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人阅读兴趣的变迁记者王磊裴彤央视网(记者 王磊 裴彤)又到世界读书日!当我们感叹中国人读书少的时候,不由得梦回曾经那些崇尚阅读的时代。自甲骨文诞生至今的几千年,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技术的进步,中国人阅读的内容、目的和载体不断发生着变化,每个时代的阅读习惯都是那个时代的缩影。书的载体:从甲骨文到电子书笔者初中时曾学过一篇语文课文-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文章对中国人阅读载体的演变进行了梳理: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代,我国有了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即甲骨文,刻有这种文字的乌龟壳和骨头就是书籍的雏形;到了战国和秦汉时代,竹简和木牍出现了,东方朔曾给汉武帝写了一篇文章,用了3000片竹简;东汉时期,蔡伦改进
2、了西汉的造纸术,于是出现了用纸抄写的书,比以往轻便了许多;后来有了雕版印刷,现存最早的雕版书籍是唐朝咸通九年的金刚经 ;北宋庆历年间,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从此印刷的效率大大提高;到了近代,随着印刷技术的不断提高和造纸工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书,如油印书、石印书、铅印书、胶板彩印书、影印书以及静电复印等;随着电子和激光技术的广泛应用,又出现了许多奇妙的书,像会说话的书、带香味的书、能活动的书、立体的书以及缩微型的书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人们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电脑、手机、Kindle 阅读器等终端下载和阅读电子书,轻松携带海量“图书” 。古人热衷读书古时,中国社会十分崇尚读书。古代社会以节奏缓
3、慢著称,人们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花在阅读上。而且,大凡兴衰成败和朝代更迭之际,总会有许多士子热切求索先人的“间接经验”于书籍,形成某种“读书热” 。经过秦始皇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建立和汉武帝实行察举制度,朝廷对官员条件的要求有了相对进步性和公平性, “德行才学”成为其中的标准,以至“唯才是举” 、 “唯学是举” 。到了隋唐,公开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主要考察应试者对人文经典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文字的组织能力。此后,不读书者不能为官成为定例。中国古代历朝的官员,大多自幼入学,随之开始读书(经史子集) ,目的是秉持“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价值理念,经过若干年严格的训练和伏案阅读的习成,在入仕时方能
4、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同时,他们通过读书提升了自我品格和思想境界,所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 。古人读书不仅是为了做官或提升境界,很多时候也是为了娱乐。明清时期的“四大名著”深受各阶层中国人的喜爱,甚至有“开谈不说红楼梦 ,读尽诗书也枉然”之说。到了晚清和民国时期,随着中国人或被动或主动地开眼看世界,人们接触到了空前丰富和多元的读物,并从中接受了各种新思潮的影响,进而推动了社会的变革。新中国成立后:“红色经典”阅读时代新中国的阅读史是从扫盲识字开始的。60多年来,人们的读书生活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的演变。新中国成立后的前17年,大批文学作品问世,其中多部影响广泛。金敬迈的
5、欧阳海之歌 、赵树理的三里湾 、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柳青的创业史 、杜鹏程的保卫延安 、吴强的红日 、梁斌的红旗谱 、杨沫的青春之歌这些作品坚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激昂和质朴的表现方法,刻画了不同历史时期中国人民的奋斗历程和精神风貌。与此同时,许多苏联文学的译作得以再版,如法捷耶夫的毁灭 、革拉特科夫的水泥 、戈洛夫科的布里扬 、乔尔内的土地 、伊勃拉吉莫夫的深根等。苏联文学以其巨大的辐射力,在整整一代中国人的世界观形成过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烙印。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青年,很少有人没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卓娅和舒拉的故事 、 青年近卫军等“苏维埃经典” 。视文学为“生活教科书”
6、、视作家为“灵魂工程师”的苏联文学,与当时弘扬共产主义理想的中国社会大背景相呼应,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青年的精神世界,很大程度上成就了所谓的“苏联情结” 。“文革”时期:文化沙漠中的探索“文革”期间,除了“红宝书” 、马恩列斯作品、样板戏剧本、鲁迅作品和金光大道 、 艳阳天等极少数文学作品外,在书店里几乎看不到其他书籍。文化成了一片沙漠,人们对文化的渴求则越发迫切。苦于当时没有什么文学读物,民间口头文学不胫而走,各种手抄本应运而生。手抄本是特殊历史时期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流行时间主要在1970年到1976年。由于手抄本基本不署名,而且在长期的传抄中被不断修改加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已经成为一种
7、群体劳动、一种自由的文学创作,反映了人们不甘被禁锢的思想,以及对人性、情感的渴求和反思,赋予了受难而顽强的一代在精神和情感上的情怀。据统计, “文革”时期的手抄本有300多种,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反特侦破、爱情与性。前者以一双绣花鞋 、 绿色尸体 、 龙飞三下江南等为代表,后者包括第二次握手 、 远东之花等。从1970年开始,小人书的创作出版掀起了一个小高潮, 鸡毛信 、 小骑手等受到读者的青睐。另外,毛泽东著作被称为“宝书” , 毛主席语录及其续编如毛泽东思想胜利万岁 (北京版) 、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南宁版)是毛泽东著作中名言警句的选编本,收集了“为人民服务” , “自力更生,艰苦奋
8、斗”和“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等国人耳熟能详的警句。因其绝大多数为红塑皮本封面,又是红色领袖的经典言论摘录,所以在“文革”中被通称为“红宝书” 。作为20世纪60年代全球发行量最大的书籍,毛泽东语录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历程和思想变迁。20世纪80年代初:文学一统天下“你最想生活在哪个年代?”如果将这个问题抛给大家,恐怕得到的答案会五花八门。但如果问题针对出版界人士,他们的答案也许会很统一:20世纪80年代。在很多人的回忆里,上世纪80年代是读书的“黄金时代” 。 “那真是一个疯狂的读书年代。 ”已经退休的老教师王清安回忆,自1979年读书杂志创刊提出“读书无禁区”的口号之后,那种全民阅读的疯狂
9、是30多年后的读者们所难以想象的。书店每有新书到货,半夜排长队购书的场景经常出现,想买到心仪的书得“找关系” 。上世纪80年代,文学开始解冻,是全民诗歌、全民文学、全民哲学的时代。当时,似乎人人都在谈论文学,每一篇走红的小说都能“家喻户晓” 。年轻人见面,说一声:我爱好文学,就像地下党找到了自己人。就连征婚广告上,如果打上喜爱文学、会写诗歌,收到的来信就会特别多。武汉大学图书馆学系主任王子舟回忆说:“图书馆在当时提供了最主要的阅读来源,农村来的学生穷,花钱买书不现实,大量的书是在图书馆里看。高校图书馆当时经费也很充足,书价低,采购量很大。 悲惨世界这样的名著,有些学校图书馆一买就是20套。 ”
10、事隔多年,王教授忆起当年在图书馆读基督山伯爵 、 巨人传和十日谈 ,仍兴奋不已。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从郭沫若、茅盾、巴金、曹禺的代表作到红旗谱 、铁道游击队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如东周列国志 、 官场现形记 ,外国文学作品如悲惨世界 、 牛虻 ,以及契诃夫、莎士比亚、莫泊桑的名篇,都让当时的大学生们对图书馆流连忘返。文学图书在当时较长时期里牢牢占据了人们阅读视野的中心位置,文学阅读也几乎成了阅读的代名词。20世纪80年代末:思想启蒙年代在文学启蒙之后,人们便通过阅读寻找思想启蒙和新的世界观。文化讨论继新时期的人性和人道主义思潮之后,再次兴起于知识界,从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开始的“方法论” ,到“第
11、三世界理论” 、 “后现代主义” 、 “后殖民主义”,几乎所有西方现代理论、方法和概念,一夜之间席卷大学图书馆。王清安回忆,在这一时期,不少渴望交流的人,嘴里吐出的不是安娜卡列尼娜,不是普希金,而是萨特、弗洛伊德、尼采“当时不少人觉得,有些书你不读,你就觉得无法和同时代的人进行心灵沟通。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张辉在回顾上世纪80年代的阅读经历时也谈到, “萨特、弗洛伊德、尼采成了知识人的案头必备-无论它们是装饰品还是真正的精神必需” 。这一时期, “金庸热” 、 “梁羽生热” 、 “琼瑶热” 、 “三毛热” 、 “领袖和知名人士传记热” ,一样是那个时代的阅读特征。20世纪90年代:功利性阅
12、读占主流20世纪90年代,人们回归了一种冷静和理性的状态,大众阅读由深度阅读转向实用阅读,希望从图书中找到最快捷、最实用的改变生产和生活的精神食粮。继而,图书出版内容随之变化,比如由珍尼特沃斯和戈登德莱顿合著的学习的革命等,就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那个时代,阅读的最大特征是向功利性和实用性转变-读书就读“有用的书” 。对于更多人来说,花钱读书,就是要学到赖以生存的知识和技能,获得谋生的各种文凭证书。不用说,学校课堂上,淹没桌面的是大量教辅书;即使是步入职场的人们,仍然不得不花费大量钱财,去购买各种提高学历、增长知识的书籍。工具书几乎成为上世纪90年代后期直到今天的阅读主流。即使在县城的书店,
13、人文艺术类书籍也开始渐渐淡出书架,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的教辅类工具书。21世纪:阅读刮起青春网络风在新世纪“泛阅读”的大势之下,传统阅读形式走向边缘甚至小众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和互联网的巨大冲击,使人们渐渐退出了传统阅读。文化多元,媒体多元,读者的阅读趋向同样多元,但阅读市场仍然体现出青春文学的畅销、网络原创文学的迅猛发展、传统文化解读的回归等特征。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韩寒的三重门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等,正是受到新媒体形式颠覆式影响的代表作品,它们同时预示着网络读物时代即将来临。与此同时,阅读形式也从经典的纸制书籍阅读发展为视觉媒体、互联网等日益复杂多样的“泛阅读”形式。“三国演义
14、有点太枯燥了,我还是更喜欢看南派三叔写得盗墓笔记 ,又刺激又好看。 ”一位“90后”读者说。在全国各大书店,中国古典文化书籍前少有人问津,而一些青春读物前人却很多,大多是十七八岁的青年。 “我喜欢看郭敬明主编的杂志。 ”17岁的初中生小磊骄傲地说,古典书籍“看不太懂,没什么意思”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加速普及和数码产品的风靡,电子阅读随之兴起,电子书等数字化读物应运而生,颠覆了几千年来形成的传统阅读方式,随时随地阅读已成为现实。其次,人们阅读的内容也发生了极大变化,阅读不再局限于出版社正式出版的书籍,而是延伸到未正式出版的读物,如网络小说。电子读物空前丰富,网络产生了内容更加迎合读者口味的小说,由此带来了网络小说的火爆,创造了一批网络作家暴富的神话。(资料来源:“从甲骨文到缩微图书” 、 学习时报 、 历史学家茶座 、中国人事报 、 北方新报 )