员制度本身并不完善,具体公务员的职务权力、个人影响力、收入(包括正式收入和隐性收入) 、社会地位等很难单纯从职级上进行划分。如果非要找出一个简单而且很容易引起争议的标准,可以把职级在正处以下(包括正处)的中央机关公务员都归入中间阶层,而北京市级的机关公务员职级标准可以降为副处(包括副处) 。当然,如果到省市地方,特别是一些小城市地方,标准应该更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