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科版高二必修 3 3.1 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导学案 1一、目标导航基本要求1说出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2简述人体对抗病原体的第二道防线。发展要求说明“小资料:白细胞”只作为背景资料供学生阅读,不要求学生记忆或掌握具体内容。二、知识网络三、导学过程一、免疫系统的组成阅读课本“免疫系统的组成” ,完成下列问题:、免疫是机体的一种 功能。通过免疫,机体能够识别 、排除 ,以维持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免疫可分为 和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免疫细胞 ( )2、免疫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系统 (位于: )( )免疫活性物质: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
2、疫作用的物质 )提示:二、人体免疫的防卫功能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第一道防线: 。 非特异性免疫1、免疫 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 。提示: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非特异性免疫免疫 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析课本资料分析:“艾滋病死因和免疫系统受损的关系” ,讨论相关问题。2、体液免疫的三个阶段及过程 抗体抗原 讨论:1、在此过程中吞噬细胞起了什么作用?吞噬细胞属于哪道防线?提示:处理并呈递抗原,第二、三防线。2、记忆细胞起到什么作用?是在上图中加以体现。提示:记忆抗原的特征,在同种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迅速增值分化来
3、完成免疫。3、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抗体是那里产生的?提示: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结合,发生免疫效应(特异性反应)的物质。抗体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 B 淋巴细胞或记忆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四、依据考点,归纳总结1 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2 免疫细胞Error!3 免疫活性物质: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4 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免疫类型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形成 生来就有后天接触病原体之后获得特点 无特异性 有特异性组成第一道防线:皮肤、黏膜
4、;第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5.溶菌酶杀菌一定是非特异性免疫,若在唾液中杀菌则为第一道防线,若在血浆中杀菌则为第二道防线。6.消化道、呼吸道及皮肤表面等都是外界环境,在这些场所中所发生的免疫都属于第一道防线,如胃酸杀菌等。五、布置作业1.为防止甲型 H1N1 病毒在人群中的传播,有人建议接种人流感疫苗,接种人流感疫苗能够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条件之一是:甲型 H1N1 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具有相同的A侵染部位 B致病机理 C抗原决定簇 D传播途径2.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A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
5、斥C骨髓瘤细胞与 B 淋巴细胞融合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3.某病原体第一次感染人体,人体不会产生相应的A浆细胞 B记忆淋巴细胞C过敏反应 D免疫反应4.下列疾病中,由病毒引起的是A. 白化病 B. 炭疽病C. 结核病 D. 狂犬病5.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A.刺激效应 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C.可促进效应 B 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6.“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骨髓库)的建立为白血病患者带来了生命的曙光,彰显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患者
6、与捐献者配型相合是骨髓移植的先决条件,否则所移植的细胞会被患者体内的“防御”系统当作“异己”成分进行攻击而造成移植失败,该系统是A神经系统 B.免疫系统 C.内分泌系统 D.血液循环系统7.甲型 N1H1 流感病毒能在宿主细胞内繁殖,其主要原因是该病毒A. 基因组变异过快B. 基因复制和表达过程过于简单C. 基因和蛋白质的结构与宿主的相似性很高D. 利用宿主细胞的酶完成基因复制和表达8.人体内往往存在着针对一种病毒的不同抗体,合理解释的是A.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种蛋白质分子B.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复制C. 病毒表面往往存在多个同种蛋白质分子D. 病毒基因在细胞内能高效表达9.如果给人注射灭
7、活的甲型 流感病毒,可预防甲型 流感,那么灭活病毒在H1NH1N体内引起的免疫反应,正确的是A. B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B 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B. T 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 T 细胞,能释放淋巴因子C. 吞噬细胞接受刺激后形成效应细胞,能产生相应的抗体D. 淋巴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形成记忆细胞,能释放白细胞介素10.用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初次感染小鼠后,A使小鼠产生过敏反应 B产生的抗体不能与该病毒结合C小鼠体内产生针对该病毒的浆细胞 D短期内,再次受到该病毒感染后不会产生更多的抗体参考答案:1.C 2.C 3.C 4.D 5.D 6.B 7.D 8.A 9.B 10.C六、课后反思同学们,通过这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存在哪些疑问,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以便及时总结、弥补知识缺漏。收获 内容疑点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