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万以上数的认识教学设计胶州市常州路小学 王 红、赵晓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24 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亿等。2经历运用万以上的数表示事物的过程,感受大数的意义,发展数感。3能对大数目进行合理的估计,能自觉与同伴交流,体验合作成功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感受计数单位“十万”和“亿” 。2尝试读万以上的数。教学实录:活动一:创设情境,导人新课。师:同学们,2012 年的奥运会你看过吗?知道我们国家在哪一年,哪个地方举办的奥运会吗?生:2008 年北京奥运会。师:对呀,北京奥运会上,各国的体育健儿们在“水立方” ,在“鸟巢”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2、我们今天再次走进北京,看看那里的情况。 (出示情境图。 )学生读情境图中的信息,第 2 个顺利读出来,第 2 个情境图学生面露难色,眉头紧皱。师:怎么了孩子,有困难吗?生:数太大了,读不出来。其他学生点头,表示深有同感。师:大家遇到困难了,生活中像这样的大数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生活中这样的大数。(板书课题:万以上数的认识。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奥运会切入,在现实的情境中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学习大数的兴趣和必要性,顺利将学生推到了学习主人的位置上。 】活动二:贴近生活,建立数感。1感知十万。师:同学们, “水立方”的面积达到十万平方米,十万是多少呢?谁来说说看。生:十个一万
3、;10 万个一。我们借助订书钉看看十万到底有多大。课件演示:1 小盒订书钉有 1000 个。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师:我们一起数数看一大盒装了几小盒呢?(课件动态演示,学生数。 )生:一大盒装了十小盒,也就是一大盒有一万个订书钉, 。师:大家可以继续往下想:两大盒有多少个订书钉?3 大盒呢?5 大盒、8 大盒、9 大盒、10 大盒呢?学生跟随老师的提示,进行想象。课件动态演示十大盒订书钉叠在一起的情景。师:谁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描述一下十万是多少?生:人民大会堂能坐一万人,十个人民大会堂能坐十万人。师:同学们,我们两个教室大约 100 人,20 个教室 l 千人,200 个教室一万人,2000
4、个教室才是十万人。师:那要是十万人的会场呢?师:大家可以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十万人的会场是怎样的一个场面,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吗?生:人山人海。生:我们班级的图书角,能放大约 100 本书,10 个图书角就是 1 千本,100 个图书角能放 l 万本,1000 个图书角才能放十万本。师:下面我们请出计数器帮忙,重新感受十万是怎样形成的?从一万起,一万一万的数到十万。学生操作计数器。师生共同小结:十个一万是十万。 (板书。 )2感知一亿。师:像刚才那样,在计数器上,从十万起,接着数下去,看看会有什么新发现?两人一组合作试着数。小组代表汇报:10 个十万是一百万,10 个一百万是一千万,10 个一千
5、万是一亿。学生在计数器上拨出 999999999,再加一个是多少?生:1 亿。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已经数到了一亿,一亿到底有多大呢?结合资料引导学生想象:师:一般情况下,成年人的头发约有 10 万根,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0 个成年人的头发集合在一起大约有多少根?100 个人呢?1000 个人呢?(学生边想象边回答。 )睁开眼睛比划一下。师:1000 个正常成年人的头发大约有一亿根。师:钟表上的秒针跳动一亿下需要用 3 年多的时间。让我们跟随秒针跳动的速度来数数看。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生:1、2、3(一口气数了 60 下。 )师:感觉怎么样?生:有点累,快坚持不下去了。师:大家只是坚持了一分
6、钟,如果让你不吃、不喝、不动,像刚才那样数上一天、一周、一个月会怎样?师:如果要数一亿下,那得需要三年多的时间。师:现在你感觉 1 亿这个数怎么样?生:很大。师: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亿?生:中国人口十三亿。3自主探究新的计数单位。师:以前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我们用到了计数器,那十万在计数器怎样表示呢?先猜一猜。生 1:十万位上拨 1 个珠。 (说说你的想法。 )万位上一个珠表示 1 万,十万位上 1 个珠就是 10 万。师:那 11 万怎么表示呢?生:十万位上拨一个珠,万位上拨一个珠。 (说说你的想法。 )这是十万位,拨一个珠表示一个十万,万位上拨一个珠表示一万,一共是 11 万。师:你怎么想到
7、在这一位上拨一个珠表示“十万”的?生:10 个一是十,10 个十是百10 个万是十万,所以这里拨一个珠表示十万。师:我明白了,这位同学借助以前认识的计数单位间的关系,推导出 10 个一万是十万,所以他在这一位上拨一个珠表示十万,我们一起看看是不是这样(揭开纸条) ,你看,同样是一个珠子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意义也不一样。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计数单位“十万” (板贴) 。师:在你手中的计数器上找到十万位,在什么位的哪一边?生:万位的左边是十万位。师:现在请你在计数器上拨一个珠,表示多少?生:一个十万。师:再拨一个珠表示多少?生:二十万。师:拨一个五十万,谁来说说什么位上拨几个珠?
8、生:十万位上拨 5 个珠表示五十万。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师:你们是这样拨的吗?像刚才那样继续往下边拨边数,看看还能找到哪些更大的计数单位?学生分组操作计数器。师:谁来说说你又找到了哪些更大的计数单位?生: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师:你们都是找到了这些吗?谁还有不同的?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打乱顺序板贴计数单位。师:你认为老师这样排列合适吗?生:不合适。师:谁来帮老师排列?学生演示排列的顺序。师:你为什么这样排列啊?生:按照以前所学的个、十、百、千、万(师贴上)之间的进率,万再往前是十万、百万、千万师:我明白了,他运用了以前所学的满十进一的知识解决了今天遇到的新问题。师:大家同意他的方法吗?生:同
9、意。师:还有比十亿大的计数单位吗?生:百亿、千亿师:所以可以用省略号表示。【评析:在和谐、平等的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熟悉的、现实的材料,通过多种感官对“十万” “一亿”这些大数的认识由抽象转化为形象化,充分感知“十万”和“一亿”的大小与意义,在大量的素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建立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的概念。 】活动三:回顾整理,巩固练习。师:同学们真不简单,在原来所学的个、十、百、千、万的基础上,又认识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新的计数单位。 (板贴:计数单位。 )接下来老师有几道题目考考你,有信心迎接挑战吗?1拨一拨,说一说。六十万、九十万、九十七万(学生说是怎么拨出来的)同桌合作,一
10、个拨珠一个读书,一个说数,一个拨珠。2想一想,填一填。(1)与十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 )位和( )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和( ) 。与百万位相邻的两个数位分别是( )位和( )位。 小学数学精选教案(2)从右边起,亿位在第( )位上,与它相邻的是( )位和( )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 )和( ) 。【评析:精而活的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使学生在巩固知识时有效区别了数位和计数单位。】活动四:走近生活,拓展延伸。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这些(指板书)新的计数单位,还感受了十万和亿的大小。我们借助这些知识,大家就会很容易地读出课开始时的这些大数了。课件出示,课开始的
11、情境图,学生读出里面的数。【评析:让学生在读数中体验数在生活中的用处,激发了学生学会读数的必要性和自主探索的欲望,也为下一节课学习读万以上的数做好铺垫。 】活动五:总结,谈收获。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其实像这样的大数生活中还有很多,课下与你的同伴、家长找一找,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总评】本节课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注重数感的培养。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建立与培养数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感是数学素养的重要成分,所谓“数感” ,实际上是指学生对“数”的敏锐、精确、丰富的感知和领悟。本节课教师引导学生借助身边熟悉的、现实的材料,通过数数、猜测、想象、看计数器、拔计数器、和课件演示等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眼、口、脑多种感官参入学习,在大量的素材中培养学生的数感,建立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的概念。2注重生活数学化与数学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培养数感要把数学课堂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良好的数感的建立能使学生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并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建立起联系。在教学中教师创设了许多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情境素材,如会堂、教室的人数、人的头发根数、中国的人口数等都将有利于学生对大数概念的建立,有效的促进学生对于新知的认识;体现了生活知识数学化与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