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详细解读).doc

上传人:weiwoduzun 文档编号:3131355 上传时间:2018-10-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详细解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详细解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详细解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 3三峡之秋教学设计(详细解读)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理解一天当中三峡景物的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2、知识目标:学习本文抓住特点描写三峡景物的方法及修辞手法的运用。3、能力目标: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教学重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的景色以及修辞手法在景物描写中的作用。教学难点作者如何描写三峡不同时间的不同景色的。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长江,养育了炎黄子孙,滋润着华夏儿女的心田。长江三峡,那里群山耸立,雄奇壮丽,就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今天,让我们走进三峡,共同领略三峡之秋的神韵。 (板书)二、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长江三峡的资料三、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易

2、读错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1、易错的字橘柚陡峭累累巨蟒荡漾光晕驳船摇曳谷壑清冽2、词语解释陡峭:(山势等)坡度很大,直上直下的。累累:接连成串。摇曳:摇荡。宛若:宛如;仿佛。谷壑:山谷,山沟。2 / 3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边读边思考,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画出体现顺序的词语。2、课文描写了一天中三峡景物的哪些特点?3、读读文章开头和结尾的话,体会这样写的好处五、全班交流、探究交流时教师进一步提示:课文描写了三峡在中秋这一天的景物变化,读一读,说说早晨、中午、下午、夜晚分别重点写了什么景物,写出了三峡的什么特点?划出重点词语。全班讨论,得出结论:(1)总写三峡秋景,抓

3、住了成熟的特点。通过橘树、柚树的叶子、果实来表现成熟的秋景。(2)早晨重点写橘柚树,写树上露水的变化(由像洁白的霜到消逝) ,在初升太阳照耀下的色彩(绿叶金实) ,显示了三峡之晨的特点:明丽。(3)中午重点写长江,写长江在阳光照耀下的色彩(金麟) ,水势(翻滚、呼啸、奔腾) ,辉映峭壁,峡谷波光荡漾,显示了三峡中午的特点:热烈。(4)下午重点写雾,写青色的雾使峡里黄昏来得特别早,峭壁的倒影使长江变成小溪,显示了三峡黄昏的特点:青色而透明。(5)夜先写长江,写长江的宁静(沉沉欲睡) ,写长江的偶然被惊动(驳船驶过时,渔火和灯标轻轻地摇曳) ,显示了三峡夜间的特点:宁静。重点写峡谷,写三峡月出,抓

4、住山高、谷深、天小的峡谷特点,写月亮的出现、色彩和形态。写月光像“一道道瀑布” , “像一匹匹素锦” ,突出三峡特点:宁静而神秘。六、学生小结学生谈本课时的收获,主要领悟写景要抓住景物特点来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上节课的内容复习提问: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三峡之秋的景色的?景色的特点是什么?3 / 3二、探究学习深入阅读课文,并讨论交流以下问题:1、本文在写景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并体会它的作用?比喻:“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把长江比喻成巨蟒,表现出了长江宏大的气势。拟人:“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赋予长江以生机和灵性。2、文章最后一自然段“这一天

5、,正是中秋。 ”可不可以删掉?为什么?三、朗读练习你最喜欢这几个时间段里哪个景物?你能读读吗?同学评议。指导朗读:朗读的时候应想象文中描述的情景,带着喜爱、欣赏的感情来读。在读不同的段落时注意语调、语速的变化。例如读早晨的三峡,语调应是轻快的,这样才能把三峡明丽的特点展现出来。读中午的三峡,语速应快一些,语气是热烈的。读夜晚的三峡,语速应慢下来,体现三峡的宁静之感。四、拓展学习模仿本文写法,写一个片段:校园秋色或者是哈尔滨之秋要求进行细致的观察,写出具有本地特点的秋天的景色。并能够运用一定的修辞手法。写完后出示一两篇,进行交流。五、教师小结壮美的三峡让作者感慨万千,在这美好的团圆的夜晚,他思念着没有回到母亲怀抱的亲人。就让我们共同企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